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已出現,這種東西別誤食,寄生蟲多達6000條,嚴重可致死!

2020-11-28 騰訊網

最近有網友說,最近和兒子抓魚,結果一網下去撈上來兩個東西,還蠕動著產下粉色的卵,看著讓人起雞皮疙瘩:

剛開始以為撈到了田螺。上網一查,結果發現是福壽螺!每年這個時候,這一群密密麻麻的粉紅色小東西,又在悄悄出現了。

根據資料顯示,福壽螺最適宜生長水溫為25℃-32℃,5月到8月是繁殖高峰期,福壽螺繁殖能力很強,一年可產卵20-40次,年產卵量3-5萬粒,可以迅速擴散,而且它食性雜,一旦爆發會破壞周邊的生態系統。

一隻福壽螺可能藏著6000條寄生蟲

福壽螺的可怕之處不是它的繁殖能力強,而是它體內藏有數不清的寄生蟲。據統計,一隻福壽螺中含有寄生蟲少的有3000條,多的達6000條!

有網友在微博上講述了自己恐怖經歷:在一次旅遊途中誤食了福壽螺後,寄生蟲入侵腦部,在半年的治療中光腰部穿刺就做了六次,扎了近300吊瓶,吃了十幾盒打蟲藥,還因藥物和激素作用導致身體變形。

福壽螺能吃嗎?太危險!

那福壽螺是否可以食用呢?

浙江蕭山漁政管理站負責人張榮在接受青年時報採訪時表示,「福壽螺裡的廣州管圓線幼蟲多達3000到6000條,如果吃了沒有燒透的福壽螺,容易引起寄生蟲感染,造成頭痛、發熱、頸部僵硬等症狀,嚴重的會導致痴呆,甚至死亡。大家在買田螺的時候千萬要仔細辨別,避免誤食。」

由於福壽螺的成本低于田螺,所以一些黑心商家在銷售時,會用福壽螺替代田螺。如何區分呢?

成都市農科院水產研究所水產增養殖研究室主任魏文燕說,不管從外形還是口感來看,福壽螺和田螺都是有很大區別的——

1. 個頭:成年福壽螺體型要比田螺大很多。

2. 顏色:福壽螺顏色偏黃,而田螺偏青褐色。

3. 構造:田螺的尾部呈椎體形,蓋頭是片圓形,而福壽螺尾部很短,蓋頭偏扁,整體呈圓盤形。

4. 卵:福壽螺的卵呈粉紅色,田螺的為透明色。

5. 口感:田螺肉要比福壽螺更嫩。

夏季當防六條蟲!

寄生蟲之所以能進人體內,大都是因為人們這張貪吃的嘴。多位專家在2013年6月3日健康時報一篇文章中提出忠告:夏季防好六條蟲!

1、醉蟹——肺吸蟲

隨著醉蟹入口,肺吸蟲也堂而皇之地進入肺裡。「寧波市每年都會查出60~80例肺吸蟲病,其中大部分是吃醉蟹、醉蝦導致的。」寧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與地方病防治所張劼楠介紹。

張劼楠說,肺本身比較嬌氣,裡面有了寄生蟲,除了常見的咳嗽、胸痛、有胸腔積液等,如果任其遊走到大腦,會有癲癇、失語等神經系統症狀。

2、生魚——肝吸蟲

魚類最容易被肝吸蟲感染而傳染給人,在日本、韓國、法國等27個沿海國家都曾有爆發肝吸蟲病,僅日本就曾報告過3萬多病例。我國廣東省是肝吸蟲病的高發地。據廣東省衛生廳疾病預防控制處的數據顯示,僅在1990年至2004年間,廣東約500萬居民感染肝吸蟲病。

中山大學附屬三院營養科卞華偉介紹,肝吸蟲蟲體大小為5~10毫米,而人的肝臟約兩個手掌大小,不及時排蟲,肝臟就會擠滿肝吸蟲,多則數百條甚至上千條。肝臟內的肝吸蟲會影響肝臟正常工作,出現肝區不適、腹脹等症狀,嚴重了還會變成肝硬化。

3、嫩牛排——牛帶絛蟲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營養科高鍵介紹,牛肉是最不應該生吃或嫩吃的,牛身上有許多人畜共生的寄生蟲和病菌,而牛帶絛蟲以人為其惟一終宿主。現在不少人應酬時為了顯示自己「洋派」,牛排要五六成熟,或乾脆點價格昂貴能生吃的牛肉,萬一感染了牛帶絛蟲真是得不償失。

特別是從菜場、超市買回的牛肉,自己做牛排時一定不要貪圖嘗鮮,完全做熟了再吃。

4、螺螄——管圓線蟲

看著各個海鮮大排檔上種類繁多的螺,北京友誼醫院北京熱帶病研究所研究員郭增柱隱隱擔心。

廣州管圓線蟲並不僅僅藏身在福壽螺體內!早在2006年,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寄生蟲教研室詹希美教授就做了對東風螺的調查,結果顯示,感染廣州管圓線蟲病的比例高達27%,最多的一隻攜帶了622條廣州管圓線蟲。

這條蟲子很兇猛,發病迅速,一進體內就直奔人體司令部的神經系統,除了出現噁心、嘔吐等,嚴重的會發生休克、狂躁甚至死亡。

5、涮鍋——弓形蟲

「來我們科看弓形蟲感染的備孕或孕婦比較多,再就是吃涮鍋後的人。」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感染科朱麗影介紹,弓形蟲病最會隱藏,除了接觸過貓狗,最多的原因就是涮火鍋一味追求鮮嫩口感,肉片入鍋蘸蘸熱水就出來,真是名副其實的「涮」。

正常人感染弓形蟲絕大多數沒有症狀,或者症狀很輕。只有少數人初次感染(或稱原發性感染)時有發熱、淋巴結腫大、頭痛、肌肉關節痛和腹痛,幾天或數周后隨著人體產生免疫力,症狀消失。但是,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或有嚴重免疫缺陷的病人,弓形蟲感染便會轉為急性或亞急性感染,這時才會表現出臨床症狀,有的甚至發生嚴重的後果。

6、鱔魚——顎口線蟲

「曾有個女性患者,因皮膚瘙癢、紅腫,懷疑是蕁麻疹,對症下藥後,卻總不見效,後來,皮膚看上去就像一幅『地圖』,血常規檢查後發現,患者的嗜酸性粒細胞明顯上升,醫生懷疑是感染了寄生蟲,檢測結果顯示是顎口線蟲感染。追溯源頭,發現是因為吃了爆炒鱔魚。」湖北省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袁正麗說,除皮膚上的表現外,感染此蟲後,有的還會有低燒的表現。

浙江省醫學科學院寄生蟲病研究所曾做過一個課題,為追蹤顎口線蟲的來源,他們曾採購了10斤黃鱔,然後解剖分離,結果讓人大吃一驚:平均每斤黃鱔體內居然有25條顎口線蟲。

除了在皮膚遊走外,幼蟲還可能會「流竄」到內臟,到達肺部,引起咳嗽、胸痛等;如果鑽入眼睛,可能會引起感染,甚至失明;最可怕的是,如果幼蟲鑽入中樞神經系統,可能引起顱內感染、顱內高壓,有生命危險。

上面這些寄生蟲入侵體內,無非是因為人們貪圖食物的「鮮」,最簡單有效的預防辦法就是:

別抱僥倖心理,

別只圖口舌之欲,

一定要做熟了再吃!

來源:健康時報

相關焦點

  • 蘇州已出現 這個東西寄生蟲達6000條嚴重可致命
    最近有市民朋友們發現在湖岸、河道駁岸突然出現了很多粉紅色團狀物靠近仔細查看還讓人覺得有點噁心這些都是福壽螺卵塊現在正是福壽螺頻繁出沒的時期蘇州湖泊驚現大量福壽螺卵塊現場讓人頭皮發麻名城君在高新區文體中心附近的一個湖泊也發現了這種粉紅色團狀物從遠處看過去顯得十分扎眼
  • 浙江多地已出現!這種東西千萬別誤食,一隻最多可有6000條寄生蟲
    海寧也出現了(父親給兒子撈魚蝦,結果…)福壽螺是廣州管圓線蟲的中間宿主,如果生吃或食用未煮熟的螺肉,極易引起食源性管圓線蟲病,感染此病會引起腦膜炎,病情嚴重可致昏迷或死亡據統計,一隻福壽螺中含有寄生蟲少的有3000條,多的達6000條。(圖片來源:人民日報微博)一、查外觀田螺屁股像寶塔,很尖很立體;福壽螺屁股很扁平稍短些。基本上只是最好也最直觀的辨認方法了。
  • 蘇州已出現!這個東西寄生蟲多達6000條,嚴重可致命!
    在湖岸、河道駁岸   突然出現了很多粉紅色團狀物
  • 寄生蟲多達6000條,嚴重可致命!貴陽有公園出現它
    因為之前看過新聞,所以知道福壽螺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體內通常有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蔡先生說,公園遊客很多,萬一有人誤食誤碰,都很危險。而且在蔡先生看來,福壽螺的生長還很可能會破壞公園的生態系統。而福壽螺是一種人畜共患寄生蟲病的中間宿主,據統計,一隻福壽螺中含有寄生蟲少的有3000條,多的達6000條。如果生吃或食用加熱不徹底的福壽螺螺肉,極易引起食源性廣州管圓線蟲病,感染此病,線蟲幼蟲會入侵人腦,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引起嗜酸細胞增多性腦膜炎,症狀有頭痛、發熱、頸部僵硬等,嚴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 這種「螺」大面積爆發,一隻藏有6000條寄生蟲!
    現在天氣越來越熱,宵夜來點田螺「嘬嘬」簡直人間美味~ 不過千萬別誤食這種它長得和田螺很像,但一隻身上,寄生蟲可能多達6000條,嚴重可致死! 注意!以下圖片「密恐者」謹慎觀看!
  • 寄生蟲多達6000條,嚴重可致命!貴陽這個公園已出現,這東西千萬別誤食!
    貴陽市農業農村局水產站副站長、高級水產工程師馬永兵對螺卵進行初步判斷後表示,這是福壽螺卵,每年4-5月份正是福壽螺的繁殖期,所以會出現在湖邊、水塘周邊的植物上。福壽螺是一種寄生蟲較多的外來入侵生物,近幾年在阿哈湖水庫和紅楓湖水庫都出現過。
  • 蘇州多處發現!致命的它,帶著6000條寄生蟲!
    這幾天,住在吳中區木瀆鎮 木光運河附近的居民發現 河邊的駁岸又出現了不少粉紅色的「花」 居民們說 這些「花」去年10月份才徹底沒有 今年比往年來得更早了
  • 這種食物含6000條寄生蟲!這4類容易藏匿寄生蟲的美食,有你愛吃的嗎?
    炎熱的夏天,萬物都在蓬勃生長而同樣活躍的,還有寄生蟲寄生蟲非常小,用肉眼是看不到的它們會藏在我們平時接觸的食物裡一旦誤食了含大量寄生蟲的食物它們就會在人體內「作妖作怪」那麼,問題來了——哪些常見的食物容易藏著寄生蟲呢?
  • 千萬別誤食了!這東西神似桑葚,卻有劇毒!已有多人中招…
    ▽  12日,湖北省衛計委、省疾控中心警示:  湖北省發生多起誤食馬桑果中毒病例。  等等,什麼是馬桑果?  為什麼會誤食它呢?  為了小夥伴們的身體健康,  大家千萬別誤食了!!!  大家千萬別誤食了!!!  大家千萬別誤食了!!!  認準了!  ▼
  • 嚴重可致死!誤食野生菌中毒怎麼辦?
    我國野生蘑菇資源十分豐富,野生蘑菇味道鮮美且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物質,為廣大公眾所喜愛,但野生蘑菇中存在多種有毒品種,我國每年都會發生多起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毒蘑菇毒性成分複雜,中毒表現各異,主要有噁心、嘔吐、流涎、流淚、精神錯亂、急性貧血、黃疸、臟器損害等,嚴重者可死亡。毒蘑菇中毒後,病情兇險,病死率高,且沒有特效療法。
  • 嚴重可致死!這種「毒玩具」千萬別給孩子玩了!
    △來源:齊魯網。  成年人攝入硼砂1至3克可能就會出現中毒現象,超過10克就可能會致死。嬰幼兒2至3克可能就會致死。最常見的可以出現頭痛頭暈噁心嘔吐,或者出現消化道的症狀腹痛腹瀉,甚至還會出現嚴重的中樞神經系統症狀。  這樣的「有毒」玩具,  你還敢讓孩子玩嗎?
  • 南平多名小學生誤食蓖麻子中毒 三五顆可致死
    其中,8名學生被緊急送到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搶救,目前大部分學生已脫離生命危險。蓖麻子當「神藥」小學生誤食中毒3天前的一個下午,在南平政和石屯中心小學讀3年級的男生小輝(化名)在上學途中,在路邊的樹下發現一些橢圓形的棕色果實。小輝並不知道這是帶有毒性的蓖麻子,他撿了一些果實帶到班上,與同學開玩笑說這是「長生不老藥」。
  • 這些東西別隨便吃,嚴重可致命,已有多人中招
    近日, 福建省廈門、湖北十堰等地 疾控預防控制中心 發布重要預警提醒大家, 野蘑菇千萬別隨意採食!
  • 千萬別大意,夏秋遇到這種小蟲子可能會致命
    嚴重者可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什麼是恙蟲病↓↓↓恙蟲病是由恙蟎幼蟲叮咬人體後引起的傳染性疾病。臨床特徵為突然起病、發熱、叮咬處有焦痂或潰瘍、淋巴結腫大及皮疹,嚴重者可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而致死6月~8月為流行高峰季節恙蟲病主要流行於熱帶和亞熱帶,我國大部分省份都有病例報告。恙蟲病是我省重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6月~8月為流行高峰季節。
  • 贛州有多名小學生誤食中招!
    12月11號,我市某小學十多名學生誤食了蓖麻籽中毒,學校發現後立即將學生送醫,經過治療,目前中毒學生都已經轉危為安。中毒學生家長 謝先生:中午十點多鐘做了操以後,可能十幾個男孩子在一起,有一個同學在圍牆邊上搞了一大把蓖麻籽,另外一個同學就說他在老家吃過這種東西,像奶油味,很好吃。(然後他們就吃了)是,他們每個人都吃了。記者了解到,11號當天誤食蓖麻籽的學生有十幾名, 有的吃了半顆,有的吃了好幾顆。
  • 吸入3微克就能致死,這種「紅豆」千萬別吃!
    在我國,有四種相思子分布,其中以相思子(Abrus precatorius)這一種最為常見,此外在我國廣東、海南等地,還有不少毛相思子(A. mollis)、廣州相思子(A. cantoniensis)分布。而如果是對於種子來說,那麼相思子,則特指相思子這種植物所結的種子。
  • 撫州人注意這東西千萬別亂吃!已經有十幾名學生中毒!
    江西學生家長注意了這東西千萬別亂吃有毒!嚴重可致命。12月11日贛州某小學十多名學生誤食了蓖麻籽中毒,學校發現後立即將學生送醫,經過治療目前中毒學生都已經轉危為安。據悉,11日上午十點多鐘,在做了廣播操之後,十幾個學生聚集在一起玩耍。有一個同學在圍牆邊上摘了一大把蓖麻籽,另外一個同學說他在老家吃過這種東西,像奶油味,很好吃。這些學生因此誤食了蓖麻籽。
  • 此物剛成熟多人已中毒!還有這13種東西千萬別吃
    為了身體健康,大家千萬別誤食!!!萬一誤食怎麼辦?馬桑果中毒,可用小蘇打(碳酸氫鈉)約10克溶於500克溫開水灌胃。如果沒有小蘇打,可飲用1%的溫鹽水催吐,直至嘔吐物吐盡。也可用蛋清灌胃,並立即將中毒者送醫院搶救治療。這段時間恰逢桑葚上市,小夥伴們在食用時還是要防著點!
  • 這種野蘑菇酷似雞樅菌,卻有劇毒,千萬別誤食
    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再加上雨水多,山林裡陸陸續續長出了各種各樣的野蘑菇。可食用的野蘑菇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是很多人都念念不忘的山珍。誤食了有毒蘑菇的人輕則上吐下瀉、頭暈、幻聽等,嚴重者會引起肝腎功能衰竭。 最近,就有一則關於誤食有毒鵝膏菌的新聞,一家人外出郊遊,老人發現了林地上有一些通體雪白的蘑菇,看起來很新鮮,就摘了一些回家。結果,當晚一家人吃過後就出現了腹瀉、腹痛、噁心等不適症狀。
  • 警惕 :這種東西千萬別出現在餐桌,重則...
    警惕 :這種東西千萬別出現在餐桌,重則致命 2020-08-14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