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4 月,首張黑洞照片公布,成為黑洞研究的裡程碑事件。
時隔一年後,全球第二張拍攝黑洞照片公布,比起第一張,第二張照片更加清晰,且顯示了黑洞向外猛烈噴射了大量物質。
類星體3C 279 中央核心及其射流起源
雖然僅僅是一張照片,但它對類星體的研究來說意義重大。
類星體,其實是類似恆星天體的簡稱,是一類離地球最遠、能量最高的活動星系核,比星系小很多,但其釋放的能量卻是星系的千倍以上。
類星體與脈衝星、微波背景輻射和星際有機分子一度被稱為 20 世紀 60 年代天文學的「四大發現」。長期以來也讓天文學家疑惑不解。
據了解,3C 279 是一顆光學劇變類星體,此前科學家們首次探測到類星體的超光速運動現象就是在該星體上探測到的。
說起黑洞,我們並不陌生。
1916年,德國天文學家卡爾·史瓦西通過計算得到了愛因斯坦場方程的一個真空解,這個解表明,如果一個靜態球對稱星體實際半徑小於一個定值,其周圍會產生奇異的現象,即存在一個界面——「視界」,一旦進入這個界面,即使光也無法逃脫。
《三體III》中,研究黑域的高Way就將自己永遠地留在了「視界」裡。
這個定值稱作史瓦西半徑,這種「不可思議的天體」被美國物理學家約翰·阿奇博爾德·惠勒命名為「黑洞」。
人類至今發現的黑洞有60多個,但實際上的數量可能無法估量。
黑洞到底有多大呢?只看數字可能大家很難有一個感性的認識,那就快戳下面的視頻來看看叭!
↓↓↓
你覺得掉進黑洞裡會發生什麼?評論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