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在世界許多地方,食物鏈不平衡。
如果沒有像狼和灰熊這樣的頂級捕食者,那麼像郊狼和狐狸這樣的小型食肉動物,或者像鹿和麋鹿這樣的食草動物,它們的數量會急劇膨脹,不受控制。這會引發生態不平衡。
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大型捕食者在控制小型捕食者和鹿方面扮演著關鍵但卻出人意料的角色。他們的「致命吸引」理論發現,較小的掠食者被剩餘的殘渣吸引到大型掠食者的捕殺地點,如果大型食肉動物躲在附近,這些小型掠食者可能會被捕殺。
這項研究於3月18日發表在《生態學快報》雜誌上,是第一次在世界各地的幾十處景觀中,研究食肉動物的捕殺和清除活動。作者說,從他們的分析中得出的模式可以用來對全球大型食肉動物做出重要的管理決策。
「我希望這篇論文能激勵研究人員更加全面地思考這些捕殺和清除的相互作用,因為目前我們還沒有通過分別研究它們來真正了解食肉動物群落的功能,」資深作者蘿拉·普魯說,華盛頓大學環境與森林科學學院的野生動物生態學家和副教授。
美洲獅、狼和灰熊等大型食肉動物已從許多地區消失,一些小型食肉動物如郊狼、狐狸和山貓等也因此而增加。大型食肉動物的缺乏,點燃了鹿和其他獵物的數量,造成許多地區的不平衡。
但在頂級食肉動物存在的地區,如美國西部,它們與較小食肉動物的關係是複雜的。當它們捕殺鹿和其他獵物時,通常會留下殘羹剩飯給較小的捕食者吃。但大型食肉動物也會殺死小型食肉動物。
考慮到這些動態,研究人員想測試大型食肉動物是否通過提供更多的食物供應,為小型食肉動物提供整體淨收益,特別是當其他食物因乾旱、野火或特別嚴酷的冬季而受到威脅時。
研究小組分析了250多篇早期的論文,在全球範圍內研究了捕殺和清除的模式,以量化頂級和小型捕食者之間的積極和消極的相互作用。總的來說,他們發現大型捕食者通常會壓制小型捕食者,即使它們以剩菜的形式提供大量的食物。
「我們最初認為,也許較小的食肉動物正在清除狼殺死的獵物,並從中受益,」普魯解釋說,他提到了在研究中被調查的頂級食肉動物之一狼但後來我們意識到,在這些食腐場所,它們可能會撞上狼,被殺死。這種食腐行為並沒有帶來好處,反而可能成為一種誘捕較小食肉動物的陷阱。」
因此,研究人員發展了他們的致命吸引理論,該理論提出,儘管大型捕食者是有幫助的食物提供者,但它們的捕殺地點最終對較小的捕食者來說是危險的,當頂級捕食者返回時,較小的捕食者會成為自己的獵物。
隨著鹿和小型食肉動物(如郊狼)的數量在沒有頂級捕食者的地區激增,研究認為人類可能通過狩獵活動接管大型食肉動物的角色。但是,儘管獵人有時會在殺死鹿後留下內臟堆,但他們肯定不會回到獵殺地點去獵殺較小的捕食者。研究表明,這種行為,影響了生態平衡。
「如果大型食肉動物的清除行動增加了小型食肉動物死亡的風險,這可能解釋了為什麼人類似乎很難取代大型食肉動物在景觀中的作用,」普魯解釋說這種清除和死亡之間的聯繫可能是大型食肉動物有效控制小型食肉動物的機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