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辛勤耕耘,正在獲得豐厚回報。國內玻璃基板龍頭公司東旭光電2013年投建的第六代玻璃基板項目今年二季度開始貢獻收入,從而拉動其上半年業績快速增長。分析人士認為,隨著第六代玻璃基板項目產能陸續釋放,東旭光電未來2年有望迎來業績快速增長期。
7月15日,東旭光電發布中報業績預告,上半年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4.15億元,同比增長250.98%-264.14%。此前東旭光電公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營業收入實現5.77億元,同比上升201.8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08億元,同比增加235.56%。
東旭光電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東旭光電的產品已經得到包括京東方在內的多家液晶面板生產企業認證,而且產品出貨也非常順利,因此從今年開始基板產品將批量穩定供貨,預期公司收入將會大幅提升。
突破國際技術壟斷
公開資料顯示,東旭光電的前身是寶石A,曾是國內知名的彩電核心部件CRT玻殼生產商。但是從2004年開始,因為技術替代,受到平板顯示器的衝擊,傳統CRT彩電隨後陷入困境,寶石A也因此多年虧損,2007年還被*ST。不過隨後,民營企業東旭集團重組了寶石A,更名為東旭光電,並開始從CRT生產轉型為液晶玻璃基板生產。
玻璃基板是液晶面板的上遊原材料,佔面板成本的20%左右,處於產業鏈的上端,技術壁壘高,工藝極其複雜,但利潤也較為豐厚。目前玻璃基板在全球主要供應商有4家,分別為美國康寧、日本旭硝子、電氣硝子和板硝子,這幾家企業佔據市場90%,其中康寧佔據全球近50%的市場份額。
這是一個壟斷競爭的市場,因為核心技術掌握在這些企業手中,這也導致璃基板企業對其下遊有著很強的議價能力,企業盈利水平較高。公開資料顯示,近幾年康寧公司毛利率超過60%,淨利率大約30%。
2010年5月,東旭集團在鄭州建成國內首條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G5世代玻璃基板生產線。同年12月,東旭集團又在成都建成首條G4.5世代0.5mm超薄玻璃基板生產線。去年4月,東旭光電募集資金50億元,在安徽蕪湖投資建設10條第6代(兼容第5.5代)平板顯示玻璃基板生產線,產能將達到500萬片/年。而此舉也讓東旭光電的蕪湖工廠一舉成為全球領先的6代玻璃基板線生產基地。
這是因為東旭光電現任大股東東旭集團早就在做技術準備。在2004年東旭集團就曾組建了TFT-LCD液晶玻璃基板研發團隊,經過近幾年的研發和積累,目前擁有各種專利635項,並以每年30%的申請速度遞增。
而近兩年,隨著東旭光電的生產線不斷擴張,其玻璃基板生產線集群效應開始顯現出來。此前,東旭光電託管了大股東東旭集團5代線及四川旭虹光電。四川旭虹從今年2月份開始高鋁蓋板玻璃產業化生產。蓋板玻璃是製造觸控螢幕的主要原材料,利潤率頗高。不過受制於技術原因,國內企業很少能夠生產,該市場一直被國外企業壟斷。而旭虹光電的介入開始打破國外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