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美食禁忌:「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有什麼「說道」嗎?
我國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普通的食材經過大廚精心烹飪花樣非常的多,吃法也各有不同。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它的兩面性,沒事也不例外,既然有好吃的一面,必然就會有禁忌的一面,而且還非常的講究。比如大廚口中的俗語:吃黃鱔不吃黃鱔頭,吃田螺不吃田螺尾,這句話很顯然的就告訴了人們這些美食的禁忌,究竟這樣說有依有據嗎?
在我們眼中其實黃鱔並不陌生,它是一道相當有名的菜餚,其中還含有一定的藥用價值。通常黃鱔的吃法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炒鱔魚了,還有燴鱔魚絲,歸參鱔魚湯,鱔魚強筋健骨湯等等。黃鱔其實也屬於一種魚類,但是他的長相可能有點瘮人,和蛇的外觀極其相似,但是它所富含的營養價值是特別高的,一般熬湯來喝非常大補,那麼這麼誘人的美食為什麼不能吃鱔魚頭呢?
據老一輩的人說在古代有一種黃鱔,由於他們長期生活在水中,每當到了月圓之際,他們便會時不時地從水中探頭出來。而且他們還非常喜歡吃腐爛的肉體,由於黃鱔長期食用腐屍,身體裡就開始儲存大量的毒素,尤其是頭部裡,如果吃了黃鱔頭以後很可能會中毒,所以人們也就不吃黃鱔頭了。這種黃鱔其實也是人們的傳說,具體有沒有還有待證實,那麼現在的不吃黃鱔頭肯定還有其他原因。
一般我們在吃海鮮的時候也不吃頭,因為頭部裡邊會有大量的重金屬成分,所以也就不食用頭部了。其實黃鱔也是這樣的,由於他的頭部是由骨頭組成,肉量非常少,還有的黃鱔不是野生的,是人們養殖的,一般會給它們吃一些激素,所以頭部裡就會儲存這些激素殘渣,結合這些原因,所以人們就直接將頭部丟棄了。
接下來我們再說一說田螺,人們為什麼都不吃田螺尾,因為田螺長期處於河裡,殼裡堆積了大量的泥沙,而且在田螺的尾部都是田螺的排洩物,其實田螺本身是非常髒的東西,體內肯定會有一些細菌一類的,儘管人們用80度的開水煮也沒辦法將那些細菌殺死,所以田螺的尾部會直接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
人們一般在吃田螺的時候常常會感覺到味道怪怪的,而且還伴隨著有沙子的出現,如果在烹飪田螺的時候沒有清理好,會直接影響它的口感,所以有的人在製作時會把殼去掉烹飪,這樣可以避免沙子的儲藏,也可以將田螺的內臟清洗乾淨,然後將田螺的尾部用剪刀剪掉。
綜上所述,這些美食的禁忌還真不少,還真驗證了那句俗語,但是小編建議朋友們最好是買回去自己做,因為自己做的既乾淨又衛生,不怕有細菌滋生,這樣也不會因為吃這些東西而拉肚子。
【文案編輯】賜賜愛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