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1.15億年!巴西發現新品種恐龍化石 與中國左龍有親緣關係

2020-11-22 前瞻網

距今1.15億年!巴西發現新品種恐龍化石 與中國左龍有親緣關係

 Emma Chou • 2020-07-11 15:33:06 來源:前瞻網 E3564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巴西發現新品種恐龍化石。周五,巴西一個研究小組宣布,在巴西東北部的塞阿拉州發現了1.15億年前的化石,屬於一種此前從未知曉的恐龍物種。

「Aratasaurus museunacionali」是一種先前不為人所知的中型獸腳亞目恐龍,這意味著它有中空的骨頭和三趾的四肢。

根據古生物學家Juliana Sayao的說法,這隻動物的化石顯示它的體重在34.25公斤左右,身高3.12米。

Sayao說,Aratasaurus的發現將有助於科學家們更好地了解食肉獸腳亞目恐龍的進化史,同時這一發現也表明,數百萬年前還有其他類型的食肉恐龍在這一地區生活過。

這位古生物學家說:「在獸腳亞目恐龍中,我們發現了Aratasaurus屬於一個叫做腔骨龍的種群,這個種群包括在同一地區發現的巴西恐龍Santanaraptor,以及著名的暴龍和迅猛龍,甚至還有我們今天知道的鳥類。」

周五,來自伯南布哥聯邦大學、國立UFRJ博物館和卡裡裡地區大學的科學家們將這塊化石交給了巴西最古老的科學機構——巴西裡約熱內盧國家博物館。

她補充說,我們對Aratasaurus的祖先知之甚少。然而,這塊化石表明,這個物種的祖先比傳說中暴龍的祖先更為古老。

「Aratasaurus表示,它豐富的歷史可能在巴西東北部和南美洲。在這個進化之謎中還有很多空白需要解開,但有了這個發現,我們又增加了一個部分來理解它。」

根據古生物學家Xin Cheng的說法,「Aratasaurus與左龍有親緣關係,左龍是一種來自中國侏羅紀的虛骨龍。」這表明,更古老的虛骨龍類在地球上分布得更廣,而且時間更長。

2008年,科學家們在巴西Araripe盆地的一個石膏礦中發現了這塊化石,那裡是伯南布哥州、皮奧伊州和塞阿拉州的交界處。發現化石的區域被一個湖泊滲透,隨著時間的推移,湖水的鹽度隨著海水進入而變化。

檢查化石的過程非常緩慢,歷時12年,部分原因是複雜的準備工作,包括移除化石周圍脆弱的巖石。在2008年到2016年之間,科學家們對小骨樣本的化石組織進行了微觀分析,從而形成了動物的結構。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巴西發現新品種恐龍與中國新疆左龍有親緣關係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巴西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伯南布哥聯邦大學和卡裡裡大學的考古學家10日在裡約熱內盧發布了他們最新的考古發現。科學家在巴西東北部的塞阿臘州阿拉裡皮盆地(Araripe Basin)中發現了一新品種恐龍化石,考古學家為其取名為「阿拉塔龍」。 據考古學家介紹,這次發現並被命名為「阿拉塔龍」的是一種食肉類恐龍,大約生活在1億1500萬至1億1100萬年前的白堊紀。這具恐龍化石身長3.12米,體重約34.25公斤,經過對化石骨齡分析研究發現這隻恐龍死時尚未發育完全。
  • 巴西發現新品種恐龍化石,網友熱議:大陸漂移說的有力證據
    7月11日,巴西考古學家在巴西東北部的塞阿臘州阿拉裡皮盆地中發現了一新品種恐龍化石,取名為「阿拉塔龍」。新聞發出後引起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巴西發現新品種恐龍化石#與中國新疆左龍有親緣關係】巴西考古學家在巴西東北部的塞阿臘州阿拉裡皮盆地中發現了一新品種恐龍化石,取名為「阿拉塔龍」。
  • 巴西發現新恐龍,與我國新疆一種恐龍是近親,兩者為何會相隔萬裡
    ,他們在巴西東北部的塞阿臘州阿拉裡皮盆地中發現了一種新的恐龍化石,認為是一種新品種的恐龍,考古學家已為其取名為「阿拉塔龍」。考古學家分析認為發現該化石的阿拉裡皮盆地曾經是一個大湖,一直經歷著滄海桑田的變化,很多恐龍都曾經生活在這個地方,而「阿拉塔龍」化石的發現也讓考古學家們認識到在該地區還有未知的恐龍種類。
  • 新品種恐龍被巴西發現,竟然和新疆左龍有親戚,看這是一隻什麼龍
    恐龍,是中國遠古時期的一種大型動物,這種動物的存在已經距離我們非常的遙遠。目前,我們人類只能通過考古發現去了解它們,就在人類將恐龍化石的種種痕跡挖掘出來之後,已經有很久的時間沒有出現恐龍的相關消息了。近期,在巴西的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恐龍,而且是和以往發現的恐龍品種有所差異。
  • 巴西考古學家發現雅庫伊赤烈龍化石 距今已有2.3億年
    巴西考古學家在研究了2017年發掘出的動物腿骨化石後於近日宣布,他們發掘出的是距今2.3億年的一具恐龍化石。由於這具恐龍的骨骼化石呈紅色,是從巴西南部南大河州雅庫伊河流域發掘出來的,因此被取名為雅庫伊赤烈龍。這已經是該地區發掘出的第四具不同史前時期的恐龍化石。
  • 巴西考古學家發現雅庫伊赤烈龍化石 距今已有2.3億年_新聞中心...
    巴西考古學家在研究了2017年發掘出的動物腿骨化石後於近日宣布,他們發掘出的是距今2.3億年的一具恐龍化石。由於這具恐龍的骨骼化石呈紅色,是從巴西南部南大河州雅庫伊河流域發掘出來的,因此被取名為雅庫伊赤烈龍。這已經是該地區發掘出的第四具不同史前時期的恐龍化石。巴西考古學家的這一發現被刊登在最新一期《南美地球科學》雜誌上。
  • 確定是1.15億年前的三趾恐龍
    在1.15億年前生活在巴西的三趾恐龍的化石已經被確定為一種新的鳥類前輩。2008年,食肉動物從位於塞阿爾的Pedra Branca礦的一層黑頁巖中挖掘出(被稱為「Aratasaurus musuncanacionti」)。
  • 吉林延邊發現恐龍化石群 距今約1億3千萬年
    央廣網延吉6月3日消息(記者 劉源源,延邊臺記者 趙陽) 吉林省東南部延吉市,近日首次發現恐龍化石群。專家初步鑑定,這是距今約1億3千萬年前白堊紀時期的恐龍化石,而且是一個非常密集的恐龍化石群體。目前現場至少能復原兩隻完整的成年恐龍化石。專家稱,它們是被原地埋藏的,位置沒有發生過變動,保存比較完好。不排除是群體性的恐龍墓地的可能。將對中國恐龍化石研究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 古生物學家發現距今1.1億年松柏類植物新類型
    古生物學家發現距今1.1億年松柏類植物新類型 2020-07-27 16:43:38 南古所 供圖   中新網南京7月27日電 (楊顏慈)據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27日通報,該所聯合中外研究團隊,在中國浙江白堊紀地層中首次發現了距今1.1億年且已滅絕的一種松柏類植物新類型,將其命名為「周氏短木」。  該成果近期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歷史生物學》(Historical Biology)上。
  • 古生物學家發現距今1.1億年松柏類植物新類型
    南古所 供圖中新網南京7月27日電 (楊顏慈)據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27日通報,該所聯合中外研究團隊,在中國浙江白堊紀地層中首次發現了距今1.1億年且已滅絕的一種松柏類植物新類型,將其命名為「周氏短木」。該成果近期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歷史生物學》(Historical Biology)上。
  • 男子外出散步,走著走著就發現了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
    12月21日14時,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中國發現1.6億年前侏羅紀具膜質翅膀恐龍
    中國發現1.6億年前侏羅紀具膜質翅膀恐龍 原標題: 孫自法 攝  中新網北京5月9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9日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獲悉,該所科研團隊通過對一件採集於遼寧、距今1.63億年並命名為「長臂渾元龍」的善攀鳥龍類帶羽毛恐龍化石的最新研究發現:在恐龍向鳥類演化時,飛行器官除了羽毛外,還有像蝙蝠一樣的膜質翅膀。
  • 巴西南部出土三疊紀時期的恐龍化石 (1/3)
    巴西南部出土三疊紀時期的恐龍化石>/3) "← →"翻頁 在古老的三疊紀時期,巴西南部的潘帕斯草原還是一片森林
  • 中國發現最古老恐龍蛋化石 距今1.97億年
    最近一期的《自然》雜誌刊登文章表示,古生物學家在中國境內尋獲了迄今為止最古老的恐龍蛋化石,而這項發現將有助於研究人員解開這種史前生物的進化史。文章描述提到,這顆最古老的恐龍蛋化石是由多倫多大學的古生物學教授Robert Reisz和他的團隊在中國廣東省陸豐縣境內的一處底層中找到的,其生長年代被認為是在距今1.97億至1.9億年間的侏羅紀早期。同時,研究者們還在同一地層中找到了200多塊骨頭和其種類的蛋殼化石。
  • 【盤點】2019年十大古生物化石發現
    :南美洲,巴西 生存年代:晚三疊世,距今2.23億年前 體型數據:體長約3米,體重約80千克 噬顎龍的化石發現於2014年,地點位於巴西南部城鎮聖若昂-杜波萊西尼附近,其化石非常完整,包括了大量重要的部位。
  • 四川一男子遛彎偶遇恐龍化石,專家:距今大約1.6億年
    資料圖 和冠心 攝 圖文無關21日晚間,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部副主任江山表示,經專家初步認定,已基本確定為蜥腳類恐龍化石,距今大約1.6億年左右。根據化石的肢骨判斷,恐龍體型較大。「化石的長度還是很長的,約有1.1米左右。」據李先生介紹,當時在路邊發現疑似恐龍腿骨化石時,自己興奮不已。他連忙走近仔細查看後,更加確定了自己的推測。
  • 中國發現擁有類似蝙蝠翼膜的恐龍化石
    (觀察者網訊)觀察者網從中國科學院獲悉,2019年《自然》(Nature)以封面文章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王敏、鄒晶梅、徐星、周忠和的研究成果:侏羅紀善攀鳥龍類揭示膜質翅膀在恐龍中的演化,展示了在恐龍—鳥類演化歷程中出現大量意想不到的適應飛行的嘗試,與之對應演化出差異顯著的骨骼—表皮衍生物組合。
  • 1.25億年前的恐龍頭皮屑算哪門子發現?
    1.25億年前的恐龍頭皮屑算哪門子發現?Patel翻譯 SME科技故事恐龍不怎麼注意個人衛生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實際上不管是哪一種恐龍在現實中都可能非常噁心。它們的頭皮屑成了一個新的研究方向。在《自然通訊》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科學家已經發現了距今1.25億年前的恐龍頭皮屑化石。這項發現不僅成為了一個調侃海飛絲的新梗,也的確解釋了恐龍脫皮的通用原理。
  • 四川自貢新發現距今1.6億年恐龍小腿骨化石
    來源:央視網12月21日14時,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中國發現1.6億年前侏羅紀具膜質翅膀恐龍「長臂渾元龍」
    孫自法 攝  中新網北京5月9日電 (記者孫自法)記者9日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獲悉,該所科研團隊通過對一件採集於遼寧、距今1.63億年並命名為「長臂渾元龍」的善攀鳥龍類帶羽毛恐龍化石的最新研究發現:在恐龍向鳥類演化時,飛行器官除了羽毛外,還有像蝙蝠一樣的膜質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