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0斤黃鱔找到250條顎口線蟲 帖子「黃鱔體內要命的寄生蟲」嚇壞網友
圖片來自新浪微博「Happy張江」
成都疾控:目前成都未接到人感染顎口線蟲病例 吃黃鱔等水產品必須燒熟
四川在線消息消息(四川在線記者 毛逸)近日,微博上一則名為「黃鱔體內要命的寄生蟲」的帖子廣為流傳,一張張實拍的寄生蟲照片,嚇壞了不少網友:一種名為顎口線蟲的寄生蟲,不僅潛伏期長,還會在人體內遊走,鑽進人的大腦,有可能導致人的死亡……
該帖子一出,引發了不少網友關注,對此,成都市疾控中心專家表示,目前成都暫未收到關於人感染顎口線蟲的病例報告,市民不必過於擔心,同時提醒廣大的「吃貨們」,食用黃鱔等水產品時,一定要烹飪熟了以後再吃。
事件:
帖子「黃鱔體內要命的寄生蟲」嚇壞網友
10斤黃鱔中找到250條顎口線蟲
在這篇名為「黃鱔體內要命的寄生蟲」的微博帖子中,作者通過圖文形式,介紹了在解剖黃鱔的過程中,發現的各種寄生蟲,包括毛細線蟲、棘頭蟲、顎口線蟲等,其中不少通過肉眼便可以看到。
帖子中,作者通過取樣,解剖顯微鏡下觀察,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大片蠕動的蟲子,黃色的、白色的,密密麻麻。其中,一種名叫顎口線蟲的寄生蟲,用肉眼看非常小,最長不過幾毫米,但是通過實驗,在10斤黃鱔中竟發現了250條顎口線蟲,杭州曾有女患者因吃黃鱔,而感染顎口線蟲。
帖子作者指出,顎口線蟲病是最危險的寄生蟲病之一,潛伏期很,除了骨頭外基本上所有組織器官都能去。一旦鑽進大腦,可能會劇烈頭痛、癲癇、昏厥,甚至死亡。
成都疾控:
顎口線蟲多見於東南亞地帶
目前成都未接到人感染顎口線蟲病例
成都市疾控中心地病科副主任醫師餘海濤介紹,由於黃鱔喜歡在淤泥中鑽洞,又以小魚、小蝦、蝌蚪等生物為食,這樣的生活習性和食物構成,決定了黃鱔體內容易滋生寄生蟲。帖子中提到的顎口線蟲便是寄生蟲的一種。
「人們吃了生吃或者吃了半熟的含有顎口線蟲的食物,顎口線蟲進入人體內,很可能會在身體內遊走,損害人體的組織器官,對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餘海濤表示,顎口線蟲主要分布在東南亞一帶,泰國、日本等東南亞國家發病率較高。中國並非顎口線蟲病的高發國家,在國內也比較少見,「成都目前沒有收到關於人感染顎口線蟲的病例報告。」
專家提醒:
除了黃鱔、淡水魚、泥鰍中也可能有顎口線蟲
一定要燒熟了才能食用
在四川,紅燒黃鱔、幹煸黃鱔、黃鱔火鍋等黃鱔料理一直是人們的最愛,黃鱔也是夏天最為暢銷的美食之一。隨著吃黃鱔料理的人也越來越多,怎樣才能吃得安全又放心呢?人工養殖的黃鱔是否就不用擔心寄生蟲的危害了呢?
「雖然人工養殖的黃鱔和泥鰍感染率比野生的低,但是為了確保安全,黃鱔還是要烹飪熟了以後再吃。」餘海濤指出,不僅黃鱔、不少淡水魚、泥鰍等生物體內也有可能寄生有顎口線蟲,人如果生吃或者吃了沒有燒熟的這些水產品,也會存在感染顎口線蟲病的風險,再次提醒市民,吃這類水產品時必須燒熟。
燒烤、爆炒等方式,過分追求鮮嫩
往往不能完全殺滅寄生蟲
為了保持黃鱔口感的鮮嫩,不少市民在家製作鱔魚料理時選擇爆炒等方式,由於炒的時間過短,有時端出來的鱔魚上還殘留著血絲,在這裡,餘海濤特別提醒廣大「好吃嘴」,千萬不要因為貪圖鮮美,而食用未熟透的黃鱔,甚至生吃黃鱔。
餘海濤表示,高溫烹調可以殺滅顎口線蟲等寄生蟲,消除健康隱患,「烹調應做到食材由內到外完全變色才能食用,而燒烤、爆炒等方式,過分追求鮮嫩,往往不能完全殺滅寄生蟲。」與此同時,烹飪細節上,要注意生、熟分開,尤其是切過生鱔魚的砧板不能再切熟食,以防汙染食物,導致寄生蟲通過消化道感染人體。
網友評論
一口一個羅哈尼:雞皮疙瘩掉了一地,昨天我們還吃了。 再也不吃那個了。
jincomic:總之都要高溫煮到位。但能不吃還是不吃吧(>_)>
橙子貓舍:還能不能愉快的吃響油鱔糊和梁溪脆鱔了!
劉太太今年二十三:前天才吃完,家裡還有,婆婆特地買的,是不是得回去解剖看看?
zoe-璐璐-:我滴媽~~這個太恐怖了!! 幸好我從小就不喜歡吃泥鰍、黃鱔之類的東西,降低了危險係數!!以後再不吃那些什麼田螺、丁螺了。美味誠可貴,生命價更高啊!!
灬我決定我想去哪裡:我的牛蛙我的泥鰍和黃鱔,我要跟你們說再見惹??????太恐怖惹~~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