億年前兇猛古鳥類 腳趾證明新發現鳥類為小型猛禽

2020-12-03 深圳熱線

近年來,琥珀中發現的古生物吸引了不少網友的關注。30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再次宣布在琥珀中發現了一隻一億年前的袖珍猛禽的痕跡,為我們進一步了解古鳥類的演化提供了關鍵信息。

中外科學家發現1億年前古鳥琥珀

10月30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宣布在琥珀中發現一件非常特別的古鳥化石,其細節對我們理解古鳥類的多樣性和羽毛的演化有重要的意義。該研究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領銜,英良世界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執行館長鈕科程、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皇家博物館瑞安·麥凱勒教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美籍研究員鄒晶梅等學者共同研究。研究論文發表於國際知名學術刊物、自然集團旗下的《科學報告》上。

2016年,邢立達團隊發現了世界上首例琥珀中的古鳥類翅膀和恐龍,隨後又發現了琥珀中的雛鳥、完整古鳥、蛙類和蛇類。「在過去的3年中,距今約一億年前的緬甸琥珀產出了一系列不成熟的反鳥類骨骼化石,發育階段和完整程度各不相同。隨著越來越多的化石被發現,這個古鳥動物群正在逐漸成型,大大深化了我們對古鳥類,尤其是反鳥類的認識。」邢立達介紹。

相關焦點

  • 中外科學家琥珀內發現億年前兇猛古鳥類
    原標題:中外科學家琥珀內發現一億年前兇猛古鳥類近年來,琥珀中發現的古生物吸引了不少網友的關注。30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再次宣布在琥珀中發現了一隻一億年前的袖珍猛禽的痕跡,為我們進一步了解古鳥類的演化提供了關鍵信息。
  •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億年前兇猛古鳥類化石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億年前兇猛古鳥類化石時間:2019-10-31 10:4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億年前兇猛古鳥類化石 10月30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宣布在琥珀中發現一件非常特別的古鳥化石。這個化石來自 的琥珀產區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康河谷。
  • 億年前兇猛古鳥類怎麼回事? 億年前兇猛古鳥類圖片
    2016年,邢立達團隊發現了世界上首例琥珀中的古鳥類翅膀和恐龍,隨後又發現了琥珀中的雛鳥、完整古鳥、蛙類和蛇類。「在過去的3年中,距今約一億年前的緬甸琥珀產出了一系列不成熟的反鳥類骨骼化石,發育階段和完整程度各不相同。隨著越來越多的化石被發現,這個胡岡古鳥動物群正在逐漸成型,大大深化了我們對古鳥類,尤其是反鳥類的認識。」邢立達介紹。
  • 億年前兇猛古鳥類被發現:體型很小 可愛且兇猛
    「在過去的3年中,距今約一億年前的緬甸琥珀產出了一系列不成熟的反鳥類骨骼化石,發育階段和完整程度各不相同。隨著越來越多的化石被發現,這個胡岡古鳥動物群正在逐漸成型,大大深化了我們對古鳥類,尤其是反鳥類的認識。」邢立達介紹。
  • 億年前兇猛古鳥類,網友卻大呼可愛
    10月30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宣布在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康河谷中的琥珀裡發現一隻一億年前兇猛古鳥類化石。其細節對我們理解遠古鳥類的多樣性和羽毛的演化有著重要意義。該研究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領銜,英良世界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執行館長鈕科程、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美籍研究員鄒晶梅,薩斯喀徹溫省皇家博物館瑞安·麥凱勒教授等學者共同完成。該研究論文發表於自然集團旗下的知名學術刊物《科學報告》。邢立達稱「這個琥珀不大,但它卻揭示了一種非常特殊的,非常小又可愛的兇萌史前猛禽。
  • 鳥類漫話——猛禽(圖)
    猛禽都有向下彎曲的鉤形嘴,十分銳利,也有非常強健的足,除鷲類外大都有非常鋒利的爪,它們有良好的視力,可以在很高或很遠的地方發現地面上或水中的食物。全世界現生猛禽432種,其中隼形類有298種,鴞形類有134種。隼形目(Falconiformes)最早出現在第三紀初,距今7500萬年,是最古老的今鳥鳥種之一。細分起來這一目的猛禽可分為新域鷲、鷺鷹、兀鷹、鶚、隼等五個科。
  • 鳥類祖先:小型食肉恐龍(組圖)
    經過長期的爭論,科學家們逐漸認同鳥類和恐龍屬於同一個祖先,鳥類起源於一種能夠快速奔跑的小型肉食類恐龍。  以下是能證明鳥類從恐龍進化而來的證據:  1、始祖鳥具有典型的恐龍特徵  始祖鳥是迄今所知最古老的鳥類祖先。19世紀中晚期,科學家在德國巴伐利亞的石灰巖層中首次發現生活在約1.5億年前的始祖鳥化石。
  • 史上最兇殘的鳥類,猛禽中的猛禽!
    ▲魚鷹是中型猛禽,頭部白色,頭頂具有黑褐色的縱紋,枕部的羽毛稍微呈披針形延長,形成一個短的羽冠。可以潛水捕食多種魚類,有時也捕食蛙、蜥蜴、小型鳥類等其他小型陸棲動物。圖為魚鷹正在捕魚。▲金雕屬於鷹科,是北半球上一種廣為人知的猛禽。金雕以其突出的外觀和敏捷有力的飛行而著名;成鳥的翼展平均超過2米,體長則可達1米。金雕以大中型的鳥類和獸類為食。圖為金雕正在捕殺狐狸。
  • 遼寧發現1.25億年前熱河生物群古鳥類新屬種
    渤海鳥 渤海鳥復原近日,剛剛出版的國際著名學術刊物、美國《古脊椎動物雜誌》(JVP)發表了由瀋陽師範大學胡東宇教授帶領的古鳥類研究組關於「渤海鳥」(Bohaiornis)的新發現,揭示了早期鳥類在白堊紀在形態和生態上已有了高度的分化。
  • 兇猛的小型食肉猛禽——伯勞鳥
    伯勞鳥又叫屠夫鳥,是一種小型的肉食類猛禽。其嘴形大而強,上嘴先端具鉤和缺刻,略似鷹嘴。翅短圓,通常呈凸尾狀。腳強健,趾有利鉤。性兇猛,捕食小形鳥類、蜥蜴及各種昆蟲。常棲於樹頂,到地面捕食,捕取後復返回樹枝;常將獵獲物掛在帶刺的樹上,在樹刺的幫助下,將其殺死,撕碎而食之,故又名屠夫鳥。
  • 探索鳥類起源的秘密--中國數字科技館
    直到20世紀90年代在中國遼寧西部距今約1.45億年的晚侏羅世「熱河生物群」中發現大量保存極其完好的長毛、長羽毛的小型獸腳類恐龍和大量古鳥類化石,才獲得重大突破。西方學者不得不驚嘆:「中國長毛、長羽毛恐龍的發現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頭條新聞。」
  • 中外科學家首次證明古鳥類和帶毛恐龍可能「色彩斑斕」
    也許你對電影《侏羅紀公園》和各種科普書籍中五顏六色的恐龍記憶猶新,但是數億年前的動物是否真的就像現在一樣色彩斑斕?長期以來,這個「將今論古」的推測,卻鮮有化石的實證。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張福成、周忠和、徐星、汪筱林等來自中國、英國和愛爾蘭的科學家最近研究發現,古鳥類和恐龍皮膚衍生物中存在黑素體,首次證明生活在1.25億年前的一些古鳥類和帶毛的恐龍均具有「色彩斑斕」的基礎。相關成果發表在最新出版的《自然》雜誌上。
  • 鳥類的祖先是恐龍嗎?
    也就是說,這個分支的恐龍頑強的活到了現在,並且繁衍進化成為了一個我們熟悉的類群——鳥類。因為科學家們發現鳥類起源於一種能夠快速奔跑的小型肉食類恐龍。不過,你一定會覺得很奇怪。我們看到的恐龍的樣子,跟鱷魚、蜥蜴的樣子很接近,皮膚上有鱗片,光禿禿的。鳥類身上長滿了羽毛,看起來差別很大,怎麼可能是同一類動物呢?
  • 鳥類後肢上的羽毛揭開古鳥類短尾之謎(圖)
    中國恐龍網 邢立達報導,10月21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張福成和周忠和的一篇有關古鳥類飛行的文章。在這篇題為「一早白堊世鳥類的腿羽」的論文中,這兩位專家報導了一隻生活在1億2千萬年前的、既保存有完好的腿羽,又保存有短的尾羽的鳥類化石。
  • 一億年前古鳥類尾羽 竟藏著鳥類祖先談戀愛的秘密
    原標題:一億年前古鳥類尾羽 竟藏著鳥類祖先談戀愛的秘密12月15日消息,中加古生物學家在北京宣布,他們發現了世界上首批三維保存的古鳥類尾羽琥珀,初步揭開了一億年前古鳥類尾羽的秘密,該研究成果在專業學術刊物《古地理學報》在線發表。
  • 什麼是鳥類六大生態類群?那些我們常見的鳥兒都屬於什麼類別?
    而今顎類就是個大支了,現存的絕大多數鳥類都屬於今顎類。不過今顎類也有不會飛的成員,例如憨態可掬的企鵝。另外,今顎類的鳥還可以根據棲息地類型和形態特徵分為六大生態類群,大家當初上學的時候應該在生物課本上見到過這六個名字:鳴禽、陸禽、攀禽、遊禽、涉禽、猛禽。今天我就系統地為大家分別講一下今顎鳥類的這六大生態類群。
  • 見過那麼多鳥,別說你還不知道鳥類怎麼分類
    鳥類分類非常複雜,如果我們以按照「界門綱目科屬種」的分類系統去逐一認識鳥類是一項極為困難的任務,需要漫長的學習過程。因此,為簡化鳥類分類系統,方便業餘愛好者和初學者更好地了解鳥類,我們可以根據鳥類的行為習性將我國鳥類分為6大生態類群,分別是陸禽、遊禽、涉禽、攀禽、猛禽和鳴禽。
  • 科學家首次發現億萬年前新鳥類化石,蟲珀是穿越時光的精靈
    近日,中外科學家團隊,首次在緬甸琥珀中,發現一億前古鳥類新物種,這是距去年首次發現蛇琥珀(蛇類標本)後,又一次發現新的物種。,琥珀雖小卻凝結時光長河)這次發現的鳥類標本本體,琥珀內部包裹著古代鳥類的一條完整的腿部,長大約有3.5釐米,重才5.5克。
  • 日本發現1.2億年前的遠古鳥類化石
    新華社東京11月16日電 日本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通訊-生物學》雜誌上發表論文說,在日本福井縣發現了距今約1.2億年的鳥類化石,它擁有之前發現的類似時期鳥類化石中沒有的尾綜骨,有助於人們了解早期鳥類演化情況。
  • 鳥類祖先水中遊 甘肅發現1億年前鳥類化石(圖)
    圖為幾乎完整的「甘肅玉門鳥」骨骼化石TOM科技訊 它看起來像鴨子,遊泳的樣子也像鴨子。只是我們無法了解他叫的聲音和鴨子是否相似。然而可以確定的是,他絕對不是鴨子。科學家們發掘出了生活在一億一千萬年前的鳥類化石,它的外形和生活在現代的水禽非常接近。其中一塊在中國西北城市甘肅新發現的化石甚至完整的保存了趾間的蹼。周日的《科學》雜誌上發表了這一新發現,科學家稱,現今生活的所有鳥類,大至鴕鳥,小至蜂鳥,全都來自於生活在水邊的祖先。首次發現這種最早的鳥類化石「甘肅鳥」是在25年前,甘肅省玉門市,就以發現地點給這種化石命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