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罕見小型食肉動物:長期被忽視遭獵殺(組圖)

2020-12-06 中國青年網

探秘罕見小型食肉動物:長期被忽視遭獵殺(組圖)

圖為埃及貓鼬。

  最近,科學家有史以來第一次調查研究了西非國家那些長久以來被忽視的小型食肉動物,調查對象多達12種,其中包括獾、貓鼬、果子狸和麝貓等。

  在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不但親自對動物進行跟蹤,同時也用相機設置圈套對它們進行誘拍。

  「這裡的很多動物都相當有好奇心,所有種類的動物都會走近我們放置好的相機,並用鼻子貼近它們。」大型貓科動物保護小組的埃及科學家萊拉·巴哈·阿爾丁(Laila Bahaa-el-Din)說。「一隻蜜獾把相機拱來拱去,一隻金色的非洲貓甚至把相機關了。 」

原標題:探秘西非罕見小型食肉動物:長期被忽視遭獵殺

責任編輯:李念覺

相關焦點

  • 動物世界中的「致命誘惑」:大型食肉動物經常用肉吸引小型動物
    如果沒有像狼和灰熊這樣的頂級捕食者,那麼像郊狼和狐狸這樣的小型食肉動物,或者像鹿和麋鹿這樣的食草動物,它們的數量會急劇膨脹,不受控制。這會引發生態不平衡。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大型捕食者在控制小型捕食者和鹿方面扮演著關鍵但卻出人意料的角色。
  • 獵殺非洲獅王牙醫回歸正常工作 遭抗議者圍堵(組圖)
    原標題:獵殺非洲獅王牙醫回歸正常工作 遭抗議者圍堵(組圖) 獵殺非洲獅王牙醫回歸正常工作,遭抗議者圍堵。自獵殺獅王事件在今年7月份曝光後,帕爾馬就消失在公眾的視線中。此次公開出現在公眾面前,帕爾馬受到來自示威者與媒體的圍追堵截。抗議人士高舉寫有「動物不是戰利品」、「起訴帕爾馬」以及「帕爾馬滾出去」的標題牌,向其抗議。還有不少示威者呼籲讓帕爾馬回到非洲接受審判。對此,帕爾馬只是默默走過大量蹲守在診所外的人群,並未理睬。
  • 全球最恐怖 最罕見的動物(組圖)
    全球最恐怖最罕見的動物(組圖)今天真的是開眼了,世界上原來竟然有這麼多我們以前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怪異動物,本文中這些恐怖的小怪獸,不僅極其罕見世間少有,你連名字都叫不出來,且其猙獰的面目無不讓人看得目瞪口呆,不知你有沒有興趣和膽量一度它們的「芳顏」呢?
  • 北京動物園小型食肉動物搬「新家」
    北京動物園小型食肉動物搬「新家」模擬森林荒漠等8種生態環境 浣熊沙狐黃喉貂等11種動物全部入住遊園本報訊(記者 王斌)日前,北京動物園「小型食肉動物館」建成開放,浣熊、沙狐、黃喉貂等動物已經搬進了新家。
  • 鳥類祖先:小型食肉恐龍(組圖)
    經過長期的爭論,科學家們逐漸認同鳥類和恐龍屬於同一個祖先,鳥類起源於一種能夠快速奔跑的小型肉食類恐龍。  以下是能證明鳥類從恐龍進化而來的證據:  1、始祖鳥具有典型的恐龍特徵  始祖鳥是迄今所知最古老的鳥類祖先。19世紀中晚期,科學家在德國巴伐利亞的石灰巖層中首次發現生活在約1.5億年前的始祖鳥化石。
  • 非洲大草原上,小型的動物剛被食肉動物捕獲,一動不動,為什麼?
    面對大型捕食動物時,小動物靠著數量上的優勢,不會與捕食動物爭鬥,而是多產幼仔,填飽捕食動物的肚子,這樣才能在大自然中生存。象兔、鼠等齧齒動物,繁殖力很強。所以大型獵食動物都是在生態環境中發揮重要調節作用的物種,只有保護好它們,才能更好地保護好生態。可以現實的問題是人要發展,有時卻無暇顧及。但是這些與題主的問題有點扯遠了。
  • 為何人類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在這個世界上,無論是食草動物,還是食肉動物,都能夠被人類所獵殺,但事實上,人類並不依靠捕殺食肉動物來獲取生存所需的根據報導,近些年,有不少人在獵殺海洋裡的大型動物,如,鯊魚,大型魚等等,儘管如此,但這些動物卻很少被人們所食用。
  • 北京動物園小型食肉動物搬「新家」 目前11種動物已全部入住
    日前,北京動物園「小型食肉動物館」建成開放,浣熊、沙狐、黃喉貂等動物已經搬進了新家。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這個佔地面積570平方米的新展館,模擬森林、荒漠、極地苔原、熱帶雨林等8種生態環境,設置11個室外運動場。
  • 盤點最兇殘的肉食恐龍:玫瑰馬普龍最大食肉恐龍[組圖]
    原標題:盤點最兇殘的肉食恐龍:玫瑰馬普龍最大食肉恐龍[組圖] 玫瑰馬普龍:最大的食肉恐龍  玫瑰馬普龍(Mapusaurus roseae)體長40英尺,體重大約6噸,它是地球上最大的食肉恐龍物種。
  • 北京動物園小型食肉動物館亮相 十一前11種動物將全部入住
    今天上午,在北京動物園遊玩的遊客發現,位於小熊貓館東側的一個全新獸舍小型食肉動物館正式亮相,沙狐、黑背胡狼、細尾獴等9種18隻小型食肉動物完成入住。在「十一」前,11種動物24隻將全部完成入住,屆時遊客還能看到在動物園多年未見的小型食肉動物——貉。
  • 何為食肉動物?為何陸地三大食肉動物中只有貓科是堅定的肉食者?
    前幾天寫了一篇關於棕熊的文章,有網友評論:棕熊不是食肉動物,是雜食動物。確實,在我們一般看法中,以肉食為主的是食肉動物,以草食為主的是食草動物,葷素搭配的是雜食動物,這樣看來,棕熊確實是雜食動物。但這只是我們普羅大眾的看法,在生物分類學上卻不是這樣,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食肉動物。
  • 北京市資訊|北京動物園小型食肉動物喬遷「新居」
    北京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北京動物園小型食肉動物喬遷「新居」9月19日,記者在北京動物園了解到,浣熊、沙狐、黃喉貂等9種、18隻小型食肉動物昨日起陸續喬遷11種小型食肉動物將在此集中展出,包括黃喉貂、細尾獴、花面狸、南浣熊、浣熊、沙狐、赤狐、黑背胡狼、藍狐、銀狐和貉。北京動物園,新建的小型食肉動物展區,佔地570平米,其中室外運動場面積258平米。新場館11座室外運動場均採用全玻璃展窗、鋼網封頂,陳設各不相同。新場館內安裝了運動通道。遊客拍攝黃喉貂的「新家」。搬入「新家」的黑背胡狼,在場館裡不時跑動,十分活躍,吸引了眾多遊客圍觀拍照。
  • 澳洲為什麼缺少食肉動物?它的生物特殊性是如何形成的?
    袋狼也是大洋洲獨有的有袋類食肉動物,它們曾經遍布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的雨林和草原之上,但是隨著人類的崛起和獵殺,它們一度被逼到了塔斯馬尼亞島上,但是儘管如此,它們都沒有逃過滅絕的宿命。由於其身上長著類似於老虎一樣的斑紋,而且後來僅分布在塔斯馬尼亞島上,所以袋狼又被稱為塔斯馬尼亞虎。
  • 捷克美女環遊世界獵殺野生動物 吃斑馬肉遭猛批(組圖)
    儘管大批網友強烈譴責和聲討Michaela殘忍的行為,但她不僅沒有停止獵殺,反而挑釁般地發布了一段演示「如何烹飪斑馬和羚羊」的視頻,引起了更大的輿論譴責。這位「美女獵手」正得意洋洋地在鍋裡烹飪著斑馬肉和羚羊肉。Michaela是一名馴獸師,工作於歐洲和非洲。她從13歲起就開始狩獵,今年她已經在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獵殺了野豬、雷鳥等野生動物。
  • 探秘非洲合法狩獵 多種珍稀動物被製成標本
    探秘非洲合法狩獵多種珍稀動物被製成標本 (1/8) "← →"翻頁
  • 人類的屠刀,終究讓動物瀕臨滅絕!
    根據這項研究,除了對狩獵遊客和獵人有很大吸引力外,食草動物對自然環境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食草動物能減少綠色植物的數量,進而降低草原發生野火的風險。它們還能通過糞便將大型植物種子帶到遠方,有助於增強草原上植物的多樣性。此外,它們還能為獅子之類的食肉動物提供食物。
  • 最大的食肉動物是超級大鯊魚
    圖注GIF:《巨齒鯊》中巨齒鯊的震撼出場,圖片來自製片方地球上曾經生活過許多兇猛的食肉動物,其中不少有著巨大的體型,比如著名的霸王龍、滄龍、在一個超級殺手面前,上面提到的這些巨大食肉動物立即變得黯然失色,就算是我們人類也只能給它當牙籤,這個超級殺手就是大名鼎鼎的巨齒鯊!
  • 動物園小型食肉動物館今開館,探館最好「朝九晚五」
    今天(9月19日)上午,在北京動物園遊玩的遊客發現,位於小熊貓館東側的一個全新獸舍——小型食肉動物館正式亮相,沙狐、黑背胡狼、細尾獴等9種18隻小型食肉動物完成入住。「十一」前,將有11種、24隻動物全部完成入住,屆時遊客還將看到在北京動物園多年未見的小型食肉動物——貉。
  • 都是吃肉,為什麼人類喜歡吃食草動物,而不吃食肉動物?
    都是吃肉,為什麼人類喜歡吃食草動物,而不吃食肉動物?,人類只能對於肉類下手,所以到現在人類依舊有一個特性,那就是長期只吃蔬菜,身體不會發生問題,但是如果長時間只吃肉,就會發生便秘等等問題。
  • 馬達加斯加發現罕見食肉動物新物種
    據國外媒體報導,英國杜瑞爾野生動物保護信託基金會生物學家近日發表研究論文稱,他們在馬達加斯加島上發現了一個食肉動物新物種,這是24年來發現的第一個食肉動物新物種。這種動物被命名為「杜瑞爾獴」,是貓鼬類家族成員之一,身體與貓的大小相當,呈棕色,身上有斑點。研究人員認為,「杜瑞爾獴」可能是世界上最瀕危的食肉動物之一。 據國際自然保護組織成員介紹,這種新發現的食肉動物是一種哺乳動物,是貓鼬類家族成員之一,目前只在馬達加斯加島上發現過這種動物。經英國杜瑞爾野生動物保護信託基金會的研究人員鑑定,這種動物屬於一種新的食肉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