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著名景觀女王頭 斷或留將交給民調決定(圖)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臺灣著名景觀女王頭 斷或留將交給民調決定(圖)

    臺灣野柳女王頭受風化侵蝕,可能五年後「斷頭」,要以科技保護女王頭或順其自然引發討論。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野柳女王頭再過五年將面臨「斷頭」危機;該順其自然還是用奈米科技保護?臺灣「交通部」北觀處昨召開公聽會,學者與地方看法不同,女王頭的未來命運,將訴諸民調決定。

  北海岸暨觀音山風景管理處前年委請臺大化工系謝國煌教授的研究團隊,進行女王頭搶救計劃,試圖以奈米科技製造人工巖層,增加女王頸部厚度,為女王頭「凍齡」。

  與會的學者、地方人士聽取謝國煌的報告後,實地勘查再交流討論,多數學者認為「天然ㄟ尚好」。

  臺大地理系教授李建堂表示,女王頭標榜的是「純」自然地質景觀,若以人為方式保護,就失去自然地質景觀的價值。

  李建堂說,他對女王頭斷裂也會不舍,「但女王頭受風化斷裂是必然現象」,他提議主管單位可用影像、文字等方式,記錄女王頭斷裂過程,把環境教育提升到生命教育。

  臺師大地理系教授王文誠認為,女王頭現正值最美的時候,應尊重自然法則,排除人為幹預,「或許可以朝3D列印技術的方式,將女王頭最美的時刻紀錄下來」。

  萬裡區公所及野柳地質公園經營團隊則從發展觀光角度思考,表示若人為補救工法對巖層確定沒傷害,希望能以人工方式為女王頭「凍齡」,讓女王頭免於斷頭。

  「女王頭是上天的禮物,有技術而不用讓它消失,是我們失責」,野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天賜表示,野柳過去有美人頭、風動石、金錢豹等景觀,都因風化消失,「當時沒那技術,現在有了,為什麼不用?」

  高雄師大地理系教授齊士崢認為,野柳還有很多很棒的地質景觀,如燭臺石、仙女鞋等,「不是只有女王頭,不該陷入迷思」。

  北觀處長陳美秀表示,女王頭斷裂危機,不僅涉及觀光,還包含民眾回憶及感情,女王頭未來,應交付全民決定,北觀處已請世新大學觀光系教授陳墀吉於明年舉行民調。

  臺師大地理系教授蘇淑娟對民調提出疑慮,表示若專家意見和民意相左時,主管單位如何取捨,且民調的問卷設計,會左右結果。陳墀吉表示,民調的實際做法會和北觀處討論後決定,最快明年二月實施。

相關焦點

  • 臺灣地質景觀野柳「女王頭」海選「接班人」
    臺灣本島雖不大,但卻有約1140公裡長的海岸線,更有不少特殊的地質景觀,這其中尤以臺灣島東北部地區的野柳地質公園最受人歡迎,在不久前舉辦的「臺灣十大地質景觀」評選活動中,野柳名列第一,超過了玉山主峰和日月潭。野柳最出名的是「女王頭」,「她」甚至是臺灣旅遊業的名片。  野柳「女王頭」。
  • 臺灣著名景觀「女王頭」5年內恐「斷頸」
    據報導,超過4000年屹立不搖的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是讓女王頭「自然風化」還是「人工護頸」,臺「交通部觀光局」表示,將交由全民投票決定。「觀光局」統計,野柳地質公園2012年入園遊客高達269萬人次,創下歷年紀錄。「農委會」林務局「臺灣十大地景」月前出爐,野柳女王頭也名列第一,人氣爆表。不過,女王頭頸圍每年因自然風化縮減約2公分,頸部「愈來愈細」,且風化速度加快。
  • 臺灣「女王頭」景觀恐「斷頸」 民眾盼修復
    中國園林網12月25日消息: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已經有4000年歷史的野柳地標「女王頭」因不堪風化,恐怕在5年內就會面臨「斷頭」命運。根據「未來事件交易所」最新公布的行情價格,目前支持「盡力搶救留頭」意願偏高。
  • 女王頭斷救還是不救?
    超過4000年屹立不搖的我國臺灣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不堪自然風化,頸圍已從2006年的144公分至今縮為126公分,專家預測,如果持續風化5年內恐斷頸。是讓女王頭「自然風化」還是「人工護頸」,臺灣相關部門表示,將交由全民投票決定。  據統計,野柳地質公園2012年入園遊客高達269萬人次,創下歷年紀錄。「臺灣十大地景」月前出爐,野柳女王頭也名列第一,人氣爆表。
  • 臺灣野柳「女王頭」恐將「斷頸」 海選「接班人」
    本報記者 吳亞明攝   臺灣本島雖不大,但卻有約1140公裡長的海岸線,更有不少特殊的地質景觀,這其中尤以臺灣島東北部地區的野柳地質公園最受人歡迎,在不久前舉辦的「臺灣十大地質景觀」評選活動中,野柳名列第一,超過了玉山主峰和日月潭。野柳最出名的是「女王頭」,「她」甚至是臺灣旅遊業的名片。
  • 野柳「女王頭」 海選「接班人」
    記者 吳亞明攝  臺灣本島雖不大,但卻有約1140公裡長的海岸線,更有不少特殊的地質景觀,這其中尤以臺灣島東北部地區的野柳地質公園最受人歡迎,在不久前舉辦的「臺灣十大地質景觀」評選活動中,野柳名列第一,超過了玉山主峰和日月潭。野柳最出名的是「女王頭」,「她」甚至是臺灣旅遊業的名片。
  • 臺著名景觀「女王頭」護頸 連續雨天無法施工
    原標題:臺著名景觀「女王頭」護頸 連續雨天無法施工   中新網8月14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觀光局」北觀處計劃補強「女王頭」,先挑4顆蕈狀巖試驗塗料成效,卻苦等不到連續11天以上的晴天施工。
  • 臺灣搶救野柳「女王頭」 護頸團隊大揭密(圖)
    資料圖:圖為遊客在野柳地質公園觀賞「女王頭」。中新社發 陳文 攝 中新網6月27日電 最新一期臺灣《商業周刊》關注到遊客到臺灣都要去看的野柳女王頭的保護問題。報導說,臺灣最受歡迎的自然景點,可能有救了,而且隨時會因強震或強風而「斷頸」的野柳女王頭,岌岌可危的命運終於露出了曙光。
  • 臺灣野柳的「女王頭」在海浪的侵蝕下會斷嗎?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因此在野柳地質公園的地層中可看到許多中新世淺海生物的化石和生痕化石……現如今野柳地質公園中可欣賞的海蝕地形可分為三大種類,最為眾多的就是蕈狀石林,例如著名的女王頭、蜂窩石等等。海灘上奇巖怪石密布,種類眾多,型如人物、動物、物品等無一不是妙不可言、惟妙惟肖。
  • 臺灣野柳景區「女王頭」出現斷頸危機,大陸「國王頭」表示很傷心!
    你曾去過臺灣的野柳地質公園嗎那裡有一個聞名世界的地理奇觀——女王頭女王頭坐落於位於臺灣新北市萬裡區野柳地質公園,野柳是突出海面的岬角(大屯山系),長約1700米。根據地質學家考據,女王頭的「年齡」應不到4000歲,依照頸部的風化速度推估大概還可以堅持10到20年,一旦遇上了大地震、大強風,女王頭很可能就會因而斷落,結束一生。
  • 夜訪「女王頭」:臺灣野柳推出十佳觀賞點
    夜訪「女王頭」:臺灣野柳推出十佳觀賞點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從去年開始,開放夜間參觀,結合燈光秀,讓民眾可以欣賞"女王頭"和"俏皮公主"等巖石在夜晚的風貌。而今年更規劃新的儷影湖燈區,推薦10個最佳體驗點,讓民眾可以享受浪漫的野柳"石"光。  來到臺灣野柳,必不可少的是參觀當地著名的蕈狀石-女王頭。
  • 臺灣的名片,著名的女王頭,這個地質公園的石頭是世界奇觀之一!
    臺灣新北市萬裡區,野柳地質公園,野柳奇巖是這裡的主要看點,它是世界奇觀之一。野柳地質公園是屯山餘脈伸出海中的岬角,長約1700 公尺,位於臺灣島基隆西北方約15公裡處。這塊形狀像鯊魚的尾巴這些奇石是因為波浪侵蝕、巖石風化及海陸相對運動、地殼運動等地質作用的影響乃生成罕見的地形、地質景觀。著名的女王頭,它堪稱臺灣旅遊業的名片。女王頭雍容尊貴的形態,早已成為野柳地質公園的象徵。因其頸部修長、線條優美,神態極像昂首靜坐的女王,因風、雨等自然現象的侵襲,女王頭預計會越來越細,不久就會斷掉了!
  • 臺灣野柳「女王頭」風化50年對照圖出現
    臺灣野柳遠近馳名的 「女王頭」,脖子一年比一年細,未來恐面臨斷頸危機,上月北海岸一場暴雨,民眾見女王頭下方出現一道裂痕,擔心她提前「斷頭」,北海岸及觀音山風景區管理處提出對照圖,證明裂痕是巖石節理已存在40多年,近年女王頭風化速度沒有異常。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鬼斧神工 令人心醉
    經委託臺灣大學之研究團隊兩年持續觀察,女王頭自然風化速率如往常不變,相關數據並無特別異常,另依歷年來女王頭風化過程示意圖可知,女王頭底部裂痕部分,其實早年就已存在並非近日造成。在眾多奇特的景觀中,有一朵蘑菇石最為著名。它的蘑菇柄最為細長,蘑菇頭圓潤、光滑,好似女人面容的曲線;仿佛那女子梳著高高的髮髻,修長的脖頸優雅的延伸。人們給這朵蘑菇石取一個形象的名字——女王頭。科學家們預測,女王頭的」脖頸「在海風的吹拂下,可能會在2040年左右折斷,風霜雨露的侵蝕會令女王頭的美貌不再。    半島兩旁的太平洋由淺到深。
  • 奈米實驗未成功 臺灣野柳「女王頭」凍齡添變
    奈米實驗未成功 臺灣野柳「女王頭」凍齡添變 2015-05-26 10:11:42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5月26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北觀處為補強享譽國際的野柳女王頭,委託技術團隊盼以奈米補強,但9個月來經在其他巖石實驗,卻出現片狀剝落、巖表白化的現象,技術瓶頸讓女王頭「凍齡」增不確定因素。
  • 兩地「女王頭」
    泉港「女王頭」                             2018年, 我去臺北野柳公園觀看「女王頭」時,天空正下著雨。或許,我更喜歡雨天的淋漓盡致與灑脫大方。我看到,那一尊「女王頭」在輕風細雨中,如是外星球的主人一般,似乎想要表達一些什麼,無數觀眾用眼睛想要探索其意,領悟卻不盡相同,感知千差萬別。此「女王頭」,為蕈狀石構造,形似蘑菇,其為砂巖受海水數十萬年浸蝕,砂巖中質地酥軟的巖石慢慢被海水浸蝕消失了,而堅硬的結核慢慢露出水面,再經風吹、日曬、雨淋、海浪衝刷,最終形成狀如蘑菇之石。
  • 考前每日練 | 野柳公園「女王頭」
    黑龍江實驗中學2017三模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灣東北部臺北縣萬裡鄉。在2000多萬年前,臺灣仍在海裡,由福建一帶衝刷下來的泥沙,一層層地堆積出砂巖層,600萬年前的造山運動把巖層推擠出海面,造成臺灣島,野柳是其中的一部分。造山運動擠壓時,在野柳的兩側推出兩道斷層,斷層帶破碎易受侵蝕,所以兩側凹入成灣,中間突出形成海岬(深入海中的尖形陸地)。
  • 4000年自然風化「女王」脖子越來越細(圖)
    4000年自然風化「女王」脖子越來越細(圖) 2002年6月2日17:10  京報網-北京日報   臺灣消息 野柳的地層主要由傾斜的層狀沉積巖組成,
  • 臺灣遊紅紅火火——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
    臺灣遊紅紅火火——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 (5/6)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保護前景堪憂
    新華社臺北7月19日電(記者王小鵬 劉剛)近年來,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女主角「女王頭」脖頸正變得越來越細弱,因缺乏有效保護措施,其命運變得難以預測。  據負責管理該地質公園的新空間國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湯錦惠介紹,受風化及侵蝕作用影響,目前周長只有126釐米的「女王頭」脖頸年均縮短約兩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