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自體器官和皮膚,人類將數位化永生……騰訊WE大會揭秘最新科學...

2020-11-25 經濟網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孫冰) 11月7日,2020騰訊科學WE大會如期而至。在全球疫情持續的嚴峻形勢下,人們難以跨國面對面交流,但來自4洲6國的七位全球頂尖科學家,依然突破阻隔,登上騰訊設在全球多個國家的線下演講舞臺,與公眾分享天文、物理、生命科學等領域的突破性進展。

今年騰訊科學WE大會將主題定為「藍點」,以1990年旅行者一號拍下的「0.1像素」的地球為隱喻,寓意人類在意識到自身渺小的同時,更要休戚與共。

今年騰訊科學WE大會主題定為「藍點」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面對困境,我們採取的行動將很可能改寫這個時代。」騰訊首席探索官網大為在開場演講中表示,「前沿科學突破能幫助我們做好準備擁抱未來,因此我們要深入地理解世界所面臨的挑戰,它也能夠進一步激發我們的熱情去成為向善的一股積極力量,我們將其稱之為:科技向善。」

此外,騰訊科學WE大會還首次在國內多個城市同步舉辦「線下觀影會」,在蘭州市五十一中學、衡水中學、貴州師範大學等地,邀請學生、教師、專家等社會各界人士觀看直播,一起探討前沿科學話題。

「生產」自體器官、人造皮膚?實現「數位化永生」?

「如果研究取得成功並能夠為患者提供自體器官,就可以挽救許多患者的生命或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並大大降低醫療費用。」幹細胞生物學家、史丹福大學、東京大學教授中內啟光在演講中分享了「異種培育人體器官」挑戰項目,嘗試在動物體內培育功能完整的可移植的人體器官,解決在器官移植中缺乏捐獻和免疫排斥問題。去年7月,他首次獲得批准進行含有人類細胞的動物胚胎實驗。

來自杜克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教授Miguel Nicolelis是一名腦機接口權威專家。2014年,在巴西的綠茵場上,他幫助一位身披「機械戰甲」的T4級截癱青年Juliano Pinto用意念開出了世界盃的第一球,實現大腦與機器間的連接控制。作為一個相信數位化「永生」的造夢師,在演講中,他介紹了腦機接口和這一技術從基礎科學到應用於神經康復的研究歷程。

化學家、史丹福大學化學工程系系主任鮑哲南被譽為人造皮膚領域的「材料大師」,她帶來了關於「電子皮膚」的大膽設想。「我們將用如人的皮膚一樣的電子器件,讓人和人之間溝通,人與環境之間交流。」她講解了人造皮膚的設計理念與實踐過程,雖然目前人造皮膚還未真正用到人的身上,但這個理念已經被證實,並帶來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新啟發,「用人造皮膚,現在可以做成連續的、測量血壓的,輕輕貼在小嬰兒身上這樣的血壓計。」

此外,科學家鮑哲南還與騰訊科學WE大會推廣大使、青年演員張新成一起交流,共同探討「人造皮膚」技術,鼓勵年輕人關注科學、熱愛科學。

新量子革命」來臨?下一站金星?

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Steven Weinberg,他是目前最受認可的早期宇宙理論——暴脹理論的重要貢獻者,向世人描繪了完全可信的宇宙起源圖,霍金曾在他的啟發下,完成了巨著《時間簡史》。他揭秘了「基本粒子標準模型」理論的研究過程,勉勵年輕一代科學家:「你們有你們的使命,那就是解釋與自然界不同現象有關的這些巨大的、神秘的數字。」

締造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的量子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圍繞「新量子革命」探討了在信息交互已經並將一直伴隨著我們人類進化和社會發展的情境下,怎樣才能進行有效率的信息安全傳輸?潘建偉給出的答案是:量子通訊和量子計算,他認為:「利用量子通訊可以提供一種原理上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利用量子計算可以提供非常強大的計算能力,用於各種各樣複雜系統的研究。」

麥吉爾大學天體物理學家Victoria Kaspi是首位獲得加拿大最高科學獎的女性。2019年,她憑藉新型電波望遠鏡CHIME捕捉到上百次快速射電暴現象,並因此被《自然》雜誌評為年度十大人物。今年WE大會上,她介紹了捕捉「快速射電暴」這一神秘天體物理現象的有趣過程。

天文學家、卡迪夫大學教授Jane Greaves領銜的科學團隊在金星大氣中首次探測到了磷化氫氣體,這被認為是一種潛在的「生命跡象」,引發「金星上或存在生命跡象」的關注。Jane Greaves在演講中講述了在金星探索「生命」的故事:「金星上的磷化氫存在於氣態環境中,也就是說有機生命體只可能存在於金星的雲層中。」

讓科學成為新時尚

此外,騰訊還揭曉了第二屆「自然科研全球影響力大獎(Nature Research Awards for Driving Global Impact)」的獲獎者,為澳洲流行病學家及公共衛生研究人員Joshua Vogel博士。Vogel博士聚焦於全球早產難題,在孕產婦和兒童健康領域取得了一系列臨床研究成果。他本人及團隊測試了一種利用產前皮質類固醇(ACS)藥物的精密治療方案,來低成本地減少中低收入地區早產造成的新生兒死亡。結果顯示,該方案可將這些地區的新生兒早產死亡率降低16%。該獎由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Nature)旗下的自然科研聯合騰訊公司於2018年11月推出,旨在表彰在解決全球性挑戰、推進人類可持續發展上作出突出貢獻的青年科研人員。

騰訊集團副總裁程武表示:「在今年的疫情背景下,生命科學領域的青年科學家獲獎有著特殊的意義。作為早產領域的青年科學家,Joshua Vogel博士的研究成果,極大地降低了全球早產死亡率。更可貴的是,Vogel博士在獲得博士學位的短短五年裡就取得了如此顯著的成果。科技向善,是騰訊新的使命願景。我想,支持更多全球青年科學家一起探索前沿科技,為每個人解決生命之痛,就是科技向善最好的實踐。」

迄今,騰訊科學WE大會已連續舉辦八年,共邀請72位世界頂尖科學研究者登臺。去年,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倡議發起「騰訊科學周」,並提出「讓科研工作成為一種新時尚」。2020年「騰訊科學周」以騰訊科學WE大會、騰訊醫學ME大會、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X-Talk四場大會為核心,打造全球性的科學探索盛事。

相關焦點

  • 從「人造皮膚」到「器官復刻」 WE大會揭秘最前沿科技
    從異種培育人體器官到金星生命,從人造皮膚到量子革命,在今年的騰訊科學WE大會七位科學家分享各自最新的研究進展,用前沿科學拓寬人體和宇宙邊界,探索人類未來更多可能性。  騰訊首席探索官網大為表示,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面對困境,騰訊採取的行動將很可能改寫這個時代。
  • 疫情下人類實現多項突破 騰訊科學WE大會揭秘粒子物理、器官復刻和...
    疫情下人類實現多項突破 騰訊科學WE大會揭秘粒子物理、器官復刻和腦機接口等最新發現 11月7日,2020騰訊科學WE大會正式舉行。
  • 器官復刻、腦機接口……7位科學大咖匯聚騰訊科學WE大會
    嘗試在動物體內培育功能完整的可移植的人體器官,腦機接口讓癱瘓少年可以開出世界盃第一球,新型電波望遠鏡可以捕捉到上百次快速射電暴現象……疫情並沒有阻擋人口科學探索的腳步,7位全球頂尖科學家在一年一度的騰訊科學WE大會上通過線上方式齊聚,揭秘了多領域最新科學發展。11月7日,2020騰訊科學WE大會正式舉行。在全球疫情持續的嚴峻形勢下,人們難以跨國面對面交流。
  • 7位全球頂尖科學家線上齊聚 騰訊WE大會揭秘最前沿科技
    嘗試在動物體內培育功能完整的可移植的人體器官,腦機接口讓癱瘓少年可以開出世界盃第一球,未來或將植入人體代替智慧型手機的「人造皮膚」……7日,2020騰訊科學WE大會正式舉行,來自4洲6國的7位全球頂尖科學家,突破疫情阻隔,登上騰訊設在全球多個國家的線下演講舞臺,與公眾分享天文、物理、生命科學等領域的突破性進展。
  • 7位全球頂尖科學家線上齊聚,騰訊WE大會揭秘最前沿科技
    嘗試在動物體內培育功能完整的可移植的人體器官,腦機接口讓癱瘓少年可以開出世界盃第一球,未來或將植入人體代替智慧型手機的「人造皮膚」……7日,2020騰訊科學WE大會正式舉行,來自4洲6國的7位全球頂尖科學家,突破疫情阻隔,登上騰訊設在全球多個國家的線下演講舞臺,與公眾分享天文、物理、生命科學等領域的突破性進展
  • 騰訊科學WE大會揭秘粒子物理等最新發現
    今年騰訊科學WE大會將主題定為「藍點」,以1990年旅行者一號拍下的「0.1像素」的地球為隱喻,寓意人類在意識到自身渺小的同時,更要休戚與共。「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面對困境,我們採取的行動將很可能改寫這個時代。」
  • 疫情下人類實現多項突破 騰訊科學WE大會揭秘粒子物理、器官復刻和腦機接口等最新發現
    騰訊科學WE大會還首次在國內多個城市同步舉辦「線下觀影會」,在蘭州市五十一中學、衡水中學、貴州師範大學等地,邀請學生、教師、專家等社會各界人士觀看直播,一起探討前沿科學話題。今年騰訊科學WE大會將主題定為「藍點」,以1990年旅行者一號拍下的「0.1像素」的地球為隱喻,寓意人類在意識到自身渺小的同時,更要休戚與共。
  • 騰訊科學WE大會揭秘粒子物理、腦機接口等最新發現
    【TechWeb】11月8日消息,在2020騰訊科學WE大會上,騰訊首席探索官網大為表示,「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面對困境,我們採取的行動將很可能改寫這個時代。」
  • 騰訊科學WE大會揭開未來面紗:金星上或有生命、用電子皮膚相互交流...
    「電子皮膚」如何讓身在千裡之外的家人感受到自己正在享受美食的滋味?量子計算如何保證信息交流的高效安全?在2020騰訊科學WE大會上,來自世界4洲6國的七位全球頂尖科學家從天文、物理、生命科學等領域分享了目前研究的最新進展。2019年11月11日,騰訊發布全新的企業使命與願景「用戶為本,科技向善」。騰訊科學WE大會也成為了「科技向善」一種詮釋。
  • 騰訊 WE 大會:從宇宙到粒子再到人類,7位科學家的奇幻旅程
    騰訊 WE 大會是愛範兒一直關注的話題,雖然是騰訊主辦,但其實近年來它的主題和網際網路關係已經不大,反而越發偏重於前沿科技。幹細胞生物學家、史丹福大學、東京大學教授中內啟光在演講中分享了「異種培育人體器官」挑戰項目,嘗試在動物體內培育功能完整的可移植的人體器官,解決在器官移植中缺乏捐獻和免疫排斥問題。去年 7 月,他首次獲得批准進行含有人類細胞的動物胚胎實驗。
  • 騰訊科學WE大會召開,聽大咖揭秘:有機生命體可能存在於金星雲層中
    今年騰訊科學WE大會將主題定為「藍點」,以1990年旅行者一號拍下的「0.1像素」的地球為隱喻,寓意人類在意識到自身渺小的同時,更要休戚與共。今年參與大會的科學家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Steven Weinberg、幹細胞生物學家中內啟光、腦機接口權威專家Miguel Nicolelis、量子物理學家潘建偉、化學家鮑哲南、天體物理學家Victoria Kaspi、天文學家Jane Greaves 。從異種培育人體器官到金星生命,七位科學家在騰訊科學WE大會上分享研究進展,用前沿科學拓寬人體和宇宙邊界,探索人類未來更多可能性。
  • 腦機接口、量子革命、器官復刻、電子皮膚......騰訊的這場直播展示了「人類的未來」
    在這一節點舉辦的 2020 騰訊科學 WE 大會,將主題定為「藍點」,以旅行者 1 號探測器拍下的「0.1 像素」的地球為隱喻,寓意人類在意識到自身渺小的同時,更要休戚與共。7 位來自 4 大洲、6 個國家的頂尖科學家,跨越時差、距離,突破阻隔,齊聚以線上直播方式呈現的 2020 騰訊科學 WE 大會,與公眾分享天文、物理、生命科學等領域的突破性進展。
  • 一文讀懂騰訊WE大會:7位科學家「解密」人類未來
    鮑哲南:未來人類也可以在「人造皮膚」下正常地生活也許未來你的生活將是這樣的:手腕上的人造皮膚能隨時監測心率、血糖,實現智能把脈;喉嚨上的人造皮膚能感受咽喉肌肉運動產生的壓力變化,為聾啞人「發聲」;你的整個身體可能成為一個「網絡中心」,體內的信息跟外界產生連接……這些看起來很遙遠,但其實正在孕育著
  • 4洲6國的七位全球頂尖科學家齊聚2020騰訊科學WE大會
    今年參與大會的科學家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Steven Weinberg、幹細胞生物學家中內啟光、腦機接口權威專家Miguel Nicolelis、量子物理學家潘建偉、化學家鮑哲南、天體物理學家Victoria Kaspi、天文學家Jane Greaves 。從異種培育人體器官到金星生命,七位科學家在騰訊科學WE大會上分享研究進展,用前沿科學拓寬人體和宇宙邊界,探索人類未來更多可能性。
  • 騰訊科學WE大會舉行,科學家揭秘粒子物理、腦機接口等最新發現
    藍鯨TMT頻道11月8日訊,2020騰訊科學WE大會舉行,來自4洲6國的七位全球頂尖科學家,登上騰訊設在全球多個國家的線下演講舞臺,分享天文、物理、生命科學等領域的突破性進展。幹細胞生物學家、史丹福大學、東京大學教授中內啟光在演講中分享了「異種培育人體器官」挑戰項目,嘗試在動物體內培育功能完整的可移植的人體器官,解決在器官移植中缺乏捐獻和免疫排斥問題。去年7月,他首次獲得批准進行含有人類細胞的動物胚胎實驗。「如果研究取得成功並能夠為患者提供自體器官,就可以挽救許多患者的生命或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並大大降低醫療費用。」
  • ...金星上或有生命、用電子皮膚相互交流、腦機接口如何用意念...
    「電子皮膚」如何讓身在千裡之外的家人感受到自己正在享受美食的滋味?量子計算如何保證信息交流的高效安全?在2020騰訊科學WE大會上,來自世界4洲6國的七位全球頂尖科學家從天文、物理、生命科學等領域分享了目前研究的最新進展。2019年11月11日,騰訊發布全新的企業使命與願景「用戶為本,科技向善」。騰訊科學WE大會也成為了「科技向善」一種詮釋。
  • 騰訊科學WE大會第八年:腦機接口、器官復刻、電子皮膚等技術迎來新...
    從異種培育人體器官到「人造皮膚」,從「快速射電暴」這一神秘天體物理現象的發現過程到金星可能存在生命跡象,7位科學家在騰訊科學WE大會上分享研究進展,用前沿科學拓寬人體和宇宙邊界,探索人類未來更多可能性。
  • 騰訊科學WE大會第八年:腦機接口、器官復刻、電子皮膚等技術迎來新突破
    從異種培育人體器官到「人造皮膚」,從「快速射電暴」這一神秘天體物理現象的發現過程到金星可能存在生命跡象,7位科學家在騰訊科學WE大會上分享研究進展,用前沿科學拓寬人體和宇宙邊界,探索人類未來更多可能性。據介紹,騰訊科學WE大會還首次在國內多個城市同步舉辦「線下觀影會」,在蘭州市五十一中學、衡水中學、貴州師範大學等地,邀請學生、教師、專家等社會各界人士觀看直播,一起探討前沿科學話題。
  • 未來手機可能是一塊皮;人類也許能瞬移…… 2020WE大會,四洲六國頂尖科學家打開「任意門」
    哆啦A夢的任意門,未來可能人類通過量子科技也能做到這樣的瞬移;南京出生的女科學家研究的電子皮膚,能像金剛狼一樣自愈和感知外界,甚至成為未來式手機,被稱為「畫皮」計劃;未來人類或許可以在金星上建一座「天空之城」……11月7日,騰訊科學WE大會攜來自四大洲六個國家的頂尖科學家,為觀眾們分享全球最前沿的科學突破
  • 騰訊召開WE大會!科學家揭秘「牛科技」 斯坦福鮑哲南分享「人造...
    11月7日,2020騰訊科學WE大會在線上舉辦。  來自四洲六國的七位頂尖科學家,帶來了從人造皮膚到異種培育器官,再從腦機接口到宇宙各領域的最新探索和分享。疫情之下,科學家們帶來了更多拓展人類認知的「新發現」,小到人類本身,大到宇宙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