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祖先:小型食肉恐龍(組圖)

2020-11-26 搜狐網

  據報導,在古生物學界,鳥類和恐龍起源問題的爭論由來已久。經過長期的爭論,科學家們逐漸認同鳥類和恐龍屬於同一個祖先,鳥類起源於一種能夠快速奔跑的小型肉食類恐龍。

  以下是能證明鳥類從恐龍進化而來的證據:

  1、始祖鳥具有典型的恐龍特徵

  始祖鳥是迄今所知最古老的鳥類祖先。19世紀中晚期,科學家在德國巴伐利亞的石灰巖層中首次發現生活在約1.5億年前的始祖鳥化石。近年來,古生物學家們發掘了更多的始祖鳥化石,已部分證明始祖鳥和食肉的獸腳類恐龍有最近的親緣關係,支持了鳥類起源於恐龍的理論。

根據對始祖鳥化石的分析,科學家們認為始祖鳥也長有與恐龍腳類似的足部。現代鳥類的足部都長有一個向後的腳趾。從始祖鳥化石上可以看到,其第一個腳趾從其足部的一側長出。出土的化石顯示,始祖鳥的腳與現代鳥類大不相同,更接近於獸腳類恐龍。

  2、恐龍蛋化石與鳥蛋非常相似

  考古學家們從一隻雌性恐龍化石體內發現了兩隻鳥蛋狀的恐龍蛋。獸腳亞目食肉恐龍每次可生兩隻蛋,這一生殖能力恰好介於原始爬行動物與鳥類之間。考古學家們認為,這些蛋是獸腳亞目食肉恐龍產下的,這種類型的恐龍包括著名的霸王龍。另外考古學家們還認為產下這些蛋的恐龍的祖先可能是鳥類。事實上,新發現的恐龍蛋很可能是某種小型恐龍鳥產下的,它們生活在恐龍向鳥類進化過程中的關鍵時期。

  3、恐龍和鳥一樣由雄性守巢孵卵

  某些食肉恐龍,如圖中顯示的傷齒龍,會像某些現代鳥類一樣,由爸爸負責守巢和孵卵等任務。在某些大型不會飛的鳥類中,比如鴯鶓、美洲鴕等,鳥爸爸負責守家和護理孩子是一種正常現象。科學家從三個恐龍巢化石發現「恐龍爸爸」每天負責護理恐龍蛋,並且潛在存在著多配偶制,在恐龍蛋巢中,雄性恐龍很可能同時護理孵化多個雌性恐龍產的蛋。這種雄性參與孵化護理蛋卵的現象,存在於現今90%的鳥類之中,而哺乳動物中僅有5%物種存在該現象。

  4、化石黏性物質證實恐龍和鳥同源

  考古學家們在美國出土的一隻6800萬年前的暴龍腿骨中發現了一些軟組織,這種黏性物質包含有膠原蛋白。科學家們將這些蛋白質與21種現存的生物體蛋白質進行比較,他們發現恐龍膠原蛋白與鳥類的排列形式極為相近。美國的生物學家說,如果有更多數據,他們或許就能夠確定霸王龍在從鱷魚到雞和鴕鳥的進化樹中的位置。

  5、恐龍在飛行進化時體型會變小

  科學家們認為,在遠古鳥類始祖飛向天空之前,他們的體形通常會變小。這是一幅藝術復原圖,圖中顯示的是在蒙古南戈壁出土的大黑天神龍。這種恐龍身長接近70釐米,這表明恐龍在發展出飛行能力以前的體型很小。有關鳥類飛行的起源,學術界一直存在兩種對立的假說。一種是地棲起源說,另一種為樹棲起源說。前者認為鳥類的飛翔是由它們的祖先恐龍在奔跑、跳躍的過程中逐漸升騰起飛成功的。而後一種假說則認為,鳥類最初的飛行是通過藉助樹木的高度,先進行滑翔,後逐漸發展產生特有的振翅飛翔的本領的。

  6、恐龍的呼吸系統與現代鳥類似

  在阿根廷出土的8500萬年前的氣腔龍擁有一個氣囊狀的呼吸系統,該系統可以向其肺部吸氣。在現代,只有鳥類才以這種方式呼吸。此前曾有科學家認為,霸王龍的肺部與鱷魚相似。但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萊昂-克萊森斯的最新研究表明,鳥類的呼吸系統比爬行動物更接近霸王龍。克萊森斯說,從工程學的角度來看,霸王龍等食肉恐龍的肺部系統構造與現代鳥類存在很多相似之處。克萊森斯對美國、德國和英格蘭博物館內收藏的恐龍化石與現代鳥類骨骼進行了對比。他最後得出結論說,儘管恐龍呼吸系統的結構與鳥類的不完全一致,但絕對與鱷魚的呼吸系統不同。

  7、部分恐龍化石有羽毛痕跡

  根據對1998年在蒙古出土的一隻迅猛龍前臂進行研究分析,科學家們認為這種恐龍身上長有羽毛。圖中A部分就是迅猛龍的前臂化石。B部分就是6個頒布均勻的羽莖節。C部分顯示的是土耳其兀鷲前翼上的突起物。D、E和F部分分別顯示的是土耳其兀鷲的羽毛和羽莖節。科學家們後來又在法國西部發現了一塊琥珀中,並從中找到完整保存著的7根兩億年前恐龍時期的羽毛,這些羽毛兼具兩足獸腳亞目食肉恐龍表皮絨狀纖維和現代鳥類羽毛的特徵。科學家們認為,這意味著這塊琥珀填補了恐龍如何向鳥類進化的重要空缺。(本報綜合)

相關焦點

  • 鳥類的祖先是恐龍嗎?
    也就是說,這個分支的恐龍頑強的活到了現在,並且繁衍進化成為了一個我們熟悉的類群——鳥類。因為科學家們發現鳥類起源於一種能夠快速奔跑的小型肉食類恐龍。不過,你一定會覺得很奇怪。我們看到的恐龍的樣子,跟鱷魚、蜥蜴的樣子很接近,皮膚上有鱗片,光禿禿的。鳥類身上長滿了羽毛,看起來差別很大,怎麼可能是同一類動物呢?
  • 鳥類的祖先是恐龍,恐龍的祖先是什麼?
    >後裔流傳下來,那就是如今的鳥類了。在6500萬年前,有一些似鳥類恐龍憑藉著飛行技能可接近恆溫的生理功能,在地球上尋找到了可以生存下去的地,而扛過了那場自然災難,之後逐漸發展演變成了如今種類繁多數量龐大的鳥類物種,如今的古生物學也基本認為恐龍就是如今鳥類的祖先。
  • 鳥類:帶毛的恐龍是我們的祖先
    進化成鳥類的當然不是這些大塊頭,而是一些身上長有羽毛的小型恐龍。科學家發掘出了很多遠古化石,這些化石就是那些帶毛恐龍留下的證據,告訴我們鳥類確實是由它們進化而來的。說到羽毛,這估計是鳥類最顯著的特點了。鳥類的羽毛五彩斑斕,把鳥兒裝點得非常美麗。
  • 動物:鳥類是如何從小型食肉恐龍進化而來的
    導語:大約在1.5億年前的某個時候,一種叫做手盜龍的小羽毛恐龍開始進化出更長的胳膊和更短的後腿,開始了進化的過程,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鳥類。今天的一萬種鳥類,從蜂鳥的蜂鳥到禿鷹,從同步的生理變化中進化出來,並在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作者是漢斯·拉森,麥吉爾大學的一位宏觀進化研究員,在蒙特婁的紅徑博物館,和亞歷山大·迪克金,他是南達科塔的研究生學生,現在是弗萊萬的南達科他州大學的研究生。他們的研究基於化石記錄中的幾十組數據。他們說,在這種轉變開始之前,手盜龍的四肢和身體的大小之間的關係已經穩定了數百萬年。
  • 恐龍是如何演化成鳥類的?
    恐爪龍生活於1.44億年前,是現代鳥類的祖先 恐龍復興 它始於1960年代,其革命性的發現是恐爪龍(Deinonychus),這是一種生活在大約1.15億年前的小型掠食性恐龍。它不僅顯示出與鳥類的獨特相似之處,而且似乎是一個聰明、快速移動的獵手,而不是緩慢的爬行動物。
  • 盤點最兇殘的肉食恐龍:玫瑰馬普龍最大食肉恐龍[組圖]
    原標題:盤點最兇殘的肉食恐龍:玫瑰馬普龍最大食肉恐龍[組圖] 玫瑰馬普龍:最大的食肉恐龍  玫瑰馬普龍(Mapusaurus roseae)體長40英尺,體重大約6噸,它是地球上最大的食肉恐龍物種。
  • 恐龍是鳥類的祖先,為何恐龍都沒羽毛?來看看羽毛是怎麼出現的
    如果說恐龍是鳥類的祖先,可能有不少朋友都不相信,恐龍都是陸地上的龐然大物,鳥類都是天空中輕盈的精靈,這兩種動物怎麼會有關係呢?要是這麼想的話,很顯然是先入之見影響了判斷,因為恐龍也並非都是龐然大物,有些恐龍的體型並不大,而鳥類也並非都會飛翔,如鴕鳥、企鵝等都不會飛翔,但是從已有的古生物證據方面來看,鳥類確實是從恐龍進化過來的。那麼鳥類是由會飛翔的翼龍進化過來的嗎?
  • 恐龍滅絕後,鳥類和哺乳動物在陸地上爭霸,為什麼哺乳動物取勝?
    很多人以為恐龍滅絕以後,地球就自然成了哺乳動物的天下,網上有些人甚至喜歡表達對我們祖先這種「摘桃子」行為的不齒。然而,大滅絕的倖存者並非只有哺乳動物這一家。恐龍滅絕以後,恐龍的直系後裔鳥類就與哺乳動物長期爭奪陸地霸主地位,最終是哺乳動物獲勝。
  • 我們的遠古祖先是毛茸茸的小型食蟲者
    作者:Robert Sanders,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供圖:SalTheColourGeek/Flickr科學家們基於對107種不同種類哺乳動物基因組的分析,證明了人類遙遠的祖先——在6600萬年前恐龍腳邊迅速跑來跑去的小型覆毛生物
  • 早期的恐龍可能全部都長著羽毛,不光是食肉恐龍
    研究人員認為,鳥類由恐龍進化而來,但恐龍從什麼時間開始變成鳥的呢?在俄羅斯西伯利亞進行的挖掘活動中,研究人員有了新發現,證明恐龍可能在其存在的非常早期的階段,即2.4億年前,便長有羽毛。 化石記錄清楚地表明,鳥類的祖先就是恐龍的一種。
  • 恐龍是鳥類祖先,哪種動物是恐龍的祖先呢?科學家認為是這種動物
    恐龍是生活在6500萬年前的爬行類動物,曾經雄霸地球約1.6億年,最終在6500萬年前的一場巨大自然災難中被滅絕掉,不過恐龍也有其後裔流傳下來,那就是如今的鳥類了。在6500萬年前,有一些似鳥類恐龍憑藉著飛行技能可接近恆溫的生理功能,在地球上尋找到了可以生存下去的地,而扛過了那場自然災難,之後逐漸發展演變成了如今種類繁多數量龐大的鳥類物種,如今的古生物學也大多認為恐龍就是如今鳥類的祖先。那麼恐龍的祖先又是誰呢?可能很多朋友看到這個問題都有點發懵了,其實恐龍當然也不是在地球上憑空就出現的,曾經的地球霸主恐龍也是有其祖先的。
  • 探秘罕見小型食肉動物:長期被忽視遭獵殺(組圖)
    探秘罕見小型食肉動物:長期被忽視遭獵殺(組圖)  最近,科學家有史以來第一次調查研究了西非國家那些長久以來被忽視的小型食肉動物,調查對象多達12種,其中包括獾、貓鼬、果子狸和麝貓等。  在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不但親自對動物進行跟蹤,同時也用相機設置圈套對它們進行誘拍。  「這裡的很多動物都相當有好奇心,所有種類的動物都會走近我們放置好的相機,並用鼻子貼近它們。」
  • 恐龍祖先 小型幻龍遠安龍
    恐龍早已為人們熟悉和津津樂道,可是提起恐龍的祖先幻龍,許多人就陌生了。經北京中博文物檢測鑑定中心專家鑑定,湖北遠安農民曾慶海收藏的古生物化石,距今約2億3000萬年,是恐龍的祖先。  筆者慕名來到湖北遠安縣的七裡村,來到古玩收藏愛好者曾慶海的收藏館,實地觀看了他收藏的恐龍祖先——遠安龍化石。
  • 體型和重量最小的恐龍,它也許就是現代鳥類的直接祖先
    近鳥是所有恐龍中體型和體重最小的成年恐龍,它的模式標本是由中國 古生物學家徐星等人在2008年11月敘述並命名的,並且在2009年發表在 《中國科學通報》中近鳥的化石呈天然狀態,不過缺少頭骨、右前肢和部分 尾巴。
  • 2.3億年前,已有恐龍長出了羽毛,或證明它們就是鳥類的祖先
    說到反鳥,首先要從鳥類的起源開始講起。如今學術界的主要觀點認為,現代鳥類是從一種小型獸腳類恐龍進化而來,至於是哪種獸腳類恐龍演化成鳥類的祖先,目前還沒有定論。有一種觀點認為,在我國遼西地區發現的小盜龍很可能是現代鳥類最早的祖先,那麼小盜龍又是一種什麼生物呢?這種恐龍屬於獸腳類恐龍,它長出了一雙類似翅膀的結構,而且該結構的表面覆蓋了羽毛,但是小盜龍並不會飛行。
  • 恐龍是鳥類的祖先嗎?是什麼力量讓恐龍離開地面,奔向天空?
    科學家們開始尋找各種動物的祖先,希望發現更多生命的奧秘。於是天空中飛翔的鳥類就成了科學家眼中的謎團。這些鳥類從哪裡來?它們為什麼會進化出翅膀?誰又是它們的祖先呢? 雖然這些年代久遠的鳥類化石不能代表鳥類的進化歷程,但至少可以尋找到它們的祖先。
  • 鳥類真是恐龍後裔嗎?如果被證實,恐龍算不算是滅絕動物?
    人們一度認為,始祖鳥就是鳥類的祖先,故名。除了始祖鳥之外,科學家還發現了很多恐龍和鳥類之間的物種。1993年,遼寧省北票市附近有農民發現了一塊化石,並且上報。兩年後,化石上的生物被命名為聖賢孔子鳥,簡稱孔子鳥。孔子鳥生活在距今約1.25億年到1.1億年,比始祖鳥晚一些,體型和雞類似。
  • 恐龍是鳥類的祖先?我國科學家找到證據:恐龍丟失一側卵巢變成鳥
    但是,前段時間我國中科院的一支科研團隊在發表於《生物通訊》期刊上的論文中指出,他們發現了遠古時期鳥類缺少一側卵巢的化石,這說明恐龍是鳥類的祖先,這是為何呢?以往的研究表明,恐龍最早從1.2億年前就開始向鳥類演變,但並非所有恐龍都能演變成鳥類,一種體表長出羽毛的獸腳類恐龍成為了鳥類祖先的可能答案。那麼我國科研團隊是如何發現鳥類的單側卵巢與恐龍之間的關係呢?
  • 鳥類祖先找到了?確定是1.15億年前的三趾恐龍
    在1.15億年前生活在巴西的三趾恐龍的化石已經被確定為一種新的鳥類前輩。2008年,食肉動物從位於塞阿爾的Pedra Branca礦的一層黑頁巖中挖掘出(被稱為「Aratasaurus musuncanacionti」)。
  • 雞的祖先竟然是恐龍!還有的科學家妄圖用雞的基因來復活恐龍
    但這些都只是它的表面,事實上,雞有一個特別讓人震驚的祖先,那就是遠古時期的恐龍,雞的祖先是恐龍,拉倒吧。其實我自己對於這個消息也是非常的震驚,但是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個說法呢?但是現在卻是各種各樣的生物,所以我們不妨可以猜想地球上大部分的生物都是由恐龍慢慢演化而來的。對於雞的祖先,我們也可以進行猜想,雞有翅膀,也會飛,所以不妨猜想雞也算一種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