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子超光速現象一旦證實,將推翻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2020-12-03 全球熱點聚焦

中微子是什麼?研究中微子到底有什麼意義呢?我們還是一步一步來講解。

中微子是輕子的一種,是組成自然界的最基本的粒子之一,常用符號希臘字母v表示。中微子個頭小、不帶電,可自由穿過地球,自旋為1/2,質量非常輕(有的小於電子的百萬分之一),以接近光速運動,與其他物質的相互作用十分微弱,號稱宇宙間的「隱身人」。科學界從預言它的存在到發現它,用了20多年的時間。

中微子這種強悍的穿透力讓科學家吃盡了苦頭,為了看到它,科學家只能守株待兔,讓大量中微子與大量探測物質接觸,雖然單個中微子的反應機率小,但是總量上來以後,還是能看到一些中微子發生反應事例的。為屏蔽其他粒子的幹擾,中微子探測器一般都建在地下數百甚至上千米的礦井或者山洞中。此次發現OPERA實驗組屬於義大利格朗薩索國家實驗室,它位於橫穿義大利的格朗薩索山脈中,一條高速公路隧道連接山的兩邊,中間有3個大山洞,洞中建起了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粒子物理實驗室,實驗室在地下1400米深處。

2013年11月23日,科學家首次捕捉高能中微子。而新一代的國際中微子實驗,包括測量三種中微子的質量順序以及中微子CP破壞的實驗計劃都是根據大亞灣實驗的結果進行設計的。

研究中微子的意義,從微觀世界來講,可以研究物質的結構組成,宏觀上也涉及到宇宙的起源,中微子具有優異的穿透性能,所以能夠通過研究中微子,得到遙遠地方的天體的信息。 還有,中微子通信是一個研究方向,它具有很強的方向性和優異的保密性能.它可以直接穿越地球傳播。

極地中微子探測站

中微子可以用來解釋宇宙的起源問題。科學家相信,宇宙在大爆炸之初,同時產生了物質世界和反物質世界,在宇宙的起源和演化過程中,曾經存在過反物質世界,只是它後來消失了。它消失到哪裡去了?要揭示反物質世界的消失之謎,就要從現存的物質世界中找尋蛛絲馬跡,而科學家普遍認為,廣泛存在於物質世界中的中微子,就包含了反物質世界是如何消失的重大信息。在100多億年前,由於中微子的作用,反物質消失了,最終形成了我們的世界。

費米實驗室欲揭秘宇宙形成機制

中微子振蕩

中微子總共有三種,電子中微子,μ中微子和τ中微子。由於中微子有質量,它們會發生相互轉化,叫中微子振蕩。為了研究這種現象,從2009年到2011年OPERA利用位於日內瓦的歐洲核子中心(CERN)的超級質子同步加速器產生了一萬億億顆速度極大的質子,轟擊靶標,產生出一束束高強度高能量的μ中微子,在地下穿透重重巖石,射向OPERA的乳膠徑跡探測器,總共檢測到16000個中微子。

大亞灣實驗基地

CERN離OPERA有730公理,在這個距離上很多μ中微子會轉變為τ中微子,檢驗探測器上探測出的中微子,可以檢驗粒子物理理論是否正確。這類中微子振蕩實驗在很多國家的多個實驗室開展,分別測量太陽中微子,大氣中微子,核電站中微子,以及加速器產生的中微子的振蕩,中微子跑動的距離從數十米到一千五百億公裡。

其中比較著名的有美國Homestake中微子探測器(Raymond Davis於1967年到1985年在這裡發現了太陽中微子的振蕩,獲2002年諾貝爾物理獎),日本的神岡/超級神岡探測器(小柴昌俊從1982年開始建造該實驗室,在這裡發現很多中微子振蕩效應效應,獲2002年諾貝爾物理獎)。

義大利實驗室發現變形中微子

超光速的中微子

歐洲科學家在實驗中發現,中微子速度超過光速。如果實驗結果經檢驗得以確認,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提出的經典理論相對論將受到挑戰。光速約每秒30萬公裡,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認為沒有任何物體的速度能夠超過光速,這成為現代物理學的重要基礎。如果真的證實這種超光速現象,其意義十分重大,整個物理學理論體系或許會因之重建。

實驗裡的中微子要比光子快60納秒(1納秒等於十億分之一秒),對於這樣一個結果,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理論物理學家約翰·埃利斯評價:「如果這一結果是事實,那的確非同凡響」。法國物理學家皮埃爾·比內特呂告訴法國媒體,這是「革命性」發現,一旦獲得證實,「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都將打上問號」。他沒有參與這一項目,然而查閱過實驗數據。比內特呂說,這項實驗中,中微子穿過各類物質,包括地殼,「這也許會減慢它們的速度,但絕不會增加它們的速度,讓它們超過光速」。

第二次重複性實驗的結果表明,中微子依舊比光提前到達了62納秒。這在與第一次實驗結論完全吻合的同時,也否定了關於中微子脈衝的持續性與實驗結果有關的猜測。10月份,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優化了實驗方案並開始覆核中微子超光速實驗,最終「新的測量方法沒有改變最初的結論」。

有關超光速的現象,來自一項天體物理學研究提出了一個反對理由。1987年,一顆強大的超新星產生的大量光和中微子湧向地球。雖然中微子探測器觀察到這種微粒比光早到大約3小時,但是很有可能是這種超輕粒子先開始向地球方向飛來。中微子很難與物質產生互動,它相對比較容易從爆炸的恆星核裡逃逸出來,而光子會被多種元素吸收並重新發射出來,它從恆星核裡逃逸出來需要更長時間。如果OPERA試驗得出的結果與觀測結果一樣,科學家認為中微子應該比光早到超過4年時間。

諾貝爾獎得主格拉肖和他的同事們在一篇論文裡的解釋,能量足夠高的中微子應該能夠通過被稱作科恩-格拉肖噴射的過程產生虛擬電子對,這些噴射物將會逐漸耗盡超光速中微子產生的能量,導致它們的運行速度放慢下來。

標準物理模型的特性表明,要讓中微子的運行速度比光快,電子也要這樣。但是如果電子中微子以OPERA試驗提出的速度運行,那麼電子至少也應該比光速快十億分之一。很多試驗已經確定電子的理論極限,這很好地排除了上述假設。但事實如何,還有待觀察。

其他的超光速研究

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其中有兩條基本原理:光速不變原理和相對性原理,根據這兩條原理可以得到一個推論,為了維持因果律,信號的傳遞速度應該低於光速。這裡的速度既包括物質運動的速度,比如宏觀物體和微觀物質微粒運動的速度,波的速度;又包括能量和力的傳輸速度,以及廣義的信息速度。

自從相對論為自然界萬物設定了光速這一速度上限以來,一直有人試圖突破它。其中比較著名一種超光速粒子是快子,最重要的特點是質量為虛數,其速度範圍為光速到無窮大。按照這一理論,存在兩個不同的速度區域,快子的速度總是高於光速,普通物質的速度總是低於光速,光速是分界線,不能相互逾越。有趣的是,把物體從低速加速到光速是不可能的,要讓物體達到光速,需要無限大的能量;而讓快子的速度降低到光速,同樣不可能。快子的高速度並不是從低速加速而來,而是本來就有的。

快子,速度比光速快

在2000年,復旦大學倪光炯教授就用快子理論解釋過中微子質量問題:有些觀測數據表明中微子質量似乎是虛數,中微子可能是快子,速度比光速快。快子理論從提出到現在已經快50年了,一直只被認為是物理遊戲,不是真實的物理,因為就在於人們很難接受虛質量,我們周圍的物質質量都是正數或者零。如果能夠容忍虛質量,那麼OPERA實驗倒是可以輕鬆解釋了。

天文學中就有這樣的假「超光速」現象,一種是超新星視速度,一種是宇宙膨脹的速度。前者是類星體發出的與觀測者視線方向夾角很小的亞光速噴流,實際上並沒有超過光速。 後者是是時空本身的膨脹速度,它可以比真空中的光速大很多,但是狹義相對論中的速度是指時空背景固定以後,相對於該背景的速度。這兩種現象均未違反狹義相對論。

黑洞輻射是超光速現象

值得關注的」超光速「現象有兩類,都有眾多實驗支持 第一類「超光速」現象發生在量子隱形傳態過程中。在量子傳輸的過程中,通過量子糾纏態使AB兩個粒子發生關聯,當一個粒子的量子態被探測後兩個兩粒子瞬時塌縮到本徵態,這時B粒子的態就包含了A粒子的信息。這種信息的傳遞是「超光速」的。但是觀測者不可能馬上知道傳送的信息是什麼,因為此時B粒子仍處於量子疊加態,對它的測量不能得到完全的信息,必須知道對A粒子採取了什麼測量,所以不得不通過現實的信息傳送方式(如電話,網絡等)告訴乙地的測量者甲粒子此時的狀態。最終,我們獲得信息的速度還是不能超過光速,狹義相對論仍然頑強地成立。

第二類」超光速「實驗是光脈衝在特殊介質中的傳播,最具轟動效應的實驗是2000年普林斯頓NEC研究院的華人物理學家王立軍等主持的光脈衝穿過銫原子氣體實驗,他發現,光脈衝峰值進入介質之前,在另一邊已經有脈衝峰出射了。光脈衝是含有很多不同頻率的光的一種疊加。由於涉及到因果律等重大基礎問題,這類實驗引起了極大的反思和廣泛的思考,經討論發現,出射脈衝可以看成是由入射脈衝前沿與介質相互作用產生的;光脈衝的速度應定義為波前速度,狹義相對論並未被真正違反。這個實驗給我們以啟發,OPERA實驗採用的是中微子束,所測量的速度可能不是物理速度。

今天的物理學包容性很強,還是有很大的餘地來容納和解釋這一實驗。我們已經有一些新的理論,比如快子理論,比如額外維理論,甚至有光速可變理論,洛倫茲對稱性破缺理論等新奇理論都想跑出來證明一下理論的正確性。物理學家都是最保守的革命派,一旦實驗證實已有的理論有問題,他們會毫不猶豫地擁抱實驗事實,並建起新的理論大廈。在此之前,實驗物理學家應該儘快證實或者否定OPERA組的結果。

科學家對於中微子的基礎研究的重要性要遠遠大於它的實用性。100多年前居裡夫人發現原子核的衰變時,也無人知曉這將意味著什麼,今天核能的利用已經深刻地改變了世界。今天無比神秘的中微子還只是在象牙塔裡,隨著人類對自然界認識的不斷深入,中微子的更多謎團被揭曉的那天,也許將深刻地影響未來。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錯了嗎?十大超光速現象真實存在,推翻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愛因斯坦在1905年首次提出相對論時,幾乎所有同一領域的科學家們都對其冷嘲熱諷並持以反對,稱愛因斯坦為瘋子。因為當沒有人能夠理解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不過很多新理論新觀點剛開始都沒辦法讓人理解和接受,最後都會被證明是正確的。
  • 愛因斯坦錯了嗎?十大超光速現象真實存在,推翻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愛因斯坦在1905年首次提出相對論時,幾乎所有同一領域的科學家們都對其冷嘲熱諷並持以反對,稱愛因斯坦為瘋子。因為當沒有人能夠理解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不過很多新理論新觀點剛開始都沒辦法讓人理解和接受,最後都會被證明是正確的。
  • 讓奧佩拉團隊引咎辭職的中微子超光速事件!
    這是當年物理界的一大新聞,甚至在各種不嫌事大的雜誌上甚至都出現了「中微子超光速之謎」!而且被列為當今十大謎團之首......那麼我們就來回顧下這個烏龍事件是怎麼發生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產生中微子在穿透了732公裡的地下巖層到達義大利的格蘭薩索國家實驗室,比光速到達的時間快了大概60.7納秒,這個差異大概可以讓光跑20M!位於地下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中微子發射裝置示意圖!
  • 相對論為啥不可以被推翻?愛因斯坦破解了什麼秘密?
    相對論為啥不可以被推翻?愛因斯坦單槍匹馬破解了什麼秘密?在愛因斯坦生前,他就因創造了相對論而家喻戶曉。他所到之處,全世界都颳起了「愛因斯坦旋風」。但是當時的民眾對什麼是相對論並不了解。甚至是一些學術人員也是霧裡看花。
  • 相對論要被顛覆,歐科學家再次證明中微子超光速
    11月21日消息,歐洲物理學家們現在有了更新的證據來證明亞原子粒子的運行速度確實超越了光速,如果實驗得到進一步證實,將打破自愛因斯坦發布其相對論以來一直被整個物理學界奉為聖經的「光速不可超越」原則。  他們早前於9月份發表的初步論文在全世界範圍內引發了軒然大波和廣泛的質疑。
  • 歐洲科學家再證實超光速粒子存在 顛覆愛因斯坦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1月18日報導,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物理學家們日前再度推翻「光速最快」的說法,他們通過實驗反覆證明中微子的飛行速度的確可以超過光速,這很有可能會顛覆支撐現代物理學的愛因斯坦相對論。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認為,光速是宇宙速度的極限,沒有任何物質可以超越光速。
  • 相對論是否面臨被推翻?——附推翻狹義相對論簡易教程
    相對論是否面臨被推翻?你如果說即將推翻廣義相對論我還可能舉半隻手,但推翻狹義相對論?看不出它有什麼地方能推翻的…這已經是一個久經沙場的成熟理論了,一百多年來反覆被證明現在堅如磐石,推翻狹義相對論我只能當笑話看……1、狹義相對論給出了目前為止對邁克耳遜莫雷實驗唯一合理的解釋。
  • 光速不恆定?愛因斯坦相對論遭挑戰 (11日20:40)
    愛因斯坦相對論遭挑戰 (11日20:40) 2002年8月11日20:40  中國日報網站   中國日報網站特稿:澳大利亞科學家近日大膽宣稱,光速可能不是恆定的。這一「革命性觀點」直接挑戰現代物理中最神聖的法則——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 相對論講了什麼?相對論為什麼不能被推翻?
    相對論絕非是「靈機一動」的純粹思維產物,而是包含了大量的高等數學。它的基礎是數學,其形式也要數學來表達。很多民科總是喜歡對我說,相對論是偽科學,他們是如何地推翻了相對論,但他們不能出示嚴謹的數學模型,因為他們沒有數學能力,甚至連中學數學能力都不能具備。鑑於相對論的數學過程比較難懂,我就只說說它的原理。
  • 6件玄之又玄的未解之謎,中微子超光速了嗎?
    在這兩個疊層式世界形成時,將它們「複合」為一體的相互作用力極大,各種物質高度混雜在一起,進而形成統一的世界。中微子超光速了嗎---歐洲一隊科學家聲稱發現快過光速的「幽靈粒子」即中微子,科學家對這項發現的解說格外小心是正確的,若中微子超過光速,將會打破上世紀一項物理學重要基礎理論。既動搖動搖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因為愛因斯坦指出沒有任何物體快過光速。
  • 愛因斯坦相對論錯了?超弦理論又是什麼
    回答是如果你在同一條路上朝相反的方向行駛,則第一輛汽車是以兩倍於汽車相對於道路的速度離你遠去的,如果你坐在自己汽車裡以同樣的速度與第一輛車並排行駛,那麼第一輛汽車相對於你來說沒有運動,而目前正在進行的有關相對論方面的研究的目的和從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發生的各種進程給予準確解釋,愛因斯坦認為任何物體的運動速度是不可能超過光速的,因為這一方面意味著荒唐,另一方面還意味著必須讓時光倒流。
  • 唯一被證實的超光速現象,1934年已被發現,它有悖相對論嗎?
    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中,光速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無論如此闡述時間與空間的關係,其中必要的條件是要達到光速!在人類百年的科學研究中,光速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要知道在眾多的科學理論中,宇宙中其實還有超過光速的存在,但是我們沒有辦法通過實驗來證實,但是這個情況在1934年被打破了,著名的科學家帕維爾.阿列克謝耶維奇.切連科夫通過一次偶然的實驗,發現了超光速現象,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是怎麼回事吧。
  • 科學家證實「時間扭曲」現象,愛因斯坦又對了!
    科學家證實「時間扭曲」現象,愛因斯坦又對了!時間對於我們來講是一個日常的計量單位,而在物理學中,時間是7大物理基本量之一,符號為t。其實時間這一概念十分的抽象,愛因斯坦卻認為:宇宙中時間或許並不存在,它只是人類潛意識中的一種錯覺而已。同時在相對論中,愛因斯坦曾指出,時間、空間、物質這三者緊密聯繫在一起。比如時間和空間的聯合組成了時空,同時愛因斯坦又認為時間會發生扭曲,這是因為時間具有膨脹效應。簡單講,一個具有相對運動的時鐘,對比自己所參考的處於靜止狀態下的時鐘,其時間流逝要更慢一些。
  • 科學家詳解:中微子超光速實驗到底可不可信
    中微子超光速實驗到底可不可信  □本報記者/劉洪宇  義大利格蘭薩索國家實驗室下屬的一個名為「OPERA」的實驗裝置,今年9月22日接收到來自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中微子。經測算,中微子在跑過這段732公裡距離所用的時間,比光還快了60納秒(1納秒等於十億分之一秒)。
  •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如何克服光速並穿越世界的?
    大約100年前,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發表了一些具有開創性的聲明,談到了在太空中高速飛行的人所面臨的挑戰。特別是關於他們將如何「體驗」時間的問題。雖然大多數人認為時間是恆定的,但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證明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物體會相對於它周圍的環境移動得很快。一個人在穿越太空的速度越快,那麼他對時間的感知就會變化得越多。這種現象被稱為時間膨脹。
  • 相對論好好的,怎麼就成了許多民科,爭相反駁的理論?
    相對論好好的,怎麼就成了許多民科,爭相反駁的理論?相對論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愛因斯坦提出的這一套揭示宇宙規律的理論,可以說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理論,幾乎顛覆了經典物理學中,人類對於這個宇宙的認知。
  • 「光速不變」是什麼意思,是什麼限制了超光速現象?
    大家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都聽到過這樣一句話「光速在真空中是恆定的」,但是如果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沒有了解的話,就會產生很多誤解。比如在回答問題時總能遇到以下幾種問法:把雷射燈對著天空,雷射的另一端的線速度不就超光速了?
  • 什麼是相對論?愛因斯坦到底破解了什麼秘密?
    相對論學說,可以分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被理解起來比較簡單一些,據說即使沒有愛因斯坦的存在,再過二三十年,狹義相對論也會出現。但如果沒有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將不會在幾個世紀內出現。也就是說,僅憑愛因斯坦一個人,他就提前把原本幾個世紀以後才有的科學理論帶到了人間。可見愛因斯坦的天才程度。
  • 假如相對論被推翻,世界會崩潰?絕不會,科學會變的更完美
    這個話題看上去有些驚悚,因為經常有這種標題的民科文章出現,但通篇都在討論什麼旋轉力,吸引力與反推力,描述多少物質會被推成圓球,咳咳......實在看不下去了,各位熟悉的應該知道是哪位高手的文筆,但事實上連牛頓經典力學都沒參透,更不要說什麼相對論了!在這裡我們要面對一個比較尖銳的問題,牛頓經典力學被推翻了嗎?相對論替代經典力學了嗎?未來相對論是否也會被推翻?
  • 恆定的光速: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經受住了高能量測試的考驗
    研究小組成員說,如果光子的移動速度超過每秒186,282英裡,它們將衰減成能量較低的粒子,也永遠到達不了水箱探測器。新墨西哥州羅斯阿莫斯國家實驗室的天體物理學家,同時也是HAWC科學合作組織成員的帕特哈丁在一份研究中提到:「相對論在高能量的裡的表現形式對我們身邊的世界產生了真實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