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富人不去『三地』漂,窮漢莫與『二人』交」。雖然我對這句俗語仔細端詳了老半天,但還是沒有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做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
一、富人不去「兩地」漂
所謂的「富人」,也就是指的有錢人。
人類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生物。當人在沒錢的時候,他會拼命去想辦法賺錢;而當賺足了錢之後,他會拿錢去做讓自己身心愉悅的消費。當然,有些消費也是應該的,畢竟人生也是一個享受的過程;而有些消費卻是要不得的,是完全不能夠去消費的。
那麼,都有哪些消費行為是不應該消費的呢?這個問題就牽涉到「三地」的問題了。
1.賭場之地不能消費
賭的原意是用錢押注的意思,後來,又引申出了其它的意思,比如,賭氣、賭咒等。
在古代的時候,賭是一種娛樂遊戲,是拿錢來娛樂的,比如,拿錢下注鬥牌、擲色子等。一般情況下,投注得很少,消費的量並不大。後來,人們發現利用賭的方式有可能贏取更多的錢,於是,便開始大量投注,消費的量開始逐步增大。殊不知賭輸、賭贏是很難確定的,於是,有些人贏了錢,但大部分人輸了錢。贏錢的人感覺錢來得很容易,於是,便在其他消費上也沒有節制,從而導致贏取的金錢也很快花光了;而輸錢的感覺心有不甘,總想把自己輸掉的錢贏回來,於是,便繼續下注賭錢,但結果是越賭越輸。因此,無論誰多麼有錢,是堅決不能去賭場消費的,否則,自己的家產就有可能被敗光。
2.煙花之地不能消費
所謂的煙花之地就是指的妓院。
妓院,又稱妓寨、娼館、淫窟,即,提供色情服務的商業場所。妓院在我國的存在歷史已經有數千年之久。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私妓」出現。
據資料記載:
「趙女鄭姬,設形容,鳴琴,揄長袂,躡利屣,目挑心招,出不遠千裡,不擇老少者,奔富厚也。」
另據資料記載,世界上的第一個具有官方背景的妓院就是春秋時期的法家代表人物----管仲開辦的。管仲在位時不但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而且,還設置了「女閭」。而所謂的「女閭」,就是妓院。因此,管仲被稱為「世界官妓之父」。
據知情人介紹,凡是妓女,都是有許多「招數」的,一旦某個人與妓女有染,她能夠讓某個人慾罷不能。因此,無論誰多有錢,都是不能到這個地方消費的。否則,自己的家產就有可能在欲罷不能中敗光。
二、窮漢莫與「二人」交
所謂的窮漢,也就是指比較貧窮的男人。
這個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任何人都是需要有一定的財富的,否則,自己就有可能寸步難行。因此,對於比較貧窮的男人來講,想方設法賺錢才是第一要務,是堅決不能與這兩種人交往的。
1.遊手好閒之人
遊手好閒一詞出自南宋範曄所著的《後漢書·章帝紀·元和三年詔》中,在《後漢書·章帝紀·元和三年詔》中這麼說:「今肥田尚多,未有墾闢。其悉與賦貧民,給予糧種,務盡地力,勿令遊手。」
而所謂的遊手好閒是指一個人遊蕩懶散,不願參加勞動。
俗話說:跟著好人學好人,跟著死婆子嚇假神。其意思就是說:自己喜歡與什麼樣的人交往,自己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倘若自己很窮,但自己又與遊手好閒之人交朋友的話,自己也就會變成遊手好閒之人。而自己一旦成了遊手好閒之人,還怎麼能夠改變貧窮的面貌呢?因此,一旦自己很貧窮,是堅決不能與遊手好閒之人交往的。
2.惹是生非之人
有些人特別喜歡惹是生非,而惹是生非的結果,恐怕都不美妙。一般來講,要麼被有關部門繩之以法;要麼賠償了別人損失;要麼會丟掉了自己的性命。因此,如果自己是個窮人,是堅決不能夠與這種人交往的,否則,自己也就會變成惹是生非之人,從而導致家庭更加貧窮。
以上所言就是這句俗語的大概意思。
聽了老農的解釋後,我總算是明白了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同時,我也覺得這句俗語還是蠻有意義的。因此,特意分享給大家,供大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