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嫦娥5號探測器在經過一周的環月飛行後,在月球表面成功「剎車」。
與嫦娥1-4號探測器不同的是,嫦娥5號將在月球上採集巖石樣本和土壤樣本,通俗點講,也就是在月球上挖點小石子和土,然後帶然後帶回地球用以相關的科研。按照預定計劃,嫦娥五號將會在12月15號帶著2公斤的月壤返回地球。
一旦成功,我國將成為與美國和俄羅斯並駕齊驅的太空超級大國,這是迄今為止僅有的兩個採集到月球樣本的國家。
雖然嫦娥5號剛剛到達月球,但世界各國的科學家早已向我國提出了請求,他們很希望能夠得到一些嫦娥5號帶回的月壤。然而,令人不解的是,美國航天局竟然也向我國提出了同樣的請求,這不禁就讓人感到很奇怪。
眾所周知,美國是頂尖的航天大國,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就進行了一系列的載人登月飛行任務,沒錯,就是阿波羅計劃。
據資料顯示,阿波羅計劃從1961年到1972年,從月球共計帶回大約382公斤月壤。那麼問題來了,美國都已經有了300多公斤月壤了,為什麼還對我國即將帶回的「一點點」月壤垂涎欲滴呢?
事實上,阿波羅在月球所帶回來的300多公斤月壤,也是非常非常有價值,通過對這些樣本的研究,讓我們人類對月球的起源、形成和月球表面的火山活動有了前所未有的了解。
382公斤月壤,聽上去很多,但實際上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這點數量,遠遠不能滿足眾多科學家對月球的研究需求。
如圖所示,阿波羅系列任務的降落點是在月球正面的月海區域,在圖片中可以很直觀的看到這些採集地點是不夠全面的。
另一方面,科學家研究發現,這些位置所帶回來的月壤,其「年齡」集中在35億歲之間,要知道,月球的年齡是45億年,這意味著,阿波羅所帶回來的月壤在時間跨度上不夠全面。
再看下面的照片,嫦娥5號的登陸點是月球正面西北的呂娒克山一帶,這是一座大約13億年前形成的火山,相比月球上其他地方來說,這裡的土壤非常的「年輕」,而嫦娥五號就將在這裡採集這些年輕的月壤帶回地球。
因此可以這樣說,從樣本空間位置以及時間的跨度來看,嫦娥5號這次帶回的月壤,可以有效的填補此前月球樣本存在的空白,因此,極具科學研究價值。
而這,也就是美國迫切想要得到嫦娥5號所帶回的月壤的原因之一。
很多朋友看到這就很好奇,美國不是載人登陸過很多次月球嗎,他們為啥不去呂娒克山一帶刨土呢?
其實,呂娒克山的地形十分陡峭,高度落差很大,因此不適合載人登月登陸點,所以,他們也就沒上去。而嫦娥5號是無人探測器,自然也就不需要那麼多的顧慮。
根據資料顯示,在美國航天局獲得月壤的幾十年裡,一共收到了3000多份研究月球樣本申請,這些申請者是來自十幾個國家的500多名科學家。
在這些申請中,美國航天局共計發放了5萬多份月壤樣本,涵蓋領域分別是地質學、天文學、生物學以及醫學等領域。當然,美國還出於某些目的送給許多國家月壤,嗯,包括我國。
1978年,美國將整整一克重的月壤贈送給了我國,作為與新中國建交的禮物。那麼,嫦娥5號回來後,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慷慨一下,贈送一點點的月壤給美國?或是給那些申請的科學家一些呢?
美國有382公斤,而我國只有2公斤。很顯然,我國應該不會贈送,但可能會像美國航天局那樣,接受科學家的申請,不過要看怎樣的合作方式,然後審核之後再決定是否發放月壤。
但肯定的是,我國科學家具有優先權,畢竟是我們挖回來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