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為什麼不能吃?有何講究?

2021-01-09 號外飛飛說歷史

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為什麼不能吃?有何講究?

文/號外飛飛說歷史 圖/網絡

中國民間有很多關於飲食的俗語,大都是老一輩人根據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總結而來的。就比如說「豬不椒」、「魚不蒜」等等,或許結合當時的社會情境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今隨著人們認知的提高以及烹飪技術的進步,類似的俗語就不一定適用於現在了。今天要和大家聊聊的這句俗語是「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

按照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黃鱔的頭和田螺的尾是不能吃的。那這是為什麼呢,這其中是有何講究嗎?小編馬上為您揭曉。首先來看前半句「黃鱔不吃頭」。民間對此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有一種黃鱔叫望月鱔,此鱔喜食腐肉,專挑一些死魚死狗死老鼠進食,更誇張的是,每逢月圓之夜它會出洞望月,因而得名望月鱔。

當然了,這只是一種傳說,另外還有一些實際意義,就是黃鱔是一種野生魚類,肉質鮮嫩美味,深得民間百姓的喜愛,所以愛吃黃鱔的人有很多,但是吃黃鱔頭的人卻寥寥無幾。廚師都認為黃鱔的頭部肉很少,不像魚頭的肉多,黃鱔的頭大部分都是骨頭,且味道不好,所以少有人吃。再有就是黃鱔的頭可能累積有毒素,所以少有人吃。

再說這後半句「田螺不吃尾」。吃田螺,最重要的講究有兩點。一是田螺髒,所以得用清水樣三五天,待田螺排除髒東西;二是用剪刀剪掉田螺的尾巴,市場上有專門去尾的機器,快捷方便,就是這個事情比較費勁。田螺的尾部是田螺的排洩物與和內臟聚集地,真的很髒,還含有很多的寄生蟲和細菌,除了對人體不利。

尤其是外來物種福壽螺,吃的時候不僅僅是尾部萬萬不能吃,頭部也最好不要直接食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田螺的尾部不僅不衛生,還會有重金屬堆積,這個常識應該平時在夜市愛吃田螺的人都知道。像一些講究的飯館,通常都會用專門的鉗子把田螺尾去掉,還會用清水浸泡一天,煮的乾淨了才會讓人食用,這樣也比較負責任。

大家在吃田螺的時候也可以這樣做,或者說用鹽水浸泡也可以讓田螺吐沙和排洩物,還有殺菌的作用。這下喜歡吃田螺的小夥伴們就不用擔心會因為不乾淨的田螺而吃壞肚子了。以上就是關於「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的全部解釋和講究了。

相關焦點

  • 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為什麼黃鱔頭和田螺尾不可以吃?
    「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這是老人們留下來的一句俗語老話,這也是千百年來飲食經驗的一個總結,而其表達的意思其實就是告訴人們,黃鱔的頭不要吃,田螺的尾也不要吃,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今天來給各位粗淺的分析一下:黃鱔不吃頭:民間關於黃鱔不吃頭有一個傳說,相傳有一種黃鱔叫望月鱔,此鱔比較喜吃腐肉,更加誇張的是,此鱔每逢月圓之夜,會出洞昂首望月,因而得名望月鱔。
  • 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看了這句話,下次別再吃錯啦!
    農村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為何黃鱔頭和田螺尾不能吃?有道理嗎?中國有句老話說「民以食為天」,任你再大的英雄好漢,沒飯吃也只能徒呼奈何,可見「吃飯」對人來說的重要性,但是,在這句話之後,還有一句「食以安為先」,突出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也總結出了許多與飲食安全相關的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就是其中之一,那麼這句話到底有什麼道理呢?
  • 民間美食禁忌:「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有什麼「說道」嗎?
    民間美食禁忌:「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有什麼「說道」嗎?我國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普通的食材經過大廚精心烹飪花樣非常的多,吃法也各有不同。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它的兩面性,沒事也不例外,既然有好吃的一面,必然就會有禁忌的一面,而且還非常的講究。
  • 農村老話「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黃鱔頭和田螺尾不能吃嗎?
    農村老話「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黃鱔頭和田螺尾不能吃嗎? 「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這是農村流傳下來的老話,它告訴人們,吃黃鱔不要吃黃鱔頭,吃田螺不要吃田螺尾。這是為什麼?是個道理?
  • 「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民間的這些飲食禁忌,你聽過嗎?
    我國有許多知名的菜餚,經過人們的巧手烹飪,也有著各種吃法。不過在我國的飲食文化中,很多食物都有兩面性,也有著不少禁忌,吃的時候總是大有講究。比如在民間一直流傳的那句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就直白的道出了黃鱔與田螺的忌食部位。那麼這種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呢?
  • 農村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為啥黃鱔頭不能吃呢
    黃鱔是一種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食材 ,不但味道極佳,而且滋補效果也是很好的,尤其是一些野生的大鱔,肉質更是異常的鮮嫩,口感頗佳,鱔魚的作用的很多很多的,還可以作為偏方使用,像一些突然出現嘴歪眼斜的症狀,會使用鱔魚的血,趁熱塗抹在白布之上,然後敷於臉部,連續幾次之後就會有很好的改善,鱔魚在民間有不吃頭的說法
  • 農村有句俗語說「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有道理嗎?
    01農村有句俗語說「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有道理嗎?02這造型要是做完了,是叫它哈士奇呢,還是叫它哈士驢?你們怎麼可以對待美女啊05讓你臭美,讓你臭美,本喵早就看不下去了,打洗你!06本來下午應該是非常困的,看見這張照片我瞬間就精神了!
  • 俗語:寧吃雞屁,不食鱔頭和螺尾,為啥呢?鱔頭和螺尾不能吃嗎?
    任何食物拋開量談適不適合吃,就是在耍流氓。歷史上,曾有人吃大米飯而丟掉性命,人們卻還在吃大米飯。不止是大米飯,日常生活中的菸酒都可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但人們依然在樂此不疲得食用。 俗語:「寧吃雞屁,不食鱔頭和螺尾」的意思很簡單:特殊時刻,寧願吃雞屁股,也不要吃黃鱔頭和田螺尾。
  • 為何說黃鱔不能吃頭?經常吃黃鱔,對身體有哪些好處?
    黃鱔也叫鱔魚,長相和蛇相似,也有很多人把它當做蛇。不過,黃鱔的外表雖然可怕,肉質卻十分的鮮美沒有魚刺,而且營養價值非常高。但是,從小大人們就教導我們不要吃黃鱔頭,雖然這個已經成為習慣了,但是還是想知道很多動物的頭都能吃,怎麼黃鱔頭就不能吃了。為何會說吃黃鱔不吃頭?
  • 田螺尾巴能吃嗎?俗話說「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你吃對了嗎
    生活中很多東西都有兩個名字,一個官名一個俗稱。譬如經常飛在院子裡的麻雀,其實它的官名叫樹麻雀,還有夏天很多人都會吃的螺螄,它們同屬于田螺科,人們喜歡叫它「田螺」。關於民間傳說「田螺姑娘」裡所提到的螺,最初應該指的是海螺,而不是田螺。因為田螺科都是淡水螺,一共有9個屬。
  • 俗語:山上不撿肉,水中不撿魚,為什麼不能撿?有何講究?
    俗語:山上不撿肉,水中不撿魚,為什麼不能撿?有何講究?文/號外娜娜說歷史 圖/網絡在農村生活的人都知道,農村人講究的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以前的年代有很豐富的野生資源,所以人們依靠打獵也能解決溫飽。儘管古代的百姓生活沒有辦法頓頓有肉,但是作為獵戶可想而知這生活水準有多爽了。生活在農村的人,或者是去山裡遊玩的人,可能都會有在山中看到動物屍體的情況。這要是擱在古代貧窮人家,簡直是餡餅掉進嘴裡了,白白到手的美味。然而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是「山中不撿肉,水中不撿魚」。為什麼不能撿呢?
  • 夏天吃燒烤要當心,營養師:黃鱔、螺螄吃不對都容易食物中毒
    夏天一到,大街小巷上的燒烤攤就開始熱鬧起來了,螺螄、黃鱔都是夏季燒烤攤、飯館裡常見的美食。但這些美食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大家要格外小心。黃鱔喜歡在淤泥中鑽洞,以小魚、小蝦為食,如果生長在有汙染的環境裡,就會滋生寄生蟲和病菌。
  • 田螺怎麼吃 田螺的吃法有哪些
    說起田螺,可能很多人都不陌生。在多數人的記憶中,小時候經常會看到河邊石頭上會有很多的田螺。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田螺怎麼吃、怎麼洗田螺乾淨以及田螺搭配什麼好。一起了解一下吧。田螺怎麼吃炒田螺材料主料:田螺500克,調料:豆豉35克,白皮大蒜15克,鹽4克,紫蘇葉3克,植物油25克。
  • 搞笑:吃雞不要吃頭,吃什麼動物也不能吃頭?腦筋急轉彎
    吃雞不要吃頭,吃什麼動物也不能吃頭?---請您猜一腦筋急轉彎雞在取食時會吃一些重金屬食物,這些有害物質積在雞頭等部位。還有,雞頭可能含有抗生素和激素,這些東西不好,這樣,人不要吃雞頭是有道理的。嗯,雞脖子和雞屁股也不要吃。那麼,還有什麼動物的頭不要吃呢?
  • 吃田螺有什麼好處嗎?有什麼要注意的
    1.吃田螺能夠提高視力,田螺中富含維生素A,這種維生素具有增強視力,能夠預防夜盲症的產生。2.田螺肉與普通肉類不同,其肉質中所含蛋白量較多,幾乎不含脂肪,一些血脂較高的朋友也可以食用。3.田螺還具有利尿的功效,一些患有膀胱疾病導致排尿有障礙的朋友適量食用,能夠減輕排尿不通暢。
  • 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有何講究?
    而這些文化經過歷史的沉澱,更加的有韻味。我們的老祖宗通過一些社會實踐以及經驗總結,給我們留下了許多俗語。這些俗語都非常的簡單,但這些簡單的話語背後,卻蘊含了非常多的道理。比如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有何講究?桌上不擺三盤菜我們先來看什麼叫做桌上不擺三盤菜,為什麼不能在桌上擺三盤菜呢?主要因為我國過去有一些非常傳統的封建習俗。
  • 黃鱔到底能不能放心吃?聽聽專家怎麼說
    可網上一直流傳人工養殖的黃鱔是吃避孕藥長大的,且黃鱔體內有「可怕」的寄生蟲,這一系列的謠言讓不少市民不敢吃黃鱔。因謠傳不少市民不敢吃記者就此事隨機採訪了一些市民,在採訪過程中發現,多數市民表示不太能接受吃黃鱔,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聽到網上謠傳黃鱔吃避孕藥長大;二是因為聽說黃鱔體內有「可怕」的寄生蟲。
  • 農村俗語「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黃鱔惹不得」,什麼意思?
    不過在這裡要給大家提個醒,未來幾個月在農村出門的時候,有三種動物是碰不得的,每年都有不少人因它們受傷。農村有句俗語叫做「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黃鱔惹不得」,說的就是不能碰的三種動物,那麼,這句俗語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 還在擔心稻田裡的田螺有寄生蟲不敢吃?這樣清理,吃著放心
    田螺在我國的南北方都有,而且很受食客們的喜愛,一到了夏天就能在各種大排檔看見田螺,田螺的肉非常有彈性,吃起來口感很好,不過許多人在吃田螺的時候也有顧慮,擔心稻田裡的田螺有寄生蟲不敢吃。田螺裡的寄生蟲主要是血吸蟲,如果不把這種寄生蟲徹底殺死的話,是很容易感染血吸蟲病的,不過這種寄生蟲是不耐高溫的,使用高溫的沸水對其進行燙煮就可以了,一般使用一百度的水燙煮二十分鐘,就能消滅掉田螺裡的寄生蟲,如果田螺沒有被煮熟,或是沒有清理就拿來吃的話,對人的身體健康是沒有好處的。
  • 你知道田螺不能和什麼一同吃嗎?收藏一下
    田螺是很多人下酒席中必點的一道小吃,特殊是爆炒田螺,滋味實在是鮮味,十分引誘,但是再好吃也要留意了。吃田螺的時候不能和這些食品一同吃,會惹起食品中毒,很多人還不曉得。田螺不能和什麼一同吃 1、田螺和冰成品 田螺本身是寒性的食品,因而吃了田螺之後普通是不建議再吃冰成品的,冰成品進入人體後會降低腸胃的溫度,減弱消化功用,吃多了容易惹起腹瀉等消化不良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