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二張黑洞照片公布!「事件視界望遠鏡」拍的高糊圖片能解決類星體之謎嗎?

2021-01-20 雷鋒網

雖然和首張黑洞照片一樣高糊,但對類星體的研究來說意義重大。

  文 | 付靜 

在經歷了漫長的黑洞探索後,2017 年 4 月,全球 30 多個研究所的天文學家總算完成了對黑洞的拍攝工作。

2019 年 4 月,首張黑洞照片公布,成為黑洞研究的裡程碑事件。

時隔一年,天文學家們又公布了全球第二張黑洞照片——2017 年 4 月拍攝到的 55 億光年外的類星體 3C 279 中央核心及其射流起源的圖片。

當地時間 2020 年 4 月 7 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天體學與天體物理學》(Astronomy & Astrophysics)期刊,題為 Event Horizon Telescope imaging of the archetypal blazar 3C 279 at an extreme 20 microarcsecond resolution(事件視界望遠鏡對類星體 3C279 的 20 微秒極限解析度成像),論文合著者多達數百位。

想必所有人都聽說過「黑洞」。

1915 年,愛因斯坦完成了其廣義相對論的基礎,並於次年正式發表。廣義相對論預言,在宇宙空間中存在一種天體,是由質量足夠大的恆星在核聚變反應的燃料耗盡而死亡後,發生引力坍縮產生的。這種天體的密度極大、體積極小,同時引力也極其強大,強到連光線都被吸引,無法逃逸。

1916 年,德國物理學家 Karl Schwarzschild 為這一預言做了精確解——Karl Schwarzschild 通過計算得到了愛因斯坦場方程的一個真空解,這個解表明,如果一個靜態球對稱星體實際半徑小於一個定值(這一定值便是著名的史瓦西半徑),其周圍會產生奇異的現象:一旦進入一個被稱為「視界」的界面,即使光也無法逃脫。

直至 1969 年,美國天體物理學家 John Archibald Wheeler 首次提出了「黑洞」的概念,從此傳播世界。

1970 年,美國「自由」號人造衛星發現了與其他射線源不同的天鵝座 X-1,天鵝座 X-1 上有一個比太陽重 30 多倍的巨大藍色星球,該星球被一個有 10 個太陽那麼重的看不見的物體牽引著。天文學家當時一致認為這個物體正是黑洞,這也是人類發現的史上第一個黑洞。

總的來說,科學家對黑洞的探索之路相當艱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黑洞無法直接被觀測到,因此科學家只能通過間接方式得知其存在、質量,及黑洞對其他事物的影響。

雷鋒網了解到,物體被黑洞吸入之前,黑洞引力帶來的加速度會導致摩擦,進而釋放出 x 射線和 γ 射線的「邊緣訊息」,而這就是科學家獲取黑洞存在的證據。當然,藉由間接觀測恆星或星際雲氣團繞行的軌跡,科學家也能尋到一些蛛絲馬跡。

為進一步了解黑洞、宇宙,科學家們用到了一個工具——射電望遠鏡。

射電望遠鏡是指觀測、研究來自天體的射電波的基本設備,包括收集射電波的定向天線,放大射電信號的高靈敏度接收機,信息記錄﹑處理和顯示系統等,可測量天體射電的強度、頻譜及偏振等量。

針對黑洞的研究,科學家們使用的是一種名為「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 EHT)的由多個射電望遠鏡形成的網絡。根據名稱不難看出,它嘗試觀測的實際上是黑洞的「事件視界」。

正如上文所述,我們可以把事件視界理解成是一種時空的界線。黑洞周圍的事件視界中,在非常巨大的引力影響下,黑洞附近的逃逸速度大於光速,使得任何光線皆不可能從事件視界內部逃脫,而在該事件視界外便不會受到黑洞的影響。

2006 年,全球 30 多個研究所的科學家們聯合起來,發起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給黑洞拍張照。

具體來講,這一計劃基於甚長基線幹涉技術(VLBI),藉助分布在世界多地的 8 個射電望遠鏡聯合觀測同一目標源並記錄數據,從而形成一個口徑等效於地球直徑的虛擬望遠鏡,將望遠鏡的角解析度提升至足以觀測事件視界尺度結構的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 8 個射電望遠鏡不全是單一的望遠鏡,其中包括望遠鏡陣列,比如位於智利的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陣由 70 多個小望遠鏡構成。

2017 年 4 月,人類完成黑洞照片的拍攝工作之後,便進入了漫長的數據處理過程。

2019 年 9 月,事件視界望遠鏡的合作組織獲得 2020 年「科學界的奧斯卡」科學突破獎基礎物理獎。

終於,美國東部時間 2019 年 4 月 10 日 9 時(北京時間 10 日 21 時),美國華盛頓、中國上海和臺北、智利聖地牙哥、比利時布魯塞爾、丹麥靈比和日本東京同時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公開了事件視界望遠鏡取得的第一項重大成果——人類有史以來獲得的第一張黑洞照片。

雖然第二張黑洞照片和第一張一樣高糊,但它對類星體的研究來說意義重大。

類星體,其實是類似恆星天體的簡稱,是一類離地球最遠、能量最高的活動星系核,比星系小很多,但其釋放的能量卻是星系的千倍以上。

類星體與脈衝星、微波背景輻射和星際有機分子一度被稱為 20 世紀 60 年代天文學的「四大發現」。長期以來也讓天文學家疑惑不解。

據了解,3C 279 是一顆光學劇變類星體,此前科學家們首次探測到類星體的超光速運動現象就是在該星體上探測到的。

其實,天文學家們選擇 3C279 作為觀測對象,可能的兩方面原因是:

2017 年 4 月,研究人員曾 4 次使用超高角解析度技術——1.3mm(230GHz)的甚長基線幹涉技術——來分辨 3C279 的中心噴射流,以便研究其接近噴射流發射源(高度可變的伽馬射線正是源於此)的精細尺度形態。

值得一提的是,這張圖片中的黑洞和虛擬、假想中的完全不同——天文學家一致認為黑洞輻射噴射流呈直線狀,但這張照片首次揭示噴射流呈彎曲狀。雖然目前尚不明確其原理,但這一發現無疑能幫助科學家更好地理解黑洞周圍的物理性質。

此外,研究人員也注意到,吸積盤上的旋轉材料在掉落黑洞時引起了細微變化,而這是之前從未觀察到的。

引用來源:

[1] https://www.aanda.org/articles/aa/pdf/forth/aa37493-20.pdf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BB%91%E6%B4%9E/10952?fr=aladdin#4_1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86%E8%BE%A8%E7%8E%87/213523?fr=aladdin#5_1

*招聘:雷鋒網急招熱點組資深編輯,有意者請發送簡歷至liufangping@leiphone.com


相關焦點

  • 全球第二張黑洞照片公布!「事件視界望遠鏡」拍的高糊圖片能解決類...
    在經歷了漫長的黑洞探索後,2017 年 4 月,全球 30 多個研究所的天文學家總算完成了對黑洞的拍攝工作。2019 年 4 月,首張黑洞照片公布,成為黑洞研究的裡程碑事件。時隔一年,天文學家們又公布了全球第二張黑洞照片——2017 年 4 月拍攝到的 55 億光年外的類星體 3C 279 中央核心及其射流起源的圖片。
  • 全球第二張黑洞照片公布!「事件視界望遠鏡」拍的高糊圖片能解決類...
    在經歷了漫長的黑洞探索後,2017 年 4 月,全球 30 多個研究所的天文學家總算完成了對黑洞的拍攝工作。2019 年 4 月,首張黑洞照片公布,成為黑洞研究的裡程碑事件。時隔一年,天文學家們又公布了全球第二張黑洞照片——2017 年 4 月拍攝到的 55 億光年外的類星體 3C 279 中央核心及其射流起源的圖片。
  • 公布的首張黑洞照片是怎麼拍的?什麼是事件視界望遠鏡?
    公布的首張黑洞照片是怎麼拍的?什麼是事件視界望遠鏡?不久前,天文學界發表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這張照片是數百名科學家經過十多年努力的研究成果,因此引起了全球的關注。那麼,讓我們一起研究下公布的首張黑洞照片是怎麼拍的呢?
  •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公布一周年:我們甚至拍到了黑洞「打噴嚏」會拐彎
    一年前拍攝到的有史以來第一張黑洞照片一年前,2019年4月10日,「事件視界望遠鏡」團隊發布了 M87 星系核心黑洞的第一張照片。現在,團隊又從「事件視界望遠鏡」的數據裡發掘出了關於一顆遙遠類星體,3C 279 的新信息。他們觀測到了這個類星體核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發射出來的噴流,並且將同類觀測的「畫質」提升到了鵝妹子嚶的程度。
  • 事件視界望遠鏡+「啁啾」=黑洞照片?揭秘黑洞照片背後的神秘之手!
    揭秘黑洞照片背後的神秘之手!IPRdaily導讀:北京時間2019年4月10日晚9:07,註定將成為一個被歷史銘記的時間。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張黑洞正式面世,這張拍了5天,用了兩年成像的的照片背後有何神秘隱情?
  • 全世界第二張「拍攝」黑洞照片公布:仍然模糊不清
    來源:IT之家 作者:騎士2019 年 4 月 10 日,全球六地(布魯塞爾、聖地牙哥、上海和臺北、東京和華盛頓)以英語、西班牙語、漢語和日語四種語言,通過協調召開全球新聞發布會,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宣布一項重大成果,公布了世界第一張黑洞照片
  • 全世界第二張 「拍攝」黑洞照片公布:仍然模糊不清
    IT之家4月9日消息 2019年4月10日,全球六地(布魯塞爾、聖地牙哥、上海和臺北、東京和華盛頓)以英語、西班牙語、漢語和日語四種語言,通過協調召開全球新聞發布會,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宣布一項重大成果,公布了世界第一張黑洞照片。時隔一年後,全球第二張拍攝黑洞照片公布,顯示了黑洞向外猛烈噴射了大量物質。
  • 超越黑洞:事件視界望遠鏡解開了許多我們不知道的類星體之謎
    暢遊科學海洋,共尋宇宙之妙,大家好,我是南城~差不多一年前的今天,事件件視界望遠鏡合作組織發布了黑洞事件的第一張圖像。它的發布標誌著我們第一次直接觀測到了黑洞,在黑洞中,非常多的物質集中在一個很小的體積中,其吸引力之大甚至連光也無法從中逃逸。
  • 卓越的黑洞事件視界望遠鏡解決了我們所不知道的類星體之謎
    差不多一年前的今天,事件視界望遠鏡合作組織發布了黑洞事件視界的第一張圖像。它的出版標誌著我們第一次直接檢測到一個特殊空間區域,在該區域中,如此多的物質集中在如此小的體積中,甚至沒有光也無法從中逃逸。射電天文學的長期目標之一,是提高我們對中心黑洞周圍區域這些類星體射流的觀測的解析度,以期希望確切了解哪些物理過程正在推動這種超高光度的輻射產生。隨著事件視界望遠鏡的問世,該望遠鏡是完成這項工作的最好的工具。圖註:地球半球之一對事件視界望遠鏡的成像功能做出貢獻的不同望遠鏡和望遠鏡陣列的視圖。
  • EHT發布全球第二張黑洞照片,顛覆人類對噴射流狀態的認知
    這張黑洞照片拍攝於2017年4月,是一張55億光年外的類星體3C 279中央核心,以及其射流起源照片。 全球第二張黑洞照片來了。不難看出,這張照片依舊高糊,但它首次揭示了黑洞噴射流是呈彎曲狀,顛覆了天文學家以往對黑洞輻射流呈直線狀的印象。
  • 「事件視界望遠鏡」拍下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
    北京時間4月10日21點,全球多國科研人員合作的「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向世界公布了人類有史以來獲得的第一張宇宙黑洞照片。
  • 探索| 人類歷史上第二張黑洞照片:彎曲噴流,顛覆人類認知
    交匯點訊 全球第二張黑洞照片來了。  4月初,距離全球首張黑洞照片發布一年,天文學家團隊獲得了一張由超大質量黑洞驅動的巨大等離子體射流的圖像,這張照片顯示黑洞正向外猛烈噴射大量物質。  55億光年外的黑洞長這樣  第二張黑洞照片上的超大質量黑洞位於距離地球約55億光年外的類星體中心,從論文信息看,這張黑洞照片拍攝於2017年4月,同樣由事件視界望遠鏡拍攝;該類星體看起來非常明亮,在很多年前就被天文學家命名為3C 279。
  • 史無前例的壯舉:由事件視界望遠鏡拍攝的首張黑洞照片就要出來了
    你們很多人可能都已經知道,4月10號,我們將看到一張來自於事件視界望遠鏡(EHT)的所謂的「黑洞的第一張照片」。我不是觀測天體的物理學家,所以我的問題是:他們是如何拍攝這張無線電圖像的,它是否與質量更好的舊式射電望遠鏡一樣,還是這張照片背後是否含有新技術?
  • 全球第二張黑洞照片公布:猛烈噴射大量物質
    自去年4月10日,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宣布一項重大成果,公布了世界第一張黑洞照片後,在今年月的10日,又公布了第二張黑洞照片。據介紹,這張照片顯示了黑洞向外猛烈噴射了大量物質。當然,由於並非真實存在圖像,普通人看起來容易一頭霧水。
  • 視界望遠鏡再次取得重大突破!發現類星體黑洞噴流之謎!
    好消息,曾拍攝黑洞首張照片的視界望遠鏡發現了類星體內部奇怪的黑洞噴流之謎!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在2019年4月10日拍攝到了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成功載入史冊!與此同時,事件視界望遠鏡正在收集數據以創建第一張黑洞圖像,同時它也在觀察一個更奇怪的物體,並成功取得突破進展。
  • 全球第二張黑洞照片公布?-虎嗅網
    還記得去年發布的第一張黑洞照片嗎?拍攝這張照片的數百名研究人員分享了基礎物理學突破獎的300萬美元獎金。他們沒有坐享功勞,而是在整整一年後的現在發布了黑洞射流的新圖像。該圖像發表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由「事件視界望遠鏡」計劃拍攝。這個龐大的研究計劃該團隊由哈佛大學和史密森尼大學天體物理學中心的科學家領導,包含8臺射電望遠鏡,以及遍布全球的一大批研究人員。
  • 第二張黑洞照片公布,黑洞們到底有多大?
    2019 年 4 月,首張黑洞照片公布,成為黑洞研究的裡程碑事件。時隔一年後,全球第二張拍攝黑洞照片公布,比起第一張,第二張照片更加清晰,且顯示了黑洞向外猛烈噴射了大量物質。類星體3C 279 中央核心及其射流起源雖然僅僅是一張照片,但它對類星體的研究來說意義重大。
  • 剛剛,首張真實黑洞事件視界照片衝洗兩年後曝光,黑洞原來是這樣
    就在剛才,「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將全世界第一張黑洞的照片公布了出來,它長這樣:別看只是一張簡簡單單圖片,但它卻是由位於南極望遠鏡;位於智利的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陣;位於智利的阿塔卡馬探路者實驗望遠鏡;墨西哥的大型毫米波望遠鏡;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
  • 「雙語彙」Black hole and EHT 黑洞與事件視界望遠鏡
    最近,人類拍攝到的首張黑洞(black hole)照片公布,終於揭開了宇宙中這一「看不見、摸不著」天體的神秘面紗。多少年來,由於觀測手段和計算能力有限,黑洞一直停留在理論物理學家的預測中。人們只能偶爾在科幻電影中遐想黑洞的「面容」。
  • 黑洞照片怎麼拍的 黑洞照片具體拍攝手法 事件視界望遠鏡是什麼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射電天文研究所所長安東·岑蘇斯對記者說,集合全球射電望遠鏡給黑洞拍照,有助於探索宇宙形成之謎。人類首次拍攝到的黑洞照片10日將在全球多地同時發布,岑蘇斯作為項目協作委員會主席及照片數據分析機構的負責人主持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新聞發布會。發布會前夕,岑蘇斯在德國波恩接受記者專訪時介紹,這個項目的主要任務是拍攝兩個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