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在古生物學界,鳥類和恐龍起源問題的爭論由來已久。經過長期的爭論,科學家們逐漸認同鳥類和恐龍屬於同一個祖先,鳥類起源於一種能夠快速奔跑的小型肉食類恐龍。
以下是能證明鳥類從恐龍進化而來的證據:
1、始祖鳥具有典型的恐龍特徵
始祖鳥是迄今所知最古老的鳥類祖先。19世紀中晚期,科學家在德國巴伐利亞的石灰巖層中首次發現生活在約1.5億年前的始祖鳥化石。近年來,古生物學家們發掘了更多的始祖鳥化石,已部分證明始祖鳥和食肉的獸腳類恐龍有最近的親緣關係,支持了鳥類起源於恐龍的理論。
根據對始祖鳥化石的分析,科學家們認為始祖鳥也長有與恐龍腳類似的足部。現代鳥類的足部都長有一個向後的腳趾。從始祖鳥化石上可以看到,其第一個腳趾從其足部的一側長出。出土的化石顯示,始祖鳥的腳與現代鳥類大不相同,更接近於獸腳類恐龍。
2、恐龍蛋化石與鳥蛋非常相似
考古學家們從一隻雌性恐龍化石體內發現了兩隻鳥蛋狀的恐龍蛋。獸腳亞目食肉恐龍每次可生兩隻蛋,這一生殖能力恰好介於原始爬行動物與鳥類之間。考古學家們認為,這些蛋是獸腳亞目食肉恐龍產下的,這種類型的恐龍包括著名的霸王龍。另外考古學家們還認為產下這些蛋的恐龍的祖先可能是鳥類。事實上,新發現的恐龍蛋很可能是某種小型恐龍鳥產下的,它們生活在恐龍向鳥類進化過程中的關鍵時期。
3、恐龍和鳥一樣由雄性守巢孵卵
某些食肉恐龍,如圖中顯示的傷齒龍,會像某些現代鳥類一樣,由爸爸負責守巢和孵卵等任務。在某些大型不會飛的鳥類中,比如鴯鶓、美洲鴕等,鳥爸爸負責守家和護理孩子是一種正常現象。科學家從三個恐龍巢化石發現「恐龍爸爸」每天負責護理恐龍蛋,並且潛在存在著多配偶制,在恐龍蛋巢中,雄性恐龍很可能同時護理孵化多個雌性恐龍產的蛋。這種雄性參與孵化護理蛋卵的現象,存在於現今90%的鳥類之中,而哺乳動物中僅有5%物種存在該現象。
4、化石黏性物質證實恐龍和鳥同源
考古學家們在美國出土的一隻6800萬年前的暴龍腿骨中發現了一些軟組織,這種黏性物質包含有膠原蛋白。科學家們將這些蛋白質與21種現存的生物體蛋白質進行比較,他們發現恐龍膠原蛋白與鳥類的排列形式極為相近。美國的生物學家說,如果有更多數據,他們或許就能夠確定霸王龍在從鱷魚到雞和鴕鳥的進化樹中的位置。
5、恐龍在飛行進化時體型會變小
科學家們認為,在遠古鳥類始祖飛向天空之前,他們的體形通常會變小。這是一幅藝術復原圖,圖中顯示的是在蒙古南戈壁出土的大黑天神龍。這種恐龍身長接近70釐米,這表明恐龍在發展出飛行能力以前的體型很小。有關鳥類飛行的起源,學術界一直存在兩種對立的假說。一種是地棲起源說,另一種為樹棲起源說。前者認為鳥類的飛翔是由它們的祖先恐龍在奔跑、跳躍的過程中逐漸升騰起飛成功的。而後一種假說則認為,鳥類最初的飛行是通過藉助樹木的高度,先進行滑翔,後逐漸發展產生特有的振翅飛翔的本領的。
6、恐龍的呼吸系統與現代鳥類似
在阿根廷出土的8500萬年前的氣腔龍擁有一個氣囊狀的呼吸系統,該系統可以向其肺部吸氣。在現代,只有鳥類才以這種方式呼吸。此前曾有科學家認為,霸王龍的肺部與鱷魚相似。但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萊昂-克萊森斯的最新研究表明,鳥類的呼吸系統比爬行動物更接近霸王龍。克萊森斯說,從工程學的角度來看,霸王龍等食肉恐龍的肺部系統構造與現代鳥類存在很多相似之處。克萊森斯對美國、德國和英格蘭博物館內收藏的恐龍化石與現代鳥類骨骼進行了對比。他最後得出結論說,儘管恐龍呼吸系統的結構與鳥類的不完全一致,但絕對與鱷魚的呼吸系統不同。
7、部分恐龍化石有羽毛痕跡
根據對1998年在蒙古出土的一隻迅猛龍前臂進行研究分析,科學家們認為這種恐龍身上長有羽毛。圖中A部分就是迅猛龍的前臂化石。B部分就是6個頒布均勻的羽莖節。C部分顯示的是土耳其兀鷲前翼上的突起物。D、E和F部分分別顯示的是土耳其兀鷲的羽毛和羽莖節。科學家們後來又在法國西部發現了一塊琥珀中,並從中找到完整保存著的7根兩億年前恐龍時期的羽毛,這些羽毛兼具兩足獸腳亞目食肉恐龍表皮絨狀纖維和現代鳥類羽毛的特徵。科學家們認為,這意味著這塊琥珀填補了恐龍如何向鳥類進化的重要空缺。(本報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