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多位「山東哥哥」捐款395萬元幫助貧困學生

2021-01-11 山東頻道

原標題:3000多位「山東哥哥」捐款395萬元幫助貧困學生

18年來,一段跨越千裡的特殊感情讓齊魯大地與雲貴高原連接在一起,牽線者就是「山東哥哥」。

當隋剛在雲南播下一粒愛心的種子後,「山東哥哥」逐漸成了一個愛心群體,受捐者也將愛心傳遞了下去。

截至目前,3000多名山東漢子成為「山東哥哥」,他們累計捐款395萬元,共有4000多名貴州貧困學生受益。

如今,愛的故事還在繼續。

一斤多重的匯款單背後

是感人的助學故事

一摞從2002年至今的匯款單,有些邊角已經泛黃,顯示著歲月的痕跡,這些是隋剛放置在櫥櫃裡的「寶貝」。

從郵局最早的綠色大單子,到越來越小的小單子,用電子秤一稱,有一斤多重。

如果說一張匯款單就代表著一次善舉,這一摞匯款單就意味著善舉已經成為一種習慣。

翻看這摞匯款單,收款人一欄中「田這」的名字經常出現,收款地址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臺江縣,數額從幾百元到兩千元不等。

出生於1998年的田這與隋剛第一次見面是在臺江縣一所小學。那時,田這剛上小學五年級,躲在一群你一言我一語的孩子後面,是一個看起來不起眼的小男孩。

但隋剛還是看到了他,「這孩子那麼黑,那麼瘦,不管怎麼跟他說話,只是低著頭一言不發。」

沉默之中,隋剛不願放棄,他從別人那裡聽到,田這的父親已經殘疾,一家三口擠在一個廢棄廠房20平方米的簡易房裡。

再去貴州時,隋剛去看了那間簡易房,與他同行的一位愛心人士只是從門外瞄了一眼,就轉開身,蹲在門前點起了一根煙。

「那根本不是正常人家生活的樣子,屋裡沒有像樣的家具,兩張木板床,一堆舊衣服,除此之外別無他物。」時至今日想起那幕情景,隋剛還忍不住落淚。

從那時起,生活在這座簡易房裡的田這不斷收到來自山東的匯款單,500元、1000元、2000元……從小學到大學,從不間斷。至今,隋剛累計為田這捐款3萬餘元。

「每年『哥哥』都會來貴州一兩趟,他會帶我們到飯店裡吃飯。」談起隋剛時,田這嘴角翹起,他說每次他與「哥哥」相聚都很開心。

為什麼會叫隋剛「哥哥」呢?這不僅與隋剛身上樸實醇厚的山東漢子形象有關,更是因為他持之以恆的善舉在被資助孩子心中播下了愛的種子。

在初中二年級的時候,田這因為父親去世很有可能輟學,這個時候他得到隋剛的鼓勵。「你要堅強些。學費的問題,你不用擔心。如果你考上高中,每個學期我給你打1000塊錢。」擲地有聲的承諾溫暖著田這的心,從那時起,田這認定「哥哥」就是自己的家人。

「都是個人的努力,從小沒人管,高中住校三年,孩子也沒有學壞。」隋剛說,他從不會專門去找品學兼優的困難孩子,「哪怕成績倒數第一,只要願意上學,就供他。」

如今,當年那個黝黑瘦弱的小男孩田這已經長大,他在隋剛的幫助下飛出了山溝,奔向徐州這座距離「哥哥」更近的城市。2017年,田這拿到了徐州工程學院的錄取通知書,他第一時間告訴了「哥哥」。

在大學期間,攻讀電子科學技術專業的田這堅持兼職掙學費和生活費,他自立自強也很有愛心。「有一次捐款,我捐了100塊錢。」田這說,「哥哥」幫助了他,他要把愛心傳遞下去,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

「我也要像隋剛一樣

幫助貴州山區的孩子」

當姬迎花給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打來電話捐新衣時,田這和另外三個貴州女孩來到了山東。

這是每年寒暑假「山東哥哥」為貴州的孩子們安排的必備行程,每次邀請不同的孩子來山東遊玩,讓他們看看外面的世界。

對於大山裡的孩子來說,旅程是那麼的新鮮,第一次坐火車,第一次看大海,第一次住賓館,從濟南的趵突泉、動物園,到廣饒的孫子文化園看球幕電影,再到青島的海邊,他們一路歡呼雀躍又驚喜萬分地睜大著眼睛,怎麼看都看不夠。

今年1月,隋剛被選為山東省政協旁聽群眾代表,來到濟南開會的日子,三個貴州女孩正由其他「山東哥哥」帶著遊玩山東。

除了隋剛,「山東哥哥」的隊伍還很龐大,他們分布各地,也許互不相識,卻因為共同的善良向貴州山區的孩子們輸送著愛。

「去年六七月份,我看到『山東哥哥』的報導以後,就想著能到貴州幫幫山區的孩子。」淄博市80後小夥尚朋是當地某企業負責人,他專門組織企業員工捐贈了40包衣服,並跟隨隋剛來到了貴州。

當衣服運到村寨時,孩子們興奮得像過年一樣。「他們很少買新衣服,一般就是老大穿完給老二,然後再給老三。」進入村寨以後,尚朋真切地感受到了山區孩子的生活現狀,他說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小女孩沒有撕掉包裝袋就把棒棒糖塞進了嘴裡,因為她之前沒有見過棒棒糖。

「我也要像隋剛一樣,幫助貴州山區的孩子。」一張張淳樸可愛的笑臉刻在尚朋腦海中,每次回憶貴州捐助之行的場景時,尚朋心裡很不是滋味,於是他就成了「山東哥哥」的新成員。

「沒有統一的組織,誰都可以是山東哥哥。」隋剛說,貴州孩子來到山東,吃飯時有一位飯店老闆包圓,他就是「山東哥哥」,住宿時一家大酒店負責人盛情邀請,他也成了「山東哥哥」的一員。

隋剛和朋友們粗略統計,這些年自己曾接觸到的「山東哥哥」有3000多名,向貴州孩子們的捐款數額至少有395萬元,通過「山東哥哥」受益的孩子起碼有4000多人。

「其中就有一個濟南人,當山東哥哥七八年了,每個月都給孩子打過去2400元錢,從沒間斷,而且總是只留我的手機號,不讓對方知道自己的聯繫方式。」隋剛說,他也幾次想見見這個好心人,對方總是婉拒

一碗五塊錢米粉的感動

每當隋剛向別人講述自己與貴州孩子之間的故事時,總會提到一件小事,這件事初聽並不感天動地,但每次說起,這個快40歲的男人都會紅了眼眶。

那是一個沒跟他說過一句話的貴州小女孩,她的姐姐在一次活動中成為「山東哥哥」的幫扶對象。像其他很多自卑敏感的窮孩子一樣,在不熟悉的人面前,這個女孩也總是低著頭不發一言。

沒想到後來有一天,隋剛突然接到這個小女孩打來的電話,「哥哥,我今天在集上看見一個奶奶,給她買了碗5塊錢的粉。」稚嫩、充滿自豪的語氣,讓隋剛又驚又喜,而後流下了眼淚。

「在他們那,米粉是比較貴的主食,捨不得吃,5塊錢只能買到最普通的、什麼都不加的那種粉。」對於小女孩來說,自己的溫飽都是問題,卻能在這個年紀想到幫助素不相識的人,還願意跟他這個沒有過交流的哥哥訴說,這一切都讓他莫名感動。

從一開始感動別人,到如今自己被感動的次數越來越多,隋剛說,這也許就是十幾年來帶給他的最大改變。

「因為我也從小在貧困的環境中長大,懂得底層的那種辛酸。」隋剛說。

在剛開始做公益時,隋剛每月的工資只有800元,每個月還要還550元的住房貸款,每次往貴州寄30元、50元,有時攢幾個月的錢,一次寄過去300元。那時,雖然是他最難支撐下去的時候,但他還是一路走了過來。

「每個人都有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我認為這就是屬於我的價值。」隋剛說。

去年,隋剛去了兩次貴州,一次8月,一次9月,被問到為何間隔時間那麼短,他說,「剛回來就有人捐了一大批新衣服要送過去。」看,愛心總是那麼迫不及待。

相關焦點

  • 幫大山裡孩子走出來的「山東哥哥」
    幫大山裡的孩子走出來 「山東哥哥」的18年堅守  多年來積攢的一張張顏色、大小不同的匯款單、轉帳單、快遞單,被細心的隋剛整理在一起這些寫有或多或少數額的單據,是一名普通人關愛貴州山區貧困學生的見證。18年來,隋剛以「山東哥哥」名義資助的孩子們陸續完成了學業,走出了大山。  隋剛多年來對貧困兒童資助的故事感動了身邊很多人,也讓他收穫了不少榮譽稱號。面對榮譽,隋剛沒有失去自我。「我自己所做的一切並沒有什麼,能為孩子做什麼才是我最在乎的。
  • 95歲院士,累計捐款千萬,資助貧困學生,一件夾克穿30年
    早一批的大學生崔崑院士算是國內很早的一批大學生了,1925年在山東濟南出生,隨後於1944年考入了武漢大學機械系。要知道那時候的大學生可不像現在這麼普遍。一方面是入學名額少,另一方面是那個年代能支持孩子上學的家庭也不多。所以崔崑院士那時候能考上大學很了不起。
  • 山東好青年「山東哥哥」隋剛:傾心11年幫扶留守兒童 籌資幾十萬...
    「山東哥哥」隋剛給安龍縣納堡小學的孩子們送來課外書  這個80後的獨生子女,有著那麼多不識的少數民族弟弟和妹妹,他們在貧困的民族地區,為了書本費與一日三餐掙扎著,過早的懂事著。而隋剛,和他們在一起,一起努力的節省著、懂事著,他用一個80後能做到的所有,將生活的要求降到了最低。隋剛不但在物質上幫助那些孩子,更注重精神上對他們的幫助,一有空,隋剛就喜歡給孩子們寫信。鼓勵他們好好學習。
  • 「山東哥哥」隋剛: 不求回報個人希望傳遞善心
    資助貧困生連父母都沒告訴  隋剛所在的居民小區是他們單位的家屬院,10日,記者在這裡詢問了多位隋剛的同事以及鄰居,他們都稱自己不知道隋剛資助貧困學生。"隋剛介紹說,自從他開始資助貴州的幾個孩子後,這些受資助的學生以及學生的老師經常給他寫感謝信,現在已經有近百封了。  記者看到,學生們寫給隋剛的感謝信信封各種樣式都有,但信上的稱呼基本上都叫隋剛為"哥哥"。"我感覺稱呼我為哥哥很親切,這是受助學生對我的一片心意,我感到非常滿足、高興!"隋剛笑著說。
  • 海科控股有限公司向東營區紅十字會捐款300萬支援疫情防治
    1月29日上午,山東海科控股有限公司支援防控疫情捐贈儀式舉行。據了解,此次山東海科控股有限公司共向東營區紅十字會捐款300萬元,支援東營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並向所有受到疫情影響的人們表示衷心慰問,向所有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致以崇高敬意。
  • 先模人物隋剛:13年堅持一件事 「山東哥哥」名滿貴州
    2015年全省善行義舉四德榜榜上有名愛德先模人物——隋剛  大眾網泰安11月25日訊(記者 張冉 王洪玲)在山東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崗位,多年來他們一直在做同一件事,資助山區貧困失學兒童,他們有著同樣的名字——「山東哥哥」。
  • 陳香梅——為祖國總計捐款3000萬元
    早在1992年,她就率先在廣州、.上海、 武漢等10大城市設立了「陳香梅教育基金」,獎勵優秀教育家、科學家、作家和學生。她還有一個計劃,就是要在國內捐建100所希望小學。近年來,陳香梅更多關注的是欠發達地區的教育狀況。從1998年開始,每年的教師節她都趕回來,把大西北的優秀教師請到北京,在人民大會堂為他們頒發獎狀和獎金。她說:「中國實現現代化,教育最要緊。
  • 淄博市婦聯關懷山區兒童和貧困家庭「暖冬行動」啟動
    昨日下午,寒風凜凜,淄川區太河鎮幸福小學校園裡卻暖意融融,淄博市婦聯攜手市紅十字會、淄博晚報社、愛心企業走進太河鎮幸福小學,全市關注關愛山區兒童和貧困家庭的「暖冬行動」在這裡啟動,為太河鎮22名孩子和100戶貧困家庭送來價值4萬元的棉被、棉服、暖手寶、微波爐等暖冬物資。
  • 繼現場認捐貧困學生之後,天河這個神秘小區又有新行動
    11月7-8日,廣東公益恤孤助學促進會(簡稱恤孤助學會)聯合廣州天鑾小區30名經培訓的業主代表對信宜市72名受助貧困學生進行探訪活動。在今年仲夏夜慈善音樂會現場,該小區業主代表現場兜底捐助未獲認捐的31名貧困學生,共13.95萬元。
  • 汶川地震非洲小國傾盡全力捐款4萬元,我國之後舉動讓各國嫉妒
    汶川地震,非洲小國,傾盡全力捐款4萬元,我國之後舉動讓各國嫉妒。莫三比克是位於非洲南部的一個小國家,這個國家的發展可以說是非常的糟糕,在2018年的時候,該國人均GDP只有490.17美元,而且這已經是該國經濟高速發展之後的數字了,通過這一點我們也可以看出這個國家發展是有多麼的艱難。
  • 小夥患白血病接受哥哥骨髓捐贈 治療費差幾十萬
    原標題:小夥患白血病接受哥哥骨髓捐贈 治療費差幾十萬   福州新聞網6月10日訊(福州晚報記者朱丹華)長樂農村小夥林強走南闖北打工,收入雖然微薄,卻是家裡的頂梁柱。去年11月,26歲的林強突發Bcr/abl融合基因陽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高額的醫療費讓他的母親犯難。
  • 女孩廚房玩耍跌入開水鍋 發救助微信引160人捐款
    「救助燙傷女孩王夢君捐款接龍,無論多少,請伸出你們的手。」得知小夢君的不幸遭遇和家庭的困難情況,濟南的一位愛心人士在微信中發起了對小夢君的救助。短短三天的時間,160多位愛心人士積極響應,捐款金額已達8萬餘元。  不慎燙傷>> 廚房玩耍,不料跌入開水鍋  這場可能會影響小夢君一生的意外發生在半個月前。
  • 毒殺4484隻百靈鳥賠償395.97萬元
    原標題:毒殺4484隻百靈鳥賠償395.97萬元 利用60斤毒藥毒殺4484隻百靈鳥,近日,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首例非法捕獵野生動物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終審宣判:錫林郭勒盟中級法院判處三名被上訴人賠償涉案鳥類被毒殺造成的國家財產損失395.97萬元,並互負連帶責任。
  • 劉德華汶川地震捐款10萬遭謾罵,真相讓噴子無話可說,打臉眾明星
    劉德華身價百億,他在慈善方面也是有所造就,他做的善事多得難以累計,做的善事在香港有民間特首之稱,不過劉德華曾經在汶川大地震公開捐款10萬,這一行為也受到了很多網友的謾罵,很多網友表示,劉德華身為一個天王,才捐款10萬,這也太摳了吧,還不如不捐,他那時一度被稱為鐵公雞。
  • 李建兵30年義務資助全國千餘名貧困失學兒童
    30年義務資助全國千餘名貧困失學兒童李建兵:孩子們心中的「好叔叔」李建兵生活照。前不久,河北省邢臺市寧晉縣婦聯收到李建兵寄來的3000元捐款。縣婦聯有關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李建兵雖不是寧晉人,但對於很多寧晉的孩子來說,他是有名的「好人」。
  • 小國為汶川地震捐款4萬元,西方瘋狂嘲笑,中國的回報讓各國眼紅
    天災是我們無法掌控的災難,它給人們帶來的傷害是難以估量的,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了建國以來的特大的地震,在這一場天災中傷亡無數,許多的房屋建築全部倒塌,給人們帶來的經濟損失也難以估量,地震發生之後國家立即採取救援措施,全國人民也積極地為汶川人民捐款捐物。
  • 鋼鐵院士捐款超千萬,格局宏大,參透人生
    多年來崔老一直在做慈善,資助貧困學生、抗擊新冠肺炎等慈善活動中都少不了他的身影,今年7月,崔老和93歲的夫人朱慧楠教授決定捐款400萬元給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用於設立「新生助學金」, 用以資助133名家庭困難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