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黃鱔檢出高危顎口線蟲 南方旅遊生魚片鱔片少吃

2020-12-06 浙江新聞

  進口黃鱔檢出高危顎口線蟲 全國唯一能檢測出顎口線蟲病的機構就在杭州 最近兩年接待了40多例患者

顎口線蟲在腹部皮下遊走的軌跡

顎口線蟲

  進口黃鱔檢出高危顎口線蟲

  全國唯一能檢測出顎口線蟲病的機構就在杭州

  最近兩年接待了40多例患者

  上海檢驗檢疫局近日對外披露,該局近期連續從9批次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進口黃鱔中檢出顎口線蟲。

  檢疫人員在6批印度尼西亞黃鱔中採集檢疫樣品26個,檢出陽性樣品14個,陽性率53.8%,共計檢出顎口線蟲數112條,包括頭部檢出4條,內臟中檢出15條,黃鱔肉中檢出93條;在3批菲律賓黃鱔中採集檢疫樣品15個,檢出陽性樣品9個,共計檢出顎口線蟲數70條,包括內臟中檢出9條,黃鱔肉中檢出61條。

  顎口線蟲主要分布於亞洲,日本、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印度、孟加拉和巴基斯坦均有人體感染的報導。顎口線蟲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病,通過食用、接觸及母嬰間的胎盤傳播,對動物和人類健康均有較大危害,它可以在人體各部位隨意遊走,嚴重時可導致癲癇、肢體癱瘓和腦疝。

  上海檢驗檢疫局建議,全國各口岸對進口黃鱔加大查驗、檢測力度,並停止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進口黃鱔。

  夏天是一年中黃鱔消費的旺季,民間有「冬天一支參,夏天一條鱔」的說法,那麼杭州市場上有沒有從疫區進口的黃鱔?杭州人有沒有因吃黃鱔感染了顎口線蟲病?

  浙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浙江沒有進口過黃鱔

  浙江要從國外進口黃鱔,必須要過浙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這一關。昨天,該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快報記者,浙江歷史上還從來沒有從國外進口過黃鱔。

  那麼杭州市場上的黃鱔都是從哪裡來的,有沒有從上海過來的進口黃鱔呢?

  浙江省水產品流通與加工協會和杭州市農業局漁業處的工作人員都說,沒聽說過杭州市場上有賣進口黃鱔的,杭州市場上的黃鱔大多是從湖南安徽等地過來的,也有少部分從我省的湖州、嘉興地區來的,杭州本地產的黃鱔很少很少。

  杭州農都水產批發市場的黃鱔老闆李良說,他做黃鱔批發生意五六年了,從來沒賣過進口黃鱔,也沒聽說過有杭州同行在賣進口黃鱔的,他賣的黃鱔大多從湖南、江西、江蘇一帶進來的,沒從上海進過貨。

  2009年以來,杭州發現多例顎口線蟲感染者

  杭州沒從國外進口黃鱔,並不意味著杭州人不會感染顎口線蟲。事實上,從2009年年初杭州市確診出第一例顎口線蟲病以來,這兩年,杭州已發現多例顎口線蟲感染者。

  杭州確診的第一例顎口線蟲感染者,是一名49歲的杭州某機關職員。2008年12月底,因左下肢腹股溝附近出現皮下紅腫包塊,直徑約1釐米,很癢,伴發燒,到醫院就診,初步診斷為帶狀皰疹。

  服用抗病毒藥物一周後,未見好轉。換了一家皮膚病專科醫院,診斷為溼疹,進行了局部表皮冷凍治療。

  2009年1月中旬,發現原來的腫塊消失了,但左下肢外側新發了一皮下包塊。新舊兩包塊間,出現一條像蟲子爬過一樣的匍行疹。再次到醫院就診,醫生懷疑感染了寄生蟲。

  1月30日,到本市另一家醫院皮膚科,要求手術治療時,發現皮下包塊又消失了。醫生建議她到專業機構檢查。

  2月1日,患者到浙江醫學科學院寄生蟲病研究所諮詢。研究所免疫診斷室負責人幹小仙研究員等接待了該患者。詢問飲食史得知,患者在2008年11月,聽信吃活泥鰍能治病、養顏的傳言,到翠苑菜場買了幾條活泥鰍,剁碎後,拌蒜泥生吞了下去,每次吃兩條,間隔一周後,再吃兩條,總共吃了兩次。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生食史。

  幹小仙研究員給患者做了血清特異性抗體檢測,發現患者鄂口線蟲抗體陽性,最終確定患者因吃生泥鰍感染了鄂口線蟲。幹小仙研究員說,鄂口線蟲主要分布在亞洲東南部國家,泰國、日本人喜歡生食水產品,感染比例最高,中國以前很少有感染鄂口線蟲的病例報告,1957年至2005年,全國僅報告病例37例,其中浙江省僅1957年、1981年、2002年各報告一例。

  感染鄂口線蟲最可怕的地方是,蟲子可以在身體內除了骨頭以外的任何部位遊走。當它在皮下遊走時,可以看到它遊走的軌跡——皮膚上出現線狀紅疹。遊走的速度很快,中午在肚子上,到了晚上,可能跑到胸口了。一旦鑽入心臟或大腦,那就麻煩大了。

  還有個杭州人,30多歲,也是女的,公司派她到深圳出差幾個月,一到那裡,就喜歡上了魚生,結果回到杭州後,也發現染上了顎口線蟲。

  所剩試劑只能再檢測四五十人

  浙江省醫學科學研究院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能用試劑檢測出鄂口線蟲病的機構。2008年年初,幹小仙研究員接到廣西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一位朋友的電話,說廣西感染鄂口線蟲的人越來越多,但確診非常麻煩,只能通過手術查見蟲體確診,這對於疑似內臟感染的人很難發現。朋友問幹小仙,你是搞免疫診斷研究的,能不能發明一種試劑,不用手術,只要驗一滴血,就可以診斷鄂口線蟲。

  幹小仙研究員聽了進去,和同事一起,花了近一年的時間,終於研製出了診斷試劑,這在國內還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家。去年和前年,4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疑似鄂口線蟲患者慕名而來,在杭州得到了確診。

  幹小仙說,確診後的治療很簡單,國際上治療鄂口線蟲病有一種特效藥,叫伊維菌素,美國產的,只要連吃2天,基本可以殺滅蟲子。不過這種藥國內沒有賣,像杭州確診的第一例鄂口線蟲患者,最後通過美國的朋友,才買到這種藥。也可以吃阿苯達唑(腸蟲清),不過吃的劑量很大,要連吃20天,效果也一般,副作用也大。

  幹小仙研究員說,這些年,隨著去東南亞旅遊的人越來越多,而遊客到廣東、廣西旅遊時,也喜歡吃當地的魚生、冰鱔片等,因此感染鄂口線蟲的也越來越多。這兩年來,到她這裡來諮詢診斷的患者,遍布全國各地。

  「現在我們遇到了一個難題,因為我們是研究機構,不是醫療機構,不能收費,所以現在給病人做檢測,基本都是免費的。前段時間,我想到廣西去採購一些製作試劑的原材料,但因為沒有經費,只好放棄了。現在我們這裡剩下的診斷試劑不多了,估計還能給四五十人做檢測,之後再來人的話,就沒辦法幫他們了。」

  2011年4月16日的《現代快報》報導說,南京有戶居民,到菜場裡買了幾條黃鱔,在家做了盤洋蔥炒鱔絲。晚飯吃好後,發現沒吃完的鱔絲裡,有蟲子爬出來。頂著噁心,用筷子一一挑出,竟有上百條。放到清水裡,許多蟲子還會蜷縮蠕動。江蘇淡水水產研究所的專家說,這是線蟲,黃鱔體內常見的一種寄生蟲。

  湖北也是我國產黃鱔大省。2007年5月,長江大學的幾名老師在荊州當地農貿市場,買了236條黃鱔,對黃鱔體內感染寄生蟲情況做了研究。結果發現,一半以上的黃鱔體內都感染有寄生蟲。其中毛細線蟲的平均感染率為54.2%,新棘衣棘頭蟲的平均感染率為70.8%。(見表一)

  2002年6月至2003年5月,湖南文理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對洞庭湖不同水域環境黃鱔體內新棘衣棘頭蟲的流行病學進行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嶽陽水域產黃鱔感染率最高,達93.6%,常德點次之(53.1%),華容點第三(36.2%)。

  幹小仙研究員說,這些蟲子不太耐熱,只要溫度超過80℃就會死亡,但如果不煮熟煮透,特別是爆炒黃鱔時間不夠,這些蟲子一旦進入體內,就會寄生在腸道內,引發出血,甚至腸穿孔。如果寄生到肝臟,就會引發肝毛細線蟲病,嚴重時會危及生命。

  據都市快報 記者 馮雲濃 製圖 高薇 攝影 韓丹

相關焦點

  • 上海進口黃鱔檢出顎口線蟲 嚴重時可致癲癇(圖)
    (資料圖)   抽檢黃鱔來自印尼菲律賓可致病   穗進口黃鱔多來自印尼但未檢出   上海檢驗檢疫局近期連續從9批次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進口黃鱔中檢出顎口線蟲,這是內地口岸首次在進口黃鱔中檢出顎口線蟲。顎口線蟲病對動物和人類健康均有較大危害,嚴重時可導致癲癇、肢體癱瘓和腦疝。記者昨日了解到,廣州口岸的進口黃鱔大多來自印度尼西亞。
  • 市檢驗檢疫局:進口黃鱔中檢出顎口線蟲
    市檢驗檢疫局:進口黃鱔中檢出顎口線蟲 2011年5月18日 上海檢驗檢疫局昨天透露,近期該局連續從共計9批次進口黃鱔中檢出顎口線蟲。這是自2006年底深圳口岸從進口黃鱔中檢出孔雀石綠結晶紫時隔5年後,全國口岸首次在進口黃鱔中檢出顎口線蟲。
  • 全國口岸首次在進口黃鱔中檢出顎口線蟲 對人類健康有較大危害
    人民網上海5月17日訊 記者今天從上海檢驗檢疫局了解到,該局近期連續9批次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進口的黃鱔中檢出顎口線蟲,這是2006年底深圳口岸從進口黃鱔中檢出孔雀石綠結晶紫時隔5年後,全國口岸首次在進口黃鱔中檢出顎口線蟲。
  • 吃不太熟的水產品 小心顎口線蟲找麻煩
    全球醫院網導讀:一名年輕女子出現皮膚蕁麻疹,隨後高燒、咳嗽,CT顯示雙肺多發斑片影,隨即被轉至醫院呼吸科,最終被確診為顎口線蟲病,也就是體內感染了一種叫顎口線蟲的寄生蟲,服用腸蟲清一周後,該女子病情明顯好轉。
  • 10斤黃鱔找到250條顎口線蟲 帖子「黃鱔體內要命的寄生蟲」嚇壞網友
    原標題:10斤黃鱔找到250條顎口線蟲 帖子「黃鱔體內要命的寄生蟲」嚇壞網友 圖片來自新浪微博「Happy張江」  成都疾控:目前成都未接到人感染顎口線蟲病例 吃黃鱔等水產品必須燒熟
  • 顎口線蟲,專找黃鱔?| 果殼 科技有意思
    顎口線蟲屬於線形動物門下面的顎口科顎口屬。用顯微鏡觀察,它們呈略顯粗短的線形體型,頭部這一端膨大成球狀,上面長滿了形似小刺的結構,模樣頗為猙獰。鄂口線蟲在顎口屬內還可以分成10多個不同的種。出現在中國的顎口線蟲多為其中的3個種:剛刺顎口線蟲、棘顎口線蟲和陶氏顎口線蟲。這3個種都能感染人類,使人患上鄂口線蟲病。
  • 蛇、黃鱔、青蛙別吃了,他們會另一種方式讓人類後悔!
    ,每天收到這樣的好文章楞嚴咒讀本楞嚴咒吊墜楞嚴咒手鐲楞嚴咒牆畫楞嚴咒播放日用養生品你可能不知道,黃鱔體內有多種寄生蟲這些寄生蟲、解剖黃鱔時,用肉眼都能看見!空間啊是不v空間誰恐懼不卡時間不v空間啊不是v卡就不是v巴斯克舉辦卡就是不vask局把誰恐懼吧開始v辦卡時不v卡是不v薩拉淑女啦少女來卡女卡少女拉上快女拉斯科女啦少女拉開少女拉斯科女啦索女立刻吧vkdnvodsif
  • 進口肉類裡竟全是寄生蟲!這些動物,用另一種方式讓人類...
    在輾轉多個醫院之後,她的病因終於被找了出來:Gnathostomiasis,顎口線寄生蟲。問題出在她六年前去斐濟旅遊時,吃的烤魚身上。其實是因為烤魚沒有完全熟透,因此身體裡的顎口線蟲沒有被高溫殺死。顎口線蟲又稱內臟遊走性蟲,顧名思義,它能在人體內到處遊走!寄生蟲就這樣依靠她的血肉,生存了五年多。
  • 只是因為吃了華人常吃的這類魚……
    華人宵夜常吃的食物,會有這麼大的危害?! 其實是因為烤魚沒有完全熟透,因此身體裡的顎口線蟲沒有被高溫殺死。 感染顎口線蟲的途徑不僅是吃沒煮熟的淡水魚,還有未全熟的雞肉、鰻魚、青蛙等兩犧動物。
  • 這5種常見食物,「藏」有大量寄生蟲,再喜歡勸你也要少碰
    最可怕的是慢性感染,寄生蟲在人體可存活30年之久,會一點一點的侵害人體組織,那些喜歡吃生魚片的人,連續吃10幾年都不一定會有事,但是一旦出現問題就為時已晚了!經常吃海螺就很容易被寄生蟲感染,尤其是沒有煮熟的海螺。倘若被管線蟲感染,不小心進入腦部,就會引發嚴重的後果。海螺屬於發物,腸胃不好或者痔瘡患者最好不要吃海螺,會引起消化不良,對腸胃造成負擔。
  • 提醒:吃這些食物千萬小心
    1、田螺、福州螺:管圓線蟲管圓線蟲生在田螺、福州螺裡。危害:管圓線蟲一旦進入人體,會寄生在我們的中樞神經系統,嚴重者會致死。預防方法:一定要充分加熱,在100℃的溫度下加熱20分鐘以上,保證殺死寄生蟲。
  • 只是因為吃了這條魚……
    感染顎口線蟲的途徑不僅是吃沒煮熟的淡水魚,還有未全熟的雞肉、鰻魚、青蛙等兩犧動物。 顎口線蟲用肉眼就能看見,有時候會出現在皮膚表面。 去疾病高發地旅遊時,一定要提高警惕 日本的特色美食就是生魚片。不難得知生食河鮮是造成日本顎口線蟲病高發的原因。
  • 醫生提醒:別再亂吃了,嚇skr人!
    經過詢問,患者平時確實喜歡生吃魚生(生魚片)。在服用口服驅蟲藥後的一幕,不僅讓患者自己頭皮發麻,連醫生都表示大開眼界、行醫多年第一次看到。從患者的膽道引流管裡,流出了許多小黑片,仔細一看有的蟲子還在緩慢遊動。沒錯,每一個黑片,都是一隻華支睪吸蟲的成蟲。
  • 溫州四種魚檢出異尖線蟲 魚一定要煮熟吃
    從小黃魚裡檢出異尖線蟲。  溫州網訊 生吃魚片有風險,小心感染異尖線蟲。上周,溫州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2科在食品風險監測中,對20份魚樣品進行檢測,其中5份檢出異尖線蟲,分別是2條帶魚、1條小黃魚、1條龍頭魚和1條黃姑魚。
  • 中國農科院首次解碼顎口線蟲線粒體基因組
    近日,中國農科院蘭州獸醫研究所朱興全研究員領導的家畜寄生蟲病創新團隊,在世界上首次解碼了顎口下目線蟲的線粒體基因組,為顎口線蟲的分子流行病學、群體遺傳學和系統分類學研究奠定基礎。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報告》上。據悉,顎口線蟲是重要的人獸共患寄生線蟲,但對其分子生物學研究甚少。
  • 黃鱔,黃鱔,卻未必是黃色的
    要注意的是,黃鱔是棘顎口線蟲Gnathostoma spinigerum的重要宿主,這在東南亞地區是一種常見寄生蟲疾病,因此吃黃鱔必須徹底熟食。另外,最好不要把活黃鱔塞到奇怪的地方。人並非顎口線蟲的合適宿主,但它仍然可以在人體內存活相當長久,會移動的皮膚腫塊是顎口線蟲病的一個主要症狀。
  • 世界上首次解碼顎口線蟲線粒體基因組
    本報訊 近日,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朱興全領導的家畜寄生蟲病創新團隊最新研究在世界上首次解碼了顎口下目線蟲的線粒體基因組
  • 黃鱔體內有「致命」寄生蟲?
    都說「小滿黃鱔賽人參」,每年春夏之交是吃黃鱔的旺季,這時候的黃鱔最肥、最滋補。不過,最近微博、微信上都在瘋傳一個「真相實驗:黃鱔體內要命的寄生蟲」的帖子,裡面有圖片顯示黃鱔體內有令人作嘔的寄生蟲,還有人因吃黃鱔染上了顎口線蟲病等。一時間,黃鱔陷入「寄生蟲門」,看完帖子,很多人表示不敢再吃黃鱔了。其實,關於黃鱔的傳言之前也有不少,「激素門」、「避孕藥門」等等。
  • 吃大排檔裡的這種黃鱔,等著拉肚子吧很多人不知道裡面有寄生蟲
    黃鱔是在農村河流小溪中很常見的一種淡水魚,很多網友小時後都有下河抓黃鱔的經歷。黃鱔也叫鱔魚外形酷似蛇,不管是哪個季節都能吃到,還有著「吃黃鱔賽人參」的說法。可見,黃鱔的營養價值很高,養生的效果也特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