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鱔體內有「致命」寄生蟲?

2020-12-04 中安在線網站

  都說「小滿黃鱔賽人參」,每年春夏之交是吃黃鱔的旺季,這時候的黃鱔最肥、最滋補。不過,最近微博、微信上都在瘋傳一個「真相實驗:黃鱔體內要命的寄生蟲」的帖子,裡面有圖片顯示黃鱔體內有令人作嘔的寄生蟲,還有人因吃黃鱔染上了顎口線蟲病等。一時間,黃鱔陷入「寄生蟲門」,看完帖子,很多人表示不敢再吃黃鱔了。其實,關於黃鱔的傳言之前也有不少,「激素門」、「避孕藥門」等等。那麼,安慶市場上的黃鱔如何?負面傳言「纏身」的黃鱔還能吃嗎?記者就此展開了調查。

  因寄生蟲傳言不敢再吃黃鱔

  黃鱔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清蒸、煮湯、爆炒都很美味。愛吃黃鱔的人都知道,每年6-8月是吃黃鱔的最好時節。因為這時候黃鱔進入生育期,生育前體內一定會積累較多的營養,所以這時候吃黃鱔最肥、最滋補。近日記者在城區走訪發現,不單是菜市場、超市有黃鱔在賣,很多路邊賣菜的小攤上也擺出了黃鱔,粗的、細的各一盆。賣黃鱔的多,買黃鱔的也不少。記者注意到,很多買菜的市民手上都會拎著點黃鱔。「多吃黃鱔好,營養價值高,還能補血、補氣、除風溼,煮湯味道鮮得很。」在龍獅橋菜市場,一位張奶奶告訴記者,夏天吃黃鱔最滋補,她隔三差五就會買點黃鱔回家吃。

  不過,記者6月初在調查中發現,很多年輕人都不太能接受吃黃鱔,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覺得黃鱔長得像蛇,不願意吃;二是因為聽說黃鱔體內有「可怕」的寄生蟲,不敢吃。「小時候吃過黃鱔,味道很鮮,不過現在家裡都不做了。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黃鱔體內有寄生蟲的圖片後真被噁心到了,就更不敢再吃黃鱔了。」在某廣告公司上班的「90」後姑娘汪瓊告訴記者。

  今年黃鱔銷量不及去年

  記者在走訪中還發現,不論是在菜市場還是路邊小攤,當記者問起「這黃鱔體內是否有寄生蟲時」,攤主紛紛表示,他們的黃鱔都是野生的,不可能有寄生蟲。當記者提出疑問:「旁邊這盆又粗又壯的黃鱔也是野生的?」攤主則回答:「野生的黃鱔也有長得很粗壯的。」

  那麼,安慶市場上的黃鱔都是哪來的呢?真如攤主所說,都是野生的嗎?6月6日,記者來到迎江區水師營農貿市場一探究竟。在水師營農貿市場,幾乎每家水產經營部門口都擺有幾大盆黃鱔。記者諮詢了幾家水產經營部得知,他們出售的黃鱔野生和家養的都有,貨源主要來自安慶八縣,以望江縣為主。「一般當家養的黃鱔貨源供應不足的時候,我們會採購一些野生黃鱔。」一家水產經營部的田老闆告訴記者。記者也從市漁業局得到證實,安慶地區的黃鱔分布很廣泛,野生黃鱔每個縣都有,養黃鱔的單位、個人每個縣也都有很多,其中養殖規模最大的當屬望江縣。望江縣水域面積大,網箱生態養鱔已頗具規模,望江縣的黃鱔除了供應安慶本地市場,更多的則出產到了南京、杭州、廣州等大都市。

  田老闆的水產經營部,每天的黃鱔批發量在2000~3000斤。不過田老闆表示,今年的黃鱔銷量與往年比的話,還是差了一點。不只是田老闆,水師營農貿市場其他水產經營部老闆也紛紛反映,今年的黃鱔銷量確實有所下滑,而且今年黃鱔的批發價較往年不但沒漲反而還降了一點,每斤也就28~30元。

  養鱔專家破解負面傳言

  究其原因,其中有一條就是因為各種關於黃鱔的負面信息的影響,最近寄生蟲的帖子也讓不少市民不再選擇黃鱔。關於黃鱔體內是否有寄生蟲的問題,記者諮詢瞭望江縣養鱔協會會長檀中澤。檀中澤表示,其實所有的水生動物體內都有一定的寄生蟲,寄生蟲多了就有危害,正常的就不會有什麼副作用。他們在養殖黃鱔的時候,每隔一個月就會給黃鱔餵一次去蟲藥,所以黃鱔進入市場時,體內很少還會有寄生蟲。就算有寄生蟲市民也不必恐慌,因為寄生蟲不太耐熱,只要溫度超過80℃就會被殺死。但如果不煮熟煮透,寄生蟲就可能進入體內,就會危及健康。所以市民買回黃鱔後,在處理時一定注意刀具和砧板的生熟分開使用,在燒制時也一定要注意充分煮熟,特別是做爆炒鱔絲時,更要注意燒熟。

  其實,早在寄生蟲之前,關於黃鱔的傳言就有很多,尤其是「黃鱔是吃避孕藥長大」的說法影響很大。市場上那些長得又粗又壯的黃鱔,有沒有用避孕藥呢?

  「我們是不可能會給黃鱔餵激素和避孕藥的。」檀中澤從2000年就開始養黃鱔,有著十幾年養鱔經驗的他對黃鱔養殖了如指掌。檀中澤解釋說,黃鱔是一種很奇特的動物,從胚胎期到性成熟時是雌性,產卵後進入雌雄同體期,並逐步過渡為雄性。也就是說,黃鱔在一生中既當媽又當爹,這種陰陽轉變過程,在生物學上稱為「性逆轉」。之所以認為粗黃鱔吃避孕藥,可能是因為有些人發現,黃鱔小時候會生育,長大了卻不懷孕、不產卵了,就像吃過避孕藥一樣。其實,是因為黃鱔變了性。

  雌鱔在繁殖上要耗能,而雄鱔繁殖耗能少,生長速度更快,大約為雌鱔的2倍。所以,市場上賣的細的黃鱔一般為一年生的雌黃鱔,而粗的黃鱔則是雄黃鱔。有些黃鱔之所以粗壯,並不是吃了激素,而是現在的養殖黃鱔吃的飼料好,配合飼料裡面包含維生素、魚粉、豆粕、礦物元素等營養成分,為了讓黃鱔富含蛋白質,自然要讓它們長得肥一些。而且使用避孕藥或是激素的成本高,對養殖戶來說划不來,沒人願意這麼做。

  相關連結:黃鱔小百科

  黃鱔又稱鱔魚。體細長呈蛇形,體前圓後部側扁,尾尖細,頭長而圓。體表大多是黃褐色、微黃或橙黃,有深灰色斑點,也有少許鱔魚是白色,俗稱「白鱔」。

  黃鱔全身能分泌出非常油滑的粘液,不小心它就能從你手中溜之大吉。鱔魚身上的粘液,主要功能是預防細菌、病菌侵染身體,減少疾病;阻止寄生動物植物的糾纏,有利成長;油頭滑面,有利於它在泥中通行無阻。

  黃鱔肉嫩味鮮,營養價值甚高。黃鱔中富含DHA和卵磷脂,有健腦的功效;黃鱔特含降低血糖和調節血糖的「鱔魚素」,且所含脂肪極少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黃鱔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可以增進視力,能夠防治夜盲症和視力減退。

  挑選鱔魚時,以表皮柔軟、顏色灰黃、肉質細緻、聞起沒有臭味者為佳。鱔魚最好是在宰後即刻烹煮食用,因為鱔魚死後容易產生組胺,易引發中毒現象,不利於人體健康。黃鱔的最佳黃金搭配:鱔魚+豆腐———加倍吸收鈣;鱔魚+青椒———降血糖;鱔魚+金針菇———補中益血;鱔魚+松子———美容養顏。(安慶新聞網)

相關焦點

  • 10斤黃鱔找到250條顎口線蟲 帖子「黃鱔體內要命的寄生蟲」嚇壞網友
    原標題:10斤黃鱔找到250條顎口線蟲 帖子「黃鱔體內要命的寄生蟲」嚇壞網友 圖片來自新浪微博「Happy張江」  成都疾控:目前成都未接到人感染顎口線蟲病例 吃黃鱔等水產品必須燒熟
  • 市民買黃鱔做菜發現上百條線狀寄生蟲
    她說,自己買了一斤多黃鱔,本想給小孫子補充點營養,餐後才發現黃鱔裡面有上百條寄生蟲,讓一家人直犯噁心。他們一家人從沒見過黃鱔中有寄生蟲,很想知道這些寄生蟲對人體是否有危害。丁女士說,她家小孫子特別愛吃黃鱔,而且黃鱔營養價值高,她特地從茶南菜市場買了一斤多黃鱔。她每次有個習慣,黃鱔都是回家自己宰殺的,而且反覆用熱水燙,覺得燙乾淨後才會下鍋燒。當晚,她做的是洋蔥炒黃鱔絲。由於丁女士是老花眼,宰殺時並未留意到黃鱔中有寄生蟲。洋蔥炒黃鱔絲做好後,還是沒發現寄生蟲,丁女士夫婦和小孫子吃完整整一盤,只留了一小碗給還未下班的兒媳婦。
  • 這些餐桌上常見的「野味」,幾乎都是寄生蟲或病毒的宿主
    龍蝦生長環境水質一般不太好,體內存在多種寄生蟲,是肺吸蟲的主要宿主,如果烹飪的時候不燒熟透,有可能會感染寄生蟲不管家養還是野生黃鱔,都有顎口線蟲,專家曾在10斤黃鱔內分離出250條活蟲。不過黃鱔可以吃,但必須燒熟!
  • 吃大排檔裡的這種黃鱔,等著拉肚子吧很多人不知道裡面有寄生蟲
    黃鱔是在農村河流小溪中很常見的一種淡水魚,很多網友小時後都有下河抓黃鱔的經歷。黃鱔也叫鱔魚外形酷似蛇,不管是哪個季節都能吃到,還有著「吃黃鱔賽人參」的說法。可見,黃鱔的營養價值很高,養生的效果也特別好。
  • 黃鱔到底能不能放心吃?聽聽專家怎麼說
    懷化新聞網訊  民間一直流傳著「冬吃一枝參,夏吃一條鱔」的說法,如今正是吃黃鱔的好時節,愛吃黃鱔的人都知道,每年6月至8月是吃黃鱔的最好時節,因為這個時候,黃鱔進入生育期,生育前體內積累較多的營養,所以這個時候的黃鱔最肥,最滋補。
  • 5種寄生蟲很多的食物,不僅有生鮮還有蔬菜,很多人都愛吃
    但是現在隨著生態環境的汙染,不少的食物都不能再肆無忌憚地吃了,因為他們可能攜帶著大量的細菌和寄生蟲,寄生蟲是非常恐怖的,如果沒有完全消滅就會重新尋找寄生的宿主,在體內肆意的遊走,破壞身體的臟器,對身體危害非常大。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這5種寄生蟲非常多的食物,不僅有河鮮海鮮,還有蔬菜,很多人都愛吃。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哪5種食物吧!
  • 這些食物最好不要給孩子吃,因為裡面有寄生蟲,家長一定要注意
    該吃的一定要吃不該吃的儘量也不要碰,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那些孩子吃了會導致體內含有寄生蟲的食物。小龍蝦因為口感非常好,所以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非常愛吃,但是小龍蝦跟螃蟹一樣,裡面都有寄生蟲。如果人們吃了生的或者是吃了沒有熟的小龍蝦,就很有可能會感染寄生蟲。這種寄生蟲會從人體的小腸到達肺部,甚至能在人的體內待上5、6年的時間。
  • 農村老話「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黃鱔頭和田螺尾不能吃嗎?
    農村老話「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黃鱔頭和田螺尾不能吃嗎? 「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這是農村流傳下來的老話,它告訴人們,吃黃鱔不要吃黃鱔頭,吃田螺不要吃田螺尾。這是為什麼?是個道理?
  • 黃鱔,黃鱔,卻未必是黃色的
    要注意的是,黃鱔是棘顎口線蟲Gnathostoma spinigerum的重要宿主,這在東南亞地區是一種常見寄生蟲疾病,因此吃黃鱔必須徹底熟食。另外,最好不要把活黃鱔塞到奇怪的地方。人並非顎口線蟲的合適宿主,但它仍然可以在人體內存活相當長久,會移動的皮膚腫塊是顎口線蟲病的一個主要症狀。
  • 寄生蟲有多可怕?1米長的寄生蟲長在體內,清除過程長達2個月!
    如今醫學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進展,在面對一些大型疾病面前,人類也沒有那麼手足無措了。但在世界上卻有這樣的地區,在面對小小的寄生蟲的時候,仍然有些苦不堪言。這種寄生蟲生活在水中,有一米長這種寄生蟲叫做幾內亞龍線蟲,這是一種廣泛分布在非洲的寄生蟲疾病。
  • 寄生蟲最多最常見的食物有哪些?竟然都是我們喜歡的食物
    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我們的美食非常豐富,而且大家對於美食的種類也是非常看重的,很多美食都是色香味俱全的,而且看著也很有食慾,而其實也有很多食物裡面有寄生蟲,「寄生蟲」鍾情的幾種食物,田螺並不是第一。
  • 這3種魚或富含寄生蟲,醫生建議:撤下飯桌,魚販子:我還咋賣?
    但是我們平時吃魚的時候也要注意這些魚會有大量的寄生蟲和細菌,如果使用的話會將細菌和寄生蟲吃到我們的體內一些魚販子都不會吃這些魚類,而且已經早就被他們拉入到了黑名單當中。這3種魚或富含寄生蟲,醫生建議:撤下飯桌,魚販子:我還咋賣?
  • 夏天吃燒烤要當心,營養師:黃鱔、螺螄吃不對都容易食物中毒
    夏天一到,大街小巷上的燒烤攤就開始熱鬧起來了,螺螄、黃鱔都是夏季燒烤攤、飯館裡常見的美食。但這些美食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大家要格外小心。黃鱔喜歡在淤泥中鑽洞,以小魚、小蝦為食,如果生長在有汙染的環境裡,就會滋生寄生蟲和病菌。
  • 進口肉類裡竟全是寄生蟲!這些動物,用另一種方式讓人類...
    最近一項針對8萬人的研究還發現,感染這種寄生蟲還會使人患精神分裂症的風險增加50%。英國食品標準局(FSA)曾警告人們不要食用未煮熟的羊肉。美國約有4000萬人體內有弓形體病。除了生肉這種寄生蟲還能通過貓糞便傳播給它們的主人。2、澳洲超市售賣的蝦1/3都感染了寄生蟲!
  • 進口黃鱔檢出高危顎口線蟲 南方旅遊生魚片鱔片少吃
    夏天是一年中黃鱔消費的旺季,民間有「冬天一支參,夏天一條鱔」的說法,那麼杭州市場上有沒有從疫區進口的黃鱔?杭州人有沒有因吃黃鱔感染了顎口線蟲病?  浙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浙江沒有進口過黃鱔  浙江要從國外進口黃鱔,必須要過浙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這一關。
  • 蛇、黃鱔、青蛙別吃了,他們會另一種方式讓人類後悔!
    ,每天收到這樣的好文章楞嚴咒讀本楞嚴咒吊墜楞嚴咒手鐲楞嚴咒牆畫楞嚴咒播放日用養生品你可能不知道,黃鱔體內有多種寄生蟲這些寄生蟲、解剖黃鱔時,用肉眼都能看見!空間啊是不v空間誰恐懼不卡時間不v空間啊不是v卡就不是v巴斯克舉辦卡就是不vask局把誰恐懼吧開始v辦卡時不v卡是不v薩拉淑女啦少女來卡女卡少女拉上快女拉斯科女啦少女拉開少女拉斯科女啦索女立刻吧vkdnvodsif
  • 哪些食物含有的寄生蟲比較多?小龍蝦上榜,榜中食物食用前需謹慎
    寄生蟲是種對人體健康威脅比較大的微生物,當寄生蟲進入體內後,它會在體內遊走,進入內臟、大腦等部位,會引發較為嚴重的後果。一般情況下,寄生蟲並不會來打擾我們,我們井水不犯河水,但當我們誤食了一些暗藏寄生蟲的食物後,蟲從口入,就有可能會感染寄生蟲。感染寄生蟲,多半都和吃有關。
  • 這5種常見食物,「藏」有大量寄生蟲,再喜歡勸你也要少碰
    美食雖好但也有很多食物對健康都是有危險性的,就像這5種美食,含有很多的細菌和寄生蟲,看看你都吃過嗎?最可怕的是慢性感染,寄生蟲在人體可存活30年之久,會一點一點的侵害人體組織,那些喜歡吃生魚片的人,連續吃10幾年都不一定會有事,但是一旦出現問題就為時已晚了!
  • 這4種食物寄生蟲比較多?一定要引起重視,三思而後行
    尤其是有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寄生蟲,就算是高溫的情況下也很難被殺死,會給身體帶來很多安全隱患。哪幾種食物寄生蟲多?1、黃鱔黃鱔是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食物,其中的營養價值非常高,適當的吃些黃鱔,對身體健康帶來很大的好處。
  • 如何判斷孩子體內是否有寄生蟲?
    原本得到控制的寄生蟲病因近年人們喜歡食用生食包括蔬菜、野外燒烤、肉類不完全煮熟等,導致寄生蟲病又開始有泛濫的趨勢。寄生蟲會隨著血液、淋巴液循環由腸胃道進入到身體其他部位,如肺部、血管、大腦等,甚至有的寄生蟲還會從皮膚鑽進去,異常可怕。如何判斷孩子體內有無寄生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