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農民對蓋房子這件事情就特別重視,因為一座房子的蓋成不僅要花費一家人大半生的心血和精力,房子寄託了全家人的希望,所以人們在蓋房子時,從選址到建成,處處有很多講究,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就是關於房子選址的禁忌: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有水早搬家,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在理嗎?
門前老墳住千年: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如果房子的前面有老墳的話,並不會影響到人們的居住。最近這幾年回農村蓋房子的農民工越來越多,由於村子裡已經沒有多餘的老宅基地,所以農民在蓋房子時,只能選擇在村子的邊緣處的宅基地上蓋房子。眾所周知,農村的墳墓多是在耕地中,而耕地則和村子緊挨著,所以如果在村子邊緣處的宅基地上蓋房子時,自家房子的外面有老墳的可能性很大。
一般情況下,人們在蓋房選址時,會儘量避開墳地,因為大多數人都不想一出門就看到墳地,總是覺得會很掃興,但是如果不能避免的話,人們也會順其自然。老墳指的是已經有很多年年頭的墳墓,平日裡根本不會有人前來祭拜,看的久了,和其它耕地已經沒有多大的差別,所以門前有老墳並不會影響人們的正常居住。如果不願出門就看到老墳,可以在門前合適的位置壘砌一道高牆阻擋。
屋後水坑早搬家: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如果房屋的後面有水坑的話,要儘早搬家,否則會影響到家人的健康。之所以在農村會有「屋後水坑早搬家」的說法,主要有兩個原因:原因一,影響房屋的穩固性。在過去農村的房子幾乎都是用土坯製作而成,房子的安全性本身就很差,如果房屋後面有水溝,牆體長期浸泡在水中,時間久了牆體就會發生破損,地基也會變得不穩定,房屋的穩固性變差,人生活在有安全隱患的房屋內,生命會受到威脅。
原因二影響屋內環境。農村的房屋大多都是坐北朝南的朝向,如果是屋後有水,也就是說房屋的北側有水。由於有房間遮擋,房屋後面會很潮溼,牆體會很潮溼,如果屋後有水溝的話,不僅會讓牆體變得更加潮溼,屋內也會變得潮溼起來。屋內長期潮溼,便很容易滋生細菌,人生活在細菌較多的環境中會很容易生病,所以為了身體健康,如果屋後有水溝的話,要儘早解決問題。
很多人忌諱門前墳,但覺得屋後有水溝對自己並沒有什麼影響。人們之所以忌諱門前墳,其實就是害怕一些莫須有的東西,但從實際情況來看,莫須有的東西並不會影響人們的生活,反而是看似對我們的生活沒有影響的水溝卻我們的影響很大。你對這句「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水溝早搬家」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大家回復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