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胡玉梅)說到哈爾濱,你腦海裡蹦出的是不是白皚皚的冰雪世界?其實,在哈爾濱,除了雪,還有恐龍!
12 月 25 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領銜的中外科學家團隊對外宣布,他們在黑龍江省哈爾濱依蘭縣發現了大量的恐龍足跡化石,足足有 70 個。據了解,這是黑龍江省報導的第一個大規模早白堊世恐龍足跡點,數量多,保存好,對研究恐龍的演化有重要價值。同時,對進一步探索恐龍行為習性、生活環境,以及恢復該地區古環境和地質時期氣候變化等具有重要意義。
太驚險,差點遭遇毒蛇
"黑龍江是中國最早發現恐龍化石的地方。1902 年,俄羅斯學者在黑龍江北部嘉蔭地區龍骨山晚白堊世漁亮子組發現了滿洲龍,它屬於鴨嘴龍類恐龍。"邢立達說。
而這次發現,得來不容易。2018 年夏,化石愛好者朱利在哈爾濱依蘭縣達連河鎮的一個剖面上發現了雙殼類化石和龜化石,在這些化石旁邊還有一些凹坑。這些凹坑看起來疑似古生物的足跡。
這些凹坑真的是古生物留下的嗎?邢立達團隊得知後,迅速奔赴現場展開考察工作。
"足跡點在一個傾角接近 70 度的大陡坡上,科考的過程充滿艱辛。起初,我們藉助軟繩梯,希望可以對足跡進行必要作業,如描輪廓,測量和拍照,但是繩梯及其不穩定,無法進行必要操作,特別是拍照取樣。於是,我們求助於當地路政部門,路政部門派來舉高車,幫助考察隊獲得了化石點的圖像信息。"邢立達告訴現代快報記者。
邢立達介紹說,科考的時候,他們還險些遭遇毒蛇。"化石點附近的草叢茂密,是蛇的主要棲息地,而且都是劇毒的蛇,如:烏蘇里蝮蛇和虎斑頸槽蛇。有一次,我們隊員在巖壁上放置比例尺時,就與烏蘇里蝮蛇『擦肩而過』。"
大發現,一億年前恐龍群在這活動
那麼,這些足跡,是古生物留下的嗎?邢立達的回答是:是!一億年前的恐龍群留下的。
邢立達介紹說,依蘭恐龍足跡群由 5 條行跡共計 70 個足跡組成,包括平行的蜥腳類恐龍行跡、三趾型鳥腳類行跡,延長的三趾型獸腳類行跡。
其中,蜥腳類足跡的後腳的長度約 49 釐米。鳥腳類足跡以趾跡為主,第三趾最發達,第二趾,第四趾的爪跡幾乎呈三角形,且前緣圓鈍。三趾型獸腳類的爪痕平行,被暫時歸於遊泳跡 ……
"通過這些恐龍足跡可以知道,一億年前這裡是水畔。而這裡是恐龍常來的活動區。當時,這一帶的恐龍有蜥腳類、獸腳類、鳥腳類、甲龍類等。"邢立達說。
為什麼說一億年前這裡是水畔呢?邢立達說,恐龍的腳印能保存下來條件非常苛刻。他說,在漫長的恐龍時代中,恐龍走過許許多多的路,留下了無數的腳印,如果每一個腳印都能保存下來,那簡直就是天文數字。然而,科學家們發現的恐龍腳印並不太多,因為恐龍的腳印在一般情況下是很難保存下來的。比如,在幹硬的地面上,恐龍走過後只能留下淺淺的印痕,很快便消失了。在過軟的地面上,恐龍腳印會很快被周圍流動的泥沙埋沒。只有在泥沙的溫度、粘度、顆粒度都很適當的地面,恐龍足跡才能被保留下來。
(邢立達供圖 編輯 範文靜)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