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俗語看出農村文化
在農村,人們對於俗語很是「痴迷」,俗語也成為了農村必不可少的部分。都說「凡有井水處,都聽單田芳」,其實,俗語也是農民喜聞樂見的一種生活情趣。
同時俗語中還蘊藏著許多大道理,畢竟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對我們現在少說也有一些意義。而「凹坑葬墳,拜孝缺人」這句說的就是農村喪葬習俗。自古以來農村喪葬習俗眾多,那麼這句話具體含義是什麼呢?那就跟著我來看看吧。
解釋雖通俗,但意義卻不小
在農村,喪葬習俗有很多的「規矩」,尤其是對墳地的選址考究更多!在農村俗語「凹坑葬墳,拜孝缺人」的含義是,在農村俗話說「前有照,後有靠」,前有水聚,後有來龍預示著子孫繁盛。而凹坑葬墳,的不妥之處在於,地勢低洼,容易遭水漫,造成水進棺淹對先人不好,影響子孫!因此才有缺少「拜孝人」的說法。
雖然有這樣的說法,但是大多流傳在農村,這個可能是老祖宗對於喪葬忌諱的然後得出這麼一個俗語,這並不能代表什麼。也不是就是說凹坑葬墳,子孫後代就一定不好,這個也有一定的迷信的說法在裡面,再現代社會,子孫好不好當然是要看他們自己努不努力,而不是單單靠這個所能夠決定的。
喪葬俗語對我們真的有影響嗎
事實上,隨著人們對於生命本身的不斷追問,現代人對於生命來講,更強調「活著的意義」。死亡的到來,本身意味著結束。起碼,當事者的意義已經終結。但是,「傳統秩序」本身,又不能一蹴而就地翻篇。所以,我們會發現,城鄉的「喪葬秩序」,已經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分化。不過,普遍來看,人們對於葬禮,依然較為重視。
很多人將這種定義為「迷信」,其實這樣定義也並不準確,這其實是「儀式感」的表達,因為,對於「識字率」較低的人群,很多人並不會深刻地表達悼詞,這可能是老一輩的的標配。
「傳統」本身「沒有原罪」,但因世俗的裹挾較重,就會失去本來的面目。目前來看,無論是鄉村,還是城市,只要是正當的我們都應該尊重,但是不應該去過分看中這個東西,過分的話,所有人都深惡痛絕,所有人都不得不辦,同時這也是對子孫後代也是一種不吉利的詛咒。
以上的觀點僅僅代表個人看法,有不同觀點的朋友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你得支持是我前進的動力!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下!小編會持續給各位帶來精彩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