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修繕自家老宅
眼下,春意正濃,繁花似錦。鄉間美麗的鮮花,映襯著農民幸福的笑臉。
欒川縣潭頭鎮大王廟村新種植的千餘畝油菜花正連片開放,形成一幅美麗的圖畫。村內,是一個個火熱的建設場景,村民們在村幹部的帶領下拓寬村道、整治河道、修繕老屋、平整院落……
大王廟村位於欒川縣潭頭鎮北1.5公裡處,群山環抱,村內擁有眾多清末民初的古民居,抗戰時期河南大學曾遷址於此。由於歷史的原因,曾經興旺的村落漸漸敗落,成為遠近聞名的貧困村。
2013年6月,本報曾刊發一篇探尋河洛古村落的報導,向讀者展示大王廟村的古韻古風。在各級政府的努力下,2014年11月,大王廟村被列入第三批全 國傳統村落名錄;2016年,該村被列入省級財政補助和中央財政支持範圍的傳統村落名單。隨著我市脫貧攻堅戰的深入開展,大王廟村今年又被列入欒川縣15 個重點旅遊扶貧村落建設項目,將進行整村旅遊扶貧開發,這座沉寂多年的古村落正迎來美麗蛻變。
在孟津縣送莊鎮白鹿村的桃園裡,果農高蘭英正和女兒一起,忙著給桃樹人工授粉。高蘭英說,要想授粉好,制粉是關鍵,要摘取沒有完全開放的優質花蕾,放在篩子中反覆揉搓,然後將落在下面的花粉過篩去掉雜質,攤放晾乾或炕幹。
高蘭英的兩畝桃園樹齡已有10多年,通過科學管理,果實個頭大、品相好,吃起來清脆甘甜,她每年能收入兩三萬元。目前送莊鎮的鮮桃種植面積已有2000多畝,形成了以連霍高速公路為軸心的千畝鮮桃長廊,年總產量達450萬公斤,許多農民由此走上了致富路。
(洛陽日報記者 梅佔國 曾憲平 通訊員 鄭戰波 李燕鵬 李豔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