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界望遠鏡再次取得重大突破!發現類星體黑洞噴流之謎!

2020-04-08 超弦

好消息,曾拍攝黑洞首張照片的視界望遠鏡發現了類星體內部奇怪的黑洞噴流之謎!

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在2019年4月10日拍攝到了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成功載入史冊!與此同時,事件視界望遠鏡正在收集數據以創建第一張黑洞圖像,同時它也在觀察一個更奇怪的物體,並成功取得突破進展。

視界望遠鏡再次取得重大突破!發現類星體黑洞噴流之謎!


那是一個類星體,一對充滿了超高速物質的噴流從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附近噴射出來。事件視界望遠鏡的數據表明,這些噴射流的工作方式與科學家們的預期不同,它們的底部存在著令人困惑的行為。

「我們知道,每當你打開一扇通向宇宙的新窗戶,你都會發現一些新的東西,」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射電天文學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Radio Astronomy)的天文學家、這項新研究的負責人金在英(Jae-Young Kim,音)在該研究所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在這裡,我們希望通過儘可能清晰的圖像找到射流形成的區域,我們發現了一種垂直結構。」

視界望遠鏡再次取得重大突破!發現類星體黑洞噴流之謎!


這個類星體被稱為3C 279,距離地球50億光年。天文學家認為這是一個類星體,因為它的中心有一個非常明亮的光點。這一點似乎是存在著粒子噴射的地方,而裡面包含大約10億個太陽的質量的黑洞-正在噴射出一些它不能完全捕獲的物質。

2017年4月,活動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對該天體進行了為期四天的研究。這項合作可以以不到一光年的解析度研究這些噴射流。(一光年是光在一年中走過的距離,大約9.7萬億公裡。)這些細節讓天文學家們在新的研究中分析靠近其源頭的噴流中的小細節。

但研究小組的發現出乎意料。根據這個新的觀點,尤其是在它的基礎上,噴射流是一個扭曲的結構,每天都在變化。研究人員還不知道這是如何發生的,但是他們認為這可能與噴流如何遇到黑洞周圍的吸積盤有關。

視界望遠鏡再次取得重大突破!發現類星體黑洞噴流之謎!


參與這項研究的科學家們還認為,噴射流的奇怪結構可能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噴射流中的物質以20倍於光速的速度向我們移動,這是一種複雜的光學錯覺。

就像去年發表的開創性的黑洞圖像一樣,這項新的研究依賴於事件視界望遠鏡的數據密集技術,將一個全球儀器陣列變成一個地球大小的巨型望遠鏡。2017年,8個天文臺參與了該項目。到明年夏天,這個數字將會變成11。參與的設施越多,視界望遠鏡的結果就越清晰。

「EHT陣列一直在改進,」活動視界望遠鏡的創始主任、哈佛-史密森天文中心的天文學家謝普·多爾曼(Shep Doeleman)在EHT協會發布的一份聲明中說。「這些新的類星體的結果表明,獨特的超低溫技術能力可以解決廣泛的科學問題,而隨著我們繼續向陣列中添加新的望遠鏡,這些問題只會越來越多。」

然而,由於2020年冠狀病毒COVID-19的大流行關閉了網絡內的天文臺,並迫使事件視界望遠鏡取消了2020年的年度觀測活動。


視界望遠鏡再次取得重大突破!發現類星體黑洞噴流之謎!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事件視界望遠鏡」,就可以獲取到你所需要的知識了!

視界望遠鏡再次取得重大突破!發現類星體黑洞噴流之謎!

相關焦點

  • 超越黑洞:事件視界望遠鏡解開了許多我們不知道的類星體之謎
    暢遊科學海洋,共尋宇宙之妙,大家好,我是南城~差不多一年前的今天,事件件視界望遠鏡合作組織發布了黑洞事件的第一張圖像。它的發布標誌著我們第一次直接觀測到了黑洞,在黑洞中,非常多的物質集中在一個很小的體積中,其吸引力之大甚至連光也無法從中逃逸。
  • 卓越的黑洞事件視界望遠鏡解決了我們所不知道的類星體之謎
    圖註: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合作組織於2017年4月11日發布的類星體3C 279中央核心及其射流起源的圖像。注意頂部「斑點」的方向,這是人類首次直接觀察到類星體吸積盤。
  • 事件視界望遠鏡計劃再發布新圖像,拍攝超強大黑洞噴流結構
    去年4月,事件視界望遠鏡國際團隊發布了首張「直接對黑洞成像」的照片,驚豔全球;今年4月,該計劃下另一團隊也發布了一張壯觀圖像:遙遠耀變體的電漿噴流結構。耀變體(blazar)為目前宇宙中已觀測到最劇烈的天體活動現象之一,屬於活躍星系核一種,被假定是位於宿主星系中央的超大質量黑洞;而在距離地球50億光年處有個光學劇變類星體(耀變體的次分類)3C 279,其中心是一個相當活躍的超大質量黑洞,它吸食附近恆星物質形成吸積盤、大量氣體不斷落入盤面,導致該黑洞在望遠鏡眼中極度明亮且閃爍不停;同時,該黑洞也以相對論性噴流形式將一些氣體噴回太空中
  • EHT再獲新發現!特大質量黑洞噴流揭開神秘面紗
    特大質量黑洞的圖像(EHT合作組織) 圖源:eso 這個特大質量黑洞位於一顆光學劇變類星體3C 279的中心,距離地球大約50億光年。
  • 全球第二張黑洞照片公布!「事件視界望遠鏡」拍的高糊圖片能解決類星體之謎嗎?
    時隔一年,天文學家們又公布了全球第二張黑洞照片——2017 年 4 月拍攝到的 55 億光年外的類星體 3C 279 中央核心及其射流起源的圖片。當地時間 2020 年 4 月 7 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天體學與天體物理學》(Astronomy & Astrophysics)期刊,題為 Event Horizon Telescope imaging of the archetypal blazar 3C 279 at an extreme 20 microarcsecond resolution(事件視界望遠鏡對類星體
  • 觀察類星體3C279,黑洞噴流通過磁重聯過程補充能量
    說到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大家想到最有名的成果可能是第一張黑洞直接成像,不過EHT團隊之一今年其實帶來了另項有趣的黑洞研究:發現噴流在距離黑洞1,000倍以上的距離突然變亮,中間仿佛隔著條無形信道。現在最新分析指出,黑洞噴流突然增強顯現,應與磁重聯現象有關。
  • 觀察類星體3C279,黑洞噴流通過磁重聯過程補充能量
    說到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大家想到最有名的成果可能是第一張黑洞直接成像,不過EHT團隊之一今年其實帶來了兩項有趣的黑洞研究:發現噴流在距離黑洞1,000倍以上的距離突然變亮,中間仿佛隔著條無形信道。現在最新分析指出,黑洞噴流突然增強顯現,應與磁重聯現象有關。
  • 全球第二張黑洞照片公布!「事件視界望遠鏡」拍的高糊圖片能解決類...
    在經歷了漫長的黑洞探索後,2017 年 4 月,全球 30 多個研究所的天文學家總算完成了對黑洞的拍攝工作。2019 年 4 月,首張黑洞照片公布,成為黑洞研究的裡程碑事件。時隔一年,天文學家們又公布了全球第二張黑洞照片——2017 年 4 月拍攝到的 55 億光年外的類星體 3C 279 中央核心及其射流起源的圖片。
  • EHT發布全球第二張黑洞照片,顛覆人類對噴射流狀態的認知
    這張黑洞照片拍攝於2017年4月,是一張55億光年外的類星體3C 279中央核心,以及其射流起源照片。 全球第二張黑洞照片來了。不難看出,這張照片依舊高糊,但它首次揭示了黑洞噴射流是呈彎曲狀,顛覆了天文學家以往對黑洞輻射流呈直線狀的印象。
  • 拍攝黑洞的望遠鏡發布了黑洞「打噴嚏」照片:裡面有一處意外
    其實,宇宙中的黑洞並非只會吞噬物質,也會「打噴嚏」,而且噴出的東西接近光速,長度可達數萬光年。去年4月初,「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公布了人類首張黑洞照片。時隔近一年後,該國際科學組織發布了黑洞的「打噴嚏」照片:一股從超大質量黑洞附近噴射而出的相對論性噴流。神秘的相對論性噴流本質上是超強等離子體。
  • 全球第二張黑洞照片公布!「事件視界望遠鏡」拍的高糊圖片能解決類...
    時隔一年,天文學家們又公布了全球第二張黑洞照片——2017 年 4 月拍攝到的 55 億光年外的類星體 3C 279 中央核心及其射流起源的圖片。當地時間 2020 年 4 月 7 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天體學與天體物理學》(Astronomy & Astrophysics)期刊,題為 Event Horizon Telescope imaging of the archetypal blazar 3C 279 at an extreme 20 microarcsecond resolution(事件視界望遠鏡對類星體
  • 第2張黑洞照片出來了,強大噴流一覽無遺,然而卻找不到洞在哪裡
    以前天文學家們大多是根據物理理論推測,不過在2019年4月10日,「事件視界望遠鏡」觀測與研究團隊發布了 M87 星系核心黑洞的第一張照片,這也是人類歷史上拍攝的第1張關於黑洞的照片。這個如同甜甜圈一樣的圖案,可以清晰地看出中間是一個黑黝黝的大洞一樣的存在,M87星系中心黑洞就隱藏在其中。
  • 「事件視界望遠鏡」拍下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
    黑洞是一種體積極小、質量極大的天體,具有非常強的引力,在它周圍的一定區域內,連光也無法逃逸出去,「事件視界望遠鏡」實際上嘗試觀測的是黑洞的「事件視界」。看到這張照片你會想到什麼呢?亦或這個電暖扇?雖然照片看上去有點像,蜂窩煤、電暖扇、甜甜圈.
  • 天文學家首度發現黑洞噴流源頭(圖)
    由包括中研院天文所的賀曾樸院士以及井上允特聘研究員所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首次觀察到了位於星系M87中心巨大黑洞附近所發出的高速噴流之源頭,並將這項重要的觀測結果於2012年9月27日發表於Science期刊。這項研究工作除了讓人類更逼近黑洞邊緣那受到黑洞重力扭曲的時空當中外,也提供了M87中心的巨大黑洞正在以高速旋轉的證據。
  • 連時空都被迫旋轉,發現黑洞通過磁重聯,為類星體噴射流供能
    幾乎所有星系中心都有一個黑洞,黑洞具有難以想像的巨大質量,因此可以吸引物質、氣體甚至光。但它們也可以以等離子射流的形式發射物質:一種從星系中心噴出具有巨大能量的等離子束,等離子射流可以延伸到數十萬光年的遙遠太空。當這種強烈的輻射被發射出來時,黑洞仍然是隱藏的,因為它附近的光線被強烈地彎曲,即事件視界,導致了黑洞「陰影」的出現。
  • 黑洞照片怎麼拍的 黑洞照片具體拍攝手法 事件視界望遠鏡是什麼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射電天文研究所所長安東·岑蘇斯對記者說,集合全球射電望遠鏡給黑洞拍照,有助於探索宇宙形成之謎。人類首次拍攝到的黑洞照片10日將在全球多地同時發布,岑蘇斯作為項目協作委員會主席及照片數據分析機構的負責人主持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新聞發布會。發布會前夕,岑蘇斯在德國波恩接受記者專訪時介紹,這個項目的主要任務是拍攝兩個黑洞。
  • 跨星系的類星體海嘯
    天文學家們利用NASA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獨特功能發現了宇宙中有史以來最活躍的類星體外流。這種外流起源於類星體,就像海嘯一樣橫穿星際空間,對類星體所在的星系造成了嚴重破壞。
  • 事件視界望遠鏡獲取到的黑洞是長什麼樣的?有什麼意義?
    黑洞視界外到底什麼樣明天就會揭曉了,事件視界望遠鏡的組建代表人類觀測水平的又一次提升,不僅可以用來觀測黑洞,還可以觀測很多難以觀測天體事件。事件視界望遠鏡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望遠鏡或者望遠鏡矩陣,由於單個超大口徑望遠鏡建造難度大,而射電信號擁有可組合起來的特點,科學家就利用近幾十年建設在世界各地的射電望遠鏡,將獲得的信號組合起來,經過去除背景雜質信號等方式,將獲得的信號放大,可以得到比單一望遠鏡更強的信號。
  • 科普:「事件視界」和「事件視界望遠鏡」——探尋黑洞的蛛絲馬跡
    新華社北京4月10日電(記者郭爽)在黑洞周圍,光線不能逃脫的臨界範圍被稱為黑洞的半徑或「事件視界」。對這個特殊區域,人類動用口徑相當於地球直徑的「虛擬望遠鏡」,探尋黑洞留下的種種「蛛絲馬跡」。根據著名理論物理學家霍金的理論,黑洞「事件視界」並非「有去無來」的單行車道。儘管物體一旦被吸入黑洞就會永遠消失,但如果經過數十億年的時間,黑洞可能會「滲出」一些被吸入物質的蛛絲馬跡。由於黑洞非常遙遠且半徑很小,以往設施沒有足夠的解析度來直接觀測黑洞,而是用觀察周圍恆星運動、吸積盤和噴流乃至引力波等間接方法來進行探測。
  • 第一張照片之謎,黑洞為什麼能被EHT望遠鏡「看到」?
    視界面望遠鏡為黑洞拍下的史上第一張「照片」即將公布了!暗物質粒子,可能已經被發現了!今天,科幻迷和天文愛好者都在奔走相告,這是人類移民外星球夢想捅破的又一張窗戶紙。今年的4月5日到14日之間,來自全球30多個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展開了一項雄心勃勃的龐大觀測計劃,利用分布於全球不同地區的8個射電望遠鏡陣列組成一個虛擬望遠鏡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