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兵30年義務資助全國千餘名貧困失學兒童

2021-01-10 網信河北

30年義務資助全國千餘名貧困失學兒童

李建兵:孩子們心中的「好叔叔」

李建兵生活照。

前不久,河北省邢臺市寧晉縣婦聯收到李建兵寄來的3000元捐款。縣婦聯有關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李建兵雖不是寧晉人,但對於很多寧晉的孩子來說,他是有名的「好人」。

52歲的李建兵是文安縣高頭管區東洋町村人,現任國網冀北文安供電有限分公司蘇橋鎮供電所所長。邢臺市寧晉縣只是他連續資助的地點之一。從第一次開始資助學生到現在已有30多年,他說這都因為感恩之心。

7歲時,李建兵不慎掉到井裡,被同村的一位大伯救起。他一直記著這份恩情,想要好好報答,可大伯執意不肯接受任何回報,只鼓勵他好好做人。正是這次經歷,在李建兵心裡種下了正能量的種子:以後自己也要竭盡所能幫助別人。

1984年,參軍入伍的李建兵在與戰友一次閒聊時,得知文安縣黃甫管區的一個孩子因家庭困難面臨失學。「再難也不能讓孩子上不了學啊!」當時,他每月津貼只有8元錢,「給孩子寄5元,我留3元生活足夠了。」從那時起,他便開始省吃儉用、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資助貧困兒童。

多年來,李建兵通過電話、網絡,與多地民政、婦聯等部門聯繫,了解需要幫助的對象,由對方將捐款轉交給孩子們。如今,在新疆、寧夏、雲南、內蒙古以及省內多地,都有李建兵資助過的孩子。很多孩子學業有成,有了穩定的工作,想到文安當面感謝李建兵,但都被他拒絕了。「我幫助他們不是想被感謝,也不想讓他們因為被救助過而有負擔。我希望他們能輕鬆地學習、健康地成長。」多年來,他已累計捐助全國千餘名貧困失學兒童。

不接受回報,但李建兵有個特殊的「要求」,「願接受過幫助的人也能去幫助別人,這樣延續、擴展下去,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做好事』的隊伍中,也會有更多的人得到幫助。」

李建兵是那些孩子們背後的「好叔叔」,也是身邊人眼中的「熱心腸」。在文安縣大大小小的敬老院裡,經常能見到他的身影;車禍、暴雨……一有險情,他就會第一時間挺身而出。2019年10月,李建兵被評為「時代新人·河北好人」;今年,他被評為文安縣第七屆道德模範。

(來源:廊坊都市報)

相關焦點

  • 李建兵:遇到需要幫助的人 我一定會伸手
    36年來,他堅持做好事不求回報,捐助了全國千餘名貧困失學兒童,先後救起了多位意外受傷、生命垂危的陌生路人,經常慰問敬老院的老人,被人們稱為「身邊的幫大哥」。今年10月,李建兵被評為「河北好人」。「建兵來啦!」「我又來看你們了,最近身體怎麼樣?」12月9日,文安縣第一中心敬老院,李建兵剛一進門,就被一位正在鍛鍊的老人拉住雙手。
  • 河南十八地市教育局局長為學生資助政策代言 形式新穎刷爆朋友圈
    大河網訊(記者 許會增 張楠)「鄭州市的學生和家長朋友們,我市將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及我省各項學生資助政策,確保不使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6月30日,鄭州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王中立率先登臺,為學生資助政策代言,這也拉開了全省十八地市教育局局長為學生資助政策代言的序幕。截至7月4日,已有鄭州、開封、洛陽、平頂山和安陽5市教育局長先後登臺代言。精美的海報,圖文視頻並茂的形式,介紹資助政策的二維碼,鏗鏘有力的承諾......這種形式新穎的視頻海報一經推出,便刷爆微信朋友圈。
  • 光榮脫貧戶李建兵:在疫情防控一線報黨恩
    2月6日一大早,李建兵就來換班。從鄉政府來的鄒興強一見到他就往外推,嘴裡說著:「你怎麼又來啦,還沒到你的班……」可不管怎麼勸,李建兵就是不走,轉身就忙活起來。  鄒興強苦笑著說,在這個監測點,李建兵是攆不走的倔人。
  • 95歲院士,累計捐款千萬,資助貧困學生,一件夾克穿30年
    誰能想到一名95歲的院士,沒有選擇默默地安享晚年,反而將自己一生的積蓄捐獻,去資助那些貧困的學子們?誰又能想到如此「大方」的一個人會對自己如此吝嗇,一件夾克一穿就是30年?但他會,他就是國內知名金屬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崔崑教授。
  • 李建兵:傾心教育 不覺辛苦只覺甜
    奮鬥中學教師李建兵任教20年,擔任班主任17年,14年一類競賽班班主任,8年數學教研組長,6年年級部主任。出身農村貧困家庭的他,深知教育對振興鄉村的重要性。正如校訓「志存高遠,自強不息」所言,李建兵與學生一同奮鬥、一同追夢。  老師的鼓勵激發了學生的潛能,相信變成了自信。在李建兵的引導、影響和教育下,一批批品德優秀、積極奮進的學子相繼被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的高校錄取。  李建兵的工作時間被師生們稱為「5+2、白+黑」。早上學生未到,他先到,晚上學生已歸,他還在。
  • 省教育廳副巡視員李金川一行到周口市調研學生資助管理工作
    9月13日,河南省教育廳副巡視員李金川、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宋振、省教育廳學生處副處長王明忠到周口市調研學生資助管理工作。  當日上午,李金川一行首先來到周口市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詳細了解周口市學生資助政策宣傳情況。
  • 信豐西牛鎮中心小學:推進教育扶貧 把希望帶給每一個貧困家庭
    二、積極宣傳,知曉扶貧政策  為全力抓好教育扶貧有關政策的宣傳工作,使廣大群眾對學生資助工作家喻戶曉;使廣大學生和家長對資助政策及操作流程應知盡知;使每一名學生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結合我校實際,積極探索宣傳新途徑,創新宣傳工作新方式。
  • 方城縣舉行2020年「希望工程 金秋圓夢」資助貧困大學生捐贈大會
    文圖:耿之本9月8日下午,由方城縣團委、關工委組織的2020「希望工程 金秋圓夢」資助貧困大學生捐贈儀式在方城縣第一高中會議中心盛大舉行。鄭州方城商會聯合方城駐鄭黨總支為全縣新考入大學的83名(含小史店鎮9人、清河鎮2人)家庭貧困學子送上每人2000元助學金。
  • 教育部介紹資助高校貧困家庭學生工作的有關情況
    今天在主席臺上就坐並回答大家提問的是: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教育部財務司巡視員崔邦焱先生;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副主任張光明先生。首先有請崔邦焱先生介紹這方面的有關情況。、多元化的資助貧困家庭學生的政策體系。
  • 先模人物隋剛:13年堅持一件事 「山東哥哥」名滿貴州
    2015年全省善行義舉四德榜榜上有名愛德先模人物——隋剛  大眾網泰安11月25日訊(記者 張冉 王洪玲)在山東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崗位,多年來他們一直在做同一件事,資助山區貧困失學兒童,他們有著同樣的名字——「山東哥哥」。
  • 李建兵撞球俱樂部:從東莞把國內青少年球員帶向世界舞臺
    這裡就是李建兵撞球俱樂部。相較於國人熟知的丁俊暉,作為國家隊教練、比丁俊暉早來東莞幾年的李建兵,在國人面前曝光不多,但絲毫不妨礙他在這個領域的貢獻。就在幾天前,2020年廣東省撞球錦標賽收官,李建兵撞球俱樂部、東莞市青少年撞球協會在複賽以來首個斯諾克大賽上斬獲頗豐。
  • 貧困兒童組成的公益棒球隊——讓體育改變孩子的人生
    東方彤坤(北京)體育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曉娟與前國家棒球隊隊長孫嶺峰聯合發起了「青年湖強棒愛心棒球基地」,給目前國內唯一一支由貧困兒童組成的公益棒球隊,也是唯一一支由多民族兒童組成的民族棒球隊「棒球天使隊」提供訓練場地。
  • 河南18位教育局局長「為學生資助政策「代言」 引發關注
    ­  目前,在河南,一個教育局局長為學生資助政策「代言」的活動,讓很多人眼前一亮。該活動擬讓18個河南地市教育局長,通過視頻海報的形式宣傳、介紹當地學生資助政策,並通過網絡等媒體傳播。活動一經推出,就引發了廣泛關注和好評。­  「鄭州市的學生和家長朋友們,我市將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及我省各項學生資助政策,確保不使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 印度兒童失學究竟有多嚴重?|地球知識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1683-印度兒童失學
  • 2017年以來 南昌累計資助貧困學生27325人次
    記者會上獲悉,2017年以來,南昌市共資助貧困學生27325人次,發放資助資金3012.07萬元。  2017以來累計發放貧苦學生資助資金3012.07萬元  據南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樊三寶介紹,南昌市貧困戶人均收入從2015年底4102元增至2020年底14134元,連續五年年均增幅28.6%,遠超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
  • 山東好青年「山東哥哥」隋剛:傾心11年幫扶留守兒童 籌資幾十萬...
    早在2002年夏天,剛剛踏入社會的隋剛,從新聞節目中看到貴州土家族留守兒童羅秀梅因為家庭貧困面臨失學的消息,當時,還處在實習期,月工資只有300塊錢的隋剛,當即決定幫助這位渴望上學的孩子重新走回課堂,從此,他無論自己的日子過得多麼緊,都定期從不高的工資裡省出很大一部分給羅秀梅寄錢寫信,鼓勵她好好學習,後來,隋剛從媒體上看到苗嶺山區還有很多為了生存苦苦掙扎的留守兒童,心酸裡,隋剛記下他們的地址
  • 「暖一雙小手」溫暖這個冬天 長江商報聯合蒙牛為貧困學生送愛心
    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訊(實習記者 李佳蕊 通訊員 吳小紅)1月6日,長江商報聯合蒙牛乳業前往湖北陽新縣龍港鎮河西小學,開展針對貧困兒童的「暖一雙小手」愛心捐贈活動,將一雙雙愛心手套和一箱箱蒙牛牛奶送給貧困學生
  • 教育部介紹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入學的政策措施及資助工作...
    長期以來,在我國學生資助工作的實踐中,我們提出並形成了「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工作目標,這是黨和政府的莊嚴承諾,這是學生資助工作的初心。隨著各教育階段學生資助政策的全面落實、資助標準的逐步提高、資助範圍的逐步擴大,全國學生資助規模不斷擴大,保障力度不斷提高。
  • 李建兵:「匠」心精雕鑄精品
    李建兵,帶領水電七局機電安裝分局的一群金結工匠,在白鶴灘施展十八般武藝,2019年7月7日,歷時387天,安裝總重量1872.9噸、焊縫總長度1638.314米的左岸首臺(1號)機組主機埋件全部安裝完成,一次合格率98.9%,達到三峽精品機組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