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宣稱千島群島地震系北美板塊彈跳所致

2020-11-26 搜狐網

  新華網東京11月16日電(記者錢錚)對於千島群島東側的千島海溝附近15日晚發生的芮氏8.1級強烈地震,日本氣象廳認為,北美板塊向上彈跳是引發本次強震的原因。

  氣象廳說,從地震波分析,本次地震是典型的海溝型大地震。

千島群島東側的千島海溝附近是地震頻發地帶。太平洋板塊在這裡向西北方向緩慢插入北美板塊下方,在兩個板塊的交界處地層變形逐漸積累。為消除這種變形,北美板塊發生彈跳,此時多會引發地震。15日晚的這次地震也源於這種機制。

  根據日本氣象廳的觀測數據,本次地震的震源附近從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已先後發生了4次芮氏6級以上的地震。該區域在1958年11月和1963年10月也曾發生過芮氏8.1級的強烈地震。雖然這一區域的地震震源遠離陸地,但地震可能引發的海嘯則會給日本沿海地區造成很大損失。

(責任編輯:黃芳)

相關焦點

  • 12日「地震魚」出現,13日本千島群島就發生地震?真的是預兆嗎?
    12日「地震魚」出現,13日本千島群島就發生地震?真的是預兆嗎?最近在熱搜上關於地震的話題變得越來越多,在三天的時間內,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發生了兩次地震,雖然兩次地震的震級不大,但是多個地區震感比較明顯,德州泰安等多地也感覺到了明顯的震感,而在所有的地震當中,備受爭議的地區應該就是日本了。在近段時間來日本多地接連發生地震,北海道福島縣等。
  • 日本千島群島海域發生7.0級地震 2020年真是多災多難的一年!
    日本千島群島海域發生7.0級地震 2020年真是多災多難的一年!時間:2020-02-15 19:47   來源:中國地震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日本千島群島海域發生7.0級地震 2020年真是多災多難的一年!
  • 日本地震影響其它板塊 東部北美板塊應力或增強
    1891年以來,日本至少記錄有7次8級及以上規模地震,最早的記錄是1446年的8.9級地震。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所研究員李海兵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此次發生的大地震位於日本海溝西側的日本東海岸,是由於太平洋板塊沿日本海溝向西俯衝歐亞板塊之下,致使歐亞板塊向東反彈逆衝所致。」  中國地質大學地質構造專家萬天豐教授同意這一觀點。
  • 日本北海道和千島群島恐發生最大9.3級地震引起最高30米高的海嘯
    此前日本研究人員研究認為日本本州島東北部海溝-千島海溝未來將可能發生巨大地震,震級規模最大可達到9.3級,預計地震發生後北海道東南將遭遇最高27.9米高的海嘯波,而北海道釧路市將遭遇20.7米高的海嘯波,北海道東部根室市將遭遇22米高的海嘯波,預計地震發生後最快10分鐘內海嘯就可以襲擊日本北海道;另外預計日本巖手縣宮古市將遭遇29.7米高的海嘯波,青森縣八戶市將遭遇
  • 千島群島爆發強烈大地震,美日俄拉響海嘯警報,危險程度非常高
    據俄通社-塔斯社3月25日報導,俄羅斯科學院統一地球物理服務處薩哈林分支機構測定:俄羅斯時間03月25日5時49分(北京時間10時49分)在千島群島發生7.5級地震,震源深度達42千米。報導指出,在發布地震報告後,千島群島宣布發生海嘯預警。該機構消息人士說:「北庫裡爾斯克由於強烈地震而宣布了海嘯預警。」
  • 在南千島群島的領土爭端上,日本為何不敢直接跟俄羅斯叫板?
    美國認為條約內的割讓島嶼包括千島群島的北部群島、中部群島,並不包括日本所稱的北方四島地區。蘇聯利用了這一契機成功佔有了南千島群島,現在島上居住的都是金髮碧眼的俄羅斯人。戰後美蘇關係逐漸惡化,蘇日進入嚴重對抗狀態,雙方關係很快就跌入谷底,自然拒絕就領土問題進行談判。
  • 板塊運動導致日本地震頻發
    核心提示:地球板塊邊界為不穩定地帶,地震幾乎全部分布在板塊的邊界上。日本恰好處於兩大板塊交界處,因此導致地震頻發。什麼是板塊,為什麼地震帶上地震多發,網易探索整理了相關知識為您一一解讀。【網易專題:日本地震】地球表面被劃分為六大板塊根據板塊構造學說,地球表面覆蓋著堅固的板塊——地殼,這些板塊在以每年1釐米到10釐米的速度在移動。
  • 【自然資源部:千島群島地震可能引發海嘯 不會對我國沿岸造成災害...
    2020-03-25 12:16:23來源:FX168 【自然資源部:千島群島地震可能引發海嘯不會對我國沿岸造成災害性影響】2020年3月25日10時49分(北京時間),千島群島以東海域(49.18°N,157.52°E)發生7.7級地震,震源深度為60.0千米。
  • [思維拓展]世界火山地震帶
    根據新大地構造學說,全球地殼是由6個大板塊構成的,每個大板塊又可分為許多小板塊。板塊與板塊接觸的地方(板塊邊界)是地殼最不穩定的地方,是火山地震的多發區。板塊邊界可以分為碰撞邊界、俯衝邊界、增生邊界等類型。世界兩大山帶(見330頁)屬最新板塊碰撞邊界,這些地區的地殼運動還沒有停止,板塊碰撞仍在繼續,因此這些地區現在還經常發生火山活動和地震。板塊俯衝邊界主要分布在太平洋西部,包括從阿留申群島經日本、菲律賓,一直到南太平洋的一系列島弧和它們東面的海溝,大洋板塊沿海溝向下俯衝和消亡。
  • 日媒體稱日本北海道地震是「板塊邊界型地震」
    《每日新聞》晚版26日報導,日本北海道地震是「板塊邊界型地震」。  報導說,26日發生的北海道強烈地震,據認為是在北海道東部海域交匯的兩個板塊碰撞引起的「板塊邊界型地震」。這是以數十年至100年的周期定期發生的地震。今年3月,日本地震調查委員會預測,這一地區今後30年裡發生芮氏8.1級地震的機率是60%。日本氣象廳認為,這次地震可能屬於定期發生的地震。
  • 環太平洋地震帶活躍?日本又來了次5.6級地震,今年已有3次大地震
    3月最近幾天,我們看到了一些自然災難問題可能又不少了,確實在地震方面的發生較多。而根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在北京時間3月26日13時52分,日本火山列島地區又發生了一次相對較大的地震,中心坐標為北緯22.80度,東經143.45度,等級大小為5.6級,震源深度140千米。
  • 日方稱俄高官訪千島群島「傷害日本人民感情」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烏元春】據日本共同社9月24日消息,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24日透露,已就俄羅斯總統辦公廳主任訪問南千島群島(日稱「北方四島」)一事向俄政府提出抗議。俄羅斯駐日本大使館當天向俄新社表示,日本外務省通過外交渠道轉達了日方的觀點。
  • 「千島之國」印度尼西亞:氣候溼熱人口眾多,是東南亞最大的國家
    「千島之國」印度尼西亞印度尼西亞是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的簡稱,位於東南亞的馬來群島,馬來群島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而印度尼西亞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全國總共有大約17508個島嶼組成,國際上一般把印度尼西亞稱為「千島之國」,實際上可以稱為「萬島之國」,印度尼西亞的島嶼數量約佔世界島嶼總數的三分之一左右(世界島嶼總數估計在5萬個以上)。
  • 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不斷擠壓,日本可能或將沉入海底!
    日本,從我們上學學習地理的時候就知道,它位於板塊交接地帶,地殼運動十分活躍,所以地震、海嘯、火山活動等自然災害就會頻繁發生,單是地震大大小小就可達到上千次,可能對於日本民眾來說,這就像每天都要吃飯一樣,早都已經習以為常了吧。
  • 日本預測其太平洋沿岸今後可能發生特大地震和海嘯
    新華社東京4月21日電  日本內閤府21日公布了有關日本太平洋沿岸發生特大地震的預測情況,認為今後可能發生最大9.3級地震和近30米高海嘯。  據《日本經濟新聞》等媒體報導,內閤府預測,位於日本太平洋沿岸的日本海溝附近今後可能發生最大9.1級地震,千島海溝附近可能發生最大9.3級地震;巖手縣和北海道可能分別遭受最高29.7米和27.9米的海嘯襲擊。此外,青森縣和福島縣附近海域也可能分別出現高達26.1米和19米海嘯,福島第一核電站所在地可能出現最高13.7米海嘯。
  • 未來日本可能會發生大地震嗎?日地震調查局:概率很高!
    日本自2011年3月11日的311大地震後,還經歷過小笠原群島近海地震、2016年熊本地震和2018年北海道地震三次地震,當然規模無法還311地震相比,對於日本國民來說地震已是家常便飯,但大家依然非常擔心,像311這種大地震未來什麼時候會發生
  • 火山地震帶
    它圍繞著太平洋分布,從南美洲的南端開始,沿西海岸向北延伸,到北美洲阿拉斯加,折向西經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千島群島到日本。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又稱「歐亞地震帶」,主要分布於歐亞大陸,從印度尼西亞開始,經中南半島西部和我國的雲、貴、川、青、藏地區,以及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到地中海北岸,一直還伸到大西洋的亞速爾群島。
  • 日本小笠原群島一帶發生6.2級深源地震
    中國地震臺網自動測定:11月23日18時00分在日本小笠原群島地區附近(北緯27.26度,東經139.77度)發生6.2級左右地震(深源),最終結果以正式速報為準。:北京時間6月23日20時18分許,日本小笠原群島地區(北緯27.7度,東經139.7度)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460千米。
  • 日本千葉縣海域發生5.3級地震 日本位於哪條地震帶
    日本千葉縣海域發生5.3級地震 日本位於哪條地震帶天氣網訊,據美國地質勘探局消息,今天(17日)11點12分,位於日本千葉縣東北部海域發生震級5.3級地震。震源深度41.1公裡,所幸沒引發海嘯。雖然,我們都知道日本是個多地震的國家,但還有一部分人不太了解其中的原因。
  • 日本以東出現「天眼」,又突發7級強烈地震!分析:純屬巧合
    2月13日,正當我國中東部還處在寒潮未至的平靜狀態,暖溼水汽引動多地強盛回暖的時候,日本以東的北太平洋上天氣卻非常不平靜——從衛星雲圖上看,一個龐大的風暴系統正在日本和勘察加半島以東的北太平洋上咆哮,雲系橫跨上千公裡,核心區渾圓的結構看上去如同北太平洋打開了「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