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藺黃荊發現國內最清晰恐龍足跡丨專家還原一億年前的恐龍生活場景

2020-09-04 瀘州日報

7月中旬,古藺縣黃荊鎮原林村金魚溪發現實雷龍足跡;兩天後,黃荊景區長灘再次發現多組蜥腳類恐龍足跡。短時間內,古藺黃荊連續發現兩處恐龍腳印,引起了古生物專家的重視。

近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青年古生物學者邢立達及其研究團隊,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原館長、研究員彭光照,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部主任兼侏羅紀地層與古生物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葉勇等專家專程來到古藺,對恐龍足跡進行實地調查研究,還原了白堊紀時期恐龍在古藺黃荊一帶的生活場景,並提出相關保護建議。

古藺連續發現恐龍足跡全國專家聞訊而來

黃荊老林景區位於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西北部,屬雲貴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帶的赤水河流域,面積433平方公裡,森林覆蓋率高達96%以上,平均海拔1300多米,是典型的白堊系紅色砂巖中山峽谷丹霞地貌區,也是地球同緯度(北緯28度)唯一保存完好的亞熱帶原始常綠闊葉林區。

近年來,古藺縣境內及周邊地區陸續發現了大量的恐龍化石,出土了大量的恐龍足跡化石。如2013年8月,古藺椒園發現侏羅紀早期的食草和食肉類恐龍;2014年7月,古藺桂花發現肉食恐龍行跡;2014年7-9月,敘永大石先後發現獸腳類恐龍和鳥腳類恐龍……

2020年7月,一場大雨後,古藺縣黃荊鎮原林村金魚溪附近村民在清理河道時,發現一塊被洪水衝翻的巨大石板,上面有一串「雞爪」一樣的神秘腳印;時隔兩日,古藺縣黃荊鎮自然資源站工作人員在黃荊老林景區巡查過程中,在長灘(小地名)又有新發現:一片巨型石板灘上分布著一排排錯落有致,像腳印一樣的印跡,每個腳印均能清楚地顯示出腳掌和腳趾痕跡,並呈現出一條行走路線的軌跡。

此後,瀘報君就兩次發現的印跡向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求證,初步判斷這兩組腳印分別是實雷龍足跡和蜥腳類恐龍足跡。

一個地方多次發現不同類型的恐龍足跡,這在國內並不多見。為探尋這些足跡背後的真實情況,了解足跡形成原因,研究史前地質結構及生物種群分布情況,8月24日,邢立達、彭光照、葉勇等對恐龍化石及其足跡研究有著豐富經驗的各地專家匯聚古藺,再次對古藺恐龍腳印化石展開調查研究。

國內最清晰恐龍足跡再現一億年前古生態

8月25日,在古藺縣黃荊鎮原林村,金魚溪村民林永平家的院子裡,邢立達等人見到了這塊印著4個「雞爪」一樣恐龍足跡的大石板。初次看見這幾個分布均勻、線條清晰的足跡,邢立達感嘆道:「這是國內迄今為止發現的形狀最完整、最清晰的恐龍足跡化石。

接下來,邢立達研究團隊開始對足跡進行輪廓初描,對分步間距、足跡大小等進行測量,再對足跡進行逐一拍照。「這個足跡屬於恐龍行走時留下的『凸型』足跡,相當於恐龍腳印的拓模。」邢立達說,為了便於進一步深入研究和今後撰寫相關論文,還要對現場及足跡進行拍照留存,相當於公安機關辦案時的「調查取證」環節。

8月26日,專家們又來到黃荊景區長灘,在一塊面積達3000多平米的巨石上,大面積恐龍足跡群清晰地呈現在大家面前。經過現場清理後,專家團隊開始對這些恐龍足跡進行編號、測量、拍攝……

就在邢立達團隊正對已發現的恐龍足跡進行考察之際,同行的古藺恐龍足跡發現者、黃荊鎮文化站站長徐挺,又在長灘巨型石板的另一側發現了兩組分布有序、輪廓清晰的足跡。

經過仔細考察、比對,專家們在長灘共發現恐龍足跡300餘個,分別為大型獸腳類、小型獸腳類和蜥腳類三種恐龍足跡。邢立達說,在這次考察中,還新發現了白堊紀時期的兩組大型獸腳類和小型獸腳類足跡。

實雷龍

蜥腳類恐龍

對黃荊鎮最近發現的兩處恐龍足跡進行考察後,邢立達分析認為,根據這些恐龍足跡推測,一億年前,古藺黃荊一帶到處都是湖泊河流,水草豐美,生態較好,是恐龍常來的活動區域。從足跡現場分布情況看,此次發現的恐龍足跡群種類多、分布廣、數量大、保存好,但是,從足跡的走向來看,這些地方還不屬於恐龍棲息地。

專家建議研究和保護結合提升黃荊景區旅遊價值

古藺恐龍足跡吸引了多地專家前來考察,對於古生物研究有何作用?對古藺黃荊老林景區來說,又有什麼現實意義呢?

8月25日,在結束兩天考察之後,專家們初步判斷出:在距今一億年前的白堊紀,古藺地區分布著一些巨大的古湖泊,隨著湖泊水漲水落,邊沿有很多恐龍在湖邊行走,留下了大量的足跡。

邢立達告訴瀘報君,通過這些不同種類的恐龍足跡,能發現一些恐龍行為學的證據。如,這些恐龍是處於聚集狀態,但活動方向不一致;沒有發現重疊足跡,又說明這裡雖然是恐龍經常活動的一個區域,卻也不是那麼頻繁。

「距離不遠的兩個地方發現不同恐龍的足跡說明,西南地區夾關組地層在白堊紀早期就有恐龍活動,種類也非常多。至少包括大中型的蜥足類恐龍、大中型肉食性恐龍,以及翼龍等,至少有8到10種。」邢立達說,這些恐龍足跡能提供諸多骨骼化石無法證實的信息,對研究遠古時期恐龍種類、行為方式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如推斷其有多少不同的類群、恐龍運動速度等。

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員彭光照說,四川算得上是恐龍大省,但是,很多地方發現的都是恐龍的骨骼化石,足跡發現較少;侏羅紀時期的特別多,白堊紀的幾乎沒有什麼發現。古藺白堊紀恐龍足跡的發現,正好填補了這些空白。

彭光照表示,古藺恐龍足跡的發現具有多重意義,首先是對系統研究白堊紀時期川南地區恐龍的分布、遷徙、生活習性、行走方式及古地理、古環境的變遷都具有極其重要的科研價值;其次是對黃荊而言,恐龍足跡也是一個非常好的資源。當地可以結合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增加一些有關恐龍的科普知識,建一些恐龍體驗館,提升景區的文化內涵。

彭光照同時強調,針對恐龍足跡的保護也應該引起重視,採取相應的保護措施,室外化石需要保證其避免風吹日曬、水流衝刷;也可以塗抹一些保護材料,延緩其風化速度。有條件的話還可以搬到博物館,進行室內保護。

考察行程結束,邢立達最後表示,希望黃荊老林的恐龍足跡能得到更好的保護和科學的開發。可以配合黃荊老林本身的旅遊價值,使其化石的意義得到更好的升華。把自然生態優勢和自然科學內涵結合打造,可以讓黃荊老林旅遊景區的價值實現「1+1>2」的效果。

川江都市報記者 曾剛

責編:楊茜 謝蕤 編輯:樊鳴霄

微信號:「瀘州日報」、「lzrbwx」

微博:@瀘州日報

新聞熱線3101142 服務熱線 3100837

相關焦點

  • 古藺黃荊發現國內最清晰恐龍足跡丨專家還原一億年前的恐龍生活場景
    近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青年古生物學者邢立達及其研究團隊,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原館長、研究員彭光照,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部主任兼侏羅紀地層與古生物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葉勇等專家專程來到古藺,對恐龍足跡進行實地調查研究,還原了白堊紀時期恐龍在古藺黃荊一帶的生活場景
  • 四川古藺再發現一組白堊紀時期恐龍足跡化石
    近幾年來,在瀘州市古藺縣黃荊鎮,出土了大量的恐龍足跡化石。、確認,古藺縣又發現了一組形狀非常清晰、完整的白堊紀時期恐龍足跡化石。,這填補了四川盆地白堊紀時期恐龍化石發現很少的空白。「因為以前四川盆地發現的主要是骨骼化石,而且是在侏羅紀時期的特別多,白堊紀的幾乎沒有什麼發現。古藺白堊紀恐龍足跡的發現,填補了這樣一個空白,所以這就是它的意義所在。而且這個恐龍足跡的發現,對於我們研究白堊紀時期四川盆地的生態環境、地質背景,意義非常重大。」
  • 四川敘永首現罕見鳥腳類恐龍足跡 距今約一億年
    前日,由國內幾位知名古生物學家和地質學家組成的專家團一行,對可疑足跡的發現地點進行考察研究,證實此處新發現的足跡為恐龍足跡。同時,此次足跡中還發現了11個鳥腳類恐龍足跡,專家稱這在中國非常罕見。  專家考察  恐龍生活時代距今一億年  在鑑定為恐龍足跡後,專家們決定到敘永縣進行實地考察。9月15日,由自貢恐龍博物館(原館長)彭光照、葉勇研究員,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博士組成的專家組一行對瀘州市敘永縣大石鄉境內新陽、龍井兩村發現的恐龍足跡進行實地考察研究。
  • 亞洲最古老蜥腳類恐龍足跡驚現大足 恐龍在重慶生活至少1億年
    早在1985年,這處恐龍足跡就被重慶自然博物館的楊興隆和楊代環所發現,2001年美國恐龍足跡學家Martin G. Lockley又對該地區進行了調查。由於該足跡點位於約60°的陡壁上,限於技術手段,上述兩次對此處恐龍足跡的調查僅限於遠處觀察和素描。
  • 陝西靖邊縣驚現恐龍足跡化石距今約一億年前
    近日,陝西省地質調查院的工作人員在靖邊縣龍州鎮進行地質調查期間,在龍三村白土坪發現了疑似恐龍足跡的化石。隨後,省地質調查院與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研究團隊取得聯繫。9月18日,研究團隊專家專程來到靖邊,對疑似恐龍足跡化石進行現場確認,確定這是距今大約一億年前左右的恐龍足跡。2017年,陝西省地質調查中心曾在神木市發現恐龍足跡,這次在靖邊縣龍洲鎮發現的恐龍足跡化石,也是陝西省繼神木之後,第二次發現恐龍足跡化石。來源:第一新聞
  • 一億年前,有群恐龍在哈爾冰「玩耍」
    其實,在哈爾濱,除了雪,還有恐龍!12 月 25 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領銜的中外科學家團隊對外宣布,他們在黑龍江省哈爾濱依蘭縣發現了大量的恐龍足跡化石,足足有 70 個。據了解,這是黑龍江省報導的第一個大規模早白堊世恐龍足跡點,數量多,保存好,對研究恐龍的演化有重要價值。同時,對進一步探索恐龍行為習性、生活環境,以及恢復該地區古環境和地質時期氣候變化等具有重要意義。
  • 5歲男孩發現恐龍足跡或將被博物館保存 母親:他愛看恐龍科普,我們...
    ,被稱為「國內最小年紀恐龍足跡發現者」。   據男孩睿睿母親苟女士稱,在帶睿睿回四川通江老家後,睿睿指出疑似恐龍足跡,苟女士通過微博私信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古生物學者邢立達進行求證。經邢立達鑑定,睿睿發現的化石為白堊紀時期恐龍足跡。據悉,專家團隊已前往考察,證實其系獸腳類肉食性恐龍所留,屬於實雷龍足跡類。邢立達告訴荔枝新聞,自貢恐龍博物館專家建議相關部門可以將足跡石塊在博物館保存與展覽,當地稱會考慮這個建議。
  • 5歲男童發現恐龍足跡,竟緣於學了少年得到的恐龍課
    十一期間,四川一5歲萌娃度假時,發現一億多年前恐龍腳印,打破記錄,成為國內最小恐龍足跡發現者。  據了解,這位5歲的楊哲睿小朋友對自然科學有著濃厚的興趣,更是個十足的恐龍迷。楊哲睿在少年得到App上學習了古生物專家、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開設的恐龍課,了解到不少的恐龍知識。
  • 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 隱藏著大自然什麼秘密?
    巴中市通江縣毛浴鎮一個小山坡的石板上發現了疑似恐龍腳印,經過古生物專家、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現場鑑定,這些腳印確係白堊紀早期恐龍足跡,距今約1.3億年。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留下腳印的恐龍連同那個遠古時代,究竟是怎樣的存在?透過1.3億年的腳印,我們能洞悉大自然的哪些秘密?
  • 首次發現四川盆地北部邊緣恐龍足跡
    10月10日,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等古生物專家,在四川通江縣毛浴鎮境內發現恐龍足跡,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在一塊面積約20平米的石頭表面,共發現五個足跡,專家判斷為白堊紀早期恐龍,距今約1.3億年。
  • 怎麼別人度個假,都能發現恐龍足跡化石……我酸了
    國慶期間,四川一名5歲男孩楊哲睿在回巴中通江老家度假時,在山間發現了恐龍足跡化石。 10月10日,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等古生物專家趕赴現場確認,證實了這一發現。 專家判斷足跡化石的主人為白堊紀早期恐龍,距今約1.3億年。
  • 發現恐龍足跡化石 系延安首例
    近日,延長油田杏子川採油廠職工在延安市安塞油區地質勘查時,發現恐龍足跡化石一事已獲得國內古生物學專家現場考證屬實。據了解,這是延安市區域內發現恐龍足跡化石的首例報告。
  • 五歲娃發現恐龍足跡? 專家:真是恐龍腳印!
    ,為此,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等古生物專家,特地趕往四川通江縣毛浴鎮考證,沒想到結果還真是,而這也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  專家本次四川之行,源於今年國慶期間一位5歲小朋友的發現。小朋友楊哲睿從小喜歡自然科學,這次和父母回四川老家,聽外公說山石上有超大號"雞腳印",小傢伙看了以後推斷這是恐龍足跡。
  • 5歲小男孩發現恐龍足跡
    近日,四川一位5歲小男孩 發現恐龍足跡 成國內最小年紀恐龍發現者 讓網友直呼「了不起」 5歲小男孩發現恐龍足跡
  • 怎麼別人度個假,都能發現恐龍足跡化石...我酸了
    10月10日,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等古生物專家趕赴現場確認,證實了這一發現。專家判斷足跡化石的主人為白堊紀早期恐龍,距今約1.3億年。這是四川盆地北緣(廣元、巴中和南充)第一次發現白堊紀恐龍足跡,表明約一億年前此地有恐龍活動。(PS:在北京延慶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內,專家也曾發現過大量的恐龍足跡化石,這也是北京地區首次發現恐龍存活過的證據。)
  • 貴州茅臺鎮發現大規模蜥腳類恐龍足跡群
    光明日報北京8月10日電(記者張蕾)來自中美德足跡考察隊的專家學者10日宣布,他們在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下侏羅統發現了大規模的恐龍足跡群,並確認這是一群蜥腳類恐龍在不同時段留下的,是我國侏羅紀早期規模最大的蜥腳類足跡群。
  • 《恐龍足跡》匯集近400張珍貴照片 恐龍用兩足還是四足行走
    甘肅永靖縣鹽鍋峽,世界上最精彩的足跡化石點之一:一群30來米長的大夏巨龍到古湖畔喝水。禽龍群喜歡跟著這些大傢伙,因為總能揀到點便宜。幾隻肉食性馳龍尾隨而至,打算捕捉那些老弱病殘做大餐,驚起岸邊棲息的水鳥和翼龍——一億多年前的各大類生物,將腳印留在了同一片湖灘上。足跡獵人根據這些足跡化石,復原出當時的熱鬧場景。
  • 延安發現首例恐龍足跡化石
    近日 陝西延長油田職工在延安市安塞油區 地質勘查時發現恐龍足跡化石 這一意外發現已獲得 國內古生物學專家現場考證 這也是延安市區域內
  • 「恐龍獵人」:在2018年,重回白堊紀
    在此前的發現成果中,「四道平行的小型恐爪龍類足跡」的出現,解答了困擾科學家們許久的問題——原來小型恐爪龍也有群居的習慣。恐龍足跡是如何發現的,科學家們又是如何「追恐龍」的?Vista看天下為此走訪了此次最早發現恐龍足跡的「恐龍獵人」、中美澳恐龍足跡考察隊多位專家學者,試圖從他們的講述中還原那個一億年前的白堊紀。
  • 「恐龍」來了! 安塞油田勘探發現恐龍足跡化石
    本報訊(通訊員 侯小龍 記者 李星棋)1月11日,記者從延長油田杏子川採油廠獲悉,該廠職工在安塞油區地質勘查時發現了恐龍足跡化石,近日被國內古生物學專家現場考查證實,這一發現為延安市區域內發現恐龍足跡化石的首例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