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接下來就是進行鑽孔採礦。完後將攜2公斤月壤歸來,至於美國向我國提出了分享月壤的請求責備我國無視了,畢竟他們已於幾十年前就可以一次帶回來386公斤,肯定有足夠的存貨,不過他們是表面,而我國採集的是地下,更具研究價值,怪不得他們眼紅了。
曾經美國一次能帶386公斤返回地球,為何相差這麼多?首先,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開啟的時間很早,在當初的幾次探月過程中,按照美國媒體所言,美國太空人曾經多次進行月球土壤成分採集,到最後甚至這些數量加起來有三百多公斤。但是因為取樣地點不同,所受環境的影響也有差異,因此取得的成分很大概率上並不相同。既然這次是由我國嫦娥五號進行探月採集的,美國作為局外者,自然迫切想要我國得到的研究和檢測結果。
冷戰時美蘇爭霸,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就是要把蘇聯摔死在月球上,為此不惜重金,不惜工本,11年間共花費255億美元,有土星5號和月球車為證,在工程上已解決了全部技術問題,因此已不存在任何障礙,如今美國登不上去月球只是因為經濟問題。
當初美國依靠先進的登月技術,甚至還將美國國旗插在了月球表面。不過有關美國的這一舉動,讓世界其它國家產生了懷疑。不少人認為美國的登月是在造假,因為根據所拍攝的內容,根本不符合月球周圍的環境。如果這種情況是真實存在的話,那美國取得的月球樣品更是無稽之談了。從最後一次登月後,美國太空人也沒有再次前往過月球,而之前檢測的數據並沒有太明顯地發現。如果能夠利用其它國家帶來的樣品或者取得的成果,那美國自然是不想放棄這次機會的。
美國的科技實力雖然發達,但對比四十多年前來看,現在我國的登月技術已經在多數領域實現了反超。尤其是取樣的過程中,如果稍有不慎,就會讓採集的成分受到汙染,從而影響最後的鑑定結果。美國當初是憑藉著人工取樣的方式,這在很大程度上帶有不確定性,也可能在最初操作的過程中,就已經破壞到了月球土壤的真實狀態。另外,在返回的保存過程中,也需要選擇隔離恰當的方式。當初的條件有可能滿足不了,所以才導致檢測的結果不具備真實性或者說不可靠。
總之,美國雖然在四十多年前已經登陸探測過月球,但當時的各方面技術並未完全成熟,同時受到月球不同地點以及環境差異的影響,最後的取樣成分和結果也存在發生變化的可能性。目前,我國正在著手準備對月壤成分採集,美國自然希望我國給他們分享數據。(文/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