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大排檔裡的這種黃鱔,等著拉肚子吧很多人不知道裡面有寄生蟲

2020-12-05 鮮果健康

黃鱔是在農村河流小溪中很常見的一種淡水魚,很多網友小時後都有下河抓黃鱔的經歷。黃鱔也叫鱔魚外形酷似蛇,不管是哪個季節都能吃到,還有著「吃黃鱔賽人參」的說法。可見,黃鱔的營養價值很高,養生的效果也特別好。

從營養學的角度上來說,每百克的黃鱔中高達18克左右的蛋白質。更珍貴的是,黃鱔屬於蛋白質含量高,但脂肪含量很低的肉類,是健康的高蛋白低脂肪魚類,對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是很好的夏季食療佳品,不管是紅燒還是清蒸都很美味。在上海還有專門給坐月子的孕婦,燉黃鱔湯喝的傳統。

此外,鱔魚所含的特種物質「鱔魚素」,能降低血糖和調節血糖,對糖尿病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加之所含脂肪極少,因而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鱔魚含有的維生素A量高得驚人。維生素A可以增進視力,促進皮膜的新陳代謝。有人說,鱔魚是眼藥。過去患眼疾的人都知道吃鱔魚有好處。

可是今天爆炸營養課堂的營養師要提醒大家,夏季不是所有的黃鱔都能隨便吃!吃錯了鬧肚子是小,沒譜還有發生食物中毒的風險!

有過在農村抓黃鱔經歷的朋友都知道,黃鱔喜歡在淤泥中鑽洞。以小魚、小蝦、蝌蚪等為食,如果環境受到汙染,就可能會滋生寄生蟲,主要是顎口線蟲、新棘蟲、胃瘤線蟲等,除了引起食用風險,它們還有可能產生有毒物質。

大家看到這裡,不要以為這是爆炸營養課堂的營養師在嚇唬大家,最近幾年在各地發生過多起因吃黃鱔導致的食品安全事件。

2015年10月,湖北一黃鱔養殖基地,發生食用黃鱔後的食物中毒事件,導致1人死亡;

2010年6月,成都一家三口疑因吃大蒜燒黃鱔,導致食物中毒1人死亡;

2010年6月,成都一家四口吃黃瓜燒黃鱔後發生食物中毒事件,其中一位66歲的大爺更因急性腎衰竭引發多器官衰竭死亡。

黃鱔中的寄生蟲要持續加溫100°,時間在10分鐘左右才能徹底被殺死。像我們常用的爆炒、汆燙等烹飪習慣由於加熱時間過短,並不能完全殺死其中的寄生蟲。如果買來的黃鱔肉眼能看見寄生蟲,不要食用。

最後提醒大家:黃鱔屬於溫補類食物,愛上火、急性炎症、瘙癢症、陰虛體質的人群不宜食用,避免加重病情。

各位朋友,你吃過黃鱔嗎?你還知道黃鱔有哪些食療作用?不妨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養生經驗。

相關焦點

  • 這些食物最好不要給孩子吃,因為裡面有寄生蟲,家長一定要注意
    該吃的一定要吃不該吃的儘量也不要碰,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那些孩子吃了會導致體內含有寄生蟲的食物。小龍蝦 小龍蝦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了吧,各種口味應有盡有,相信很多人都愛吃。小龍蝦因為口感非常好,所以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非常愛吃,但是小龍蝦跟螃蟹一樣,裡面都有寄生蟲。如果人們吃了生的或者是吃了沒有熟的小龍蝦,就很有可能會感染寄生蟲。這種寄生蟲會從人體的小腸到達肺部,甚至能在人的體內待上5、6年的時間。
  • 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為什麼黃鱔頭和田螺尾不可以吃?
    「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這是老人們留下來的一句俗語老話,這也是千百年來飲食經驗的一個總結,而其表達的意思其實就是告訴人們,黃鱔的頭不要吃,田螺的尾也不要吃,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在農村裡有著大的黃鱔不可以吃的說法,比如像我們常說的望月鱔之類的我們是不可以吃的,據說這種黃鱔都能長到好幾斤,平時的時候都是吃一些貓肉的屍體,所以這種黃鱔是吃不得的。
  • 黃鱔體內有「致命」寄生蟲?
    都說「小滿黃鱔賽人參」,每年春夏之交是吃黃鱔的旺季,這時候的黃鱔最肥、最滋補。不過,最近微博、微信上都在瘋傳一個「真相實驗:黃鱔體內要命的寄生蟲」的帖子,裡面有圖片顯示黃鱔體內有令人作嘔的寄生蟲,還有人因吃黃鱔染上了顎口線蟲病等。一時間,黃鱔陷入「寄生蟲門」,看完帖子,很多人表示不敢再吃黃鱔了。其實,關於黃鱔的傳言之前也有不少,「激素門」、「避孕藥門」等等。
  • 5種寄生蟲很多的食物,不僅有生鮮還有蔬菜,很多人都愛吃
    但是現在隨著生態環境的汙染,不少的食物都不能再肆無忌憚地吃了,因為他們可能攜帶著大量的細菌和寄生蟲,寄生蟲是非常恐怖的,如果沒有完全消滅就會重新尋找寄生的宿主,在體內肆意的遊走,破壞身體的臟器,對身體危害非常大。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這5種寄生蟲非常多的食物,不僅有河鮮海鮮,還有蔬菜,很多人都愛吃。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哪5種食物吧!
  • 吃大排檔裡的這種螺就等死吧!毒性是砒霜百倍,很多人不知道!
    2015年福建省一個兩歲的兒童因和爺爺一起吃了叫織紋螺的螺螄,結果病危住進兒童醫院重症監護室,神經系統留下嚴重後遺症。這種叫織紋螺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怎麼毒性這麼大?因為吃織紋螺而食物中毒,甚至致死的情況並不罕見。
  • 農村老話「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黃鱔頭和田螺尾不能吃嗎?
    農村老話「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黃鱔頭和田螺尾不能吃嗎? 「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這是農村流傳下來的老話,它告訴人們,吃黃鱔不要吃黃鱔頭,吃田螺不要吃田螺尾。這是為什麼?是個道理?
  • 市民買黃鱔做菜發現上百條線狀寄生蟲
    她說,自己買了一斤多黃鱔,本想給小孫子補充點營養,餐後才發現黃鱔裡面有上百條寄生蟲,讓一家人直犯噁心。他們一家人從沒見過黃鱔中有寄生蟲,很想知道這些寄生蟲對人體是否有危害。丁女士說,她家小孫子特別愛吃黃鱔,而且黃鱔營養價值高,她特地從茶南菜市場買了一斤多黃鱔。她每次有個習慣,黃鱔都是回家自己宰殺的,而且反覆用熱水燙,覺得燙乾淨後才會下鍋燒。當晚,她做的是洋蔥炒黃鱔絲。由於丁女士是老花眼,宰殺時並未留意到黃鱔中有寄生蟲。洋蔥炒黃鱔絲做好後,還是沒發現寄生蟲,丁女士夫婦和小孫子吃完整整一盤,只留了一小碗給還未下班的兒媳婦。
  • 寄生蟲最多最常見的食物有哪些?竟然都是我們喜歡的食物
    眾所周知中國是個吃貨大國,很多國外不敢吃的,在中國只能靠養殖才能勉強繁衍生息。 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我們的美食非常豐富,而且大家對於美食的種類也是非常看重的,很多美食都是色香味俱全的,而且看著也很有食慾,而其實也有很多食物裡面有寄生蟲,「寄生蟲」鍾情的幾種食物,田螺並不是第一。
  • 農村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為啥黃鱔頭不能吃呢
    黃鱔是一種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食材 ,不但味道極佳,而且滋補效果也是很好的,尤其是一些野生的大鱔,肉質更是異常的鮮嫩,口感頗佳,鱔魚的作用的很多很多的,還可以作為偏方使用,像一些突然出現嘴歪眼斜的症狀,會使用鱔魚的血,趁熱塗抹在白布之上,然後敷於臉部,連續幾次之後就會有很好的改善,鱔魚在民間有不吃頭的說法
  • 民間美食禁忌:「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有什麼「說道」嗎?
    民間美食禁忌:「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有什麼「說道」嗎?我國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普通的食材經過大廚精心烹飪花樣非常的多,吃法也各有不同。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它的兩面性,沒事也不例外,既然有好吃的一面,必然就會有禁忌的一面,而且還非常的講究。
  • 為何說黃鱔不能吃頭?經常吃黃鱔,對身體有哪些好處?
    黃鱔也叫鱔魚,長相和蛇相似,也有很多人把它當做蛇。不過,黃鱔的外表雖然可怕,肉質卻十分的鮮美沒有魚刺,而且營養價值非常高。但是,從小大人們就教導我們不要吃黃鱔頭,雖然這個已經成為習慣了,但是還是想知道很多動物的頭都能吃,怎麼黃鱔頭就不能吃了。為何會說吃黃鱔不吃頭?
  • 被拉進「黑名單」的魚,或是寄生蟲的「窩」,為了健康再饞也別吃
    因為有一些魚早已被拉入了黑名單,勸你還是少吃為宜,因為這些魚當中含有較多的寄生蟲和重金屬,魚販子可能都不吃。如果長時間食用含有寄生蟲或者是重金屬的魚肉,那麼久而久之便會使得身體素質變得越來越差,甚至會加大患上腸胃疾病的風險,所以說免費送咱也不要,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瞧瞧吧。
  • 黃鱔到底能不能放心吃?聽聽專家怎麼說
    懷化新聞網訊  民間一直流傳著「冬吃一枝參,夏吃一條鱔」的說法,如今正是吃黃鱔的好時節,愛吃黃鱔的人都知道,每年6月至8月是吃黃鱔的最好時節,因為這個時候,黃鱔進入生育期,生育前體內積累較多的營養,所以這個時候的黃鱔最肥,最滋補。
  • 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為什麼不能吃?有何講究?
    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為什麼不能吃?有何講究?文/號外飛飛說歷史 圖/網絡中國民間有很多關於飲食的俗語,大都是老一輩人根據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總結而來的。就比如說「豬不椒」、「魚不蒜」等等,或許結合當時的社會情境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今隨著人們認知的提高以及烹飪技術的進步,類似的俗語就不一定適用於現在了。今天要和大家聊聊的這句俗語是「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按照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黃鱔的頭和田螺的尾是不能吃的。那這是為什麼呢,這其中是有何講究嗎?小編馬上為您揭曉。首先來看前半句「黃鱔不吃頭」。
  • 還在擔心稻田裡的田螺有寄生蟲不敢吃?這樣清理,吃著放心
    田螺在我國的南北方都有,而且很受食客們的喜愛,一到了夏天就能在各種大排檔看見田螺,田螺的肉非常有彈性,吃起來口感很好,不過許多人在吃田螺的時候也有顧慮,擔心稻田裡的田螺有寄生蟲不敢吃。田螺裡的寄生蟲主要是血吸蟲,如果不把這種寄生蟲徹底殺死的話,是很容易感染血吸蟲病的,不過這種寄生蟲是不耐高溫的,使用高溫的沸水對其進行燙煮就可以了,一般使用一百度的水燙煮二十分鐘,就能消滅掉田螺裡的寄生蟲,如果田螺沒有被煮熟,或是沒有清理就拿來吃的話,對人的身體健康是沒有好處的。
  • 農村人在立秋後捉到黃鱔為啥會放掉不吃?老農:黃鱔血是熱滴!
    農村有句老話叫做「冬吃一隻參,夏吃一條鱔」,意思是說冬天的時候,要吃人參補身體,那麼夏天的時候就要吃黃鱔補身體。這是因為黃鱔主要有強筋健骨的作用,夏天的時候人飲食不振,容易出現營養攝入不足的情況,因此吃黃鱔對身體好基本上在咱們農村人都知道。
  • 10斤黃鱔找到250條顎口線蟲 帖子「黃鱔體內要命的寄生蟲」嚇壞網友
    四川在線消息消息(四川在線記者 毛逸)近日,微博上一則名為「黃鱔體內要命的寄生蟲」的帖子廣為流傳,一張張實拍的寄生蟲照片,嚇壞了不少網友:一種名為顎口線蟲的寄生蟲,不僅潛伏期長,還會在人體內遊走,鑽進人的大腦,有可能導致人的死亡……  該帖子一出,引發了不少網友關注,對此,成都市疾控中心專家表示,目前成都暫未收到關於人感染顎口線蟲的病例報告,市民不必過於擔心,同時提醒廣大的「吃貨們」,
  • 夏天吃燒烤要當心,營養師:黃鱔、螺螄吃不對都容易食物中毒
    夏天一到,大街小巷上的燒烤攤就開始熱鬧起來了,螺螄、黃鱔都是夏季燒烤攤、飯館裡常見的美食。但這些美食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大家要格外小心。黃鱔喜歡在淤泥中鑽洞,以小魚、小蝦為食,如果生長在有汙染的環境裡,就會滋生寄生蟲和病菌。
  • 進口肉類裡竟全是寄生蟲!這些動物,用另一種方式讓人類...
    說到今天的牛羊肉含有弓形蟲,不知道有多少人記得,3年前的聖誕,澳洲爆發的那一場「蝦荒」……是因為在2016年底,澳洲大蝦爆發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寄生蟲傳染病 —— White Sopt ,白斑病毒!這種白點病White spot disease (WSD) 是一種常見的寄生蟲病,常在甲殼類動物身上傳播,致死率極高!傳染性極強!
  • 假如要你用兩條黃鱔,跟日本人交換一條鰻魚,不知道你們願意嗎?
    現在很多的吃貨們對於那些美味的滋補方案都十分感興趣,畢竟現在是秋天來著,不來點補的怎麼能行?咱們今天要說到的就是國內外兩種非常不錯的滋補海鮮,大家不妨可以嘗試一下哦~假如要你用兩條黃鱔,跟日本人交換一條鰻魚,不知道你們願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