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年,達爾文出版了《物種起源》,不過其中很多問題都無法解釋,比方說如今霸佔天空的鳥類,究竟是如何起源的?鳥類的祖先究竟是誰?
19世紀60年代初,一種兼具著原始鳥類特徵和爬行動物特徵的遠古生物化石被發現了,這種被稱作「始祖鳥」的遠古生物,曾經一度被認為是鳥類的祖先,也讓很多人相信鳥類起源於恐龍,但是伴隨著研究的深入,始祖鳥也多次被質疑。
鳥類的祖先究竟是誰?
很多證據都表明,早在侏羅紀時期,甚至更久的三疊紀末期,也就是在恐龍出現後不久,原始的鳥類可能就已經出現了,只不過當時間進入到白堊紀時期的時候,鳥類的演化才正是進入到「爆發期」。
那麼,鳥類真的起源於恐龍嗎?這個問題其實一直到今天,都沒有答案,在如今的鳥類起源研究中,對於鳥類的起源,一共有三種假說,分別是鳥類起源於槽齒類(恐龍的祖先)、鳥類起源於鱷類(現代鱷魚的直接祖先)、鳥類起源於小型獸腳類恐龍。
究竟哪一種假說才是真實的呢?其中回到證據鏈本身,哪一種都有著相關的化石證據,也都並不完善。
為了找到鳥類的真實起源,搞清楚鳥類的演化史、現生鳥類中的「親屬」關係等問題,來自世界多個國家的200多名科學家聯合進行了一項萬鳥基因圖譜的研究工作,耗時10年的時間,前段時間,終於有了一定的進展,有望於未來揭曉鳥類的所有謎團。
萬種鳥基因組圖譜將被構建
什麼是萬種鳥基因組圖譜呢?簡單來說,就是分析現生的已知1.05萬種鳥類基因,之後進行深入的對比和研究,最終構建起現生鳥類的萬鳥基因組圖譜,從而追根溯源,找到鳥類之間的基因關係和基因差異,最終梳理出完整的鳥類演化史。
說起來,想要搞清楚現生所有鳥類的基因分布並不容易,因為鳥類的分布非常廣泛,而且其中很多如今都已經瀕危了,很難被尋找到,自然想要獲取它們的基因也就更難了。
不過,因為鳥類作為地球上物種最豐富的脊椎動物,也是分化程度最高的脊椎動物,它們在地球生態系統中充當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科學家們仍然排除萬難去研究它們。
在研究鳥類基因的過程中,絕大多數的鳥類物種樣本,都來自於世界各地的博物館,而且過去的10年時間裡,研究者們也都陸續發表過不同的研究論文,從而對鳥類的演化進行了一定的梳理。
而且在研究、構建萬種鳥基因組圖譜的過程中,科學家們還發現了200多種全新的現生鳥類基因,這也是鳥類研究中的重要突破。研究者表示,伴隨著日後萬種鳥基因組圖譜的不斷完善,相信很快鳥類的所有謎團也都將被揭曉,一起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