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義務資助全國千餘名貧困失學兒童
李建兵:孩子們心中的「好叔叔」
李建兵生活照。
前不久,河北省邢臺市寧晉縣婦聯收到李建兵寄來的3000元捐款。縣婦聯有關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李建兵雖不是寧晉人,但對於很多寧晉的孩子來說,他是有名的「好人」。
52歲的李建兵是文安縣高頭管區東洋町村人,現任國網冀北文安供電有限分公司蘇橋鎮供電所所長。邢臺市寧晉縣只是他連續資助的地點之一。從第一次開始資助學生到現在已有30多年,他說這都因為感恩之心。
7歲時,李建兵不慎掉到井裡,被同村的一位大伯救起。他一直記著這份恩情,想要好好報答,可大伯執意不肯接受任何回報,只鼓勵他好好做人。正是這次經歷,在李建兵心裡種下了正能量的種子:以後自己也要竭盡所能幫助別人。
1984年,參軍入伍的李建兵在與戰友一次閒聊時,得知文安縣黃甫管區的一個孩子因家庭困難面臨失學。「再難也不能讓孩子上不了學啊!」當時,他每月津貼只有8元錢,「給孩子寄5元,我留3元生活足夠了。」從那時起,他便開始省吃儉用、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資助貧困兒童。
多年來,李建兵通過電話、網絡,與多地民政、婦聯等部門聯繫,了解需要幫助的對象,由對方將捐款轉交給孩子們。如今,在新疆、寧夏、雲南、內蒙古以及省內多地,都有李建兵資助過的孩子。很多孩子學業有成,有了穩定的工作,想到文安當面感謝李建兵,但都被他拒絕了。「我幫助他們不是想被感謝,也不想讓他們因為被救助過而有負擔。我希望他們能輕鬆地學習、健康地成長。」多年來,他已累計捐助全國千餘名貧困失學兒童。
不接受回報,但李建兵有個特殊的「要求」,「願接受過幫助的人也能去幫助別人,這樣延續、擴展下去,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做好事』的隊伍中,也會有更多的人得到幫助。」
李建兵是那些孩子們背後的「好叔叔」,也是身邊人眼中的「熱心腸」。在文安縣大大小小的敬老院裡,經常能見到他的身影;車禍、暴雨……一有險情,他就會第一時間挺身而出。2019年10月,李建兵被評為「時代新人·河北好人」;今年,他被評為文安縣第七屆道德模範。
(來源:廊坊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