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越物種邊界以求長生不老之術可能麼|2020騰訊科學WE大會
儘管這些年來器官捐獻越來越被更多的人接受,然而現實情況是,即便是器官移植最發達的歐美地區,器官捐獻比例依然非常低,這就導致人類這艘「忒修斯之船」維修需要的原材料都缺乏了。不過,科學家們總是不信邪的,既然人類捐獻器官比例太低,在可預期的未來也難以解決,那麼能否有其他的新的器官來源呢?答案是有的,至少有兩套思路,一套是異種器官移植,一種是3D列印。
-
鵝知道 | 日本批准「人獸雜交」實驗?這樣的報導是在誤導公眾
該項研究旨在針對器官移植捐贈率低及易出現排斥反應的現狀,預計將為糖尿病等開啟治療新方向。但通過騰訊科技和知乎答主的深入考證,所謂的「人獸雜交」就是不嚴謹的媒體炮製出來的字眼。 日本政府批准的這項實驗究竟是什麼目的?有哪些作用?技術上是否可行?是否有違倫理?騰訊科技摘取多位知乎網友的回答,為您揭秘。
-
「人獸雜交」新聞 其實是標題黨
流言: 【英國多家實驗室被爆秘密進行人獸雜交實驗達3年】大家曾否看過科幻片「人獸雜交」呢?近日爆出現實版「人獸雜交」新聞。英國《每日郵報》7月23日報導,有關英國多家實驗室正在進行人獸雜交胚胎幹細胞實驗的新聞於近日曝光,在政界和學界引起強烈反響。
-
騰訊科學WE大會舉行,科學家揭秘粒子物理、腦機接口等最新發現
藍鯨TMT頻道11月8日訊,2020騰訊科學WE大會舉行,來自4洲6國的七位全球頂尖科學家,登上騰訊設在全球多個國家的線下演講舞臺,分享天文、物理、生命科學等領域的突破性進展。今年參與大會的科學家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Steven Weinberg、幹細胞生物學家中內啟光、腦機接口權威專家Miguel Nicolelis、量子物理學家潘建偉、化學家鮑哲南、天體物理學家Victoria Kaspi、天文學家Jane Greaves 。
-
英國培養人獸雜交胚胎惹爭議 探秘疾病使命待解
這個不方便談論的話題是人類和動物的雜交胚胎實驗,常被稱為「人獸交互」。 有人想到了2009年上映的電影《人獸雜交》,兩位野心科學家將人類與動物DNA進行雜交,製造出半人半獸的混血兒,隨後這個「半獸人」悄悄蛻變,最終具有毀滅性能量。 這個話題隨時可激起口水戰,引發學界、社會在技術和倫理方面的激烈討論。
-
讓動物長出人類器官?日本人獸雜交胚胎實驗獲批
科幻片《人獸雜交》中半人半獸的生物很可能將會成為現實。近日,日本批准了創造含有人類細胞動物胚胎的實驗,並且可以讓這些胚胎移植到動物體內並被足月分娩。預計實驗成果將用於人類器官移植。日本政府近日批准科學家開展培育人獸雜交胚胎的幹細胞實驗,並允許其足月分娩。
-
日本政府批准實驗「人獸雜交生物」?有些報導錯得離譜-虎嗅網
實驗一旦成功將意味著治癒糖尿病的可能性,以及有望解決器官移植來源短缺問題,將革命性地改變醫學的進展。某些中文媒體的報導嚴重歪曲和誤解了實驗。實驗只做異種間的細胞移植,準確地說叫「嵌合體」,新聞裡說的「人獸雜交生物」根本不存在。
-
日本「人獸雜交胚胎」實驗獲支持,人類是在創新還是培育新物種?
作者:文/虞子期在科學中,生物雜交實驗可以說非常普遍,當然做這些實驗的目的大家應該也知道,那就是解決一些器官緊缺的問題,而根據《細胞報告》雜誌指出,科學家們在人類「肝臟」培養方面實現了重大突破,並且下一步將進行移植。如果能夠成功地將其移植成功,那麼未來人類在這方面的需求,使用將會大大降低「稀缺性」。
-
騰訊科學WE大會第八年:腦機接口、器官復刻、電子皮膚等技術迎來新...
來自4洲6國的7位全球頂尖科學家,突破空間上的阻隔,登上騰訊設在全球多個國家的線下演講舞臺,與公眾分享天文、物理、生命科學等領域的突破性進展。 今年參與大會的科學家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Steven Weinberg、幹細胞生物學家中內啟光、腦機接口權威專家Miguel Nicolelis、量子物理學家潘建偉、化學家鮑哲南、天體物理學家Victoria Kaspi、天文學家Jane Greaves。
-
「人獸雜交胚胎實驗」在日本獲得批准,這是人類的福音還是災難?
日本政府近日批准了第一列人獸雜交胚胎實驗,並允許研究者將這種胚胎「生下來」並養大。日方表示這項研究是為了能解決人類器官移植的器官來源問題。但迎來的免不了的是質疑,這樣的實驗是人類的福音還是災難呢?人獸雜交胚胎,並不是直接由人和動物交配產生的,而是採用各種細胞技術,把一種物種的細胞引入到另一種物種的胚胎當中,形成兩種物種的細胞在胚胎內融合併生長的狀態。而這種胚胎只能是選擇動物胚胎將人類細胞引入。
-
日本批准「人獸雜交」實驗,真「變態」?
「人獸雜交」實驗的新聞在中國的網絡上引起了眾多網民的關注乃至恐懼。這則新聞還宣稱日本政府已經批准了這種「人獸雜交胚胎實驗」,允許這種胚胎「生下來,並養大」。結果可想而知,這些新聞的評論下面都充斥著說日本科學家「沒人性」甚至「變態」的評論。
-
「人獸雜交」模擬實驗成功!主導者全是中國人
因為巨大的倫理問題,人獸雜交胚胎當然是選擇動物胚胎引入人類細胞的方式,而不可能是反過來。目前來說,有包括美國在內的少數國家允許這種引入人類細胞到動物胚胎的操作,但是一律禁止將這樣的胚胎「生出來」,必須在其足月之前終止研究。
-
日本科學家為什麼要進行「人獸雜交胚胎」?他們的目的是什麼?
針對這類的生物學實驗最令人擔憂的就是倫理問題,簡單來說就是如果雜交的後代像人怎麼辦?自然條件下生物學分類上在同一個屬下的成員,在某種情況下也許可以交配,並且產生不可育的後代,例如農村裡常見的騾子就是馬和驢雜交的後代。
-
騰訊科學WE大會第八年:腦機接口、器官復刻、電子皮膚等技術迎來新突破
腦機接口權威專家Miguel Nicolelis(米格爾·尼科萊利斯)在2020騰訊科學WE大會的連線採訪時,對馬斯克關於腦機接口的「暢想」發表了旗幟鮮明的反對意見。受全球疫情影響,往年騰訊科學WE大會在線下舉行的科學家採訪搬到了線上,2020騰訊科學WE大會也以線上直播的方式在11月7日正式舉行。
-
器官復刻、腦機接口……7位科學大咖匯聚騰訊科學WE大會
嘗試在動物體內培育功能完整的可移植的人體器官,腦機接口讓癱瘓少年可以開出世界盃第一球,新型電波望遠鏡可以捕捉到上百次快速射電暴現象……疫情並沒有阻擋人口科學探索的腳步,7位全球頂尖科學家在一年一度的騰訊科學WE大會上通過線上方式齊聚,揭秘了多領域最新科學發展。11月7日,2020騰訊科學WE大會正式舉行。在全球疫情持續的嚴峻形勢下,人們難以跨國面對面交流。
-
日本科學家為什麼要進行「人獸雜交胚胎」實驗,他們有何目的?
器官移植能夠大大提高病人的治癒率,每年拯救成千上萬人的生命,但移植的器官從哪裡來?目前用於移植的器官,主要來自器官捐贈志願者。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捐出器官,我國在2018年的器官捐贈數量達到了6萬例,而願意捐贈器官的登記人數將近100萬。然而,缺口仍然非常大。
-
英國造出155個人獸雜交胚胎,科學家稱:這是人類毀滅的前奏
將人的組織器官與動物的組織器官混合,並在動物體內生長,用以提取器官供人移植或者治療疾病。一直以來都是科學家想要嘗試的方向。這是因為人體捐贈器官較少,另外就是器官移植捐贈率低和易出現排斥反應的問題。為了突破這些限制,培養人獸結合的胚胎或器官就成為一種嘗試,這既可以減少免疫排異,還可以獲得大量的生物資源(器官和組織)以供移植和治病。早在1984年的時候,只有一半心臟的史蒂芬妮·菲伊·波克萊就接受了換心手術,移植了狒狒的心臟,但在手術結束21天後因移植器官沒有長合而死亡。
-
「人獸雜交」,進步還是毀滅?
英國《每日郵報》7月23日關於人獸雜交胚胎實驗的一篇新聞,引起了全球廣泛關注。據報導,英國多家實驗室在過去3年中一直秘密進行人獸雜交胚胎實驗,並且製造了155個同時包含人類和動物基因的雜交胚胎。 而就在消息爆出的前一天,英國科學家委員會剛剛對人獸雜交胚胎實驗發出警告,稱如果在這方面走得太遠,將會出現電影《人猿星球》中的噩夢場景。
-
疫情下人類實現多項突破 騰訊科學WE大會揭秘粒子物理、器官復刻和...
但是來自4洲6國的七位全球頂尖科學家,依然突破阻隔,登上騰訊設在全球多個國家的線下演講舞臺,與公眾分享天文、物理、生命科學等領域的突破性進展。騰訊科學WE大會還首次在國內多個城市同步舉辦「線下觀影會」,在蘭州市五十一中學、衡水中學、貴州師範大學等地,邀請學生、教師、專家等社會各界人士觀看直播,一起探討前沿科學話題。
-
西班牙科學家在中國創造首個人猴嵌合體,挽救生命器官移植獲進展
科學家們實現了一項巨大而有爭議的飛躍。西班牙《國家報》7月31報導,科學家們通過一項令人難以置信的胚胎剪接試驗,在中國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個人猴嵌合體。他們希望這一突破最終能讓醫護人員獲得穩定的人體器官供應,用於挽救生命的器官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