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久花 | 水藻中之不可少者

2021-02-12 植物圖鑑

雨久花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植物名。據《中國植物志》,這一頗有詩意的名稱出自康熙年間的《秘傳花鏡》,一本講觀賞動植物的書。

特意找來看了看,書裡是這麼描述雨久花的:

雨久花苗生水中,葉似茈菇,夏月開花,似牽牛而色深藍。亦水藻中之不可少者。

詞條概括了雨久花的葉型、花型花色、花期和生境,卻也沒有講這一名字是如何來的。

↑圖自《花鏡》

現代植物分類學中,雨久花屬於雨久花科雨久花屬,學名 Monochoria korsakowii 。大名鼎鼎的水葫蘆是雨久花科的成員,南方常見的園林植物梭魚草也是。

雨久花科植物們都是這樣的水生植物。

↑雨久花

雖然《花鏡》中說雨久花「水藻中之不可少者」,但在《秘傳花鏡》編者「西湖花隱翁」——陳淏子的家鄉杭州,雨久花已經難覓蹤影。至少我從來沒有見過。前些年剛出版的《杭州植物志》中,也沒有雨久花收錄。

我只在北京植物園和北京的一些河道裡見過它。據說北方的沼澤溼地、水稻田裡還有雨久花生長。

↑雨久花葉

© 汪遠

六瓣兒晶瑩的藍色花朵,配上明亮的花蕊,雨久花是相當美麗的。

細看花朵,也有許多特別之處。

它的雄蕊有兩種形態,六枚雄蕊中的五枚是黃色,而一枚呈藍色,個頭也比其他的大上不少。

雌蕊相對不起眼,與藍色大個兒雄蕊分屬於花朵對稱軸的兩側。

↑雨久花花蕊

在學植物學基礎知識的時候我們會學到,植物花可以分為兩側對稱和輻射對稱兩類。

顯然雨久花就是個例外。就像人體一樣,雖然大致上是對稱的,但心臟長在左側、肝臟長在右邊...

↑雌蕊或是在對稱軸左側、或是在右側

如雨久花這樣花柱偏離中軸的植物並不多,目前僅在被子植物的雨久花科等11個科的部分種類中進行了報導。[1]

↑凋謝的雨久花

將要凋謝時,雨久花會把自己擰成麻花,同射幹的花一樣。

參考文獻

[1]林玉, 譚敦炎, LINYu, et al. 被子植物鏡像花柱及其進化意義[J]. 植物分類學報, 2007, 45(6):901-916.

作者:蔣某人

圖片:蔣某人、汪遠

本作品採用 (CC BY-NC-ND 4.0) 許可協議進行許可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4.0/deed.zh

轉載請務必保留以上聲明

相關焦點

  • 花現美一天【雨久花】
    雨久花學名:Monochoria korsakowii 別名:浮薔、藍花菜、藍鳥花花期:7~8月雨久花直立水生草本,其花大而美麗,淡藍色,像只飛舞的藍鳥,所以又稱之為藍鳥花。而葉色翠綠、光亮、素雅,在園林水景布置中常與其他水生觀賞植物搭配使用,是一種極好而美麗的水生花卉。亦可盆栽觀賞,花序可作切插花材料。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目:粉狀胚乳目科:雨久花科屬:雨久花屬種:雨久花產地生境主要分布於中國東北、華南、華東、華中。
  • 568.雨久花(藍鳥花、藍花菜)
    雨久花的花期通常為7-8月,但在亞熱帶地區可延長至10月開花。雨久花科是一個完全水生的科,約有9屬39種,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和溫帶淡水中。中國有2屬約6種:雨久花屬(Monochoria Presl )、 鳳眼藍屬(Eichhornia Kunth),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
  • 第五道菜的植物怎麼就成了雨久花了?
    👇雨久花,雨久花科雨久花屬。但是,國內流行的《小森林》電影版本裡,對一些植物的翻譯不準確,甚至有誤。比如,在前面筆記《秋之花·胡頹子》裡,提到過的。而最成問題的是,把春季篇第五道菜用的植物譯成了雨久花。👇鴨舌草,雨久花科雨久花屬。
  • 雨久花,一種具詩意的水生植物……
    水中盛開的雨久花我近前觀察和拍照。這花兒,我似乎是見過的,但怎麼也想不起它叫什麼。搜一下,出來一個詩意的名字——雨久花。這時候才想起,去年9月份,在首鋼園區的滑雪大跳臺那裡,曾見過它。當時只見到了一兩叢,而且花開很少,不像這裡的這麼壯觀。但不管怎麼說,算是熟面孔了,雖然我不曾記得它。
  • 雨久花的養殖方法,學會以下幾點,開出的花朵像藍色小鳥
    小編其實還是喜歡《雨久花》說到雨久花很多人沒聽說過吧,那麼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雨久花。雨久花是一種十分漂亮的花卉,開著大大的花,是淡淡的藍色,看起來就是是一隻待飛的藍色小鳥,所以雨久花又被稱作藍鳥花。它的葉子綠綠的,充滿了光澤,給人的感覺十分素雅。雨久花花姿優美,葉色美麗,十分的具有觀賞價值。還有非常好聽的花語:雨久花的花語是「天長地久」。
  • 小小的水藻拯救地球
    水藻產業必須具有一定規模,才能減少二氧化碳的含量,提供足夠的蛋白質。最後,生產者還必須說服食物加工者,讓他們認為水藻值得應用在他們的產品中——並說服消費者水藻可以作為食物。並且,整個星球都會從中收益。水藻是地球最古老的生命之一。同時,它也是世界上最簡單的有機生物之一。很多水藻都是單細胞生物,缺少像莖,葉和花瓣這樣複雜的結構。像水藻這麼微小的生物,卻對整個星球造成了如此巨大的影響。
  • 意想不到 水藻照片衝印法
    Giraud利用水藻對光線敏感的生物特性,將這些小生命放入培養皿,然後用燈箱將膠片投影到培養皿上。經過大約4天生長,這些水藻就會根據膠片投影的明暗「長」成綠色正片。最後,為防止水藻繼續繁殖,還要對照片進行滅活「定影」。不過,這項技術本身存在著缺乏效率,衝洗條件嚴苛等缺陷,如果大家有時間有感興趣可以試試,不過這在這個效率第一的時代或許很難成為主流照片衝洗技術。
  • 如意湖水藻瘋長 水面垃圾漂浮
    湖面大部分被水藻覆蓋。5月19日,有市民致電烏蘭察布晚報熱線8324844反映,集寧區如意大街北側的一個如意湖入夏以來水藻瘋長,水面垃圾漂浮。隨後,記者來到如意湖看到,確實像居民所說的那樣,翠綠的水藻覆蓋了大部分湖面。透過平靜的湖水,還可以看到水下也有大量水藻生長。湖面上漂浮著塑膠袋、衣服、飲料瓶和泡沫等生活垃圾。
  • 錦鯉飼養這些事,水草養護與預防清除水藻,小經驗分享
    還有的水草喜歡陽光的照射,可以把它們種在花盆中,用網懸掛在水族箱的上半部分。但是不能讓水草露出水面,然後就能愉快的進行陽光的照射了,可以根據生長的高度來調整花盆的高度。二.水溫要適合水草的種類繁多,每一種水草對水溫的要求都是不太一樣的。水溫的高與低,都會影響到水草的生長。一般來說,水溫控制在25℃,是對水草的生長比較有利的。
  • 魚缸內藻類爆缸讓人煩惱,控制好這些變量,才能控制住瘋狂的水藻
    飼養觀賞魚其實就是人為地製造一個生態系統,我們的目的就是讓魚兒在這個人造的生態系統中,存活更長時間。但是人為控制再怎麼精準,也沒辦法做到像自然生態那樣完善,所以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水族箱裡藻類泛濫的問題,會讓很多魚友感到苦惱。那麼是什麼原因引發了水藻的瘋狂生長呢?第一:光照過度有一些魚友飼養的水草缸,需要利用光照來刺激水草的生長的。
  • 北京昌平一河水華嚴重 八公裡水藻日可撈十多噸
    昨日,溫榆河馬坊橋河段,綠藻將水面蓋得嚴嚴實實,幾乎看不到河水,岸邊的水藻已開始變黑、腐爛。  一名在岸邊散步的男子將半塊磚扔進河中,砸出一片水窪。不到3秒,水窪便被水藻吞沒。  雖然下著小雨,但河面死氣沉沉,看不到一個水泡和漣漪。  「這水藻跟棉被一樣厚,這河水能放生嗎?」在橋下,來自朝陽區的牛先生用樹枝撥拉一下水面,帶起一堆浮萍。
  • 草缸常見水藻種類與防控辦法:鹿角藻
    鹿角藻是一種草缸中比較常見的水藻。靜止狀態時,鹿角藻的外觀非常像雄鹿的鹿角,多呈現黑褐色。在流動的水中容易與黑毛藻混淆,分枝狀是區別鹿角藻和黑毛藻的主要辦法,鹿角藻都帶有分支,且長度比黑毛藻長很多。鹿角藻經常纏繞在水草中生長,少量發生時手工清理很容易。
  • 小夥養6年水藻,撈起來一看卻是塑料,小夥:我照顧了它6年
    導言:小夥養6年水藻,撈起來一看卻是塑料,小夥:我照顧了它6年如今社會發展快,我們都會養些貓貓狗狗的來陶冶情操。那麼對於寵物我們如今也是從貓狗到豬到冷門寵物不斷額變化,魚更是成了一些人追求的面子工程。魚養不起怎麼辦?那就養海草啊!
  • 那生命中不可錯過的自然風光
    那生命中不可錯過的自然風光遊覽那些世界各地景致絢麗卻俗套的旅遊熱點的確令人乏味。如果你富於冒險精神,想要一窺地球最真實面貌,不妨去探索那些驚人的自然風光吧,多到讓你眼花繚亂。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古岡瓦納熱帶雨林澳大利亞聯邦,簡稱澳大利亞。四面環海,是世界上唯一國土覆蓋一整個大陸的國家。
  • 祂不可被描述,祂不可被觀測——聊聊遊戲中的上古之神「克蘇魯」
    根據克蘇魯神話系列中對克蘇魯的設定,祂,甚至祂們,是恐怖的、是無法被形容的,祂們是擁有著偉大力量的古老存在,更曾是在上古時期就統治過地球,其中克蘇魯是最為出名的那一個。因為祂沉睡在南太平洋的海底都市拉萊耶。有那麼一個傳說,當繁星的位置正確之時,拉萊耶將會浮出海面,克蘇魯將會醒來,為地球帶來浩劫。
  • 能源有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之分下列各類能源中,屬於不可再
    能源有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之分下列各類能源中,屬於不可再 2014-08-11 14:18  來源:  字體:大小  列印
  • 僅以此文獻給正奮戰在水藻爆發的一線新手
    按照除藻效率我簡單排個名次如下:No1.大和藻蝦堪稱食藻之王。一隻大和蝦相當於10隻成體黑殼蝦的效率。沒啥缺點,就是有點貴。No2.黑金剛螺這個除藻效率用過的應該沒有說不好的吧,應該也是售價最高的工具螺。缸壁清理的很徹底。
  • 地衣:環境的「監測員」植物「爬行」之謎
    地衣是一種生命力極強的植物,它能生存在其他植物無法生存的環境中,不論是在光禿禿的山巖上、潮溼的泥土裡、枝幹的背陰處、牆邊的縫隙間,都可見到它的身影。即使在高山峻岭、熱帶沙漠、北極荒原、冰天雪地等惡劣的環境中,它也能生長。據科學家調查統計,全世界被命名的地衣植物就達26000多種,人們稱地衣為「植物王國的開路先鋒」。
  • 什麼是知其不可而為之
    因為在《論語》中,這句話的上文有:「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這是孔子在論述「道」與「命」的關係。而通過查找資料,發現對這一段的理解,絕大多數也都是傾向於第二種。比如,楊伯峻先生《論語譯註》中的解釋是這樣的:子路在石門住了一宿,(第二天清早進城)。司門者問:從哪裡來?子路說:從孔家來。司門者說:就是那位知道做不到卻定要去做的人嗎?
  • 其實是越來越清的水裡長了水藻
    記者從西湖水域管理處了解到,其實不是長了「青苔」,而是湖水清澈,陽光甚好,西湖里的水藻在蓬勃生長。所謂「青苔」,其實是一些絲狀藻類和其它藻類、懸浮物質相互纏繞形成的藻團,其中絲狀藻類主要是顫藻夾雜部分水綿。顫藻,是一種自養型生物,沒有葉綠體,但會進行光合作用,因為它的細胞裡含有光合色素。它從哪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