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T大會 頂尖科學家對話小科學家

2020-11-01 央廣網

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央廣網上海11月1日消息(記者 周洪)世界頂尖科學家科學T大會31日晚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頂尖科學家代表、教育專家、中小學校長代表、小科學家濟濟一堂,共話青少年科學教育。

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羅傑·科恩伯格、副主席麥可·萊維特,2015阿爾巴尼醫學獎得主謝曉亮現場參會;1986年圖靈獎得主約翰·霍普克羅夫特遠程參與。4位頂尖科學家,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辛兵,華東師範大學首批終身教授、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主任陳玉琨、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王殿軍,中國數十所知名中小學的校長,以及從全國遴選的50多位小科學家展開熱烈的討論和交流。

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執行理事長兼秘書長王侯在會上致辭。「科學決定人類的未來,少年決定科學的未來」,王侯強調,扶持青年成長是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三大使命之一。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關注科學教育的意義,期待在本屆T大會上,搭建起小科學家與科研前輩輕鬆活潑而充滿未來光芒的互動舞臺。

隨後,約翰·霍普克羅夫特、謝曉亮和麥可·萊維特分別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經歷與人生歷程,並在問答環節與小科學家們展開了親切的互動。

霍普克羅夫特遠程向在場的小科學家們帶來了三個重要的人生建議。首先,他鼓勵小科學家們,展開與自己內心的對話:你喜歡什麼?你對什麼具有持續的興趣?如果能夠堅持和享受熱愛,當機會來臨時,你就能成為最幸運的候選者。

其次,「蝴蝶效應」啟發我們,日常中隨手的一件小事可能會對他人產生巨大影響,不要低估自身影響他人的能力。最後一點,霍普克羅夫特用走過的人生旅程告訴小科學家們,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不是賺了多少錢,而是為世界做出了多少貢獻,同時也別忘了享受這一過程。

謝曉亮親切地回顧了自己始於北大未名湖畔的生活和學習經歷。跨越大洋,他赴美從事單分子生物物理化學的研究工作,觀測到第一個酶分子的動態反應過程,科研工作為他帶來強烈的幸福感。

2008年,謝曉亮帶著孩子回國看奧運會,當他為中國贏得最多的獎牌激動不已的同時,也感慨著:中國科研上的金牌不應該被落下,而這要依靠一代又一代中國科學家的努力。

謝曉亮進一步介紹了單細胞基因組學在試管嬰兒、新冠病毒測序、新冠特效藥研製中的重要應用,他也期待著,自己所終身熱愛的科學,能夠為更多的小科學家們熱愛。

為了小科學家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演講,萊維特暖心地將PPT翻譯成了中文。他梳理了自己如何從一個孩子成長為一個科學家的經歷,特別是自己如何領略一個研究領域的底色,再為之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萊維特看來,基礎科學的廣泛研究,為靠近原創性科研成果發放了更多的入場券。萊維特鼓勵小科學家們,充滿熱情、不要放棄、做冒險的事情、勇於犯錯誤,也要做一個善良的人。

在互動問答環節,小科學家就「學科融合」、「理論研究的價值」、「科學技術發展對學校教育的影響」、「青少年如何平衡學業與科學探究的關係」等問題向頂尖科學家提問,各位頂尖科學家一一作答。

在互動環節,萊維特對自己在分享中多次提到的「幸運」做出進一步的解釋:其實,幸運意味著包容和開放,人生中總會遇到一些改變和機遇,如果你始終能夠擁抱和接受他們,對你而言,其實什麼都不差。

領略頂尖科學家的智慧風採之後,小科學家代表也分享了他們的科研設想和科學態度。來自廈門外國語學校的湯傑在《流浪地球》的啟發下,跟隨廈門大學教授展開《木星與地球之間的洛希瓣雙星吸積模擬》研究,以科研實踐暢行童年時期關於星際穿越的想像。

吳君陶,來自上海中學,小時候就幻想成為一名女巫,在中學時期毫不意外地愛上了化學。除了參與《廢棄電子材料衍生的銅基催化劑用於電化學二氧化碳的還原》項目研究,吳君陶也以科普為己任,積極向身邊人、社區傳遞科學價值。

在頂尖中學校長演講環節,來自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的王殿軍校長、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的李志聰校長、成都七中的易國棟校長分別分享了學校在科學教育、科技人才培養上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顯著成果。王殿軍校長提到:「十多年前,我還是個數學教授,但你們知道數學沒有諾貝爾獎。所以我選擇成為一個校長,希望未來能夠培養出中國的諾貝爾獎。」當我們從現在開始加強青少年科學教育,五十年後,也許這一夢想就將成為現實。

華東師範大學首批終身教授陳玉琨,欣慰而激動地感嘆到,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看到現場年輕孩子們的無限潛能,就仿佛看到未來國家科技發展的光明未來。

最後,羅傑·科恩伯格為大會作出總結和期待——他在肯定前輩經驗價值的同時,強調更要將「批判精神」教給現場的小科學們,「不要聽我的話」的叛逆或許能夠在科道路上開拓出更多的可能性。

羅傑也為我們總結了科學教育的真正意涵:教育的成功不在於多少知識被成功地記住了,為孩子們激發出對學科的興趣才是最重要的。「科學並不有趣,但它一定值得你的探索」,羅傑用父親教給自己的重要經驗勉勵小科學家。期待著科研的未來,能夠被小科學家們的熱愛與創新所填滿。

科學T大會由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上海中心發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上海總站作為聯合發起方,匯聚雙方優勢資源,打造全新的青少年未來科學人才培養交流平臺,共同推動青少年科學科普教育。

相關焦點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學T大會開啟「科學第一課」
    10月31日晚,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學T大會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羅傑·科恩伯格,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副主席麥可·萊維特,2015年阿爾巴尼醫學獎得主謝曉亮現場參會,1986年圖靈獎得主約翰·霍普克羅夫特遠程在線參會。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學T大會開啟「科學第一課」
    新華網北京11月2日電 近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學T大會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秘書長王侯現場致辭。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辛兵,華東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主任陳玉琨,中國數十所知名中小學的校長,以及從全國遴選的55位科學少年參加大會。值得關注的是,受邀來到現場的55位科學少年,來自中國科協和教育部共同組織實施的「英才計劃」項目優秀學員,以及五項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優秀學生。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展現最與眾不同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小科學家...
    圖說:會議開始前小科學家向中科院院士楊雄裡請教問題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下同)儘管昨晚剛參加了世界頂尖科學家T大會,可獲得與「最強大腦」交流的機會,還是讓一顆顆年輕的心為之雀躍,早早來到了今天世界頂尖科學家小科學家論壇現場,開始了彼此間的思想碰撞。人工智慧、黑洞、納米材料、量子……一個個科學熱詞從他們口中蹦出。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促進國際科學界高端對話
    各位科學家將積極交流思想、推進合作,共同推進世界科學事業。延續往屆論壇的成功經驗,青年科學家論壇繼續採用「5張海報」的形式,在每位青年科學家作5分鐘演講後,與頂尖科學家開展5分鐘的一對一交流。所有青年科學家演講與交流完畢,再進行30分鐘小組討論,並由頂尖科學家做總結。
  • 頂尖科學家與全國55位「小科學家」同桌對話 討論載滿奇思妙想
    11月1日上午,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迎來了一場「元氣滿滿」的活動:頂尖科學家小科學家論壇。中國科學院院士楊雄裡、馬大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友柏,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徐政和作為頂尖科學家代表現身論壇現場,與來自全國17個省區市的55位「小科學家」同桌對話。論壇首先由八位「小科學家」代表進行分享展示,包括其在科學探究過程中的階段性收穫、對科學和未來的暢想等。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促進國際科學界高端對話(轉載)
    各位科學家將積極交流思想、推進合作,共同推進世界科學事業。延續往屆論壇的成功經驗,青年科學家論壇繼續採用「5張海報」的形式,在每位青年科學家作5分鐘演講後,與頂尖科學家開展5分鐘的一對一交流。所有青年科學家演講與交流完畢,再進行30分鐘小組討論,並由頂尖科學家做總結。同時,加入專業觀眾交流環節,由相關高校或研究機構的專業觀眾實時提問,青年科學家即時作答,進一步強化論壇的專業性、互動性。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展現最與眾不同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小科學家「牽手」大師點燃夢想
    圖說:會議開始前 小科學家向中科院院士楊雄裡請教問題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下同) 儘管昨晚剛參加了世界頂尖科學家T大會,可獲得與「最強大腦」交流的機會,還是讓一顆顆年輕的心為之雀躍,早早來到了今天世界頂尖科學家小科學家論壇現場,開始了彼此間的思想碰撞。人工智慧、黑洞、納米材料、量子……一個個科學熱詞從他們口中蹦出。
  •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成功舉辦:科學探索,永不落幕
    圖|WLF獨家2、中國,將不可能變為可能如果說科學交流與國際合作,是頂尖科學家參會的源動力;那麼小到論壇籌備,大到疫情防控,中國體現出的高效,則是吸引頂尖科學家的強力助推器。聚焦青年科學家推動代際傳承,論壇開展15場青年論壇、5場博士(後)論壇、1場小院士論壇,與會的青年優秀學者超過百人。在延續往年「桌布論壇」基礎上,更是全新推出「科學T大會」品牌,頂尖科學家、青年科學家、與科學少年,通過不同代際之間的對話交流,共同探討科學教育,感受科學之美。
  • 杭二中女生研究大閘蟹 獲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頒獎
    10月31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在上海舉行,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近140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等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出席。除了諸多科學家外,從全國遴選的55位科學少年也受邀參加大會,來自杭州第二中學高二(12)班的李依庭就是其中一員。
  • 17歲女生研究讓大閘蟹的膏更厚,獲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頒獎
    17歲女生研究讓大閘蟹的膏更厚,獲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頒獎人民資訊 · 都市快報2020-11-07 21:14和世界一流的科學家面對面交流,對很多人來說是遙不可及的夢想,17歲的杭二中女生李依庭卻做到了。
  • 頂尖科學家小科學家論壇:桌布討論載滿奇思妙想
    11月1日上午,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迎來了一場「元氣滿滿」的活動:頂尖科學家小科學家論壇。中國科學院院士楊雄裡、馬大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友柏,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徐政和作為頂尖科學家代表現身論壇現場,與來自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55位「小科學家」同桌對話。
  • 17歲女生獲頂尖科學家大會頒獎
    和世界一流的科學家面對面交流對很多人來說遙不可及17歲女生李依庭卻做到了她因研究如何讓大閘蟹的膏更厚獲「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優秀小科學家」稱號↓ ↓ ↓17歲女生研究大閘蟹 獲頂尖科學家大會頒獎近日,杭州第二中學高二學生李依庭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上獲得「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優秀小科學家」稱號出席此次大會的還有近140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等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以及從全國遴選的55位科學少年李依庭在論壇上分享的課題是《中華絨螯蟹精巢連接蛋白
  • 17歲女生獲頂尖科學家大會頒獎
    和世界一流的科學家面對面交流對很多人來說遙不可及17歲女生李依庭卻做到了她因研究如何讓大閘蟹的膏更厚獲「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優秀小科學家」 稱號↓ ↓ ↓17歲女生研究大閘蟹獲頂尖科學家大會頒獎近日,杭州第二中學高二學生李依庭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上獲得
  • 17歲女生獲頂尖科學家大會頒獎
    央視新聞和世界一流的科學家面對面交流對很多人來說遙不可及17歲女生李依庭卻做到了她因研究如何讓大閘蟹的膏更厚獲「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優秀小科學家↓ ↓ ↓17歲女生研究大閘蟹 獲頂尖科學家大會頒獎近日,杭州第二中學高二學生李依庭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上獲得「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優秀小科學家」稱號出席此次大會的還有近140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等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
  • 獲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頒獎 這個「00後」女孩是如何做到的?
    和世界一流的科學家面對面交流,對很多人來說是遙不可及的夢想,17歲的杭州第二中學女生李依庭卻做到了。近日,杭州女生李依庭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憑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出眾的表現,獲得了「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優秀小科學家」稱號。
  • 研究如何讓大閘蟹膏更厚,17歲女生獲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頒獎
    10月31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在上海舉行,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近140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等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出席。除了諸多科學家外,從全國遴選的55位科學少年也受邀參加大會,來自杭州第二中學高二(12)班,17歲的李依庭就是其中一員。
  • 17歲女生研究大閘蟹,獲頂尖科學家大會頒獎
    和世界一流的科學家面對面交流  對很多人來說遙不可及  她因研究如何讓大閘蟹的膏更厚  獲「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優秀小科學家  17歲女生研究大閘蟹  獲頂尖科學家大會頒獎  近日,杭州第二中學高二學生李依庭  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上
  • 2018世界生命科學大會:400餘位國內外頂尖科學家在京共話生命科學...
    新華社北京10月27日電(記者王昆)10月27日,2018世界生命科學大會開幕式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400餘位國內外生命科學領域頂尖科學家圍繞醫學與健康、農業與食品安全、環境科學、生物技術與經濟、衛生政策等領域,開展高水平學術交流和最新成果展示。
  • 衡水中學學子「對話」世界頂級科學家
    河北新聞網11月7日訊(記者馬南)今天,由騰訊科學WE大會、河北日報、河北新聞網聯合主辦,衡水中學承辦的河北省青少年「愛科學」校園行暨2020騰訊科學WE大會走進衡中如約舉行。7位世界頂尖科學家齊聚騰訊科學WE大會,通過線上的形式為廣大網友帶來了精彩演講。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獨家對話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科學家...
    這位擁有一頭爆炸式的捲髮,笑起來有兩個酒窩的化學家,是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教授、2016年麥克阿瑟天才獎獲得者,也是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會員。在今年5月召開的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餘金權與比利時科學家盧克·塔爾維共同獲得了2019年度「上海市國際科技合作獎」。 從小在長三角長大,餘金權也是新民晚報的忠實讀者,最愛讀體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