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講堂第三期,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量子力學中十分深奧的疊加態,如果你不抬頭看月亮,那麼月亮就等於不存在,這個結論是不是讓人感覺很荒唐呢?
讓我們來想像這樣一個場景:剛剛走出家門的你突然懷疑自己好像忘記了帶鑰匙,於是你需要翻一翻自己衣服的兜來確定自己到底帶沒帶鑰匙,那麼此時就出現了兩種可能性,第一種是你帶鑰匙了,第二種則是你沒有帶鑰匙,不會存在第三種可能性,所以你需要翻一下衣服的兜來確定兩種可能性是哪個是正確,但你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會不會你出門的時候既帶了鑰匙,又沒帶鑰匙呢?
講到這裡,可能大家會覺得這個假設十分的荒誕,怎麼可能會存在既帶了鑰匙,又沒帶鑰匙這種可能性呢?是的,生存在宏觀世界的我們一定會覺得這個假設十分的荒唐,但如果在微觀量子世界,這既帶了鑰匙,又沒帶鑰匙的兩張狀態是可以同時存在的,量子力學稱其為:疊加態。
物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名為雙縫幹涉的物理實驗,簡單來說就是將一個電子向兩個狹小的縫隙發射,結果這個電子在通過兩個縫隙後產生了幹涉的圖案,這意味著電子具有波動性,處于波動態的電子沒有固定的位置,所以電子在通過雙縫後自己幹涉了自己,然後產生了幹涉圖案,但是當物理學家利用特殊儀器進行觀察的時候,由於觀察需要藉助光,那麼在進行觀察的時候就會有光子與電子相撞,電子就有了確定的位置,變成了粒子態,以直線運動的通過了兩條縫隙,那麼問題來了,究竟是什麼因素使沒有固定位置的波動態電子,變成了有固定位置的粒子態電子呢?答案就是:觀測。
通過這個實驗可以說明:微觀粒子在沒有被觀測之前,它就沒有確定的狀態,從理論上來說它擁有無數種可能性,它可能處於任何一種狀態,處於任何一個位置,或者說它的存在沒有任何現實意義,所以一個電子才能匪夷所思的做出自己幹涉自己的行為,只有當微觀粒子被人觀測後,微觀粒子的多種狀態才會消失,它的疊加態會立即崩塌,變成可以確定位置的本徵態。所以在量子力學有這樣一句話:只有被觀測過的物理量才具有現實意義,這就好比說:如果我們不抬頭看月亮,那麼月亮就可能處於任何一個位置,可能月亮會出現在火星上,或者說沒有被觀測的月亮根本不存在!
是的,相信您讀到這裡一定會感覺這個量子力學的疊加態十分的荒誕,要知道物質是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的,難道天上的月亮真的會因為我們不觀測它而消失嗎?難道這個世界的本質是隨機的嗎?
您的質疑一點也不奇怪,因為這個量子力學中提到的疊加態的確很難理解,甚至違背了正常的邏輯思維,就連著名的物理學家、相對論的創建者愛因斯坦對於這種說法也不相信,愛因斯坦曾經譏諷道:世界並不是隨機的,因為上帝不會擲篩子,但是愛因斯坦的老朋友、也是他的老對頭玻爾卻這樣反擊:愛因斯坦,別去指揮上帝該怎麼做!
對於微觀粒子這種神秘的疊加態,物理學界一直爭論不休,很多物理學都不願意相信這個世界竟然是被一種隨機的概率所統治,但一次又一次的實驗卻證實了微觀粒子這種疊加態是正確的,是可以解釋微觀量子效應的,最典型的就是上文中我們提到的電子雙縫幹涉實驗,關於電子雙縫幹涉實驗究竟是怎麼回事?
請關注我,我們在下一期接著聊一聊微觀粒子的疊加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