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一名95歲的院士,沒有選擇默默地安享晚年,反而將自己一生的積蓄捐獻,去資助那些貧困的學子們?誰又能想到如此「大方」的一個人會對自己如此吝嗇,一件夾克一穿就是30年?但他會,他就是國內知名金屬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崔崑教授。
早一批的大學生
崔崑院士算是國內很早的一批大學生了,1925年在山東濟南出生,隨後於1944年考入了武漢大學機械系。要知道那時候的大學生可不像現在這麼普遍。一方面是入學名額少,另一方面是那個年代能支持孩子上學的家庭也不多。所以崔崑院士那時候能考上大學很了不起。
本科畢業後,崔崑院士選擇留校,正式成為母校機械系的一名助教老師,從事一些教學相關工作。這個職位,他幹了3年。隨後他並沒有停止求學的腳步,而是選擇前往哈爾濱工業大學學習金屬學及熱處理專業。在哈工大求學的這3年時光,讓崔崑院士專業能力不斷提升,理論知識更加鞏固。
結緣華中科技大學
哈工大畢業後,他加入了北京鋼鐵學院(現北京科技大學)擔任講師,在這兒,他待了2年。2年後,他選擇加入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擔任副教授。從那時起,他便與華中科技大學結下了不解之緣。
從1956年初次加入華中科技大學,到1995年正式成為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再到1997年被評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最後在華中科技大學退休。崔崑院士將大半輩子青春奉獻給了華中科技大學,給了一批又一批的學子們。
對於學生的教育,崔崑院士可謂是毫無保留,儘可能地將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傳授給學子們,讓他們多學知識,提升本領,將來才能為國家為社會多做貢獻。
累計捐款千萬
從華中科技大學退休後,崔崑院士熱衷於貧困學生資助工作。2013年,崔崑院士和他的夫人一同向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捐款420萬元,用於設立「勤奮勵志」助學金。之所以給助學金取這樣一個名字,崔崑院士是這樣想的:之所以叫「勤奮」,是因為資助的學生必須要努力學習,之所以叫「勵志」,是希望資助的學生有良好的品德,有愛國之心。
420萬助學金分5年時間捐贈完畢,隨後2018年崔崑院士及其夫人再次向該助學金追加捐贈180萬元,這樣每年受到資助的貧困學生就從以往的45人增加至60人,這樣就能讓更多的優秀貧困學生不必為生活所困,專心學習,提升自己。
從2013年首次捐款,到如今,崔崑院士和他的夫人累計捐款4次,但是金額卻高達一千萬元,讓人由衷地敬佩。
對人慷慨,對己吝嗇
但是讓大家倍感意外的是,這樣對學生捐助極其大方的院士對自己卻十分吝嗇。崔崑院士家中家具簡陋,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富麗堂皇,老舊的木質家具,上面堆積一些雜物,和很多普通家庭沒什麼區別,甚至可以說是普通家庭中經濟較差的那一類。而對於自己的穿著打扮,崔崑院士更是不在意,對於衣服,只要能穿就好,這也是為什麼他的一件夾克穿了整整30年。
就是這樣一位對自己極其吝嗇的老人,卻慷慨地將自己一輩子的積蓄捐贈出去,用那些他應得的工資、津貼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貧困學子們。
請記住他的名字,他叫崔崑,一名95歲的慈祥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