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遠古時期的人類進化發展到現在,食物的烹飪方法也是多種多樣,不斷在推陳出新。但烹飪的一大目的是通過火的熱量讓食物變熟,並殺死裡面可能存在的某些有害微生物。
但在不少地區,還是有不少人喜歡吃某些生食或者半生不熟的食物。或者說有些食材本身就存在著不少的寄生蟲。那麼,下面列舉的這幾種,你會經常吃嗎?
1、小龍蝦
相信小龍蝦是不少人愛吃的菜或當小零嘴在吃。我們比較常見的就是紅燒小龍蝦了。但小龍蝦雖然美味,但由於小龍蝦生長的環境在小麥田裡,小水塘中,而這些地方比較容易受到汙染。
小龍蝦喜歡在腐殖質比較多的泥土和水源中生長,能將一些重金屬等物質轉移到蝦殼、蝦鰓中。而肺吸蟲也是寄生在其消化系統內,也就是頭部。因此,建議愛吃小龍蝦的朋友 ,在烹飪時一定要煮熟。其次,把蝦頭揪掉,不要吃為好。
2、田螺
田螺的食性比較雜,主要是吃浮遊生物等。但田螺體內也會生長一些寄生蟲。如果煮田螺時沒有煮熟或者溫度不夠,那就無法殺死其中的寄生蟲。比如田螺中可以存在你一些寄生蟲比如肝吸蟲、肺吸蟲等。這些寄生蟲需要自70度以上的高溫下持續5分鐘左右可被殺死。
但一些餐館會做出一些不經過煮熟的田螺或者蝦類,這種通過涼拌,加入酒類讓這些小龍蝦醉了的方法,能讓一些追求口感的人腸嘗到嫩肉的鮮美。但這種菜吃多了,對身體並沒有多大好處,還可能因為寄生蟲沒有被殺死而被感染寄生蟲病。
3、黃鱔
黃鱔體內也會含有一些寄生蟲,比如顎口線蟲。這種寄生蟲病是比較危險的。有相關專家指出顎口線蟲病是目前最危險的寄生蟲病之一。這種蟲子的生存期很長,一般能在體內存在最長十幾年左右。這種寄生蟲遊走在身體的哪些組織內,就會造成該部位的損傷。
比如我們身體的眼睛、大腦、心臟、肺部等臟器,當這些顎口線蟲遊走到這些部位的時候,會給這些臟器造成比較大的損傷。比如侵害到了大腦組織,就可能導致暈厥、癲癇等。
總之,對一些容易有寄生蟲的食物,建議還是要少吃。雖然目前的對食物的殺菌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但現代人經濟條件提高,不少人就喜歡追求鮮嫩的口感,牛排半生不熟的已經不是少見。就像一些比較罕見的動物比如蝙蝠、穿山甲等,都有人吃。而在滿足口腹之慾後需要付出的代價卻很大。
對於寄生蟲這種病,我們千萬不要抱有僥倖心理。因為有些寄生蟲的分泌物或排洩物或者是死亡的蟲體就可能造成人體內部分組織的損傷。最嚴重的後果當然就是對大腦組織、肺部和心臟的損傷,可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