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斤黃鱔找到250條顎口線蟲 帖子「黃鱔體內要命的寄生蟲」嚇壞網友

2020-12-04 東方網

原標題:10斤黃鱔找到250條顎口線蟲 帖子「黃鱔體內要命的寄生蟲」嚇壞網友

圖片來自新浪微博「Happy張江」

  成都疾控:目前成都未接到人感染顎口線蟲病例 吃黃鱔等水產品必須燒熟

  四川在線消息消息(四川在線記者 毛逸)近日,微博上一則名為「黃鱔體內要命的寄生蟲」的帖子廣為流傳,一張張實拍的寄生蟲照片,嚇壞了不少網友:一種名為顎口線蟲的寄生蟲,不僅潛伏期長,還會在人體內遊走,鑽進人的大腦,有可能導致人的死亡……

  該帖子一出,引發了不少網友關注,對此,成都市疾控中心專家表示,目前成都暫未收到關於人感染顎口線蟲的病例報告,市民不必過於擔心,同時提醒廣大的「吃貨們」,食用黃鱔等水產品時,一定要烹飪熟了以後再吃。

  事件:

  帖子「黃鱔體內要命的寄生蟲」嚇壞網友

  10斤黃鱔中找到250條顎口線蟲

  在這篇名為「黃鱔體內要命的寄生蟲」的微博帖子中,作者通過圖文形式,介紹了在解剖黃鱔的過程中,發現的各種寄生蟲,包括毛細線蟲、棘頭蟲、顎口線蟲等,其中不少通過肉眼便可以看到。

  帖子中,作者通過取樣,解剖顯微鏡下觀察,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大片蠕動的蟲子,黃色的、白色的,密密麻麻。其中,一種名叫顎口線蟲的寄生蟲,用肉眼看非常小,最長不過幾毫米,但是通過實驗,在10斤黃鱔中竟發現了250條顎口線蟲,杭州曾有女患者因吃黃鱔,而感染顎口線蟲。

  帖子作者指出,顎口線蟲病是最危險的寄生蟲病之一,潛伏期很,除了骨頭外基本上所有組織器官都能去。一旦鑽進大腦,可能會劇烈頭痛、癲癇、昏厥,甚至死亡。

  成都疾控:

  顎口線蟲多見於東南亞地帶

  目前成都未接到人感染顎口線蟲病例

  成都市疾控中心地病科副主任醫師餘海濤介紹,由於黃鱔喜歡在淤泥中鑽洞,又以小魚、小蝦、蝌蚪等生物為食,這樣的生活習性和食物構成,決定了黃鱔體內容易滋生寄生蟲。帖子中提到的顎口線蟲便是寄生蟲的一種。

  「人們吃了生吃或者吃了半熟的含有顎口線蟲的食物,顎口線蟲進入人體內,很可能會在身體內遊走,損害人體的組織器官,對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餘海濤表示,顎口線蟲主要分布在東南亞一帶,泰國、日本等東南亞國家發病率較高。中國並非顎口線蟲病的高發國家,在國內也比較少見,「成都目前沒有收到關於人感染顎口線蟲的病例報告。」

  專家提醒:

  除了黃鱔、淡水魚、泥鰍中也可能有顎口線蟲

  一定要燒熟了才能食用

  在四川,紅燒黃鱔、幹煸黃鱔、黃鱔火鍋等黃鱔料理一直是人們的最愛,黃鱔也是夏天最為暢銷的美食之一。隨著吃黃鱔料理的人也越來越多,怎樣才能吃得安全又放心呢?人工養殖的黃鱔是否就不用擔心寄生蟲的危害了呢?

  「雖然人工養殖的黃鱔和泥鰍感染率比野生的低,但是為了確保安全,黃鱔還是要烹飪熟了以後再吃。」餘海濤指出,不僅黃鱔、不少淡水魚、泥鰍等生物體內也有可能寄生有顎口線蟲,人如果生吃或者吃了沒有燒熟的這些水產品,也會存在感染顎口線蟲病的風險,再次提醒市民,吃這類水產品時必須燒熟。

  燒烤、爆炒等方式,過分追求鮮嫩

  往往不能完全殺滅寄生蟲

  為了保持黃鱔口感的鮮嫩,不少市民在家製作鱔魚料理時選擇爆炒等方式,由於炒的時間過短,有時端出來的鱔魚上還殘留著血絲,在這裡,餘海濤特別提醒廣大「好吃嘴」,千萬不要因為貪圖鮮美,而食用未熟透的黃鱔,甚至生吃黃鱔。

  餘海濤表示,高溫烹調可以殺滅顎口線蟲等寄生蟲,消除健康隱患,「烹調應做到食材由內到外完全變色才能食用,而燒烤、爆炒等方式,過分追求鮮嫩,往往不能完全殺滅寄生蟲。」與此同時,烹飪細節上,要注意生、熟分開,尤其是切過生鱔魚的砧板不能再切熟食,以防汙染食物,導致寄生蟲通過消化道感染人體。

  網友評論

  一口一個羅哈尼:雞皮疙瘩掉了一地,昨天我們還吃了。 再也不吃那個了。

  jincomic:總之都要高溫煮到位。但能不吃還是不吃吧(>_)>

  橙子貓舍:還能不能愉快的吃響油鱔糊和梁溪脆鱔了!

  劉太太今年二十三:前天才吃完,家裡還有,婆婆特地買的,是不是得回去解剖看看?

  zoe-璐璐-:我滴媽~~這個太恐怖了!! 幸好我從小就不喜歡吃泥鰍、黃鱔之類的東西,降低了危險係數!!以後再不吃那些什麼田螺、丁螺了。美味誠可貴,生命價更高啊!!

  灬我決定我想去哪裡:我的牛蛙我的泥鰍和黃鱔,我要跟你們說再見惹??????太恐怖惹~~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進口黃鱔檢出高危顎口線蟲 南方旅遊生魚片鱔片少吃
    進口黃鱔檢出高危顎口線蟲  全國唯一能檢測出顎口線蟲病的機構就在杭州  最近兩年接待了40多例患者  上海檢驗檢疫局近日對外披露,該局近期連續從9批次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進口黃鱔中檢出顎口線蟲。  檢疫人員在6批印度尼西亞黃鱔中採集檢疫樣品26個,檢出陽性樣品14個,陽性率53.8%,共計檢出顎口線蟲數112條,包括頭部檢出4條,內臟中檢出15條,黃鱔肉中檢出93條;在3批菲律賓黃鱔中採集檢疫樣品15個,檢出陽性樣品9個,共計檢出顎口線蟲數70條,包括內臟中檢出9條,黃鱔肉中檢出61條。
  • 黃鱔體內有「致命」寄生蟲?
    都說「小滿黃鱔賽人參」,每年春夏之交是吃黃鱔的旺季,這時候的黃鱔最肥、最滋補。不過,最近微博、微信上都在瘋傳一個「真相實驗:黃鱔體內要命的寄生蟲」的帖子,裡面有圖片顯示黃鱔體內有令人作嘔的寄生蟲,還有人因吃黃鱔染上了顎口線蟲病等。一時間,黃鱔陷入「寄生蟲門」,看完帖子,很多人表示不敢再吃黃鱔了。其實,關於黃鱔的傳言之前也有不少,「激素門」、「避孕藥門」等等。
  • 市檢驗檢疫局:進口黃鱔中檢出顎口線蟲
    市檢驗檢疫局:進口黃鱔中檢出顎口線蟲 2011年5月18日 上海檢驗檢疫局昨天透露,近期該局連續從共計9批次進口黃鱔中檢出顎口線蟲。這是自2006年底深圳口岸從進口黃鱔中檢出孔雀石綠結晶紫時隔5年後,全國口岸首次在進口黃鱔中檢出顎口線蟲。
  • 顎口線蟲,專找黃鱔?| 果殼 科技有意思
    顎口線蟲屬於線形動物門下面的顎口科顎口屬。用顯微鏡觀察,它們呈略顯粗短的線形體型,頭部這一端膨大成球狀,上面長滿了形似小刺的結構,模樣頗為猙獰。鄂口線蟲在顎口屬內還可以分成10多個不同的種。出現在中國的顎口線蟲多為其中的3個種:剛刺顎口線蟲、棘顎口線蟲和陶氏顎口線蟲。這3個種都能感染人類,使人患上鄂口線蟲病。
  • 蛇、黃鱔、青蛙別吃了,他們會另一種方式讓人類後悔!
    ,每天收到這樣的好文章楞嚴咒讀本楞嚴咒吊墜楞嚴咒手鐲楞嚴咒牆畫楞嚴咒播放日用養生品你可能不知道,黃鱔體內有多種寄生蟲這些寄生蟲、解剖黃鱔時,用肉眼都能看見!空間啊是不v空間誰恐懼不卡時間不v空間啊不是v卡就不是v巴斯克舉辦卡就是不vask局把誰恐懼吧開始v辦卡時不v卡是不v薩拉淑女啦少女來卡女卡少女拉上快女拉斯科女啦少女拉開少女拉斯科女啦索女立刻吧vkdnvodsif
  • 全國口岸首次在進口黃鱔中檢出顎口線蟲 對人類健康有較大危害
    人民網上海5月17日訊 記者今天從上海檢驗檢疫局了解到,該局近期連續9批次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進口的黃鱔中檢出顎口線蟲,這是2006年底深圳口岸從進口黃鱔中檢出孔雀石綠結晶紫時隔5年後,全國口岸首次在進口黃鱔中檢出顎口線蟲。
  • 上海進口黃鱔檢出顎口線蟲 嚴重時可致癲癇(圖)
    (資料圖)   抽檢黃鱔來自印尼菲律賓可致病   穗進口黃鱔多來自印尼但未檢出   上海檢驗檢疫局近期連續從9批次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進口黃鱔中檢出顎口線蟲,這是內地口岸首次在進口黃鱔中檢出顎口線蟲。顎口線蟲病對動物和人類健康均有較大危害,嚴重時可導致癲癇、肢體癱瘓和腦疝。記者昨日了解到,廣州口岸的進口黃鱔大多來自印度尼西亞。
  • 吃不太熟的水產品 小心顎口線蟲找麻煩
    全球醫院網導讀:一名年輕女子出現皮膚蕁麻疹,隨後高燒、咳嗽,CT顯示雙肺多發斑片影,隨即被轉至醫院呼吸科,最終被確診為顎口線蟲病,也就是體內感染了一種叫顎口線蟲的寄生蟲,服用腸蟲清一周後,該女子病情明顯好轉。
  • 市民買黃鱔做菜發現上百條線狀寄生蟲
    丁女士從黃鱔中挑出的一條條小蟲。丁女士從黃鱔中挑出的一條條小蟲。「太噁心了,黃鱔裡面全是長形的寄生蟲,短的5釐米,長的超過10釐米,顏色是棕褐色的。」前晚11點,家住南京市雙和園小區的丁女士打進本報熱線。
  • 進口肉類裡竟全是寄生蟲!這些動物,用另一種方式讓人類...
    這黃鱔裡那麼多蟲子哪裡來的?吃進胃裡會怎樣?對人體有危害嗎?黃鱔的這些寄生蟲能被我們的胃液殺死嗎?就在那個農貿市場,實驗君一口氣買了10斤黃鱔,老闆說都是養殖的。首先我要模擬一個黃鱔被咀嚼後進入胃裡再被胃液消化的過程。
  • 黃鱔,黃鱔,卻未必是黃色的
    要注意的是,黃鱔是棘顎口線蟲Gnathostoma spinigerum的重要宿主,這在東南亞地區是一種常見寄生蟲疾病,因此吃黃鱔必須徹底熟食。另外,最好不要把活黃鱔塞到奇怪的地方。人並非顎口線蟲的合適宿主,但它仍然可以在人體內存活相當長久,會移動的皮膚腫塊是顎口線蟲病的一個主要症狀。
  • 吃大排檔裡的這種黃鱔,等著拉肚子吧很多人不知道裡面有寄生蟲
    黃鱔是在農村河流小溪中很常見的一種淡水魚,很多網友小時後都有下河抓黃鱔的經歷。黃鱔也叫鱔魚外形酷似蛇,不管是哪個季節都能吃到,還有著「吃黃鱔賽人參」的說法。可見,黃鱔的營養價值很高,養生的效果也特別好。
  • 這些餐桌上常見的「野味」,幾乎都是寄生蟲或病毒的宿主
    龍蝦生長環境水質一般不太好,體內存在多種寄生蟲,是肺吸蟲的主要宿主,如果烹飪的時候不燒熟透,有可能會感染寄生蟲 黃鱔,民間素有「夏令之補,黃鱔為首」、「小暑黃鱔賽人參」的諺語。
  • 廣西一男子親眼看大量肝吸蟲從體內爬出!
    華支睪吸蟲又稱肝吸蟲,是我國感染率最高的寄生蟲之一。它可以寄生在人體的肝膽系統,產生毒素和一些分泌物。 肝吸蟲常寄生在淡水魚蝦體內,隨著人們吃魚生、未熟透的魚蝦等方式悄悄潛伏進人體。
  • 多地已出現,這種東西別誤食,寄生蟲多達6000條,嚴重可致死!
    一隻福壽螺可能藏著6000條寄生蟲福壽螺的可怕之處不是它的繁殖能力強,而是它體內藏有數不清的寄生蟲。據統計,一隻福壽螺中含有寄生蟲少的有3000條,多的達6000條!有網友在微博上講述了自己恐怖經歷:在一次旅遊途中誤食了福壽螺後,寄生蟲入侵腦部,在半年的治療中光腰部穿刺就做了六次,扎了近300吊瓶,吃了十幾盒打蟲藥,還因藥物和激素作用導致身體變形。福壽螺能吃嗎?太危險!那福壽螺是否可以食用呢?
  • 這種東西千萬別誤食,一隻最多可有6000條寄生蟲
    把「浙江之聲」設為星標,更容易找到我們哦~來源:天天看餘杭、廣州日報、大潮網、人民日報、江蘇新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近日有網友向小編爆料,在河塘摸來的螺螄中,發現了疑似的福壽螺,據統計,一隻福壽螺中含有寄生蟲少的有3000條,多的達6000條。(圖片來源:人民日報微博)一、查外觀田螺屁股像寶塔,很尖很立體;福壽螺屁股很扁平稍短些。基本上只是最好也最直觀的辨認方法了。
  • 最容易長寄生蟲的食物,你還在吃嗎?趁早停口
    或者說有些食材本身就存在著不少的寄生蟲。那麼,下面列舉的這幾種,你會經常吃嗎?1、小龍蝦相信小龍蝦是不少人愛吃的菜或當小零嘴在吃。我們比較常見的就是紅燒小龍蝦了。但小龍蝦雖然美味,但由於小龍蝦生長的環境在小麥田裡,小水塘中,而這些地方比較容易受到汙染。
  • 一頓水煮魚吃出寄生蟲病 蟲長一釐米 能在體內遊走
    新華報業網訊 魚片、黃鱔、青蛙,如今這些都成了大家口中的美味。可是,22歲的林小姐自從吃了水煮魚片後,身體突發怪病。先是渾身無力,接著皮膚起疹子,最後高燒不退。經過破案式的排查,結果,竟然是躲藏在未煮熟魚片裡的寄生蟲跑進了體內,四處遊走,興風作浪。
  • 這5種常見食物,「藏」有大量寄生蟲,再喜歡勸你也要少碰
    最可怕的是慢性感染,寄生蟲在人體可存活30年之久,會一點一點的侵害人體組織,那些喜歡吃生魚片的人,連續吃10幾年都不一定會有事,但是一旦出現問題就為時已晚了!經常吃海螺就很容易被寄生蟲感染,尤其是沒有煮熟的海螺。倘若被管線蟲感染,不小心進入腦部,就會引發嚴重的後果。海螺屬於發物,腸胃不好或者痔瘡患者最好不要吃海螺,會引起消化不良,對腸胃造成負擔。
  • 女子體內發現大量黑色蠕動的小蟲 哪些食物別生吃
    本是個很常見的外科手術,沒想到胡主任和他的團隊在給魏女士做膽道衝洗時竟然發現了大量黑色蠕動的小東西,懷疑是寄生蟲感染,於是取了術中引流的膽汁標本去檢驗科化驗,並保留了黑色的小蟲子標本。  一見到這個小黑蟲,憑直覺,有著20多年臨床經驗的樓洪萍醫生便懷疑為肝吸蟲,因為是第一次碰到,以前僅僅在教科書上看到過,為穩妥起見,最好是找到膽汁中典型的蟲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