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擾科學界上百年的鳥類問題,如今終於被揭開,鳥類的祖先找到了

2020-12-04 三體使者

1859年,達爾文出版了《物種起源》,不過其中很多問題都無法解釋,比方說如今霸佔天空的鳥類,究竟是如何起源的?鳥類的祖先究竟是誰?

19世紀60年代初,一種兼具著原始鳥類特徵和爬行動物特徵的遠古生物化石被發現了,這種被稱作「始祖鳥」的遠古生物,曾經一度被認為是鳥類的祖先,也讓很多人相信鳥類起源於恐龍,但是伴隨著研究的深入,始祖鳥也多次被質疑。

鳥類的祖先究竟是誰?

很多證據都表明,早在侏羅紀時期,甚至更久的三疊紀末期,也就是在恐龍出現後不久,原始的鳥類可能就已經出現了,只不過當時間進入到白堊紀時期的時候,鳥類的演化才正是進入到「爆發期」。

那麼,鳥類真的起源於恐龍嗎?這個問題其實一直到今天,都沒有答案,在如今的鳥類起源研究中,對於鳥類的起源,一共有三種假說,分別是鳥類起源於槽齒類(恐龍的祖先)、鳥類起源於鱷類(現代鱷魚的直接祖先)、鳥類起源於小型獸腳類恐龍。

究竟哪一種假說才是真實的呢?其中回到證據鏈本身,哪一種都有著相關的化石證據,也都並不完善。

為了找到鳥類的真實起源,搞清楚鳥類的演化史、現生鳥類中的「親屬」關係等問題,來自世界多個國家的200多名科學家聯合進行了一項萬鳥基因圖譜的研究工作,耗時10年的時間,前段時間,終於有了一定的進展,有望於未來揭曉鳥類的所有謎團。

萬種鳥基因組圖譜將被構建

什麼是萬種鳥基因組圖譜呢?簡單來說,就是分析現生的已知1.05萬種鳥類基因,之後進行深入的對比和研究,最終構建起現生鳥類的萬鳥基因組圖譜,從而追根溯源,找到鳥類之間的基因關係和基因差異,最終梳理出完整的鳥類演化史。

說起來,想要搞清楚現生所有鳥類的基因分布並不容易,因為鳥類的分布非常廣泛,而且其中很多如今都已經瀕危了,很難被尋找到,自然想要獲取它們的基因也就更難了。

不過,因為鳥類作為地球上物種最豐富的脊椎動物,也是分化程度最高的脊椎動物,它們在地球生態系統中充當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科學家們仍然排除萬難去研究它們。

在研究鳥類基因的過程中,絕大多數的鳥類物種樣本,都來自於世界各地的博物館,而且過去的10年時間裡,研究者們也都陸續發表過不同的研究論文,從而對鳥類的演化進行了一定的梳理。

而且在研究、構建萬種鳥基因組圖譜的過程中,科學家們還發現了200多種全新的現生鳥類基因,這也是鳥類研究中的重要突破。研究者表示,伴隨著日後萬種鳥基因組圖譜的不斷完善,相信很快鳥類的所有謎團也都將被揭曉,一起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恐龍進化成鳥類有了實錘,科學家找到證據:它們丟了一側卵巢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鳥類的祖先是誰?有觀點認為,在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後,恐龍並沒有徹底滅絕,其中一部分小型恐龍,它們朝著鳥類的方向進化,最終變成了鳥類的祖先。甚至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雞的祖先就是霸王龍。鳥類的祖先是恐龍?鳥類究竟是怎麼出現在地球之上的?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古生物學家們。不過,目前比較普遍的一種觀點是,鳥類的祖先並不是來自於6500萬年前的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發生之後,而是來自於白堊紀早期,鳥類的祖先是一種小型的獸腳類恐龍。
  • 鳥類後肢上的羽毛揭開古鳥類短尾之謎(圖)
    該鳥腿部的羽毛可能能夠幫助揭開原始鳥類的「短尾」之謎,同時也進一步支持了鳥類飛行演化經歷了「四個翅膀」階段的假說。  這枚發現於遼寧西部的鳥類化石在常人的眼裡也許並不是一件寶貝:保存不完整,頭部骨骼僅保存下頜等少量骨片,頭後骨骼也僅保存腹面的一半。然而在專家的眼裡這件化石卻成了一件不可多得的珍貴研究材料。它不僅尾部具有短短的尾羽,而且腿部還保存具有空氣動力學特性的羽毛。
  • 蝙蝠的祖先是鳥類還是哺乳動物?考古人員意外發現了它
    它的祖先是誰?2006年出土的遠古翔獸的化石給考古人員帶來了新的思考,遠古翔獸有可能是蝙蝠的祖先。我們知道,天空是鳥類的專屬領域,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人類一直希望能突破自身限制,翱翔藍天。客觀地說,一種生物是否具備飛翔本領,與身體多項指標有關,例如骨骼重量、身長等。另外,是否能飛行也與身體內部組織或結構有關。
  • 鳥類的祖先是恐龍,恐龍的祖先是什麼?
    鳥類了。在6500萬年前,有一些似鳥類恐龍憑藉著飛行技能可接近恆溫的生理功能,在地球上尋找到了可以生存下去的地,而扛過了那場自然災難,之後逐漸發展演變成了如今種類繁多數量龐大的鳥類物種,如今的古生物學也基本認為恐龍就是如今鳥類的祖先。
  • 鳥類的祖先是恐龍嗎?
    這個在地球上生存了一億多年的古動物類群為什麼神秘而不可思議地在地球上全部消失了呢?現在科學界的主流觀點是,一顆小行星撞擊了現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位置,由此造成了整個地球範圍內的巨大生態災難,最終導致了恐龍的滅絕。
  • 蝙蝠的祖先究竟是誰?科學家發現化石,神秘面紗終於揭開!
    蝙蝠的祖先究竟是誰?科學家發現化石,神秘面紗終於揭開!自恐龍徹底滅絕之後,地球的中生代也結束了,並開啟全新的新生代,當時的地質時代主要分為三個紀,分別是古近紀、新近紀和第四紀,等到了第4紀的時候,哺乳動物便成為地球上的支配者,其中就包含一種飛行動物,那就是蝙蝠。很多人對蝙蝠的了解都比較局限,認為它是一種黑黝黝的飛行動物,沒有什麼美觀可言。
  • 恐龍是鳥類的祖先?我國科學家找到證據:恐龍丟失一側卵巢變成鳥
    一直以來,鳥類起源於哪一類古生物是古生物學界頗具爭議的問題,目前主流觀點認為鳥類起源於恐龍,除了因為恐龍中有翼龍這樣擁有飛行能力的恐龍之外,還有其它因素。然而反對這種觀點的聲音也有很多,比如翼龍的體型比一個成年人要大好幾倍,它們又是如何從龐大演化到幼小呢?這些問題目前還沒有答案。
  • 恐龍是鳥類的祖先嗎?是什麼力量讓恐龍離開地面,奔向天空?
    於是天空中飛翔的鳥類就成了科學家眼中的謎團。這些鳥類從哪裡來?它們為什麼會進化出翅膀?誰又是它們的祖先呢? 對於鳥類進化出能夠飛翔的翅膀的奧秘,科學界也一直爭論不斷。有一種觀點認為,這些爬行動物原本生活在陸地上,在用力奔跑的過程中學會了飛翔。也有觀點認為,它們可能原本生活在樹上,在下到地面的過程中學會了滑翔,進而學會了飛翔。一直以來,前一種說法,也就是地棲說在學術界的認可度更高,也更容易被大多數人接受。
  • 鳥類也要換毛?從它們的祖先開始就是這樣
    ,是鳥類能否飛上天空的關鍵。而鳥類的換羽行為,恰恰就非常適合進行祖先狀態特徵分析。祖先狀態特徵分析的一個重點,就是要得到某種生物的某種特徵,在它們最早祖先的身上,大概率是什麼樣子的。比如說,最早的恐龍是兩足行走還是四足行走?最早的鳥類是吃種子還是吃肉?最早的顯花植物是水生還是陸生?這都是祖先狀態特徵分析希望探索的問題。
  • 一億年前古鳥類尾羽 竟藏著鳥類祖先談戀愛的秘密
    原標題:一億年前古鳥類尾羽 竟藏著鳥類祖先談戀愛的秘密12月15日消息,中加古生物學家在北京宣布,他們發現了世界上首批三維保存的古鳥類尾羽琥珀,初步揭開了一億年前古鳥類尾羽的秘密,該研究成果在專業學術刊物《古地理學報》在線發表。
  • 鳥類祖先:小型食肉恐龍(組圖)
    據報導,在古生物學界,鳥類和恐龍起源問題的爭論由來已久經過長期的爭論,科學家們逐漸認同鳥類和恐龍屬於同一個祖先,鳥類起源於一種能夠快速奔跑的小型肉食類恐龍。  以下是能證明鳥類從恐龍進化而來的證據:  1、始祖鳥具有典型的恐龍特徵  始祖鳥是迄今所知最古老的鳥類祖先。19世紀中晚期,科學家在德國巴伐利亞的石灰巖層中首次發現生活在約1.5億年前的始祖鳥化石。
  • 鳥類的祖先是誰?古生物學家給出答案,它們出現的時間比恐龍還早
    同樣,通過化石分析,它和鳥類在身體結構上也存在很多區別,簡單來說,始祖鳥的身體結構與恐龍更接近,同時,它也被認為是恐爪龍的祖先。大約150年之前,始祖鳥的化石第一次被發現,當時人們都認為它是世界上的第一隻鳥,不過因為它的化石只在德國才有,同時存在著很多的不足,近年來已經徹底否定了始祖鳥是鳥類祖先的說法,類似的情況還有,我們一直以為是我們祖先的北京猿人,其實他也和我們沒有任何的關係,北京猿人只不過是人類進化史過程中的一個分支,與人類的直接祖先——智人之間,是存在生殖隔離的。
  • 恐龍是鳥類祖先,哪種動物是恐龍的祖先呢?科學家認為是這種動物
    恐龍是生活在6500萬年前的爬行類動物,曾經雄霸地球約1.6億年,最終在6500萬年前的一場巨大自然災難中被滅絕掉,不過恐龍也有其後裔流傳下來,那就是如今的鳥類了。在6500萬年前,有一些似鳥類恐龍憑藉著飛行技能可接近恆溫的生理功能,在地球上尋找到了可以生存下去的地,而扛過了那場自然災難,之後逐漸發展演變成了如今種類繁多數量龐大的鳥類物種,如今的古生物學也大多認為恐龍就是如今鳥類的祖先。那麼恐龍的祖先又是誰呢?可能很多朋友看到這個問題都有點發懵了,其實恐龍當然也不是在地球上憑空就出現的,曾經的地球霸主恐龍也是有其祖先的。
  • 鳥類祖先的胸肌長在哪?
    鳥類之所以能夠在天空中自由飛翔,首先得感謝它們發達的胸部肌肉。現生鳥類最大的兩塊肌肉是胸大肌和喙上肌,前者負責翅膀向下拍動的運動,後者負責將翅膀抬起。這兩塊肌肉的重量加起來,可以佔全鳥重量的25%~35%。它們一端連接在翅膀上,另外一端連接在胸骨上。
  • 蝙蝠這麼能飛,它和鳥類的祖先一樣嗎?研究發現蝙蝠祖先更早出現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蝙蝠借著這次疫情的機會再次得到了人類的了解,人們不僅了解到這種生物的身上攜帶上百種病毒,還知道它們為什麼能夠攜帶這麼多病毒而安然無恙。今天我們要討論的話題與病毒無關,而與蝙蝠有關,蝙蝠的祖先到底是誰呢?這個問題最早是由網友在網絡上提出的,為什麼會有人想知道蝙蝠的祖先呢?
  • 鳥類:帶毛的恐龍是我們的祖先
    從形態上區分,鳥類的羽毛有片狀的正羽和蓬鬆的絨羽兩種。在鳥類身體表面、翅膀以及尾巴上,覆蓋著片狀的羽毛就是正羽。正羽中間有一根軸,叫做羽軸。在羽軸上,有一端沒有長毛,叫做羽端,就像植物埋在土裡的根一樣,是羽毛和鳥類身體連接的部分,只有羽毛脫離鳥兒身體的時候,你才能看得到。
  • 雞和鴨的祖先化石被找到了?是一種遠古鳥類
    科學家已經鑑定出了鳥類最古老的化石。發現的化石來自比利時和荷蘭邊境附近的石灰石採石場,是由劍橋大學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巖石內有一隻接近6670萬年前的鳥頭骨,化石所處年代大概是從小行星撞擊地球消滅恐龍前的一百萬年。
  • 鳥類愛換「衣服」的特性 從它們的祖先開始就這樣
    對於鳥類來說,輕盈而精巧的羽毛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結構。除了幫助鳥類飛上天空,羽毛還具有更多複雜的功能:一方面,細密的羽毛可以在體表形成隔熱層保持體溫;另一方面,鳥類羽毛具有豐富多彩的特點,這也使其成為鳥類在繁殖行為、種內和種間視覺交流中的一種重要的信息傳遞媒介。對於鳥類而言,羽毛的磨損時時刻刻都在發生。因此,它們需要獨特的策略去更換這些磨損的老舊羽毛。
  • 鳥類愛換"衣服"特性 從它們的祖先開始就這樣
    對於鳥類來說,輕盈而精巧的羽毛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結構。除了幫助鳥類飛上天空,羽毛還具有更多複雜的功能:一方面,細密的羽毛可以在體表形成隔熱層保持體溫;另一方面,鳥類羽毛具有豐富多彩的特點,這也使其成為鳥類在繁殖行為、種內和種間視覺交流中的一種重要的信息傳遞媒介。對於鳥類而言,羽毛的磨損時時刻刻都在發生。因此,它們需要獨特的策略去更換這些磨損的老舊羽毛。
  • 海南百年鳥類調查:發現16種新鳥類 上百種鳥消失
    海南百年鳥類調查  2009年1月,一則令海南觀鳥人為之欣喜若狂的消息迅速在圈子裡傳播開來:海南發現了全球最瀕危的鳥類勺嘴鷸!  最先發布這一消息的是英籍觀鳥導遊Paul Holt,他受人之託在全球尋找這種全球迄今僅存不到100對的珍稀鳥類。那年春節前夕,他帶著全套設備,終於在海口美麗沙發現了一隻勺嘴鷸。可惜的是,如今這裡已被填海造地,成為一個高檔樓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