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嘯波及20個國家和地區 警報響徹太平洋地區

2020-11-30 騰訊網

地震引起的海嘯向周邊地區擴散。

警報響徹除美國本土和加拿大以外的整個太平洋盆地

海嘯波及美國、俄羅斯、中國臺灣、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澳大利亞、紐西蘭、斐濟、墨西哥、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哥斯大黎加、尼加拉瓜、巴拿馬、宏都拉斯、智利、厄瓜多、哥倫比亞和秘魯共20個國家和地區。

海嘯警報急劇擴散

據新華社電 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11日將海嘯警報範圍擴大至除美國本土和加拿大以外的整個太平洋盆地。

「海嘯是一連串海浪,頭一波可能並非最大,」這家海嘯預警機構說,「多波海浪抵達時,威脅可能持續數小時。」

美國西海岸和阿拉斯加海嘯預警中心當天向美國西海岸發布海嘯警報,涉及加利福尼亞中部至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邊境以及阿拉斯加州南部部分地區。

太平洋各國

紛紛發出海嘯預警

據新華社電 日本東北部海域11日發生芮氏8.8級(中國地震局測定為芮氏8.6級)地震後,位於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針對太平洋沿岸大部分地區發布了海嘯預警,各相關國家已分別採取了預警措施。

美國夏威夷州

首府檀香山市警報長鳴,當地廣播反覆播發海嘯預警,動員居住在沿海撤離區的居民及時撤離。預計第一波海嘯可於當地時間11日2時55分(北京時間20時55分)抵達。當局已經組織大巴疏散當地居民,並準備開放疏散中心。

位於美國阿拉斯加的海嘯預警中心也對美國西海岸和加拿大的部分沿海地區發布了海嘯預警。

印度尼西亞

印尼氣象、氣候和地球物理機構對該國巴布亞省、北蘇拉威西省、北馬魯古省等地發布了海嘯預警。

預測海嘯將於北京時間19時左右抵達印尼,該機構說,海嘯可能對印尼多地區造成影響,該國東部各島的北端尤其可能受到衝擊。

菲律賓

菲律賓火山和地震研究所對19個東部省份在內的地區發布2級海嘯預警,預計第一波海嘯將於北京時間17時至19時抵達菲律賓,浪高1米左右。

第一波過後,海浪可能將更高。菲軍方和警方已在東岸地區幫助居民撤離,前往地勢更高的地區。

俄羅斯

俄羅斯官員說,海嘯可能襲擊俄太平洋島嶼上數個城鎮和村莊,估計1.1萬人需要撤離。俄緊急情況部遠東薩哈林州總局說,薩哈林地區的3個居民點會受到威脅。當地預警中心拉響警報並啟動預警機制,開始疏散當地300名居民。

泰國、澳大利亞

泰國自然災害預警中心主任頌猜說,日本強烈地震引發的海嘯不會影響泰國,民眾不必驚恐。

澳大利亞海嘯預警中心官員告訴媒體,澳不會受到海嘯威脅。

中國解除海嘯警報

據新華社電 國家海洋預報臺11日晚宣布,11日中午日本地震引發的海嘯,海嘯波已於17時41分傳播到我國臺灣東部沿海,沿岸監測到小於50釐米的海嘯波。

預計海嘯波將於11日夜間至12日凌晨陸續到達我國大陸沿岸,波高小於50釐米。國家海洋預報臺解除此前發布的海嘯藍色警報。

中國臺灣氣象部門11日18時40分解除了早先發布的海嘯警報。

中國臺灣未出現傷亡

據悉,中國臺灣東部沿海各地測得的潮位變化水位差僅10公分,有關部門分析已無災害可能。截至21時,島內未出現人員傷亡報告。

為應對海嘯,宜蘭、花蓮、臺東等縣11日16時起停止上班上課。

當地消防部門均派出人員前往濱海區域,提醒居民和遊客注意防災,遠離岸邊。

關注中國

浙江福建廣東測到

最高30釐米海嘯

本報訊 國家海洋局國家海洋預報臺於23時30分繼續發布海嘯監測信息。

浙江大陳站20時30分監測到15釐米的海嘯波;浙江坎門站20時40分監測到30釐米的海嘯波;浙江石砰站20時20分監測到21釐米的海嘯波;福建三沙21時01分監測到23釐米的海嘯波;福建平潭站21時01分監測到10釐米的海嘯波;福建東山站20時40分監測到8釐米的海嘯波;廣東南澳站20時30分監測到15釐米的海嘯波;廣東遮浪站20時50分監測到12釐米的海嘯波。 (宗禾)

海嘯主要影響粵東沿海區域

本報訊 (記者何穎思)日本本州東部海域發生8.8級地震,地震引發的海嘯會不會對廣東帶來影響?

昨日傍晚,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國家海洋局南海預報中心有關負責人,他表示,國家海洋預報臺在15時10分發布了第一份海嘯藍色警報,主要針對臺灣省東部海域。22時左右,海嘯波將到達粵東沿海,波高40cm,還未達到警報水平,不會造成災難性後果。

國家海洋局南海預報中心主任白毅平根據目前的觀測數據表示,海嘯對廣東的影響主要在粵東沿海區域,22時左右海嘯波將到達粵東沿海,波高40cm以內,還沒達到警報水平,不會造成災難性海嘯。

對汕頭沿海影響甚微

本報訊 (記者陳正新)據國家海洋預報臺預報,由日本大地震引發的海嘯將於11日22時前後到達粵東沿海,將可能對汕頭等地造成一定影響。然而根據震前的預測,當日恰逢汕頭天文低潮期,最低海浪僅為40cm。

記者還了解到,為確保將海嘯的影響降至最低,汕頭市邊防支隊先後派出200多警力前往漁港、碼頭,向漁民發放《緊急告示》,第一時間轉移海上作業人員,幫助加固漁排、養殖網箱等,勸阻、協助漁船返港避風。

截至記者發稿,汕頭沿海地區的近千艘漁船已安全返港。

(廣州日報)

相關焦點

  • 日本解除部分地區海嘯警報或降低警報級別
    新華網東京2月28日電 (記者 吳谷豐)日本氣象廳28日解除了對東北部青森縣日本海沿岸發出的海嘯警報,將向青森縣其他地區、巖手縣和宮城縣發出的大海嘯警報降低為海嘯警報,但繼續保持太平洋沿岸的絕大部分地區的海嘯警報,並要求有關部門和居民保持警戒。
  • 【美阿拉斯加州海域7.5級地震:警報聲響徹全島 居民逃高地躲海嘯...
    【美阿拉斯加州海域7.5級地震:警報聲響徹全島 居民逃高地躲海嘯】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0月20日4時54分在美國阿拉斯加州以南海域(北緯54.74度,西經159.75度)發生7.5級地震,震源深度40千米。地震觸發了海嘯警報。
  • 海嘯如何預警?--專家詳解現有海嘯預警系統
    3月11日當地時間14時46分(北京時間13時46分),日本發生地震並在日本東北太平洋沿岸引發巨大海嘯,造成重大人員傷亡。高達數米的海浪將車輛等捲入海中,並衝毀沿岸建築。新華社發  新華網福州3月14日專電(記者 塗洪長)日本本州東部海域地震引發的海嘯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海嘯波延及多個國家和地區,引起全世界對於海嘯災害的關注。海嘯能預報麼?海嘯預警是怎麼發出的?
  • 日本氣象廳官員為海嘯警報過度致歉(圖)
    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報導,日本19個都、道、縣28日向近60萬戶居民發出海嘯避難警報。28日晚些時候,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宣布,取消對所有太平洋沿岸國家和地區的海嘯預警。新華社/法新新華網東京3月1日電 日本氣象廳發出17年來首個「大海嘯警報」的官員1日就預測過度表示歉意。氣象廳地震海嘯監視科科長關田康雄在1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致歉。
  • 廣東17日舉行40分鐘海嘯演習
    廣東17日舉行40分鐘海嘯演習  與浙閩瓊聯動,為我國首次;不涉及人員疏散、避難救險等行動  本報訊(記者田霜月 通訊員郭興民)國家海洋局計劃於本月17日在浙江、福建、廣東和海南四省舉行一場海嘯演習。這是我國有史以來第一次海嘯演習,也是太平洋海嘯預警系統國際協調組舉行的太平洋海嘯預警演習的一部分。
  • 美阿拉斯加州海域7.5級地震 引發海嘯警報
    美阿拉斯加州海域7.5級地震 引發海嘯警報時間:2020-10-20 19:5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美阿拉斯加州海域7.5級地震 引發海嘯警報 中新社舊金山10月20日消息,美國阿拉斯加州南部海域當地時間19日發生7.5級地震,美國國家氣象局國家海嘯預警中心對阿拉斯加半島沿岸發布海嘯警報
  • 印尼海嘯已致420人遇難 氣象局過早解除警報引爭議
    據悉,這還只是中蘇拉威西省首府帕盧市的統計數字,不包括震中所在的棟加拉(Donggala)縣和附近的Sigi地區,因為這兩個地區目前通訊仍然中斷,尚未收到遇難人數的報告。而在印尼的社交媒體上,印尼氣象局在發布海嘯警報34分鐘之後就解除警報的做法引發了巨大的爭議。
  • 美國沿海發生超級地震,多國拉響海嘯警報,日本自食排核汙水惡果
    為了避免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地震發生不久之後,太平洋周邊的各個國家迅速發布海嘯警報,要求沿海地區的居民緊急撤離。現在阿拉斯加地區有非常高的風險,整個太平洋沿岸的國家都可能受到波及,部分機構的監測數據顯示,阿留申群島附近的監控系統,已經發現有兩米多高的海水潮位變化,疑似已經形成了兩米的海嘯波。在這個強烈的大地震發生後,阿拉斯加又再次記錄了一系列地震,其中有2次比較大的餘震,分別定為4.6級和4.8級。
  • 美國阿拉斯加州南部海域發生7.5級地震,引發海嘯警報
    美國阿拉斯加州南部海域發生7.5級地震,引發海嘯警報 中新社舊金山10月20日消息,美國阿拉斯加州南部海域當地時間19日發生7.5級地震,美國國家氣象局國家海嘯預警中心對阿拉斯加半島沿岸發布海嘯警報
  • 美國阿拉斯加州南部海域發生7.5級地震 引發海嘯警報
    中新社舊金山10月20日電 美國阿拉斯加州南部海域當地時間19日發生7.5級地震,美國國家氣象局國家海嘯預警中心對阿拉斯加半島沿岸發布海嘯警報,部分區域居民轉移至海拔較高地區。據美國地質調查局地震信息網消息,地震發生於當地時間19日12時54分,震中位於阿拉斯加州桑德波因特東南約91公裡處,震源深度40.1公裡。
  • 20年內海嘯導致25萬1770人死亡!遇到海嘯,難道只有死路一條?
    海嘯由地震引起海底隆起和下陷所致。海底突然變形,致使從海底到海面的海水整體發生大的湧動,形成海嘯襲擊沿岸地區。而海嘯就不同了,雖然海嘯在遙遠的海面只有數釐米至數米高,但由於海面隆起的範圍大,有時海嘯的寬幅達數百公裡,這種巨大的"水塊"產生的破壞力非常巨大,嚴重危害岸上的建築物和人的生命。從有關數據來看,海嘯高達2米,木製房屋會瞬間遭到破壞;海嘯高達20米以上,鋼筋水泥建築物也難以招架。
  • 菲律賓海嘯預警!印尼、帛琉可能受影響
    隨後,菲律賓及印度尼西亞和帛琉的海岸都得到了海嘯警報。「今日俄羅斯」(RT)29日最新消息稱,美國國家氣象局的太平洋海嘯預警系統發布了一個危險的海浪警報,適用於距離地震300公裡範圍內的所有沿海地區。這其中包括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的大部分地區。
  • 加拿大西部地震未致嚴重損失 海嘯警報降級
    中新網10月28日電 據外電報導,加拿大西部海域的夏洛特皇后群島地區27日發生芮氏7.7級地震,並發生了多次餘震。目前沒有重大財產損失的報告。加拿大卑詩省部分地區居民疏散,但該省看起來可能不會遭受重創。
  • 海嘯知識科普
    到達科迪亞克島時為20多米。引起這次海嘯的原因,是3月27日傍晚,阿拉斯加大斷層活動產生的8.4級大地震。這是北美洲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地震,造成海岸線變動和大面積海底運動,從而引發了這次大海嘯。阿拉斯加受災最重,130餘人喪生,財產損失約5.4億美元。海嘯波及到美洲的太平洋沿岸、夏威夷和日本,直至南極,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失。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沿海小鎮,在9米浪高的襲擊下,幾乎全部摧毀。
  • ...並引發海嘯,東南亞和南亞數個國家受波及,造成重大人員傷亡。
    26日分别致電七國元首,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對上述國家遭受強烈地震和海嘯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表示誠摯慰問,對遇難者表示深切哀悼,並相信有關國家政府和人民一定能夠戰勝災害,克服困難,重建家園。 中國向受災國家提供2163萬元援助 中國11名遊客在泰治療 李連杰報平安 東南亞地震海嘯將不會對中國造成影響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受困中國公民   近年重大地震事故一覽
  • 研究表明馬尼拉海溝若發生大地震恐引發海嘯波及中國華南沿海
    ,海嘯事件共造成印度尼西亞,印度,泰國,斯裡蘭卡等國家近30萬人遇難】。根據模擬馬尼拉海溝發生的地震發現若馬尼拉海溝發生地震震級最大可能達到9.3級,預計引起地震的斷層長達900千米,引起的海嘯最高可達9.3米高【部分狹窄的海灣區域海嘯高度可能達到20米】,海嘯會深入中國臺灣內陸達到8.5千米,13個小時後海嘯會抵達泰國南部,19個小時後海嘯會襲擊曼谷,這次海嘯預計會影響中國,菲律賓,越南,柬埔寨等南海沿海的國家和地區。
  • 防空警報昨日響徹武漢上空 警報聲比環境噪聲高10分貝
    圖為:車載警報器試鳴 楚天都市報記者劉中燦攝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李月媛通訊員文翔)昨日是武漢淪陷80周年紀念日,16時,防空警報聲響徹江城工作人員介紹,這是一個由4個500瓦的揚聲器組成的移動可升降式警報器,在鳴防空報警的時候,按下按鍵,雲臺會自動升起將揚聲器託至高空,讓聲音覆蓋範圍更大。除了這種移動升降警報器,還有固定警報器、車載警報器、可攜式警報器、手持語音警報器、手搖警報器等共6類都參與了今年武漢市警報試鳴活動。如何讓武漢市所有的警報器能夠精準地同時響起,保證市民都能聽到呢?
  • 地震觸發了海嘯警報。
    【美阿拉斯加州海域7.5級地震:警報聲響徹全島 居民逃高地躲海嘯】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0月20日4時54分在美國阿拉斯加州以南海域(北緯54.74度,西經159.75度)發生7.5級地震,震源深度40千米。地震觸發了海嘯警報。
  • 2020年首個7級強震發生,等級7.7級,觸發海嘯警報
    但是在1月29日,牙買加發生7.7級強震,更是把今年的地震等級推向新的高潮,這次地震也成為2020年以來首個7級以上的地震,地震發生在加勒比海古巴和牙買加兩國之間10公裡深的地方,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造成損失的報告。
  • 2020年以來最強地震出現,海嘯警報發出
    在地震發生後,國際海嘯情報中心指出,因為地震震級較強、震源深度較淺,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貝里斯、古巴、宏都拉斯、墨西哥、開曼群島和牙買加等的海岸可能發生高達1米的海嘯,連美國佛羅裡達州的不少居民都接到了警報,並且疏散到安全地區,不過該海嘯警報隨後被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