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祖先找到了?確定是1.15億年前的三趾恐龍

2020-12-04 GET資訊

在1.15億年前生活在巴西的三趾恐龍的化石已經被確定為一種新的鳥類前輩。

2008年,食肉動物從位於塞阿爾的Pedra Branca礦的一層黑頁巖中挖掘出(被稱為「Aratasaurus musuncanacionti」)。

專家認為,恐龍幼年死亡,但可能已經重約34公斤,而且本來要長10英尺以上(3米)。

這種鳥類般的恐龍以三趾四肢、中空的骨骼為特徵。

這一新物種的發現可能幫助科學家更好地理解這個食肉恐龍群體的進化史。

裡約熱內盧聯邦大學的論文作者和古生物學家朱利安娜·曼索·薩伊德(Juliana Manso Say&midde)說道:「這組恐龍既包括在桑塔納拉克特這一地區發現的巴西恐龍,也包括著名的提諾桑拿龍魚,甚至包括我們今天所知的鳥類。」

然而,Say博士和同事的分析表明,Aratasaurus血統的恐龍還可能和霸王龍有關。

在進化難題中,還有很多差距要揭開,但是隨著這一發現,我們又可以通過多一個方面來理解它。

據研究人員稱,從脆弱的圍巖基質中提取化石是一個複雜的過程,耗時12年。

該小組對從化石骨小樣本中採集的組織進行了微觀分析,幫助它們形成動物的「視覺結構」。

2018年,這個標本成功地避免了火災,當時儲存它的另一部分博物館被火災摧毀。

研究人員於7月10日向裡約熱內盧國家博物館展示了新近鑑定的A.museunacti標本。

期待科學家們的研究有更多的進展。

相關焦點

  • 距今1.15億年!巴西發現新品種恐龍化石 與中國左龍有親緣關係
    距今1.15億年!周五,巴西一個研究小組宣布,在巴西東北部的塞阿拉州發現了1.15億年前的化石,屬於一種此前從未知曉的恐龍物種。「Aratasaurus museunacionali」是一種先前不為人所知的中型獸腳亞目恐龍,這意味著它有中空的骨頭和三趾的四肢。根據古生物學家Juliana Sayao的說法,這隻動物的化石顯示它的體重在34.25公斤左右,身高3.12米。
  • 鳥類的祖先是恐龍,恐龍的祖先是什麼?
    恐龍是生活在6500萬年前的爬行類動物,曾經雄霸地球約1.6億年,最終在6500萬年前的一場巨大自然災難中被滅絕掉,不過恐龍也有其
  • 鳥類祖先:小型食肉恐龍(組圖)
    經過長期的爭論,科學家們逐漸認同鳥類和恐龍屬於同一個祖先,鳥類起源於一種能夠快速奔跑的小型肉食類恐龍。  以下是能證明鳥類從恐龍進化而來的證據:  1、始祖鳥具有典型的恐龍特徵  始祖鳥是迄今所知最古老的鳥類祖先。19世紀中晚期,科學家在德國巴伐利亞的石灰巖層中首次發現生活在約1.5億年前的始祖鳥化石。
  • 鳥類的祖先是恐龍嗎?
    因為科學家們發現鳥類起源於一種能夠快速奔跑的小型肉食類恐龍。不過,你一定會覺得很奇怪。我們看到的恐龍的樣子,跟鱷魚、蜥蜴的樣子很接近,皮膚上有鱗片,光禿禿的。鳥類身上長滿了羽毛,看起來差別很大,怎麼可能是同一類動物呢?
  • 鳥類祖先水中遊 甘肅發現1億年前鳥類化石(圖)
    然而可以確定的是,他絕對不是鴨子。科學家們發掘出了生活在一億一千萬年前的鳥類化石,它的外形和生活在現代的水禽非常接近。其中一塊在中國西北城市甘肅新發現的化石甚至完整的保存了趾間的蹼。周日的《科學》雜誌上發表了這一新發現,科學家稱,現今生活的所有鳥類,大至鴕鳥,小至蜂鳥,全都來自於生活在水邊的祖先。
  • 億年前兇猛古鳥類怎麼回事? 億年前兇猛古鳥類圖片
    2016年,邢立達團隊發現了世界上首例琥珀中的古鳥類翅膀和恐龍,隨後又發現了琥珀中的雛鳥、完整古鳥、蛙類和蛇類。「在過去的3年中,距今約一億年前的緬甸琥珀產出了一系列不成熟的反鳥類骨骼化石,發育階段和完整程度各不相同。隨著越來越多的化石被發現,這個胡岡古鳥動物群正在逐漸成型,大大深化了我們對古鳥類,尤其是反鳥類的認識。」邢立達介紹。
  • 恐龍是鳥類的祖先?我國科學家找到證據:恐龍丟失一側卵巢變成鳥
    但是,前段時間我國中科院的一支科研團隊在發表於《生物通訊》期刊上的論文中指出,他們發現了遠古時期鳥類缺少一側卵巢的化石,這說明恐龍是鳥類的祖先,這是為何呢?以往的研究表明,恐龍最早從1.2億年前就開始向鳥類演變,但並非所有恐龍都能演變成鳥類,一種體表長出羽毛的獸腳類恐龍成為了鳥類祖先的可能答案。那麼我國科研團隊是如何發現鳥類的單側卵巢與恐龍之間的關係呢?
  • 恐龍是鳥類祖先,哪種動物是恐龍的祖先呢?科學家認為是這種動物
    恐龍是生活在6500萬年前的爬行類動物,曾經雄霸地球約1.6億年,最終在6500萬年前的一場巨大自然災難中被滅絕掉,不過恐龍也有其後裔流傳下來,那就是如今的鳥類了。在6500萬年前,有一些似鳥類恐龍憑藉著飛行技能可接近恆溫的生理功能,在地球上尋找到了可以生存下去的地,而扛過了那場自然災難,之後逐漸發展演變成了如今種類繁多數量龐大的鳥類物種,如今的古生物學也大多認為恐龍就是如今鳥類的祖先。那麼恐龍的祖先又是誰呢?可能很多朋友看到這個問題都有點發懵了,其實恐龍當然也不是在地球上憑空就出現的,曾經的地球霸主恐龍也是有其祖先的。
  • 鳥類:帶毛的恐龍是我們的祖先
    鳥類是由什麼進化而來?答案是——恐龍。早在1.6億年前,最早的鳥類就已經出現了。在我們印象中,恐龍可是個大傢伙,龐大的阿根廷龍身長可達40米,它的一截腿骨就有2.5米高,把它的大腿骨豎直放在家裡,差不多就能夠到房頂啦。
  • 外媒:中國發現1.307億年前鳥類最古老祖先
    參考消息網5月7日報導 外媒稱,一個新發現的物種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今鳥型類(所有現生鳥類的祖先)實例,並將現代鳥類的起源時間向史前推進了近600萬年。英國《自然·通訊》5日刊文公布了這種名為彌曼始今鳥的古老鳥類。
  • 和霸王龍同一個祖先,科學家發現全新恐龍品種,這個子實在太小了
    古生物學家表示,在恐龍的演化過程中,獸腳類恐龍不僅是第一批出現的恐龍之一,同時它們也是地球上最後一批滅絕的恐龍。有一種觀點認為,獸腳類恐龍中的一部分或許並沒有滅絕,而是在進化中縮小體型,成為了現代鳥類的祖先。當然,這種說法還是有待考證的。
  • 鳥類的祖先是誰?古生物學家給出答案,它們出現的時間比恐龍還早
    提起鳥類的起源,很多人都會首先想到始祖鳥,不過它並不是鳥類的祖先,始祖鳥仍然是恐龍的一種,它們存在的時間距今大約有1.5億年的歷史,而且始祖鳥並不會飛,它們最多只能是會進行短距離的滑行。同樣,通過化石分析,它和鳥類在身體結構上也存在很多區別,簡單來說,始祖鳥的身體結構與恐龍更接近,同時,它也被認為是恐爪龍的祖先。
  • 2.5億年前的故事,一場大滅絕降臨地球,鳥類的祖先「中頭獎」
    據報導,在2.5億年前,第四次生物大滅絕降臨地球,當時多達95%的生物喪命,其中受損最嚴重的是海洋生物,僅有4%的物種倖存下來,其餘的倖存者是30%的陸地脊椎動物,不過,災難過去後的世界卻並不樂觀,這也讓倖存者開始被迫快速進化,以此來適應氣候環境的變化。
  • 恐龍是鳥類的祖先嗎?是什麼力量讓恐龍離開地面,奔向天空?
    於是天空中飛翔的鳥類就成了科學家眼中的謎團。這些鳥類從哪裡來?它們為什麼會進化出翅膀?誰又是它們的祖先呢?但這樣的研究方法用在鳥類身上顯然有些困難。目前現存的鳥類化石非常少,因為鳥類是在天空中飛翔,而且骨骼非常輕巧脆弱,能形成化石的機會很少。雖然現存鳥類化石很少,目前已經發現的5例鳥類化石距今已經有1.5億年之久。
  • 恐龍的祖先是誰?科學家提到一種生物,距今2.5億年長得像鱷魚
    我們都知道,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上的霸主曾經是恐龍,它們足足統治了地球長達1.6億年的時間,不過,卻在6500萬年之前,因為一顆小行星撞上了地球,恐龍從地球上滅絕了。不過,很多人好奇的一點是,人類的祖先是南方古猿,那麼,恐龍的祖先是誰呢?
  • 恐龍是鳥類的祖先,為何恐龍都沒羽毛?來看看羽毛是怎麼出現的
    如果說恐龍是鳥類的祖先,可能有不少朋友都不相信,恐龍都是陸地上的龐然大物,鳥類都是天空中輕盈的精靈,這兩種動物怎麼會有關係呢?要是這麼想的話,很顯然是先入之見影響了判斷,因為恐龍也並非都是龐然大物,有些恐龍的體型並不大,而鳥類也並非都會飛翔,如鴕鳥、企鵝等都不會飛翔,但是從已有的古生物證據方面來看,鳥類確實是從恐龍進化過來的。那麼鳥類是由會飛翔的翼龍進化過來的嗎?
  • 蝙蝠祖先是誰?科學家在內蒙發現1.25億年前的化石,謎團終被揭開
    那麼蝙蝠的祖先是誰?2006年時,科學家在內蒙寧城發現了一種帶有翼膜的哺乳動物的化石,該化石距今有1.25億年,而翼膜便是翼龍的飛行結構,這是一個新的發現,古生物學家將其命名為「遠古翔獸」,並且創建了「翔獸目」這一新的類別。
  • 困擾科學界上百年的鳥類問題,如今終於被揭開,鳥類的祖先找到了
    1859年,達爾文出版了《物種起源》,不過其中很多問題都無法解釋,比方說如今霸佔天空的鳥類,究竟是如何起源的?鳥類的祖先究竟是誰?19世紀60年代初,一種兼具著原始鳥類特徵和爬行動物特徵的遠古生物化石被發現了,這種被稱作「始祖鳥」的遠古生物,曾經一度被認為是鳥類的祖先,也讓很多人相信鳥類起源於恐龍,但是伴隨著研究的深入,始祖鳥也多次被質疑。鳥類的祖先究竟是誰?
  • 鳥類是否可以被認為是真正的恐龍?是的
    所有這些鳥類都可以追溯到一類雙足恐龍,它們主要是肉食性動物,被稱為獸腳亞目恐龍(Theropoda)。獸腳亞目恐龍最早出現於2.31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最早的鳥類與獸腳亞目恐龍有很多共同之處,包括羽毛和產卵。然而,某些特徵——比如持續的、有動力的飛行——將古代鳥類與其他獸腳亞目恐龍區分開來,並最終定義了現代鳥類的支系(儘管不是所有現代鳥類都會飛行)。
  • 體型和重量最小的恐龍,它也許就是現代鳥類的直接祖先
    近鳥是所有恐龍中體型和體重最小的成年恐龍,它的模式標本是由中國 古生物學家徐星等人在2008年11月敘述並命名的,並且在2009年發表在 《中國科學通報》中近鳥的化石呈天然狀態,不過缺少頭骨、右前肢和部分 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