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查咬人「真兇」 澳捕殺三頭虎鯊

2020-12-05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微特稿】澳大利亞政府22日在大堡礁附近的惠森迪群島捕殺三頭虎鯊,以待專家確認這三頭鯊魚是否與先前發生的兩起鯊魚傷人事件相關。

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漁業部門在一份聲明中說,漁業部門22日捕捉到體長分別為2米、2.6米和3.3米的三頭虎鯊。「這樣大小的鯊魚對人類有潛在威脅,現在不清楚它們是否是本周致傷兩名泳者的鯊魚。」

昆士蘭州漁業部門鯊魚管理項目主管傑夫·克勞斯告訴澳大利亞廣播公司記者,專家將測量虎鯊頷骨的尺寸,以確定是否關聯兩起鯊魚傷人事件。

按昆士蘭州漁業部門的說法,這三頭虎鯊將接受解剖、檢查。

惠森迪群島是澳大利亞最熱門的度假目的地之一,每年接待超過75萬名遊客。一名來自墨爾本的12歲女孩20日在惠森迪群島海域與家人度假時被鯊魚咬傷。不足24小時前,一名塔斯馬尼亞州的女性遊客在這一海域被鯊魚咬傷。兩人傷勢較重,但狀態穩定。

按照德新社的說法,虎鯊攻擊人類的記錄僅次於大白鯊,是非常危險的物種。但虎鯊是瀕危物種,在澳大利亞屬保護動物。

據澳大利亞鯊魚襲人資料,今年共發生24起鯊魚咬人事件,致1死16傷。(完)(包雪琳)

關鍵詞:虎鯊(tiger shark)

相關焦點

  • 澳8歲男童捕獲314公斤虎鯊 或創紀錄
    中新網10月15日電 據澳媒14日報導,近日,澳大利亞一名8歲男童米洛羅(Jayden Millauro)成功捕捉了一條重達314公斤的虎鯊,有可能創下新的世界紀錄。作為「港口黑客遊戲釣魚俱樂部」(Port Hacking Game Fishing Club)最年輕的會員,米洛羅幾乎從會走路起,就開始學習釣魚。
  • 4天捕10頭鯊魚 只用蠻力將虎鯊拖上岸
    近日,媒體報導澳大利亞兩漁民4天捕10頭鯊魚。然而這兩漁民4天捕10頭鯊魚的動機卻讓人哭笑不得。在澳大利亞埃斯佩蘭斯兩名域名在澳大利亞北部海岸為期4天的捕魚行動,成功捕獲10頭大型虎鯊,然而他們掉到鯊魚只為與鯊魚合照,之後再將鯊魚放回大海。你沒看錯4天捕10頭鯊魚只是為了自拍。
  • 巴哈馬一隻海龜為躲避虎鯊,奮力想爬上漁船,可還是被虎鯊咬住
    近日在巴哈馬一處海域,Kay suvance和幾個朋友在海中釣魚,就拍攝到一隻海龜為躲避虎鯊,奮力想爬上漁船,可還是被虎鯊咬住,無法爬上漁船,幸運的是這隻海龜最終憑藉自己努力擺脫了虎鯊。
  • 每年捕殺1億頭的背後是數十億美元魚翅市場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
  • 十大危險海洋動物:箱形水母力壓虎鯊奪冠(圖)
    但最可怕的鯊魚並非大白鯊,而是虎鯊,更多的人實際上命喪它們之口。除了毒蛇之外,能夠讓人天生恐懼的動物並不多見,鯊魚便是其中之一。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表示,虎鯊會撕咬幾乎任何東西,其中包括魚類、海豹、鳥類、魷魚、小型鯊魚、海豚、牌照甚至於舊輪胎。它們的身長最高可達到18英尺(約合5.48米),重量可達到1噸,是當之無愧的「海洋殺手」。
  • 蝙蝠咬人事件頻發 澳醫務人員籲人們遠離蝙蝠
    蝙蝠咬人事件頻發 澳醫務人員籲人們遠離蝙蝠 2008年12月18日 15: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2月18日電 綜合報導,澳大利亞近來蝙蝠咬人事件頻發,新南威爾斯醫療機構17日呼籲人們遠離蝙蝠,被咬者容易感染可能致命的類似狂犬病毒。
  • 夏威夷驚傳鯊魚咬人致死事件目擊者:他小腿不見了
    官方資料顯示,25日發生的意外是夏威夷今年第6次鯊魚襲擊事件,雖然當局尚未透露是何種鯊魚咬死男子,不過,鯊魚專家多米爾(Michael Domier)認為很有可能是虎鯊,因為毛伊島海域有很多適合虎鯊的棲息地,而且過去經常發生虎鯊咬人的事故。
  • 面對虎鯊時鯨魚「見義勇為」 把女科學家藏在自己胸鰭下
    面對虎鯊時鯨魚「見義勇為」 把女科學家藏在自己胸鰭下  Winnie Lee • 2019-10-03 09:40:28 來源:前瞻網
  • 《饑荒》虎鯊打法技巧攻略 怎麼打虎鯊
    導 讀在遊戲《饑荒》中,玩家可以通過攻擊虎鯊或虎鯊寶寶與虎鯊進入戰鬥,然後通過走位和道具將虎鯊的生命值降低,注意不要離得太遠,當虎鯊生命值掉落到200以下時,虎鯊會向海洋逃跑
  • 虎鯊邂逅風暴般魚群 場面令人震撼(組圖)
    2017年8月1日報導(具體拍攝時間不詳),擁有獠牙鋸齒的虎鯊一般被稱為海洋獵手,它的出沒無時無刻不透著危險的氣息,但是這組水下照片卻展示了數頭與眾不同的虎鯊。畫面中,虎鯊穿梭在魚群風暴之中,但卻沒有一點想要捕食的意思。成千上萬條魚兒組成一條隧道,讓虎鯊威嚴地穿梭其中。在一張照片中,一頭虎鯊從魚隧道中遊出,徑直遊向攝影師,畫面甚為震撼。攝影師Tanya Houppermans將之稱為「百裡挑一」。 (圖片來源: 東方IC)
  • 澳大利亞兩個漁民4天捕10頭鯊魚 為求合照
    近日,澳大利亞埃斯佩蘭斯兩名漁民在西澳大利亞北部海岸為期4天的捕魚行動中,成功捕獲10頭大型虎鯊,他們釣到鯊魚後會和鯊魚合照,再將鯊魚放回大海。喬什-巴特沃斯和傑思羅使用皮艇將餌線布置到距離海岸約100米的地方,並用黃貂魚、魚骨和頭為誘餌以誘惑虎鯊靠近海岸。
  • 饑荒海灘小虎鯊能養嗎 雨季捕捉一隻小虎鯊
    饑荒海難中的小虎鯊可以當寵物養。在雨季它家的洞口會打開,會刷新出小貓鯊和虎鯊。
  • 虎鯨與虎鯊,都是「虎」,一字之差區別何在?
    而在海洋中生活的同樣有著「虎」名的虎鯊與虎鯨也是叱吒風雲的存在嗎?它們之間又有著什麼樣的區別呢?虎鯨虎鯨(學名:Orcinus orca),虎鯨屬,是一種大型齒鯨,海豚科動物。原則上可視作一種鯨魚,一種海豚。其中大西洋2型、南極A型虎鯨以鯨類甚至藍鯨為主要食物,遠洋型虎鯨以鯊魚為主要食物,是當之無愧的海中霸王。
  • 頭身分離後仍能咬人,蛇真的會報復人嗎?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世界上總存在著很多你看來奇奇怪怪但當地人覺得很正常的事情,這些奇奇怪怪的事情也正為自然界增添了很多不一樣的色彩。就比如,很多地方的人們會覺得蛇是非常可怕的,提起蛇還會覺得很害怕。
  • 專家苦研13年,終於發現幕後真兇
    專門研究了十幾年,終於發現了非典病毒的真正來源,可能是來自於一種常見的動物,菊頭蝠。專家發現在菊頭蝠的體內有非典病毒的基因殘留,這種蝙蝠可能是導致非典發生的罪魁禍首。
  • 藍鯨從遍布全球到捕殺至不足50頭,捕殺原因並不是因為它們的肉
    ,但人們不斷的試圖想像這頭在廣袤的大海裡遊來遊去的鯨魚,自始至終唱著無鯨可識的歌,人們推測,「52赫茲」可能是一頭藍鯨,並給它取名Alice,許多同名的詩篇、歌曲、畫作乃至電影也為它而生。然後藍鯨「關」上大口,把巨舌轉化為「活塞」,向前方推進,隨後約200噸的海水會隨著它的鯨鬚過濾出去,留下它需要的食物,這個過程需要一定時間。
  • 澳淺海座頭鯨屍體成鯊魚和鱷魚「盛宴」
    【環球網綜合編譯】 據英國《每日郵報》 11月28日報導,一名叫傑裡米•塔克(Jeremy Tucker)的船長在澳大利亞西澳洲北部淺海用無人機拍攝下罕見一幕:鯊魚、鱷魚共同享用一座頭鯨屍體。船隻慢慢靠近,船長傑裡米發現有一隻鹹水鱷和虎鯊正在共同享受這一「大餐」。傑裡米表示,鑑於澳大利亞西海岸座頭鯨的數量正在不斷增長,該畫面在未來也許會很多見。(實習編譯:羅琪 審稿:朱盈庫)
  • 揭秘瘋狂魚翅貿易:每年7300萬頭鯊魚遭捕殺
    美國皮尤環境組織表示,魚翅驅使下的全球鯊魚鰭貿易導致每年有多達7300萬頭鯊魚慘遭捕殺。通常情況下,漁民將鯊魚鰭割掉,而後將仍然活著的鯊魚拋入大海。  皮尤環境組織表示,魚翅驅使下的全球鯊魚鰭貿易導致每年有多達7300萬頭鯊魚慘遭捕殺。通常情況下,漁民將鯊魚鰭割掉,而後將仍然活著的鯊魚拋入大海。皮尤的馬特-蘭德在一份聲明中說:「不幸的是,由於對公海的鯊魚捕殺數量沒有限制,這種活動並未出現衰退的跡象。對全球鯊魚種群的這種露天採礦式的捕殺顯然無法維繫。」
  • 虎鯊皮
    虎鯊,又名錐齒鯊、沙虎鯊。
  • 羚羊媽媽為救小羚羊,「血戰」三頭獵豹,網友:母愛的力量
    因此,無論是獅子還是豹子都經常以捕獵它們為食。為了生存,草原上的羚羊進化出了極快的奔跑速度。雖然草原上的羚羊種類多大60多個,但是無一例外的都是長跑健將,在所有的羚羊種類中,要說跑的最慢的就是旋角大羚羊了,而它之所以跑的相對較慢,就是因為旋角大羚羊的體重接近1噸。有了強健的體魄當然奔跑能力就沒有那麼出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