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曝光廠家混淆成份 冬蟲夏草亂象叢生

2020-11-23 央視網

《焦點訪談》曝光廠家混淆成份 冬蟲夏草亂象叢生

健康臺 央視網 2014年12月23日 09:25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冬天是蟲,夏天是草,冬蟲夏草是個寶」。冬蟲夏草據說有很多功效,再加上長得奇特,產量又少,所以這幾年受到市場的追捧,價格也是越炒越高,動輒十幾萬一斤,甚至被叫做「軟黃金」。可這價格一高,往往就有人來混水摸魚、從中牟利。

  冬蟲夏草僅分布在我國青藏高原地區的西藏、青海、四川、雲南、甘肅五省區,以及不丹、印度、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南麓的部分地區。

  中科院微生物所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魏江春院士介紹:「冬蟲夏草菌在自然界只能在寒帶高山,別的地方不能長,冬蟲夏草可以人工繁殖人工培育,但是到現在為止還有實驗室的實驗階段。」也就是說,冬蟲夏草目前只有天然野生的,只能在特殊區域特殊環境下才能生長。由於受到分布地域局限以及長期以來過度採挖的影響,其天然產量十分有限,且呈逐年下降的趨勢。

  可記者調查發現,就在天然冬蟲夏草越來越少的情況下,市場上卻出現了很多叫做「蟲草」的衍生產品,像「蟲草王」、「蟲草菌絲體膠囊」、「複方蟲草口服液」、「複方蟲草補腎口服液」、「蟲草菌絲體口服液」等等,它們都以不同的方式與「冬蟲夏草」製品相混淆。就拿康富來的「蟲草王」來講,它在蟲草雞精裡介紹「保留了冬蟲夏草」的有效成分。那麼,蟲草和冬蟲夏草是什麼關係呢?魏江春表示,冬蟲夏草不要簡稱蟲草,因為蟲草有好多種,概念太廣了,蟲草有400多個品種,現在的概念比較混亂。

  專家指出,這400多種蟲草裡面,除了冬蟲夏草以外,有的具有一定的藥物保健作用,而有的則含有毒成分,對人體有害。因此,國家對《可用於保健食品的真菌菌種》也有嚴格規定。

  記者在超市看到的一款今日牌「蟲草菌絲體口服液」,產品外包裝上就註明是以「蟲草頭孢菌粉」為原料,那麼,這種原料與冬蟲夏草有關係嗎?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員姚一建表示:「蟲草頭孢菌粉跟天然的冬蟲夏草分離出來的菌種是不一樣的物種,它跟冬蟲夏草沒有聯繫,不是冬蟲夏草菌本身。」

  據專家介紹,這個蟲草頭孢菌粉,根本不在國家制定的保健食品真菌名單中,然而卻被一些商家開發成很多不同的產品,進行銷售。

  除此以外,還有不少蟲草類產品,在廠家口中,不是冬蟲夏草,勝似冬蟲夏草。像一款天獅牌「蟲草菌絲體膠囊」,商家宣稱此品曾連續幾年榮獲「中國保健品公信力產品」,並且承諾,保證正品,甚至說「假一賠命」。那麼,這樣的產品跟冬蟲夏草到底有沒有關係呢?姚一建告訴記者,根據實驗室檢驗的結果,它叫做彎頸黴,與冬蟲夏草是不同的物種。

  如果說這種拿其它蟲草來代替冬蟲夏草是偷梁換柱,那麼帶有「冬蟲夏草」字樣的產品就貨真價實了嗎?

  記者發現,近年來市場上,很多「冬蟲夏草」類的衍生產品,用的最多的就是「冬蟲夏草菌絲體」這一概念,這是因為目前天然冬蟲夏草效果好、價格貴,卻不能人工培植,加之其功效成份尚不確定,而只有它的菌種可以培養成菌絲體。

  「冬蟲夏草菌絲體」是指從天然的冬蟲夏草分離出來的菌種,經過人工方式、工廠化生產的方法培養出來的菌絲體。記者在某購物網上搜索發現,稱作「冬蟲夏草菌絲體」的產品還真不少,有600多件商品,其中最便宜的5.9元,最貴的則賣19800元,它們都自稱是以「冬蟲夏草菌絲體」為原料。

  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團長邱寶昌告訴記者:「冬蟲夏草菌絲體,目前不能夠去直接提取,是人工培養的,而他在宣傳當中,並沒有告訴消費者是人工培養的,讓很多的消費者誤認為是自然的,是真正的冬蟲夏草的菌絲體。」

  雖說「冬蟲夏草菌絲體」不是天然冬蟲夏草,但成本便宜很多,總能是真的吧?記者在網上買了一款價值198元的「怡成牌」純冬蟲夏草菌絲體膠囊,該產品宣稱是以「100%純冬蟲夏草菌絲體」為原料,不含有其它添加成分, 並稱其保健效果優於其他同類產品。邱寶昌說,企業不能去宣傳最、極、優,這違反廣告法的規定。

  另一款純冬蟲夏草菌絲體膠囊稱,其各項成份的臨床效果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天然蟲草還明顯。為了鑑別真假,記者將此產品送到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進行檢測,結果怎麼樣呢?姚一建表示,檢驗發現這個菌裡面的成分不是冬蟲夏草菌,而是一種叫做蝙蝠蛾擬青黴。

  蝙蝠蛾擬青黴與冬蟲夏草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物種,用專家的話說,它們相當於牛和馬待在一起,是兩個不同的種類,蝙蝠蛾擬青黴所代表的是一個全世界都存在的真菌物種蟲草棒束孢,是一種昆蟲的病原菌,在土壤中也存在。

  冬蟲夏草菌絲體目前只能人工培養,但周期長,產量低,於是就有像這樣偷梁換柱,自稱純冬蟲夏草菌絲體,實際原料卻是蝙蝠蛾擬青黴,也有的乾脆張冠李戴,利用消費者的概念不清,直接把「蝙蝠蛾擬青黴」當「冬蟲夏草菌」叫賣的,像一款博翰堂的蟲草,直接就把「冬蟲夏草菌」視為「蝙蝠蛾擬青黴」,

  記者在超市買的「藏雪瑪」牌冬蟲夏草蝙蝠蛾擬青黴菌絲體膠囊,該商品在主要原料一欄既寫著:蝙蝠蛾擬青黴菌絲體粉(學名),又備註其俗名為「冬蟲夏草菌絲體」,而經過化驗,結果讓專家大吃一驚。

  姚一建介紹:「它打的招牌的冬蟲夏草,標明的蝙蝠蛾擬青黴,但實際上經過檢驗發現它是鐮刀黴。鐮刀菌很複雜,有的鐮刀菌可以吃的,但是有的鐮刀菌可能對人體會產生毒素,有害的作用。」

  原來,這些自稱是「冬蟲夏草菌絲體」或者自稱是「蝙蝠蛾擬青黴」的所謂冬蟲夏草製品,卻根本不含有任何冬蟲夏草DNA,有的還含有可能威脅人體健康的菌類,當然就更不可能具有「冬蟲夏草」的特殊功效。

  那麼,這些在市場上堂而皇之地混淆成份、張冠李戴的產品,有沒有經過相關管理部門的審批備案呢?記者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查詢發現,以上幾種打著冬蟲夏草的旗號產品根本不含任何冬蟲夏草成分,卻在藥監局的審批備案名單裡,屬於獲準產品,擁有保健品準字號,俗稱「藍帽」。

  姚一建表示:「2005年我們做實驗,蝙蝠蛾擬青黴不是冬蟲夏草的菌絲體,而且寫了一個建議書給食品藥品管理局,建議他們改正一下,可到現在也還沒有(改)。」

  此外,記者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的名錄中查詢發現,一些獲準產品的「主要原料」、「功效成分」等核心信息欄卻是空白,底部又標註著「2011年2月1日前受理的產品暫無技術要求。」這是怎麼回事呢?姚一建說,因為沒有這個技術要求,企業就可以不提供。

  魏江春介紹,這種現象幾十年來都很亂,過去在科學還沒搞清楚之前這是沒辦法的事情,現在搞清楚了,市場還在自由地做,這就是管理部門的問題了。

  實際上,近年來,除了「冬蟲夏草」外,還有很多保健品市場也非常混亂,有的打著「西洋參」的旗號,實際則為「生曬園參」;有的聲稱是「鹿茸片」,實則是用「鹿角片染色而成」;有的宣稱是「瑪咖」,實際是「蕪菁」;還有用「石蓴」替代「螺旋藻」,甚至有用「魚肝油」冒充「魚油」生產成嬰幼兒食品的。

  邱寶昌強調:「相關市場的亂象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和標準,完善了法律法規和標準,相關監管部門加大執法、加大監管,我們的食品市場才能得以規範,消費者權益才能得到保障。」

  不管是什麼菌什麼黴,不管能不能和冬蟲夏草扯上關係,只要傍上「蟲草」這兩個字,馬上就身價倍增。而在保健品市場上,類似現象並不只限於冬蟲夏草這一種產品。一些商家混淆概念、虛假宣傳,玩文字遊戲,打擦邊球,肯定不少賺,但坑的卻是消費者,以及行業的健康發展。但這麼多種形形色色的產品,要讓消費者去分辨,那也不現實。消除保健品市場亂象,要從根兒上抓起,完善標準、嚴格管理。而這,需要監管部門負起責任、拿出辦法。其實,咱們公眾對保健品的功效也不用過於推崇。健康的飲食習慣、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好的保健品。

相關焦點

  • 央視曝光藥品廠家混淆成份 冬蟲夏草亂象叢生
    除此以外,還有不少蟲草類產品,在廠家口中,不是冬蟲夏草,勝似冬蟲夏草。像一款天獅牌「蟲草菌絲體膠囊」,商家宣稱此品曾連續幾年榮獲「中國保健品公信力產品」,並且承諾,保證正品,甚至說「假一賠命」。那麼,這樣的產品跟冬蟲夏草到底有沒有關係呢?姚一建告訴記者,根據實驗室檢驗的結果,它叫做彎頸黴,與冬蟲夏草是不同的物種。
  • 《焦點訪談》為何多拍蒼蠅少打虎
    「中央有關部門已明確表示,支持《焦點訪談》凸顯輿論監督特色,我們沒有理由做不好」。央視新聞評論部主任、《焦點訪談》總製片人梁建增告訴記者,今年央視計劃將《焦點訪談》中的輿論監督比例提高到50%以上,並在「三農」問題、國有資產流失及未成年人保護等熱點問題上加大關注力度。  輿論監督比例下降  至本月初,《焦點訪談》已走過十年。
  • 生物質能源亂象叢生凸顯標準缺失 騙補愈演愈烈
    生物質能源亂象叢生凸顯標準缺失 騙補愈演愈烈 2016-01-08 11:14:12:經濟參考報 參與互動    據《經濟參考報》報導,生物質能源產業化程度和產業規模弱於其他可再生能源行業,市場亂象頻出
  • 冬蟲夏草的傳奇故事
    應該感謝這片熱土,正是這片神奇的熱土孕育出了一種神秘的物種-冬蟲夏草。含英納華、吸收了天地精華的冬蟲夏草,是上蒼賜予人類的珍寶。千百年來,關於冬蟲夏草的美麗傳說在蒼茫的青藏高原上廣為流傳。但是耐人尋味的是,就在野生冬蟲夏草越來越少的情況下,市場上冬蟲夏草產品卻越來越多。別聽忽悠,其實蟲草冬蟲夏草一直以來,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一說起蟲草,就認為是冬蟲夏草。實際上,蟲草不等於冬蟲夏草,而且二者區別很大。
  • 央視《新聞聯播》《焦點訪談》《新聞1+1》轟炸谷歌
    6月18日晚消息,中央電視臺今晚在《新聞聯播》、《焦點訪談》、《新聞1+1》節目中連續曝光了「谷歌中國」網站仍然存在大量淫穢色情和低俗信息內容,網際網路舉報中心也對谷歌中國網站進行強烈譴責,要求其徹底清理色情信息
  • 可口可樂果粒橙含農藥風波不實 焦點訪談未報導
    「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已經播出,可口可樂承認旗下『果粒橙』含有美國禁用農藥多菌靈,多菌靈可致腦麻痺、肝臟腫瘤等癌症。」這樣一條貼上央視《焦點訪談》標籤的網上信息,近期在迅速流傳開來,眾多網友紛紛轉發,網友驚呼「果粒橙也不能喝了」。眾多網友紛紛轉發,包括一些實名認證的媒體人。
  • 養生行業亂象叢生:借養生「大師」之名騙消費者
    借養生「大師」之名,行欺騙消費者之實——養生行業亂象叢生亟待規範  從綠豆「神醫」張悟本,到生吃泥鰍的「健康教母」馬悅凌……沒有行業標準,沒有科學依據,隨著養生熱的興起,千奇百怪的「養生大師」應運而生,以「養生之名」,行欺騙消費者之實。專家建議:健康教育應「提速」,行業監管待加強。
  • 二手車交易亂象叢生 「調低裡程表數」成為行業潛規則
    【內容提要】二手車交易依然亂象叢生。其中,人為調動裡程表數似乎成為行業潛規則。消費者向《天天315》爆料,花費9萬元在大連易車精品店購買了一輛二手車。銷售員承諾這輛車是從沒過戶過的一手車,只行駛了6萬公裡,一直在正規4S店保養。
  • 中國專家:隕石歸屬有爭議 「黑市」亂象叢生
    然記者採訪多位中國業界專家表示,在中國境內,天外飛石歸屬問題存在爭議,地下交易市場亂象叢生。  「我認為隕石歸口管理應是國土資源部」,南京地質博物館館長章其華說。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表示認同:「在土地上挖掘的化石,應該歸國家所有,上交給隕石專業科研機構,個人領取獎勵。」  也有人不同意。
  • 斑馬線亂象拷問汽車社會文明 人和車如何講「禮」?
    小小斑馬線上,為何規則明確還亂象叢生?汽車社會裡,人和車如何在路上講「禮」?  多地出奇招整頓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  今年10月1日起,駕考新規的實施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新標準規定:駕駛員在通過斑馬線和直行通過路口、路口左轉彎、路口右轉彎項目中,明確不按規定主動避讓優先通行的車輛、行人、非機動車的,不合格。
  • 貴州:「冬蟲夏草含片」等虛假違法廣告被曝光
    貴州省工商局近日公開曝光了「冬蟲夏草含片」、「白花蛇七層透骨貼」等10例虛假違法廣告和發布廣告的媒體名單,違法刊播廣告的媒體主要為地方電視臺、廣播電臺等。  其中,「冬蟲夏草含片」「神佗元丹子母丸」等普通食品廣告,商家藉助產品中某些成分的作用明示其治療作用和治療功能誤導消費者,「控尿靈膠囊」本為保健食品廣告,其在宣傳過程中任意擴大產品療效等。  目前工商部門已對違法廣告發布者進行誡勉談話,並責令立即停播整改。
  • 國學培訓班亂象叢生,為何離國學越來越遠
    無統一師資標準,國學培訓班亂象叢生近年來,「國學熱」逐漸吹進了少兒培訓機構。2006年,王吟默從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後,便進入了這個行業,開始接觸國學教育。他幾乎經歷了「整個少兒國學培訓熱的興起」。十餘年間,他先後在兩所全國排名前十的知名教育培訓機構裡,教授國學班。課程通常集中在周六日,每次要面對200、300個學生,學生則集中在一年級至四年級。
  • 石斛:價差百倍亂象叢生 石斛好不好咬咬便知
    然而,興旺的市場背後卻亂象叢生。近日,記者對廣州市面上銷售石斛的滋補品店與批發市場進行調查,發現「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非常嚴重。  文、圖/記者曾繁瑩 實習生劉展萍  市場調查  亂象一  開口埋口「鐵皮石斛」?  廣州日報記者走訪了市面上多家滋補品店,許多店鋪打出「鐵皮石斛」的招牌。
  • 基因檢測亂象叢生隱私「裸奔」 行業混沌誰來監管
    基因檢測亂象叢生  近年來,基因檢測揭開神秘面紗,逐漸走進大眾視野。基因檢測是指採集被檢測者的血液、口腔黏膜細胞,經提取和擴增其基因信息後,通過基因晶片等技術,對被檢測者細胞中的DNA分子的基因信息進行檢測,並從中分析出包括疾病風險、用藥安全、營養代謝等方面的信息。
  • 冬蟲夏草被食藥監踢出保健圈:不能作為保健品原料
    2018年2月4日,國家食藥監總局下發關於冬蟲夏草類產品的消費提示,該提示稱,近期,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組織開展了對冬蟲夏草、冬蟲夏草粉及純粉片產品的監測檢驗。檢驗的冬蟲夏草、冬蟲夏草粉及純粉片產品中,砷含量為4.4~9.9mg/kg。長期食用冬蟲夏草、冬蟲夏草粉及純粉片等產品會造成砷過量攝入,並可能在人體內蓄積,存在較高風險。
  • 原國家食藥監總局兩次發文: 冬蟲夏草不屬於保健品
    市民又該如何正確看待作為中藥材的冬蟲夏草呢?對於冬蟲夏草的監管還面臨著哪些問題?業內人士表示:冬蟲夏草打著保健品旗號過度宣傳的亂象需要整治,但作為有長期使用實踐的傳統滋補中藥材,其功效也不能盲目否定,建議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此外,記者注意到,目前對於冬蟲夏草的砷含量,暫未有明確的國家標準,加之在產業鏈前後端,冬蟲夏草兼具的「農副產品」與「藥材」雙重屬性,也給監管帶來了更多挑戰。
  • 發酵冬蟲夏草菌粉在香港受熱捧
    十餘年來,青海珠峰集團立足於青海特色資源優勢,在繼承和發揚傳統藏藥精華的基礎上,與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青海牧科院以及「(國家級)青藏高原冬蟲夏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單位開展產學研合作,運用現代生物技術、生物工程,共同致力於冬蟲夏草保護利用和生產開發。
  • [焦點訪談]走出去 共同發展
    [焦點訪談]走出去 共同發展  進入[焦點訪談]>>     CCTV.com消息(焦點訪談7月30日播出):點擊看視頻〉〉〉維多利亞湖岸的人們喝上乾淨的自來水    點擊進入論壇〉〉〉    近些年來,我國許多有實力的優秀企業走出國門,在發展自身的同時,積極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成為當地最受歡迎的外國企業。
  • 布麗吉特素顏照曝光!臉上皺紋叢生似大媽,卻被馬克龍視為女神
    布麗吉特素顏照曝光!臉上皺紋叢生似大媽,卻被馬克龍視為女神女人長得漂亮並不算什麼本事,活得漂亮才是真正的贏家,法國第一夫人布麗吉特就是如此。出身名門學富五車,兩任老公都是小鮮肉,從側面印證了法國第一夫人的魅力。布麗吉特素顏照曝光,臉上皺紋叢生似大媽,卻被馬克龍視為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