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凹坑葬墳,拜孝缺人」是什麼意思?真的會有影響嗎?

2021-01-08 土家小小娃

小小俗語看出農村文化

在農村,人們對於俗語很是「痴迷」,俗語也成為了農村必不可少的部分。都說「凡有井水處,都聽單田芳」,其實,俗語也是農民喜聞樂見的一種生活情趣。

同時俗語中還蘊藏著許多大道理,畢竟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對我們現在少說也有一些意義。而「凹坑葬墳,拜孝缺人」這句說的就是農村喪葬習俗。自古以來農村喪葬習俗眾多,那麼這句話具體含義是什麼呢?那就跟著我來看看吧。

解釋雖通俗,但意義卻不小

在農村,喪葬習俗有很多的「規矩」,尤其是對墳地的選址考究更多!在農村俗語「凹坑葬墳,拜孝缺人」的含義是,在農村俗話說「前有照,後有靠」,前有水聚,後有來龍預示著子孫繁盛。而凹坑葬墳,的不妥之處在於,地勢低洼,容易遭水漫,造成水進棺淹對先人不好,影響子孫!因此才有缺少「拜孝人」的說法。

雖然有這樣的說法,但是大多流傳在農村,這個可能是老祖宗對於喪葬忌諱的然後得出這麼一個俗語,這並不能代表什麼。也不是就是說凹坑葬墳,子孫後代就一定不好,這個也有一定的迷信的說法在裡面,再現代社會,子孫好不好當然是要看他們自己努不努力,而不是單單靠這個所能夠決定的。

喪葬俗語對我們真的有影響嗎

事實上,隨著人們對於生命本身的不斷追問,現代人對於生命來講,更強調「活著的意義」。死亡的到來,本身意味著結束。起碼,當事者的意義已經終結。但是,「傳統秩序」本身,又不能一蹴而就地翻篇。所以,我們會發現,城鄉的「喪葬秩序」,已經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分化。不過,普遍來看,人們對於葬禮,依然較為重視。

很多人將這種定義為「迷信」,其實這樣定義也並不準確,這其實是「儀式感」的表達,因為,對於「識字率」較低的人群,很多人並不會深刻地表達悼詞,這可能是老一輩的的標配。

「傳統」本身「沒有原罪」,但因世俗的裹挾較重,就會失去本來的面目。目前來看,無論是鄉村,還是城市,只要是正當的我們都應該尊重,但是不應該去過分看中這個東西,過分的話,所有人都深惡痛絕,所有人都不得不辦,同時這也是對子孫後代也是一種不吉利的詛咒。

以上的觀點僅僅代表個人看法,有不同觀點的朋友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你得支持是我前進的動力!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下!小編會持續給各位帶來精彩的內容!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草木不茂不葬墳,山凹崩卻不住人」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草木不茂不葬墳,山凹崩卻不住人」。雖然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仔細想了老半天,但終究還是沒有想出來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探尋,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草木不茂不葬墳所謂的「草木」是指青草和樹木;而「不茂」是指不茂盛的意思。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樣的地方才會出現青草和樹木不茂盛的情況呢?
  • 農村俗語:「天空莫做屋,地空莫葬墳」,什麼意思?農村人的智慧
    農村俗語:「天空莫做屋,地空莫葬墳」,什麼意思?農村人的智慧關於農村裡面的俗語其實也是講過不少的,但是就是這簡簡單單的俗語卻是真正的蘊含了農村人的智慧,這也是大家不可輕視的。雖說這些俗語初聞語句有些簡陋,甚至是有些粗糙,但是當細聞其詳後就會發現,這可真當是十分有見地的。
  • 農村俗語「房墳相望,兒孫無人」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所居住的房子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房墳相望,兒孫無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俗語:地空不葬墳,天空不起屋,啥意思?地空和「天空」有何講究
    古時候,蓋房子和挖墳下葬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有著特別多的講究,人們根據這些講究演變成了能夠口口相傳的俗語,也就是說俗語來源於生活,俗語說:「地空不葬墳,天空不起屋」,講的是什麼?天空啥意思?有哪些講究?
  • 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
    在農村的人生活久了的話,就知道一些農村的特色,而在城裡是沒有見過的這些,其實也可以說是祖先們留下來的一些規矩,需要後人去遵守吧,經常會把這些些規矩濃縮成了農村的俗語,告訴後人他們該怎麼做?其實這些事祖先智慧的結晶,從這些詞語中可以了解農民的一些想法,還有農村的情況,下面就有三句俗語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有什麼道理呢?小夥伴們,隨小編去看看這三句是什麼吧!1.冬不坐石頭,夏不坐木,相信聽了的人都能夠非常理解這句話的意思,說的就是在冬天不能坐石頭,在夏天不能坐木頭,怎麼會有這種說法?我們可以知道在農村人嗎?幹活幹累了就隨地而坐,經常都是些石頭或者木頭,甚至是席地而坐。
  • 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是何意?有根據嗎?
    我國是一個農業發展歷史非常悠久的國家,所以中華文化有一半都是關於農村的文化。  而在這些農村文化中也有很多文化,一些老祖宗給我們的道理,通過俗語的形式體現出來。比如農村俗語:  「七不葬父,八不葬母  」  ,是何意?有根據嗎?
  • 農村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也正是房子對農民的重要性,在農村中關於蓋房子的講究特別多,從選址到蓋成,每一處都很有講究,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說的便是房子選址的問題,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水坑早搬家」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自古以來農民對蓋房子這件事情就特別重視,因為一座房子的蓋成不僅要花費一家人大半生的心血和精力,房子寄託了全家人的希望,所以人們在蓋房子時,從選址到建成,處處有很多講究,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就是關於房子選址的禁忌: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有水早搬家,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踹寡婦門,挖絕戶墳」,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在農村有一句諺語「踹寡婦門,挖絕戶墳」。是說的什麼?壞人確實有很多,有的確實壞的離譜、壞的冒煙,而且不但壞,只能說是五行缺德,在農村的很多老話俗語之中,很多都是關於壞蛋的描述,而且還都愛和四這個數字具有關聯,像什麼四大紅、四大綠、四大黑,這裡說的踹寡婦門,挖絕戶墳其實是農村俗語四大缺德之中的前兩句,後兩句是搶吃月子奶和打瞎子罵啞巴,統稱為四大缺德,這些舉動還真的壞的冒煙的缺德之事,為什麼這麼說呢?
  • 老人們常說:「地空不葬墳,天空不起屋」,「地空」指的是什麼?
    以前的農村人最在意的事情就是蓋房子,從選址到動工日期都會找人看一看,如果說房子是給活人住的,那麼給去世的人蓋房子就叫「打墓」,當然都是要選日子的,有句農村俗語叫「地空不葬墳,天空不起屋」,你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這句話說的是什麼
    由於常年的在外打工,對於自己家鄉的一些事情也會逐漸的消失,那些過去家鄉說的俗語,很多人都已經忘掉了。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農村的幾個俗語,你能夠理解都說的什麼嗎?農民自給自足1.冬不坐石,夏不坐木這句話看字面意思不難以理解,但是你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嗎?
  • 農村俗語:「前後左右『水射墳』,家無人丁絕後人」,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前後左右『水射墳』,家無人丁絕後人」。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仔仔細細揣摩了好半天,但還是沒有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所謂的「前後左右『水射墳』」也就是指墳墓的四周都有水流衝著墳墓而來,按照迷信的角度來講,這樣的墳墓家中是沒有後人的,是會出現絕戶的現象的。其實,這種迷信的說法是在故弄玄虛,是在唬人的。
  • 農村俗語:「門前墳,屋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啥意思?在理麼?
    在農村,房子的朝向一般都是坐北朝南,北面又稱「背面」,房子的身後應該朝著北方,其實主要是因為我國北方有冷空氣,房子的背面朝北,屋子裡相對會暖和一些。而朝南則是因為南面朝著海洋,受冷空氣影響較小,而且冬季的時候太陽升起的地方是東偏南,太陽折射角較小,更多的陽光可以斜射到南面,所以為了屋裡的取暖,農村人都會把房子建成坐北朝南。
  • 農村俗語『五十拜一,六十拜九,一百藏零』,啥意思,有啥講究?
    農村俗語流傳千年而不衰,自然有它真正存在的道理,有些俗語是關於農業生產,有的關於做人處事,有的卻是關于禁忌及忌諱,農村看似自由隨意,但實際有好多講究的事情,比如閏月給父母買紅衣服、出嫁回娘家夫妻不同床、大年初一不打掃垃圾等等,農村俗語『五十拜一,六十拜九,一百藏零』,又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 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什麼意思?習俗背後,是對先人的尊重
    文一縷秋天的風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什麼意思?這句俗語很簡單,就是要我們冬天的時候不要坐在石頭上,夏天的時候不要坐在木頭上,雖然知道俗語說的是什麼。但是大家肯定迫切的想要知道其中的原因吧,畢竟,總得明白事情的原由吧。不急,讓小編為大家說一下吧,因為在冬天的時候,石頭非常的冰涼,如果我冬天的時候,長時間坐在石頭上的話,溼氣是很容易進入我們的身體裡面,這樣的話,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 俗語:門前水,屋後墳,家旺人盛子榮歸,啥意思?看了心裡有個數
    文/霜序俗語:門前水,屋後墳,家旺人盛子榮歸,啥意思?看了心裡有個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俗語是一個不得不說的部分。那麼接下來,小編就來帶大家一起看看這個俗語。這個俗語就是「門前水,屋後墳,家旺人盛子榮歸」要想了解這句俗語,我們必須了解另一個和他相反的俗語,那就是「門前墳,屋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如果要蓋房子,一定不能讓房子的格局面朝著墳墓,而後面就是水。
  • 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有啥含義?為何要這樣說?
    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有啥含義?為何要這樣說?現代生活的緊湊,讓人們除了抓緊時間去掙夠生活的本錢之外,再也無暇顧及其他的事情。就更不要說那些從老一輩傳下來的經驗之談,就更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認認真真地感受,一句短小的話裡,是用多少人多少的經驗總結出來的。
  • 「七不葬父,八不葬母」說的是什麼,背後有什麼寓意?
    「七不葬父,八不葬母說的是什麼,背後有什麼寓意?文/松松談歷史隨著現代社會科技越來越發達和人類社會文明的高度發展,很多現代人都已經不相信所謂的俗語了。而且也有越來越多的農村人選擇到城市裡來打工,做生意等養活自己和家人,所以留在農村的人也越來越少。
  • 俗語: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水坑早搬家,啥意思?有道理嗎?
    房屋選址對人們來說很重要,選址的重要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選址好壞會影響到居住的安全性,錯誤的選址方法不利於日常生活,甚至有可能影響家人安全;二是選址好壞會影響到出行的便利性,錯誤的選址會給出行帶來不方便。正是基於以上兩點,以前人們修建房屋的時候才會依山水來建,既能方便出行,也能保證安全。
  • 農村諺語:「正月打雷,墳谷堆」,說的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古代我國農業不發達的年代裡,一年中糧食能否有收成至關重要,而糧食也是人們生活的物質的重要來源。而在以前農村年代裡,氣候預測和科學技術不發達,很多農業生產都是依靠農民們自己積累的生活經驗,通過不同時段觀察氣候變化來預測後期天氣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