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種恐龍被巴西發現,竟然和新疆左龍有親戚,看這是一隻什麼龍

2021-01-15 逸龍先生

恐龍,是中國遠古時期的一種大型動物,這種動物的存在已經距離我們非常的遙遠。目前,我們人類只能通過考古發現去了解它們,就在人類將恐龍化石的種種痕跡挖掘出來之後,已經有很久的時間沒有出現恐龍的相關消息了。

近期,在巴西的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恐龍,而且是和以往發現的恐龍品種有所差異。他們在巴西的博物館發布了這條考古新發現,關於新品種恐龍的消息。在巴西的東北部塞阿臘州阿拉裡皮盆地發現的新品種恐龍化石,讓考古學家們取名為「阿拉塔龍」。

巴西的考古學家介紹,這次的發現讓他們對恐龍有了新的認識,這種新品種恐龍化石是一種食肉類的恐龍,大約生活在1億1500萬年至1億1100萬年前的白堊紀。這具恐龍的身長有3.12米,體重約為34.25公斤,經過對話是骨齡的分析研究,發現這隻死時恐龍尚未發育完全。

中國在2001年在新疆五彩灣發現侏羅紀早期的左龍和這次發現的巴西阿拉塔龍有親緣關係。左龍生活大約在1億6000萬年前,從阿拉塔龍的體型和身長上看相差不多,都是生活在乾燥的環境。在巴西的這塊盆地曾經是一個大湖,湖水的鹽度隨著海水的入侵發生了變化,幾億年這裡生活著翼龍、鳥類、鱷形動物等,考古學家認為該地區曾經這裡生活的恐龍要遠比已知的要多。

相信在未來的考古發現中,我們會發現更多的恐龍化石,讓我們更進一步地去了解1億多年前恐龍們的世界。

相關焦點

  • 巴西發現新品種恐龍與中國新疆左龍有親緣關係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巴西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伯南布哥聯邦大學和卡裡裡大學的考古學家10日在裡約熱內盧發布了他們最新的考古發現。科學家在巴西東北部的塞阿臘州阿拉裡皮盆地(Araripe Basin)中發現了一新品種恐龍化石,考古學家為其取名為「阿拉塔龍」。 據考古學家介紹,這次發現並被命名為「阿拉塔龍」的是一種食肉類恐龍,大約生活在1億1500萬至1億1100萬年前的白堊紀。這具恐龍化石身長3.12米,體重約34.25公斤,經過對化石骨齡分析研究發現這隻恐龍死時尚未發育完全。
  • 巴西發現新品種恐龍化石 與中國左龍有親緣關係
    巴西發現新品種恐龍化石 與中國左龍有親緣關係  Emma Chou • 2020-07-11 15:33:06 來源:前瞻網
  • 巴西發現新品種恐龍化石,網友熱議:大陸漂移說的有力證據
    7月11日,巴西考古學家在巴西東北部的塞阿臘州阿拉裡皮盆地中發現了一新品種恐龍化石,取名為「阿拉塔龍」。新聞發出後引起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巴西發現新品種恐龍化石#與中國新疆左龍有親緣關係】巴西考古學家在巴西東北部的塞阿臘州阿拉裡皮盆地中發現了一新品種恐龍化石,取名為「阿拉塔龍」。
  • 巴西發現新恐龍,與我國新疆一種恐龍是近親,兩者為何會相隔萬裡
    ,他們在巴西東北部的塞阿臘州阿拉裡皮盆地中發現了一種新的恐龍化石,認為是一種新品種的恐龍,考古學家已為其取名為「阿拉塔龍」。這具「阿拉塔龍」化石長3.12米,體重約34.25公斤,經過對化石骨齡分析發現這隻恐龍死亡時尚未發育完全,還是一隻小恐龍。
  • 中三疊晚期的貴州龍竟然還是恐龍的遠房親戚?
    之前被臨夏的和政古生物化石博物館所吸引,早白堊世時期(中生代最後一個紀),晚白堊世時期,以及晚漸新世,中中新世,晚中新世和早更新世等所誕生的古生物的化石均收藏在此。但後來在黔西南興義的貴州龍博物館裡的時候,我發現生存在中三疊晚期的「貴州龍」竟然比和政羊還要早2億年(和政羊生存在晚中新世)。那麼「貴州龍」是龍嗎?或者跟恐龍一樣?
  • 3D恐龍電影在巴西上映 帶領觀眾「與恐龍同行」
    中國網1月20日訊 據巴西《聖保羅頁報》網站1月18日報導,一部恐龍題材的3D電影17號在巴西上映,帶給了觀眾們一場震撼的視聽盛宴。遠在6550萬年以前恐龍時代就結束了,而人類也只在地球上生活了不過20萬年。但藉助於當今發達的計算機繪圖技術,我們也有幸可以與恐龍們一起「散散步」。
  • 揭秘:翼龍不是恐龍 只能算恐龍「親戚」(圖)
    揚子晚報記者 朱姝  ■相關新聞  中國恐龍化石有176種世界最多  「龍家族」中名氣最大的,就要算恐龍了。而關於恐龍化石的發現,總能引起古生物學家和愛好者們的熱捧。但也許你並不知道,截至2009年,我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發現恐龍化石最多的國家。
  • 贛州恐龍新品種 本名「虔州龍」鼻子沒那麼長
    (圖片由贛州市博物館提供)  因為又一次發現恐龍新品種,贛州吸引了來自全球的目光。  5月8日開始,一則「贛州發現新種長鼻恐龍命名為『匹諾曹』霸王龍」的新聞持續發酵,引起國內外媒體和網民的熱切關注。  「在中國發現的恐龍化石為什麼取了個外國名字?」「真有9米長鼻子的恐龍嗎?」「新恐龍化石什麼時候才能讓贛州市民一睹為快?」
  • 盤點中國發現最著名恐龍:中國第一隻蜥腳類恐龍
    原標題:盤點中國發現最著名恐龍:中國第一隻蜥腳類恐龍   師氏盤足龍,1922年至1923年,在山東蒙陰(現新泰市),由奧地利的師坦斯基和中國地質學家譚錫疇發現。雖然它比霸王龍小很多,但比已知最大的帶羽毛恐龍「意外北票龍」大40倍。  在過去的十多年中,我國遼西地區發現了大量保存有精美羽毛印痕的恐龍化石,這些化石的發現使科學家們相信羽毛並不是鳥類所特有的結構,許多小型恐龍也具有與鳥類相似的羽毛或者更加原始的羽毛。華麗羽王龍的發現說明,羽毛並非只出現在體型較小的恐龍身上,一些大型恐龍同樣是具有羽毛的。
  • 【恐龍探秘】鯊齒龍
    鯊齒龍生活在白堊紀,是一種巨型肉食性恐龍。它長著像鯊魚一樣的牙齒,體長約14米,重達7噸。
  • 一大批新恐龍向我們走來
    「霸王龍」這個名字讓人聯想到一種高大的食肉動物,它有著一顆碩大的頭顱和一雙短小得令人發笑的前肢,但霸王龍的始祖——無畏摩洛斯龍卻不是這樣的。這個2019年剛被確認的恐龍新品種,復原回去,只有一頭鹿那般大,是一隻瘦長矮小的捕食者。
  • 泥潭龍:好奇怪的手型
    (還想挑戰什麼姿勢,快來公眾號留言吧) 其實,處於生命演化進程中的恐龍也和你有著同樣的困惑!我們現在都知道了鳥類是恐龍的後裔,但是最初恐龍可是有著5個手指,而到了鳥類身上就只剩下了3個手指,這中間的過程,它們到底是怎麼比出「數字3」的呢? 從早期科學家發現的化石證據來看,當獸腳類恐龍開始一步步向鳥類演化的時候,最開始退化的是最外側的兩個手指,即相當於人類的小拇指和無名指,也就是這樣:
  • 【恐龍探秘】異特龍
    在侏羅紀時期,異特龍是著名「殺手」。它集猛禽和鱷魚的特性於一身,對獵物冷酷無情,十分兇猛,可謂殘暴至極。
  • 什麼恐龍能打敗霸王龍,霸王龍的天敵是什麼龍
    那麼霸王龍的天敵是什麼龍呢,或者說霸王龍打不過什麼龍,如果要拿某種恐龍來和霸王龍對戰,首先它們都要處於一個時間階段,眾所周知,霸王龍是白堊紀末期陸地上最強的霸主,所以它們基本上是沒有天敵的,而海洋中出現的上龍、滄龍可能也是比較厲害的,但是就像現在的鯊魚和大象一樣根本不會相遇。
  • 贛州發現恐龍新品種 泥潭通天龍距今7200萬年
    和普通的紅色砂巖不同的是,這幾塊巖石中,隱約可見某種動物的骸骨。由於贛州當地多次發現恐龍化石,所以當地專家和恐龍愛好者都推斷這是恐龍化石。   但是,這是一種什麼類型的恐龍?是多少年前的古生靈?都是待解之謎。此後,這3塊奇怪的石頭,被運送到文物部門進行化石修復。兩年後,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內古脊椎動物研究領域權威呂君昌,偶然獲知這一消息。
  • "中國獵龍"為"鳥類起源於恐龍"理論添力證
    中國獵龍不足1米的短身體和「超長」的後肢很不成比例,前肢已經演化成可以像鳥類一樣向兩側伸展的翅膀,垂下來只及身高的三分之一。徐星解釋說,這表明中國獵龍運動的方式已經與已發現的大多數其他種類恐龍很不相同,它運動的支點已經從臀部向股骨和脛骨之間轉移。中國獵龍嘴部的構造很像鳥喙,嘴裡長著細小的牙齒,而被羽毛覆蓋的腦袋更酷似鳥類。
  • 從長相到名字都拉風,巴西發現新恐龍「長鬃矛神龍」
    光是「長鬃矛神龍」這名字,就夠在人們心中留下一點印象,但除此之外,長鬃矛神龍更有難以錯認的外形。新恐龍:「長鬃矛神龍」最近,德國科學家仔細分析幾塊巴西發現的化石後,證實發現一種全新、外形又搶眼的恐龍「長鬃矛神龍」(Ubirajara jubatus)。
  • 5歲男孩發現恐龍足跡震驚專家:恐龍迷娃的世界,由恐龍繪本開啟
    5歲小男孩發現恐龍足跡的新聞刷爆朋友圈,各位家長見識到了興趣對孩子的影響。這位小男孩從小就喜歡恐龍,在國慶期間隨父母回到通江老家,在背後的山石上發現了恐龍足跡,並準確說出了恐龍類別。北京專家判斷,這確實是距今1.3億年前的恐龍足跡。更讓專家及家長們驚喜的是:最先發現者竟然是一位5歲的小男孩。原來小男孩從小就對恐龍特別著迷,看了特別多的恐龍資料。
  • 熱劇中的「龍」都是恐龍的遠房親戚(組圖)
    在骨灰級的蜥蜴愛好者心目中,他們也渴望擁有三種「龍」,它們並非存在於虛幻的冰火世界,而是就生活在這個真實的世界裡。其實包含各種巨蜥、石龍子、守宮在內,地球上有3000多種蜥蜴,它們多少和龍都有點兒關係,至少可以說是恐龍的遠房親戚。  不過下文所介紹的這三種蜥蜴,從長相來說,真的是和龍有著強烈相似的即視感。
  • 地球史上最重恐龍,化石發現於我國河南,有一隻被人挖走吃掉大半
    實際上目前還並沒有確切的答案,可能很多朋友都聽說過易碎雙腔龍,並且認為它很可能是一隻最大的恐龍,曾有科學家推論認為這種恐龍體長60~80米,體重160~200噸,比常被認為最大動物的鯨魚還要大一些,但是易碎雙腔龍出土的化石很少,只有部分脊椎化石和一段疑似股骨,而且保存的情況很差,其化石最早發現於1877年,後來還神秘失蹤,所以關於它的數據並不被完全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