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外科學家團隊,首次在緬甸琥珀中,發現一億前古鳥類新物種,這是距去年首次發現蛇琥珀(蛇類標本)後,又一次發現新的物種。
(科學家首次發現蛇琥珀,琥珀雖小卻凝結時光長河)
這次發現的鳥類標本本體,琥珀內部包裹著古代鳥類的一條完整的腿部,長大約有3.5釐米,重才5.5克。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 邢立達表示,這件鳥類化石很奇怪,在鳥的爪子中,你會發現該鳥的一根腳趾非常長,有9.8毫米,最長的腳趾比第二長的腳趾還長41%,同時也佔到腳長的20%,看著非常奇特。
這樣的比例從未出現在現代鳥類或其他古代鳥類中,從特性來判斷,這是一種新的物種,古生物學家將標本定義成新屬物種,屬名琥珀鳥,種名以發現化石的陳光先生來命名,為陳光琥珀鳥。
▲羽毛特寫
琥珀的軟組織保存完好,這是在顯微鏡下鳥類的角質鱗絲狀羽稀疏分布於趾骨的背側表面。
琥珀鳥的第III根腳趾最長,最健壯,可能類似於馬達加斯加指猴,中指和無名指很纖細,用來敲擊樹木,定位內部的蟲子,並將蟲子摳出來捕食。
緬甸琥珀不僅僅是珠寶飾品,同時也有很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
(點擊圖片,查看飾品價格)
目前科學家已經在緬甸北部發現了一千多種白堊紀時期的古生物,絕大部分是昆蟲,只有極小部分才會出現脊椎動物,琥珀內出現的生物,展現了一億年白堊紀時期熱帶雨林內生活的動物群體的生活的狀態。
琥珀是2000萬到3億年間,針葉樹等多種樹木所分泌出來的樹脂,經過時間的凝結,在地殼運動下,漸漸演變成了一種樹脂化石。
(點擊圖片,查看飾品價格)
琥珀內部包裹著的動植物的痕跡,樹葉,羽毛,動物肢體,都對古代生態環境研究有很大的幫助,有動植物的琥珀化石,被科學家稱為「時光膠囊」。
(點擊圖片,查看飾品價格)
緬甸琥珀之所以成為研究對象,因為其地理位置特殊,琥珀年代久遠,這片熱帶雨林,分泌的樹脂豐富,形成於約9900萬年前。
(點擊圖片,查看飾品價格)
保留了白堊紀中期後生物的珍貴記錄,有關地質學家對於緬甸北部的克欽邦胡岡谷地的火山灰測定後,發現琥珀形成時間大約9900萬年前,屬於白堊紀晚期標本,是人類可以研究白堊紀時期的證據,同時也是唯一窗口。
(點擊圖片,查看飾品價格)
蟲珀是穿越時光的精靈,緬甸出產蟲珀內部的動物,大多都代表著一種新的物種,其中大多動物已經滅絕,蟲珀中完整動物的更稀缺,不僅僅有觀賞價值,還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這次出現的脊椎動物,共同經歷了堊紀和新生代兩次輻射演化,記錄了鳥類如何從恐龍演變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