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 【英國多家實驗室被爆秘密進行人獸雜交實驗達3年】大家曾否看過科幻片「人獸雜交」呢?近日爆出現實版「人獸雜交」新聞。英國《每日郵報》7月23日報導,有關英國多家實驗室正在進行人獸雜交胚胎幹細胞實驗的新聞於近日曝光,在政界和學界引起強烈反響。
真相: 英國的《每日郵報》經常成為國內驚悚消息的信息源。這不,最近國內媒體紛紛轉載的「 英國多家實驗室在過去三年裡秘密製造了155個人獸雜交胚胎 」,又是來自於《每日郵報》的一則 新聞 。
人獸雜交?這個話題太勁爆,以至於你在嘗試用搜尋引擎搜索相關內容時可能會被當做敏感詞過濾掉。事實如何呢?其實這是對英文Hybrid的一個不準確的翻譯。雖然這個詞經常用來表達「雜交」的含義,其實在《每日郵報》的那篇文章裡,它的意思更準確的說是「混合體」。並且,報導中提到的研究在英國是合法的,這些實驗更談不上什麼秘密。
怎樣才能做到「人獸合體」呢?目前我們可以有以下四種辦法。
第一,真的搞一下人獸雜交,把人類的精、卵與其他動物的精、卵相融合,混合人與其他動物的基因組。
不過這種嘗試首先是各種文化的倫理裡是普遍不容許的,各國也都禁止進行這種實驗。其次,由於所謂「生殖隔離」的存在,人與進化上親緣關係較遠的動物也無法進行這種混合,所以大可不必擔心流進下水道的小精子會製造出什麼下水道人魚或者忍者蛙來。
第二,把人的幹細胞轉移到其他動物的胚胎中。
由於幹細胞的分化程度低,換句話說就是可塑性高,它可能會在動物胚胎發育過程中遷移定植,成為這個動物身體的一部分。國際上此類研究最著名的莫過於美國內華達大學雷諾分校(University of Nevada, Reno)的伊斯梅爾
贊加尼(Esmail Zanjani)在2007年創造出來的擁有15%人細胞的羊羔。他的團隊把人骨髓幹細胞注射進羊胚胎的腹膜內,通過複雜的調控,獲得了這個「人羊」寶寶。它會長著一隻人眼睛或者一條人舌頭嗎?或者乾脆長成一個半人半羊的潘神?答案是絕對不會。人幹細胞只是一些磚瓦,在羊的發育指令控制下,它毫無痕跡的鑲嵌進了羊的器官中。這種細胞混合體在生物學上被稱為鑲嵌。鑲嵌現象在哺乳動物中非常常見,我們每個人幾乎都是鑲嵌體,雙胞胎會擁有彼此的少部分細胞,孩子可能會鑲嵌有母親的細胞,而母親則幾乎都鑲嵌著自己孩子的細胞。這些鑲嵌都是在子宮裡完成的。當然,鑲嵌有親緣關係如此之遠,而且數量如此眾多的細胞,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科學家們之所以嘗試這種人獸合體的一個目的就是希望在其他動物體內製造出人類器官,以解決可供移植的器官嚴重匱乏的問題。
第三,把動物器官或者組織直接移植到人體內。
這並不是科幻小說裡的情節。1964年2月,著名的美國《科學》雜誌發表了一篇名為《異種腎移植的兩個臨床病例》的文章,報導了美國紐奧良圖拉尼大學醫學院凱斯
瑞茨瑪(Keith Reemtsma)和同事將獼猴和黑猩猩的腎臟移植給了兩位晚期尿毒症患者,結果是雖然移植的腎臟都發揮了作用,但是一位病人10天後死於其他器官衰竭,另一位在兩個月後死於肺炎。二人死亡的原因跟異種器官本身沒有關係,殺死他們的是被抗排異藥物嚴重抑制的低下的免疫力。另外,科學家們還擔心這種異種移植可能會使人類感染來自其他動物的病毒。給予這兩點,這種方法目前已經沒有人再嘗試了。之前我們說的「方法二」如果最終能製造出百分之百人類細胞的器官,那就會極大的解決器官供體不足的問題。當然也會產生病毒跨物種傳播的可能,不過由於這種器官在移植前可以進行病毒清掃,所以相對安全一些。
第四,採用多利羊的技術,把人的細胞核注射進去掉細胞核的其他動物卵子(或者卵母細胞)內,用人工刺激使其發育成一個胚胎。
這樣的胚胎從基因上講絕大多數(超過99%)是人,其他動物只貢獻了線粒體DNA。科學家們之所以這樣做,一個目的是為了研究發育過程中的一些關鍵信號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另一個重要的目的是為了繞過一些法理和倫理的障礙獲得人胚胎幹細胞。出於倫理的考慮,世界各國對人胚胎幹細胞的研究都進行了很多限制。比如1998年柯林頓曾經籤署法案,禁止向人-動物卵細胞核移植研究撥款。大家可能還記得韓國科學家黃禹錫,他曾首次成功克隆過狗,還宣稱克隆過人類胚胎。但是他宣稱的人類胚胎克隆的研究被揭露造假並有償購買了人類卵子,後者是為韓國的法律所不容許的。
運用其他動物的卵子可以某種程度上緩解人類卵子資源有限的情況。我國正是世界上最早開展這一類研究的國家,早在2003年8月,時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發育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的盛慧珍領導的研究小組運用克隆技術,從外科廢棄的皮膚組織中提取細胞,並將這些細胞融合到兔子的去核卵母細胞中,成功獲得數百個融合胚胎,並提取得到了胚胎幹細胞。( 該項研究已中斷 )
2007年9月5日,英國「人工受精與胚胎學管理局」(HFEA)通過了一項法案,允許在嚴格監管的前提下開展第四類人獸合體研究,並且規定採用這種技術獲得的胚胎必須在發育第14天之前銷毀。此後,來自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紐卡斯爾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和華威大學(Warwick University)的三間實驗室獲準進行此類研究。這也是《每日郵報》裡提到的「三年內」的由來,那155個混合胚胎,都是第四類技術的結果。也就是說,它們都是合法的,這些實驗更談不上秘密。2008年4月1日,紐卡斯爾大學萊利
阿姆斯壯小組(Lyle Armstrong)製造出了人-牛混合胚胎,當時在媒體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每日郵報》在4月2日也跟進發出了 報導 。
《每日郵報》在這次的報導中將合法的研究渲染成是秘密進行的,並且放到了標題裡來吸引眼球,實在不是嚴謹的新聞報導應該有的態度。而我國的媒體在編譯時只選取了代表一方觀點的內容,將科學家的表態刪去,有失公正性。
原標題:未找到ID是[1343]的TnUser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