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手機可能是一塊皮;人類也許能瞬移…… 2020WE大會,四洲六國頂尖科學家打開「任意門」

2020-11-07 揚眼

哆啦A夢的任意門,未來可能人類通過量子科技也能做到這樣的瞬移;南京出生的女科學家研究的電子皮膚,能像金剛狼一樣自愈和感知外界,甚至成為未來式手機,被稱為「畫皮」計劃;未來人類或許可以在金星上建一座「天空之城」……11月7日,騰訊科學WE大會攜來自四大洲六個國家的頂尖科學家,為觀眾們分享全球最前沿的科學突破,揭秘地球這顆「藍點」上的各種科學之謎。

南京走出去的華人女科學家有一個「畫皮」計劃

漫威迷們可能還記得金剛狼的超級身體,被劃開口子之後,可以迅速癒合,身體被子彈擊中後,子彈會被自動排出,而這些出現在科幻電影裡的場景,在「電子皮膚」出現後逐漸變成可能。土生土長的南京籍女科學家鮑哲南,就在此領域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鮑哲南1970年出生於南京,成長於一個科研之家。父親和母親分別是南京大學的物理系和化學系教授。1987年,鮑哲南也如願考取南京大學,進入化學系學習。如今,鮑哲南是知名華人女科學家、史丹福大學化學工程系主任、美國工程院院士。

什麼是人造「電子皮膚」?簡單來說,「電子皮膚」就是像人類皮膚一樣具有很好的柔韌性甚至可拉伸性,且具有感知外界溫度、壓力和溼度等功能的電子傳感器件的統稱。近年來,除了「傳感」功能,「電子皮膚」也向著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透氣性和可降解性等方向發展,可以說越來越像人類的皮膚;與此同時,隨著新材料的發展,某些功能甚至可以超越人類的皮膚,例如具有更高的靈敏度,更快的響應速度和快速自修復特性等。

不過在鮑哲南的眼中,電子皮膚也許是未來的智慧型手機:「手機的功能會融入到我們所穿的衣服當中,我們所貼在身上的電子器件和我們所種植到體內的電子器件中。這將是人和人之間,人和環境之間交流的方式。將來的電子工業將會有一個巨大的改變,我們將會用像人造皮膚一樣的電子器件讓我們人和人之間溝通。」

人造皮膚的概念其實最早源於可摺疊屏幕的研製。鮑哲南在演講中表示,自己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候,是抱著自己的孩子,輕輕撫摸他柔軟的小臉和小手。但是,有些人因為受傷或者其他原因,也許沒有辦法再感知到觸覺,溫度,甚至被燙到也不知道,這時候,可以彎曲貼合人體的電子皮膚,就可以感知到壓力、溫度、細膩的不同物體,還能把這個信號傳遞迴大腦,甚至會有自愈功能。

鮑哲南說,現在團隊科學家們已經將這種皮膚植入小老鼠的身體,小老鼠可以正常地運動生活,證明這些人造皮膚是確實是可以和生物體系相容的。當然,這些人造皮膚要真正用到人的身上還需要一段時間,但最重要的是這些理念已經可以證實。人造皮膚也給科學家們帶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新的啟發,比如非常脆弱的早產嬰兒檢測血壓需要針刺血管,用人造皮膚就可以在不傷害孩子的情況下貼在皮膚上獲取嬰兒的血壓等數據;人造皮膚材料甚至可以使得電動汽車的鋰電池變得更加穩定。

隔空取物和瞬間位移,他們說這是真的能實現

哆啦A夢的任意門是每個小孩子心中的夢想,但是中科院院士、中國量子領域帶頭人、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在WE大會上說,人類的瞬移也許是可以通過量子科技實現的。

說起量子科技,有很多非常艱澀的名詞和更多大眾們不能理解的研究理論,不過在WE大會上,那麼潘建偉打了個形象的比方:我們可以利用量子糾纏可以把一個粒子的量子信息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外一個粒子上,而不用傳輸這個物體本身。「比如說我在合肥要到深圳騰訊去開會,但坐飛機來不及了。如果說合肥的一個實驗室和騰訊總部的一個實驗室正好有一團糾纏物質,那麼我們可以把合肥的潘建偉跟這樣糾纏物質做一個操縱,把他糾纏起來。糾纏起來之後,你就會得到一種信息。那麼這種信息通過網絡傳到深圳的騰訊總部,就是說對這些物質做一些操縱,我們就可以把潘建偉全須全尾地在深圳把它構造出來,我們把這樣的過程就叫做量子隱形傳態。」

當然要傳送一個複雜的物體可能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在很遠的未來,不過潘建偉說目前的技術已經允許我們可以進行多體的、多終端的、多自由度的量子隱形傳態。未來也許很遠,但當下科學家們的努力都是通往未來的堅實腳步。

瞬間位移還在研究當中,而通過腦機接口披上「機械戰甲」、「隔空取物」已經照入現實。在2014年6月12日聖保羅舉行的巴西世界盃開幕式上,一個下身癱瘓的巴西少年,依靠大腦控制機械骨骼的運動,順利開球,而創造這一奇蹟的,就是Miguel Nicolelis,他是美國杜克大學醫學院神經生物學教授、法國科學院院士、巴西科學院院士,也是暢銷書《腦機穿越》作者。

WE大會上,Miguel Nicolelis說,腦機接口最初的實驗是在猴子身上進行的,之後才逐步實現了人類實驗。在過去20多年裡,他和他的研究團隊製造出了很多不同種類的腦機接口,比如同時控制兩隻機械手臂的,還有控制腿部的,最複雜的一種,稱之為「腦-機-腦接口」,比如,讓猴子用意念來控制電動輪椅,在事先設定好的不同位置間穿梭,最後到達終點拿到好吃的葡萄。而Miguel Nicolelis認為,這一發現可以轉化成新的治療手段,來幫助全世界2500萬因為嚴重的脊柱損傷而喪失感覺和活動能力,在痛苦中掙扎的人們。通過腦機接口,科學家製造出一種計算機電子旁路,將採集到的腦電信號繞過損傷部位,以數字形式傳輸至一個可穿戴式的全新機械身體中,病人可以通過大腦控制該機械身體,使其移動。這也就是我們看到的巴西世界盃開幕式上癱瘓少年身披「機械戰甲」開球的一幕。而在此後的繼續研究中發現,通過腦機接口的治療,這些癱瘓病人甚至能恢復部分脊椎的功能,恢復部分感知 、活動和運動控制方面的功能,甚至有一位病人還經歷了正常的懷孕生子,能感受到胎動和宮縮。有時候基礎科學能引領你,到達你從未想像過的地方,為你帶來意料之外的發現 。Miguel Nicolelis最後感慨地表示,「有時候基礎科學能引領你,到達你從未想像過的地方,為你帶來意料之外的發現。為了這一天,我等了38年。因為親眼見證了這一切,我的每一秒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動物身上培育器官,在金星上造天空之城?

跨越物種邊界來求得「長生不老」,這種技術不僅僅要挑戰科學,更引起了倫理的爭議,而在動物身上長出人體器官並進行移植,是幹細胞生物學家、史丹福大學和東京大學教授中內啟光正在進行的研究之一。WE大會上,中內啟光表示,僅僅在美國,就有10萬多人在等待器官移植,但只有3萬人能夠獲得移植,這導致每天都有20人在等待移植的過程中逝去。另外,每10分鐘就會新增一名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而即使病人足夠幸運得到了移植,也必須吃藥來防止排異反應,因為這是別人的器官。

現在對於器官移植有兩種科學思路,一種是異體器官移植,一種是3D列印,但都有很多難題尚待解決。而中內啟光的研究是通過囊胚互補技術,在動物體中培養人的器官,比如把晚期心衰患者的誘導多能幹細胞注入經過基因改造的豬胚胎的囊胚中,當這隻嵌合體豬長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取出心臟供人體移植。儘管這顆心臟是在豬體內培育的,但心臟細胞完全來自病人自己的誘導多能幹細胞,所以本質上屬於自體器官移植,不需要免疫抑制,「這聽起來像科幻故事,但我們已經通過嚙齒類動物實驗得到了很好的數據驗證。」中內啟光說,如果這一技術成功,可以挽救很多患者的生命,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並且大大降低醫療費用。不過,這一技術背後的風險也是一目了然,那就是突破我們人類的倫理限制,人和動物嵌合的生物後果難以想像,我們對個體發育的的認知仍然存在很多未知,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國家明確禁止這種研究。

人類除了追逐長壽,也熱衷於開疆拓土,而此次WE大會特邀專家卡迪夫大學教授、天文學家Jane Greaves就痴迷於尋找宇宙中的生命,最近對金星尤其感興趣。今年9月, Jane Greaves領導的團隊宣布發現了金星大氣中一種可能是厭氧微生物所產生的氣體——磷化氫。如果這個發現最終得到確認,並且它真的來自於一種生活在金星大氣層的「雲端」生物,無疑將大大拓展我們對於「宇宙中的生命存在於何處」這一問題的想像空間。而儘管在金星的惡劣環境中存在生命的想法很瘋狂,但Jane Greaves認為在煉獄般的金星表面的大氣層中,曾經有合適的氣壓和溫度,也許會真的存在過「天空之城」,究竟金星會不會是人類下一個棲息地?有待科學家們進一步去研究和求證。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徐曉風

相關焦點

  • 騰訊WE大會|從人-豬嵌合體到腦機接口,真的有外星人嗎?
    11月7日,2020騰訊科學WE大會在線上舉辦。來自四洲六國的七位頂尖科學家,帶來了從人造皮膚到異種培育器官,再從腦機接口到宇宙各領域的最新探索和分享。小到人類本身,大到宇宙萬物,科學家們正不斷拓展人類認知的邊界。
  • 幹細胞科學家騰訊科學WE大會透露新進展
    中國科技新聞網11月7日訊(趙芙瑤)11月7日下午,一年一度的騰訊科學WE大會如期舉辦。受疫情影響,今年的大會採取了線上直播的形式。此次騰訊科學WE大會攜四洲六國頂尖科學家,帶來全球最前沿的科學突破,揭秘這顆「藍點」上的科學答案。大會上,幹細胞生物學家,史丹福大學、東京大學教授中內啟光及數位全球頂尖科學家將為大家分享最新的科學突破。
  • 科學T大會 頂尖科學家對話小科學家
    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央廣網上海11月1日消息(記者 周洪)世界頂尖科學家科學T大會31日晚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頂尖科學家代表、教育專家、中小學校長代表、小科學家濟濟一堂「科學決定人類的未來,少年決定科學的未來」,王侯強調,扶持青年成長是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三大使命之一。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關注科學教育的意義,期待在本屆T大會上,搭建起小科學家與科研前輩輕鬆活潑而充滿未來光芒的互動舞臺。隨後,約翰·霍普克羅夫特、謝曉亮和麥可·萊維特分別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經歷與人生歷程,並在問答環節與小科學家們展開了親切的互動。
  • 人類距離瞬移還有多遠,量子糾纏能否根本解決瞬移問題?
    而人類目前能夠達到的最快的跑步速度是牙買加飛人博爾特,他跑完100米的時間用了9.58秒,折合為37.6公裡/小時。這也是人類在不藉助任何工具的情況下所能達到的最高速度。下面就要來說說量子力學中的量子糾纏,這或許人類打開瞬移大門的金鑰匙。 量子力學,是屬於微觀的概念,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當科學家們深入到了微觀世界之後,發現這個世界的規則與我們宏觀世界的規則很不一樣。
  • 2020年,我們在上海開了一場關於人類未來的「燒腦」盛會
    從北京時間2020年10月30日起,在中國上海,在黃浦江畔,前所未有的「燒腦」72小時,參會人數創歷屆新高的137位世界頂尖科學家,用開放、理性、創新的科學之光,為備受疫情折磨的人們重塑信心。 2020年,是對人類的一次提醒、警告或攻擊嗎?狡猾的病毒會摧毀我們自以為堅固的家園、秩序和希望嗎?藍色星球和人類世界,會走向失控嗎?
  • 2020年,我們在上海開了一場關於人類未來的「燒腦」盛會
    從北京時間2020年10月30日起,在中國上海,在黃浦江畔,前所未有的「燒腦」72小時,參會人數創歷屆新高的137位世界頂尖科學家,用開放、理性、創新的科學之光,為備受疫情折磨的人們重塑信心。2020年,是對人類的一次提醒、警告或攻擊嗎?
  • 7位全球頂尖科學家線上齊聚 騰訊WE大會揭秘最前沿科技
    嘗試在動物體內培育功能完整的可移植的人體器官,腦機接口讓癱瘓少年可以開出世界盃第一球,未來或將植入人體代替智慧型手機的「人造皮膚」……7日,2020騰訊科學WE大會正式舉行,來自4洲6國的7位全球頂尖科學家,突破疫情阻隔,登上騰訊設在全球多個國家的線下演講舞臺,與公眾分享天文、物理、生命科學等領域的突破性進展。
  • 7位全球頂尖科學家線上齊聚,騰訊WE大會揭秘最前沿科技
    嘗試在動物體內培育功能完整的可移植的人體器官,腦機接口讓癱瘓少年可以開出世界盃第一球,未來或將植入人體代替智慧型手機的「人造皮膚」……7日,2020騰訊科學WE大會正式舉行,來自4洲6國的7位全球頂尖科學家,突破疫情阻隔,登上騰訊設在全球多個國家的線下演講舞臺,與公眾分享天文、物理、生命科學等領域的突破性進展
  • 一文讀懂騰訊WE大會:7位科學家「解密」人類未來
    雖然變成了線上觀看形式,但2020年WE大會邀請的科學家陣容依舊強大,分享的科學話題從異種培育人體器官到金星生命,從粒子物理到腦機接口。而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未來、光年、量子這些詞語太過空洞,很多人都沒有接觸過這些前沿創新技術。那麼,這場大會的內容究竟能否可以看懂?鈦媒體帶你一文讀懂騰訊WE大會。
  • 人類能瞬間移動了?「任意門」道具出現,還能見到去世的親人!
    人類能瞬間移動了?「任意門」道具出現,還能見到去世的親人!在前段時間韓國有一則報導讓很多人深有感觸,一位母親在VR技術的幫助下,和自己去世的女兒再次相見,這一則紀錄片的出現,場面十分感人,同時也讓網友們感嘆科技的高速發展。
  • 從細胞療法到類腦晶片 7位頂尖科學家共聚騰訊WE大會
    權威癌症免疫學家Carl June、理論物理學家Brian Greene、高能物理學家王貽芳、清華大學類腦計算研究中心主任施路平、權威機器人研究專家Hod Lipson、地質物理學專家Jennifer Jackson、遺傳學家Magdalena Skipper,分享了細胞療法、弦理論、腦晶片、粒子機器人等前沿科學進展,為人類從「微觀」層面進一步了解自身、了解宇宙打開一扇科學之門。
  • 龍珠最強之戰:假如瞬移沒有CD,武道大會可能看不到人了!
    歡迎來到《龍珠最強之戰:假如瞬移沒有CD,武道大會可能看不到人了!》末日生存欄目。我是66,一個致力於遊戲攻略、搞笑故事分享的創作者,每天為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故事~~遊戲君在《龍珠最強之戰》 遊戲裡面最喜歡的模式就是去天下第一武道大會參加比賽了,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個名字都覺得有一種霸氣的感覺撲面而來吧!
  • 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匯聚世界最強大腦的...
    以「領先未來20年的科技戰略力量,儲備未來50年的科學資源」為戰略使命,以「全球極具特色的新時代重大前沿科學策源地」為定位,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將打造國際領先的科技策源地、聯通世界的科學創新港、聚智全球的科學組織總部基地、機制靈活的離岸創新區。
  •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全球「最強大腦」青睞上海?
    也許一屆很難說明問題,三屆一起看,就可以略知端詳。面對人類發展的現實困境和未來可能,全球頂尖的科學家,又站在了同一個問號前。「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是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永恆的主題,也是論壇不懈努力以期達到的願景。人類對宇宙的探索能通往何方?人類永續健康、維新變革的經濟模型是什麼?人類破譯生命密碼、突破生命極限的邊界在哪裡?人類和疾病的抗爭能達到什麼程度?……這些話題無疑體現了頂尖科學家對人類文明發展的擔當。
  • 騰訊召開WE大會!科學家揭秘「牛科技」 斯坦福鮑哲南分享「人造...
    11月7日,2020騰訊科學WE大會在線上舉辦。  來自四洲六國的七位頂尖科學家,帶來了從人造皮膚到異種培育器官,再從腦機接口到宇宙各領域的最新探索和分享。疫情之下,科學家們帶來了更多拓展人類認知的「新發現」,小到人類本身,大到宇宙萬物。
  • OPPO未來科技大會2020:捲軸屏探索未來手機新形態
    2020(OPPO INNO DAY 2020)在深圳正式舉辦。OPPO未來科技大會2020大會一開始,OPPO創始人兼執行長陳明永發表了《躍遷·致善》主題演講,首先介紹了OPPO的競爭觀「只為美好,不唯贏」,並且宣布了OPPO的新Slogan「科技為人,以善天下」,最後公布了OPPO「3+N+X」的科技躍遷戰略。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學T大會開啟「科學第一課」
    10月31日晚,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學T大會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羅傑·科恩伯格,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副主席麥可·萊維特,2015年阿爾巴尼醫學獎得主謝曉亮現場參會,1986年圖靈獎得主約翰·霍普克羅夫特遠程在線參會。
  • 杭州17歲女生獲頂尖科學家大會頒獎
    近日,浙江杭州一位17歲的高中生李依庭,先後獲得「浙江少年文學之星」和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上的「優秀小科學家」,成為一枚「跨界」學霸,讓眾多家長和同學羨慕不已。她的先進事跡也廣受眾多網友的關注和熱議!有的網友說,同樣是17歲,為啥她能如此優秀?還有的網友說,這個妹妹再次提醒我就是來世上湊數的!還有人說,感覺人類的聰明才智總是與我擦肩而過。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促進國際科學界高端對話
    本屆論壇還在各地遴選了50多名在科研領域取得一定成績的高中生及大學新生,以桌布論壇、講座交流、成果展示等多種形式,與頂尖科學家交流互動。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少年論壇——科學T大會,則由多位頂尖科學家、青年科學家和國內50名科學少年、50名中學校長共同組成。頂尖科學家將親自給這些科學少年授課。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促進國際科學界高端對話(轉載)
    /10/31 9:27:33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10/447802.shtm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少年論壇——科學T大會,則由多位頂尖科學家、青年科學家和國內50名科學少年、50名中學校長共同組成。頂尖科學家將親自給這些科學少年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