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地空不葬墳,天空不起屋,啥意思?地空和「天空」有何講究

2020-11-26 網易新聞

古時候,蓋房子和挖墳下葬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有著特別多的講究,人們根據這些講究演變成了能夠口口相傳的俗語,也就是說俗語來源於生活,俗語說:「地空不葬墳,天空不起屋」,講的是什麼?天空啥意思?有哪些講究?

天和地,現在是指自然界與宇宙和天下與第一因素,古人十分敬畏天地,天有天神,地有地神,大婚之時,夫妻「一拜天地」,承天地陰陽之意,天與地皆為見證,日後夫妻生活美滿幸福。

不過「地空不葬墳,天空不起屋」中的「地空」和「天空」並不是指物,而是說的時間,佛教有言「四大皆空」,即道空、天空、地空和人空,一切皆為虛空,民間也有「四大皆空」,即天空、地空、截空和旬空,講的是四個時間。

這四個時間都是出自紫薇鬥數,以往舉辦喪事和建房子都需要請算命先生來算個吉利日子,逝者安心下地,保佑子孫後代平平安安,蓋了房子也是希望以後打家了,發財致富,不能說毫無道理,正是因為人們對未來的期盼,才有了這些講究。

「地空不葬墳,天空不起屋」還有選址方面的講究,古時候墓地通常都是建立在背山靠水的地方,像唐陵典型的特點就是「依山為陵」,意味著靠近「龍脈」,墓穴所受龍氣強弱程度關係到子孫後代的富貴貧賤。

平民老百姓也不會將墓地建在空寂無人的地方,顯得太過孤單,久而久之會被遺忘,是對逝者的不尊重,子孫後代的生活也將坎坷。

建造房屋時古人通常也不會一家建造人煙稀少的地方,老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鄰居之間互幫互助還是很重要的,尤其出現什麼意外,也有個照應,但要是選在一處除自己外再無其他人的地方,很有遭到打劫等災禍,安全都成了問題,還怎麼生活?

如今不興土葬,大肆修建墓地也很少存在,2018年9月7日公布的《殯葬管理條例》中規定,安葬骨灰的獨立墓位佔地面積不能超過0.5平方米,就更不存在「地空」的情況了。

又因為交通的發達,去哪都十分方便,一些富人也會特意選擇人煙稀少的地方建造房子,況且即使是一棟樓的居民,也不見得有多來往,這也是時代的不同造成的緣故,總的來說,「地空不葬墳,天空不起屋」也就是古人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老人們常說:「地空不葬墳,天空不起屋」,「地空」指的是什麼?
    以前的農村人最在意的事情就是蓋房子,從選址到動工日期都會找人看一看,如果說房子是給活人住的,那麼給去世的人蓋房子就叫「打墓」,當然都是要選日子的,有句農村俗語叫「地空不葬墳,天空不起屋」,你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天空莫做屋,地空莫葬墳」,什麼意思?農村人的智慧
    農村俗語:「天空莫做屋,地空莫葬墳」,什麼意思?農村人的智慧關於農村裡面的俗語其實也是講過不少的,但是就是這簡簡單單的俗語卻是真正的蘊含了農村人的智慧,這也是大家不可輕視的。雖說這些俗語初聞語句有些簡陋,甚至是有些粗糙,但是當細聞其詳後就會發現,這可真當是十分有見地的。
  • 農村俗語:「草木不茂不葬墳,山凹崩卻不住人」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草木不茂不葬墳,山凹崩卻不住人」。雖然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仔細想了老半天,但終究還是沒有想出來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探尋,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草木不茂不葬墳所謂的「草木」是指青草和樹木;而「不茂」是指不茂盛的意思。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樣的地方才會出現青草和樹木不茂盛的情況呢?
  • 農村俗語:「門前墳,屋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啥意思?在理麼?
    農村蓋房子自古以來講究頗多,因為農民蓋一所房子可能是一輩子的積蓄,最重要的是「百年老屋」的思想,所以農村蓋房子一定要遵循先人們的規矩來蓋,否則破壞了規矩,就相當於破壞了房子的寓意,不被祝福的房子,想必住起來也會心裡不舒服。
  • 農村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自古以來,蓋房子這件事情都是農民最重視的事情之一,一座房子的蓋成,不僅要花費一家人大半生的心血和精力,還寄託了全家人的希望。也正是房子對農民的重要性,在農村中關於蓋房子的講究特別多,從選址到蓋成,每一處都很有講究,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說的便是房子選址的問題,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門前水,屋後墳,家旺人盛子榮歸,啥意思?看了心裡有個數
    文/霜序俗語:門前水,屋後墳,家旺人盛子榮歸,啥意思?看了心裡有個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俗語是一個不得不說的部分。那麼接下來,小編就來帶大家一起看看這個俗語。這個俗語就是「門前水,屋後墳,家旺人盛子榮歸」要想了解這句俗語,我們必須了解另一個和他相反的俗語,那就是「門前墳,屋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如果要蓋房子,一定不能讓房子的格局面朝著墳墓,而後面就是水。
  • 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
    在農村的人生活久了的話,就知道一些農村的特色,而在城裡是沒有見過的這些,其實也可以說是祖先們留下來的一些規矩,需要後人去遵守吧,經常會把這些些規矩濃縮成了農村的俗語,告訴後人他們該怎麼做?其實這些事祖先智慧的結晶,從這些詞語中可以了解農民的一些想法,還有農村的情況,下面就有三句俗語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有什麼道理呢?小夥伴們,隨小編去看看這三句是什麼吧!1.冬不坐石頭,夏不坐木,相信聽了的人都能夠非常理解這句話的意思,說的就是在冬天不能坐石頭,在夏天不能坐木頭,怎麼會有這種說法?我們可以知道在農村人嗎?幹活幹累了就隨地而坐,經常都是些石頭或者木頭,甚至是席地而坐。
  • 農村俗語「房墳相望,兒孫無人」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所居住的房子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房墳相望,兒孫無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凹坑葬墳,拜孝缺人」是什麼意思?真的會有影響嗎?
    小小俗語看出農村文化在農村,人們對於俗語很是「痴迷」,俗語也成為了農村必不可少的部分。都說「凡有井水處,都聽單田芳」,其實,俗語也是農民喜聞樂見的一種生活情趣。同時俗語中還蘊藏著許多大道理,畢竟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對我們現在少說也有一些意義。
  • 俗語:「做屋不落斷層,落斷層無後人」,啥意思,有科學依據嗎?
    俗語:「做屋不落斷層,落斷層無後人」,啥意思,有科學依據嗎?現代社會發展的非常快,對於一些未知的事情人們開始會利用科學來回答,畢竟現在這個社會以科學技術為主。但是這時代的發展裡,有很多中國歷史上流傳下來的文化已經快要被遺忘了,就像俗語。
  • 農村俗語「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水坑早搬家」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自古以來農民對蓋房子這件事情就特別重視,因為一座房子的蓋成不僅要花費一家人大半生的心血和精力,房子寄託了全家人的希望,所以人們在蓋房子時,從選址到建成,處處有很多講究,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就是關於房子選址的禁忌: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有水早搬家,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有啥含義?為何要這樣說?
    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有啥含義?為何要這樣說?現代生活的緊湊,讓人們除了抓緊時間去掙夠生活的本錢之外,再也無暇顧及其他的事情。就更不要說那些從老一輩傳下來的經驗之談,就更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認認真真地感受,一句短小的話裡,是用多少人多少的經驗總結出來的。
  • 「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是啥意思?現代人不聽會吃虧
    引言風水這門學問向來被社會主流觀點當作迷信和玄學,其實真正的風水又哪有如此神奇?「藏風聚氣,得水為上。」一塊好地風吹不到,所以生氣就能在此聚集,如果還有水就更加適宜。風水講究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這一點正契合了道家以自然為法的真意。01西方有句諺語:「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雖然這句話聽起來讓人頗不舒服,但如果靜下心來仔細想想,人類在科學的道路上是不是走得太過極端了。
  • 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什麼意思?習俗背後,是對先人的尊重
    文一縷秋天的風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什麼意思?常常給我們講著各種各樣的俗語,如今家鄉的一切都已經變化了模樣,從前的一切不在,就連當初在我們耳邊說著俗語的長輩們,如今,也只是活在了記憶裡,如今記憶裡,只有長輩們在兒時嘮叨的俗語,如今還深深的烙印在腦海,那時候,長輩們牽著我們的手,走在夕陽的餘輝下,總是喜歡說起各種俗語以及有關的故事。而我們也都是津津樂道地聽著。
  • 俗語「兩人不對火,三人不點菸」,啥意思?抽菸的講究你知道多少
    大家好,這裡是珊珊開心,我是小編珊珊說農,每天給大家分享不一樣的農村俗語,如果大家覺得喜歡農村俗語和廣大農村人的智慧結晶,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後續小編會每天為大家帶來更多的農村的俗語和三農知識哦!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農村俗語就是俗語「兩人不對火,三人不點菸」,啥意思?
  • 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老祖宗的智慧結晶
    別以為聽著粗俗就說它是迷信,很多俗語包含著智慧,如果學到能讓你走不少彎路。作為先人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俗語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今天筆者和大家說說這一句——「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02這句話如果單純從字面意思理解,很難吃透,必須要深入解讀。那麼深入解讀是啥意思呢?
  • 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這句話說的是什麼
    由於常年的在外打工,對於自己家鄉的一些事情也會逐漸的消失,那些過去家鄉說的俗語,很多人都已經忘掉了。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農村的幾個俗語,你能夠理解都說的什麼嗎?農民自給自足1.冬不坐石,夏不坐木這句話看字面意思不難以理解,但是你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嗎?
  • 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為什麼不能吃?有何講究?
    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為什麼不能吃?有何講究?文/號外飛飛說歷史 圖/網絡中國民間有很多關於飲食的俗語,大都是老一輩人根據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總結而來的。就比如說「豬不椒」、「魚不蒜」等等,或許結合當時的社會情境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今隨著人們認知的提高以及烹飪技術的進步,類似的俗語就不一定適用於現在了。今天要和大家聊聊的這句俗語是「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按照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黃鱔的頭和田螺的尾是不能吃的。那這是為什麼呢,這其中是有何講究嗎?小編馬上為您揭曉。首先來看前半句「黃鱔不吃頭」。
  • 農村俗語「火心要空,人心要實」到底是啥意思,又有啥道理呢?
    導語:農村俗語「火心要空,人心要實」到底是啥意思,又有啥道理呢?現在在農村有著許許多多的農村俗語一直廣泛流傳著,而這些俗語也是我們的先人通過自己實踐經驗所總結而來。這也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後人的寶貴精神財富。
  •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今天要分享的這句「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下面就來一起看看這句話作何解釋吧!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這句話的意思是禁止在原有老房子的基礎上再從上面加蓋一層,容易導致老房子承受不了太大的重量導致老房子變得不結實,甚至出現倒塌的危險,輕則破財,重者人亡,三年兩年哭。這句俗語有道理嗎?看看大家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