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上午,《百姓關注》記者接到市民徐先生反映,在貴陽市觀山湖區閱山湖溼地公園內發現疑似福壽螺幼卵。
在現場記者看到,湖區周圍許多植物的莖部都出現有紅色卵塊狀物,尤其在園區一片池塘內,周圍幾乎每株植物莖部都附著了這樣的物體。
徐先生告訴記者,他住在公園附近,鍛鍊身體時,發現水邊這類「小紅塊」越來越多,結合網絡搜索,他懷疑,這很可能就是福壽螺的幼卵。
徐先生:因為它顏色鮮豔,不少小朋友好奇會拿起來玩,還有的人會來池塘撈螺螄,如果這真是福壽螺,還是得引起大家的注意。
那些「小紅塊」究竟是不是福壽螺卵呢?
隨後,記者將情況反映到了貴陽市農業農村局,相關專家很快來到了現場。貴陽市農業農村局水產站副站長、高級水產工程師馬永兵對螺卵進行初步判斷後表示,這是福壽螺卵,每年4-5月份正是福壽螺的繁殖期,所以會出現在湖邊、水塘周邊的植物上。福壽螺是一種寄生蟲較多的外來入侵生物,近幾年在阿哈湖水庫和紅楓湖水庫都出現過。
貴陽市農業農村局水產站副站長、高級水產工程師馬永兵
馬永兵說,福壽螺有著繁殖力強、適應性強的特點,主要對農業、環境有不利影響,市民不必過度擔心。希望家長看護好孩子,可以遠觀,不要把玩。更不要讓孩子靠近湖邊池塘,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因為福壽螺和田螺長相相似,不易辨認,為了避免寄生蟲感染,因此,附近居民也最好不要在湖區和池塘捕撈螺螄食用。
馬永兵表示,目前處理福壽螺的方式,主要有人工清理和生物處理等方式,下一步他們會針對該區域具體情況,制定福壽螺卵的處理方案,記者也將持續關注。
在這裡,小編還是要提醒大家,
最好不要吃福壽螺!
最好不要吃福壽螺!
最好不要吃福壽螺!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如果生吃或食用加熱不徹底的福壽螺螺肉,極易引起食源性廣州管圓線蟲病,感染此病,線蟲幼蟲會入侵人腦,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引起嗜酸細胞增多性腦膜炎,症狀有頭痛、發熱、頸部僵硬等,嚴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公開資料顯示,福壽螺原產自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1981年引入廣東省隨後推廣到全國多地,由於其強勁的繁殖能力和適應能力,也是廣東管圓線蟲等寄生蟲的宿主。
其肉質可食用,但口感不佳,並不為人們喜愛。另外,它還是一些珍貴水產動物的飼料。福壽螺個體大、食性廣、適應性強、生長繁殖快、產量高,中國各地均有養殖。食用未充分加熱的福壽螺,可能引起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在人體內感染,引起頭痛、發熱、頸部僵硬等症狀,嚴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因此,食用福壽螺時一定要注意徹底加熱。
2006年還曾發生過多名患者吃福壽螺
致病案例
福壽螺和田螺這樣來辨認
↓↓↓↓↓↓
專家表示,福壽螺的特點很好辨別,顏色大多是青黃色偏黃,尾巴較短,螺口較大,而且殼普遍較脆可捏碎。
雖說理論上只要徹底煮熟煮透,福壽螺是可以吃的,因為持續高溫煮沸可以徹底滅殺廣州管圓線蟲。但實際情況是你無法保證自己吃到的福壽螺是完全煮熟的。如果不小心吃了福壽螺,潛伏期(5-36天)內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有情況及時去醫院。
不過
並非吃了福壽螺
就會感染廣州管圓線蟲病
首先要明確的是,經過充分加熱的福壽螺,是完全可以避免寄生蟲感染的,所以不必談「螺」色變。凡是因為食用福壽螺而感染廣州管圓線蟲病的,無一不是使用了未經充分加熱的福壽螺。
其次,福壽螺並不是廣州管圓線蟲的唯一宿主,只不過是通過福壽螺我們才認識了這個線蟲。除了福壽螺外,廣州管圓線蟲寄生的動物類「食品」還有很多:包括各種陸地螺(褐雲瑪瑙螺、中國圓田螺、東風螺等中國人餐桌常常出現的螺)、淡水蝦、蟾蜍、蛙、蛇等,都是常見的廣州管圓線蟲的宿主。
還有一些土方,說是蛞蝓泡在米湯裡生吃,能治喉嚨痛,而這個蛞蝓,就是廣州管圓線蟲的宿主之一。所以對一切螺類、魚、蝦、蟹等水產品,一定要警惕,煮熟後再吃,任何可能造成不熟的烹調方式都要拒絕。
除了福壽螺,以下食品也需謹慎食用!( 敲黑板 劃重點啦!)
幾乎所有哺乳動物和鳥類都可以傳染弓形蟲,而且感染率很高,其中羊群的感染率超過60%。專家建議,火鍋肉要切薄、煮熟,目測雞肉、魚肉變成白色,豬肉羊肉變成淺褐色,蝦蟹變成橙紅色時才可食用。
牛帶絛蟲是人體較為常見的一種寄生蟲,多以牛等牲畜為宿主,最終進入人體。成蟲為乳白色,扁平狀,分為一節一節的。牛帶絛蟲很長,最長可達4—8米。
醫生提醒,為確保安全,吃牛排還是吃八九成熟的為好,如果偏要追求口感,在確保採購和加工過程安全的前提下,至少也要七成熟。
肝吸蟲又稱華支睪吸蟲,多通過淡水魚蝦內含有的囊蚴進入人體,從而寄生在人的膽管內,不但會引起膽囊發言和膽道堵塞,還會誘發肝硬化、肝膽癌等疾病。研究顯示,1毫米厚的生魚片在溫度超過90度的熱水裡,幾秒鐘就足以殺死寄生蟲。
提醒:淡水魚別生吃!
肺吸蟲寄生在蝦蟹中,進入人體可引起咳嗽、胸痛等。如果任其遊走到大腦,會有癲癇、失語等神經系統症狀。
疾控中心表示,預防肺吸蟲病只要不生食或半生食小龍蝦、蟹類即可。小龍蝦的蝦頭容易潛伏細菌、寄生蟲,所以一般不要食用。
葧薺容易感染水中常見寄生蟲,如果沒有清洗就吃,附著於上的薑片蟲囊蚴就有可能進入人體。寄生蟲主要是聚集在葧薺皮上,吃葧薺應充分浸泡後洗淨、用沸水燙、再削皮為宜。不要用牙齒啃皮。如果把葧薺煮熟或做菜吃更讓人放心。
顯微鏡下,不管家養還是野生黃鱔,都有顎口線蟲。當人吃了帶顎口線蟲的魚類,它會像無頭蒼蠅在人體內亂竄。進入眼睛可致失明,進入大腦還可能致命!專家介紹,只要達到沸水溫度,煮熟煮透,顎口線蟲就會死亡。
在這裡我們也提醒廣大市民朋友,
福壽螺的繁殖高峰期到來,
千萬不要下河捕撈和食用福壽螺,
避免感染寄生蟲。
記者:汪舳 楊陽 綜合:山西日報 人民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