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化石研究新發現 遠古鳥類發出類似鴨子叫聲)
網易科技訊10月14日消息,據每日郵報報導,南極洲上發現的一塊鳥類鳴管化石證明早在68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就有鳥類存在,而且這種名叫維加鳥的生物還能發出類似鴨子的叫聲。
科學家1992年在南極洲發現了目前已知最早的鳥類鳴管化石,這證明早在68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就已經有鳥類存在,而白堊紀晚期恰恰是恐龍活躍的最後舞臺。
在這塊鳥類鳴管化石之前,人類發現的最古老的鳥類鳴管樣本至今「只有」250萬年的歷史。
鳴管這一器官組織或許要到鳥類進化的後期才會生成,同一時代的恐龍化石中都沒有發現這一器官組織。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副教授茱莉亞·克拉克(Julia Clarke)透露,這塊在南極洲發現的鳴管化石屬於一種名叫維加鳥的物種,這種生物和現在的鴨子有些類似。鳴管的結構暗示維加鳥可以發出類似鴨子的刺耳叫聲。
維加鳥生活在近1.86億年前的中生代,一直到白堊紀晚期滅絕,這也被古生物學家認為是當時唯一的鳥類,其他在天空中飛翔的都被認定是會飛的恐龍。或許當時還有其他的鳥類,但目前尚沒有任何發現。
克拉克表示:「這項發現有助於解釋為何同時代非鳥類的恐龍或者鱷魚沒有發現此類器官,一方面這會幫助我們弄清楚恐龍的叫聲,另一方面也會讓我們能更深入研究鳥類進化史。」(西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