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黃鱔不能吃頭?經常吃黃鱔,對身體有哪些好處?

2021-01-15 每日營養學

黃鱔也叫鱔魚,長相和蛇相似,也有很多人把它當做蛇。不過,黃鱔的外表雖然可怕,肉質卻十分的鮮美沒有魚刺,而且營養價值非常高。但是,從小大人們就教導我們不要吃黃鱔頭,雖然這個已經成為習慣了,但是還是想知道很多動物的頭都能吃,怎麼黃鱔頭就不能吃了。

為何會說吃黃鱔不吃頭?

大家都知道黃鱔非常的軟,身上都是肉,但是它的頭是最堅硬的地方。之所以人們會說吃黃鱔不要吃頭,除了是因為黃鱔頭沒有什麼肉,還有就是黃鱔生活在淤泥裡,喜歡吃腐爛的植物。因此,人們才認為黃鱔的頭裡面會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而且在經過高溫處理後也不能除去,為了身體健康最好不要吃頭。

所以,人們在抓到黃鱔後,都是先放在清水裡養幾天,把肚子裡的垃圾都吐乾淨才開始做菜吃。還有,人們認為現在的黃鱔都是飼養的,怕在飼養的過程中用一些違禁藥,而且黃鱔頭吃起來很麻煩。其實,黃鱔頭不是不能吃,黃鱔頭在中醫看來還是一種藥材,可以散淤滋陰,對治療消渴症也有幫助。只不過大部分人都覺得,不吃對身體最好,畢竟自己處理的可能會不乾淨。

那麼,經常吃黃鱔,有什麼好處?

首先是可以補氣血,黃鱔身上的肉,皮和血都是中藥。在中醫理論中常吃黃鱔,可以補充氣血,尤其是身體虛弱的人,或者是大病後的人吃黃鱔非常的滋補,也有利於身體健康。還有,經常覺得自己身體沒有力氣,老是感覺累的不行的人,也可以經常吃黃鱔改善。

其次是可以消炎除溼,現在天氣這麼熱,人們都開始24小時吹空調材,容易體質變差,這個也給溼毒創造傷害你的機會。而黃鱔有消毒和去除風溼的作用,所以,人們在夏天經常吃點黃鱔,還能幫助身體排毒,去除體內的溼氣,緩解腰酸背痛,也能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一舉多得。

最後是增強體質,黃鱔肉裡面含有大量的鋅元素和胺基酸,除了可以增強體質,還能促進雄激素合成。所以,黃鱔非常適合男人常吃,提高人體免疫力,也能間接增強腎功能。

還有,黃鱔在處理的是一定要注意把血液清理乾淨,因為黃鱔的血液含有毒素,如果不小心吃進肚子裡會傷害口腔健康和消化器官組織。情況嚴重的話,會出現食物中毒,神經麻痺,手腳發麻無力的症狀,不過,這種毒素不能在高溫環境下存活,所以只要保證黃鱔完全燒熟了就可以了。

此外,人在吃黃鱔的時候,千萬不要把黃鱔骨頭給扔掉了,黃鱔最出名的做法是軟兜長魚,就是去除骨頭的做法。雖然這樣做很好吃,但是卻浪費了黃鱔骨頭的營養價值,黃鱔骨頭含有大量的鈣物質和微量元素等,對補鈣的幫助很大。很多鈣片的成分裡,就有黃鱔骨頭,所以不要覺得黃鱔骨頭沒用,平時拿來煲湯喝,強身健體保健康。

相關焦點

  • 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為什麼黃鱔頭和田螺尾不可以吃?
    「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這是老人們留下來的一句俗語老話,這也是千百年來飲食經驗的一個總結,而其表達的意思其實就是告訴人們,黃鱔的頭不要吃,田螺的尾也不要吃,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今天來給各位粗淺的分析一下:黃鱔不吃頭:民間關於黃鱔不吃頭有一個傳說,相傳有一種黃鱔叫望月鱔,此鱔比較喜吃腐肉,更加誇張的是,此鱔每逢月圓之夜,會出洞昂首望月,因而得名望月鱔。
  • 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為什麼不能吃?有何講究?
    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為什麼不能吃?有何講究?文/號外飛飛說歷史 圖/網絡中國民間有很多關於飲食的俗語,大都是老一輩人根據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總結而來的。就比如說「豬不椒」、「魚不蒜」等等,或許結合當時的社會情境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今隨著人們認知的提高以及烹飪技術的進步,類似的俗語就不一定適用於現在了。今天要和大家聊聊的這句俗語是「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按照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黃鱔的頭和田螺的尾是不能吃的。那這是為什麼呢,這其中是有何講究嗎?小編馬上為您揭曉。首先來看前半句「黃鱔不吃頭」。
  • 農村老話「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黃鱔頭和田螺尾不能吃嗎?
    農村老話「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黃鱔頭和田螺尾不能吃嗎? 「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這是農村流傳下來的老話,它告訴人們,吃黃鱔不要吃黃鱔頭,吃田螺不要吃田螺尾。這是為什麼?是個道理?
  • 民間美食禁忌:「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有什麼「說道」嗎?
    民間美食禁忌:「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有什麼「說道」嗎?我國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普通的食材經過大廚精心烹飪花樣非常的多,吃法也各有不同。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它的兩面性,沒事也不例外,既然有好吃的一面,必然就會有禁忌的一面,而且還非常的講究。
  • 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看了這句話,下次別再吃錯啦!
    農村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為何黃鱔頭和田螺尾不能吃?有道理嗎?中國有句老話說「民以食為天」,任你再大的英雄好漢,沒飯吃也只能徒呼奈何,可見「吃飯」對人來說的重要性,但是,在這句話之後,還有一句「食以安為先」,突出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也總結出了許多與飲食安全相關的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就是其中之一,那麼這句話到底有什麼道理呢?
  • 「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民間的這些飲食禁忌,你聽過嗎?
    我國有許多知名的菜餚,經過人們的巧手烹飪,也有著各種吃法。不過在我國的飲食文化中,很多食物都有兩面性,也有著不少禁忌,吃的時候總是大有講究。比如在民間一直流傳的那句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就直白的道出了黃鱔與田螺的忌食部位。那麼這種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呢?
  • 農村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為啥黃鱔頭不能吃呢
    黃鱔是一種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食材 ,不但味道極佳,而且滋補效果也是很好的,尤其是一些野生的大鱔,肉質更是異常的鮮嫩,口感頗佳,鱔魚的作用的很多很多的,還可以作為偏方使用,像一些突然出現嘴歪眼斜的症狀,會使用鱔魚的血,趁熱塗抹在白布之上,然後敷於臉部,連續幾次之後就會有很好的改善,鱔魚在民間有不吃頭的說法
  • 農村有句俗語說「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有道理嗎?
    01農村有句俗語說「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有道理嗎?02這造型要是做完了,是叫它哈士奇呢,還是叫它哈士驢?07猛地一看還以為旁邊站的是人,直到看到毛茸茸的尾巴08小車車,你要是陷進去出不來了你就點點頭09我平時很熟練的,每一次都能成功,今天是意外,沒吃早餐有點頭暈10夏天在炎熱的戶外來這麼一下,真的是又涼又爽啊11就說網上買的蹦蹦床質量都不好吧,看又壞了一個!
  • 吃黃鱔對我們的眼睛有好處哦~黃鱔的這些功效你了解嗎?
    正確處理好黃鱔的話 在夏季吃些黃鱔 對健體是非常有幫助的 黃鱔還有功效作用哦~ 01 降低血糖濃度 這是因為鱔魚含有一種元素,能夠發揮出像胰島素一樣的作用,能夠幫助身體降低血糖濃度,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 黃鱔什麼季節吃最好 黃鱔魚的功效與作用
    頭粗尾細,體表有一層光滑的黏膜保護去,無鱗,色澤黃褐色,體則有不規則的暗黑斑點,各鰭不發達基本消失,全身只有一根三稜刺,肉嫩味美。黃鱔季節吃最好一般情況下,黃鱔是在每年夏季吃最好,這個時候的黃鱔最肥美,痒痒價值最高。黃鱔高產期在每年的6到10月之間,尤其是6到8月的黃鱔最肥美。這時期的黃鱔味道很鮮美,刺少而且肉厚。
  • 黃鱔到底能不能放心吃?聽聽專家怎麼說
    可網上一直流傳人工養殖的黃鱔是吃避孕藥長大的,且黃鱔體內有「可怕」的寄生蟲,這一系列的謠言讓不少市民不敢吃黃鱔。因謠傳不少市民不敢吃記者就此事隨機採訪了一些市民,在採訪過程中發現,多數市民表示不太能接受吃黃鱔,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聽到網上謠傳黃鱔吃避孕藥長大;二是因為聽說黃鱔體內有「可怕」的寄生蟲。
  • 被黃鱔咬傷入院?黃鱔一定是無毒的,但人們有「毒」
    最後,這個腫塊大約有蘋果那麼大,以至於我都舉不起我的手。這個大心臟楊大爺意識到了嚴重性的事情。到了醫院,原來的手臂已經被細菌嚴重感染。醫生說如果不治療,手臂就要截肢。幸運的是,經過7個小時的手術,楊大爺手臂得到了保存,並逐漸恢復正常。
  • 農村人在立秋後捉到黃鱔為啥會放掉不吃?老農:黃鱔血是熱滴!
    農村有句老話叫做「冬吃一隻參,夏吃一條鱔」,意思是說冬天的時候,要吃人參補身體,那麼夏天的時候就要吃黃鱔補身體。這是因為黃鱔主要有強筋健骨的作用,夏天的時候人飲食不振,容易出現營養攝入不足的情況,因此吃黃鱔對身體好基本上在咱們農村人都知道。
  • 吃大排檔裡的這種黃鱔,等著拉肚子吧很多人不知道裡面有寄生蟲
    黃鱔是在農村河流小溪中很常見的一種淡水魚,很多網友小時後都有下河抓黃鱔的經歷。黃鱔也叫鱔魚外形酷似蛇,不管是哪個季節都能吃到,還有著「吃黃鱔賽人參」的說法。可見,黃鱔的營養價值很高,養生的效果也特別好。
  • 鱔魚有什麼保健功效?北芪黃鱔湯幫助補氣降糖
    原標題:鱔魚有什麼保健功效?北芪黃鱔湯幫助補氣降糖   鱔魚就是我們俗稱的黃鱔,鱔魚的做法有很多,例如紅燒鱔魚、鱔魚湯等等,都非常的美味。鱔魚對孕婦保健也很有好處,鱔魚血也有很高的價值,接下來小編就為你介紹黃鱔有什麼營養價值,怎麼做好吃。   黃鱔有什麼保健功效?
  • 吃魚有講究,來看看鱸魚、鱅魚、鰻魚、鯽魚、黃鱔哪種魚適合你吃
    魚是我們餐桌上經常見到的食物,人人都說吃魚有好處,究竟有什麼好處?今天,我們就簡單列舉幾種魚類,看一看不同的魚都有什麼不同的營養。先說這個季節裡最為鮮美的鱸魚,有多美味?鱸魚的營養成分很高,富含各種類型的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重點是鱸魚的脂肪和膽固醇含量很低,所以啊,高膽固醇高血脂的人群,咱雖然不能吃肉了,但是吃鱸魚,根本不用擔心。既然鱸魚這麼好,那要怎麼做呢?最好是清蒸,把魚處理乾淨以後,加些蔥姜蒜,放鍋裡蒸10到15分鐘就做好了,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魚的鮮嫩。如果覺得腥味重,可以先將檸檬汁淋在魚身上,然後再拿去蒸。
  • 黃鱔,黃鱔,卻未必是黃色的
    要注意的是,黃鱔是棘顎口線蟲Gnathostoma spinigerum的重要宿主,這在東南亞地區是一種常見寄生蟲疾病,因此吃黃鱔必須徹底熟食。另外,最好不要把活黃鱔塞到奇怪的地方。人並非顎口線蟲的合適宿主,但它仍然可以在人體內存活相當長久,會移動的皮膚腫塊是顎口線蟲病的一個主要症狀。
  • 黃鱔體內有「致命」寄生蟲?
    都說「小滿黃鱔賽人參」,每年春夏之交是吃黃鱔的旺季,這時候的黃鱔最肥、最滋補。不過,最近微博、微信上都在瘋傳一個「真相實驗:黃鱔體內要命的寄生蟲」的帖子,裡面有圖片顯示黃鱔體內有令人作嘔的寄生蟲,還有人因吃黃鱔染上了顎口線蟲病等。一時間,黃鱔陷入「寄生蟲門」,看完帖子,很多人表示不敢再吃黃鱔了。其實,關於黃鱔的傳言之前也有不少,「激素門」、「避孕藥門」等等。
  • 鰻魚是鱔魚嗎 鰻魚和黃鱔的區別
    鰻魚我們也叫做是白鱔或者是白鰻,鰻魚長得很像蛇,但是鰻魚是屬於魚類的,鰻魚有非常高的食用價值和營養價值,鰻魚能促進大腦的發育並且能預防動脈的硬化和保護我們的肝臟。鱔魚我們也叫做是黃鱔,鱔魚也長得像蛇,鱔魚不但可以食用而且還能藥用。
  • 10斤黃鱔找到250條顎口線蟲 帖子「黃鱔體內要命的寄生蟲」嚇壞網友
    其中,一種名叫顎口線蟲的寄生蟲,用肉眼看非常小,最長不過幾毫米,但是通過實驗,在10斤黃鱔中竟發現了250條顎口線蟲,杭州曾有女患者因吃黃鱔,而感染顎口線蟲。  帖子作者指出,顎口線蟲病是最危險的寄生蟲病之一,潛伏期很,除了骨頭外基本上所有組織器官都能去。一旦鑽進大腦,可能會劇烈頭痛、癲癇、昏厥,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