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央廣網上海11月1日消息(記者 周洪)世界頂尖科學家科學T大會31日晚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頂尖科學家代表、教育專家、中小學校長代表、小科學家濟濟一堂,共話青少年科學教育。
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羅傑·科恩伯格、副主席麥可·萊維特,2015阿爾巴尼醫學獎得主謝曉亮現場參會;1986年圖靈獎得主約翰·霍普克羅夫特遠程參與。4位頂尖科學家,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辛兵,華東師範大學首批終身教授、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主任陳玉琨、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王殿軍,中國數十所知名中小學的校長,以及從全國遴選的50多位小科學家展開熱烈的討論和交流。
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執行理事長兼秘書長王侯在會上致辭。「科學決定人類的未來,少年決定科學的未來」,王侯強調,扶持青年成長是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三大使命之一。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關注科學教育的意義,期待在本屆T大會上,搭建起小科學家與科研前輩輕鬆活潑而充滿未來光芒的互動舞臺。
隨後,約翰·霍普克羅夫特、謝曉亮和麥可·萊維特分別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經歷與人生歷程,並在問答環節與小科學家們展開了親切的互動。
霍普克羅夫特遠程向在場的小科學家們帶來了三個重要的人生建議。首先,他鼓勵小科學家們,展開與自己內心的對話:你喜歡什麼?你對什麼具有持續的興趣?如果能夠堅持和享受熱愛,當機會來臨時,你就能成為最幸運的候選者。
其次,「蝴蝶效應」啟發我們,日常中隨手的一件小事可能會對他人產生巨大影響,不要低估自身影響他人的能力。最後一點,霍普克羅夫特用走過的人生旅程告訴小科學家們,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不是賺了多少錢,而是為世界做出了多少貢獻,同時也別忘了享受這一過程。
謝曉亮親切地回顧了自己始於北大未名湖畔的生活和學習經歷。跨越大洋,他赴美從事單分子生物物理化學的研究工作,觀測到第一個酶分子的動態反應過程,科研工作為他帶來強烈的幸福感。
2008年,謝曉亮帶著孩子回國看奧運會,當他為中國贏得最多的獎牌激動不已的同時,也感慨著:中國科研上的金牌不應該被落下,而這要依靠一代又一代中國科學家的努力。
謝曉亮進一步介紹了單細胞基因組學在試管嬰兒、新冠病毒測序、新冠特效藥研製中的重要應用,他也期待著,自己所終身熱愛的科學,能夠為更多的小科學家們熱愛。
為了小科學家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演講,萊維特暖心地將PPT翻譯成了中文。他梳理了自己如何從一個孩子成長為一個科學家的經歷,特別是自己如何領略一個研究領域的底色,再為之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萊維特看來,基礎科學的廣泛研究,為靠近原創性科研成果發放了更多的入場券。萊維特鼓勵小科學家們,充滿熱情、不要放棄、做冒險的事情、勇於犯錯誤,也要做一個善良的人。
在互動問答環節,小科學家就「學科融合」、「理論研究的價值」、「科學技術發展對學校教育的影響」、「青少年如何平衡學業與科學探究的關係」等問題向頂尖科學家提問,各位頂尖科學家一一作答。
在互動環節,萊維特對自己在分享中多次提到的「幸運」做出進一步的解釋:其實,幸運意味著包容和開放,人生中總會遇到一些改變和機遇,如果你始終能夠擁抱和接受他們,對你而言,其實什麼都不差。
領略頂尖科學家的智慧風採之後,小科學家代表也分享了他們的科研設想和科學態度。來自廈門外國語學校的湯傑在《流浪地球》的啟發下,跟隨廈門大學教授展開《木星與地球之間的洛希瓣雙星吸積模擬》研究,以科研實踐暢行童年時期關於星際穿越的想像。
吳君陶,來自上海中學,小時候就幻想成為一名女巫,在中學時期毫不意外地愛上了化學。除了參與《廢棄電子材料衍生的銅基催化劑用於電化學二氧化碳的還原》項目研究,吳君陶也以科普為己任,積極向身邊人、社區傳遞科學價值。
在頂尖中學校長演講環節,來自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的王殿軍校長、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的李志聰校長、成都七中的易國棟校長分別分享了學校在科學教育、科技人才培養上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顯著成果。王殿軍校長提到:「十多年前,我還是個數學教授,但你們知道數學沒有諾貝爾獎。所以我選擇成為一個校長,希望未來能夠培養出中國的諾貝爾獎。」當我們從現在開始加強青少年科學教育,五十年後,也許這一夢想就將成為現實。
華東師範大學首批終身教授陳玉琨,欣慰而激動地感嘆到,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看到現場年輕孩子們的無限潛能,就仿佛看到未來國家科技發展的光明未來。
最後,羅傑·科恩伯格為大會作出總結和期待——他在肯定前輩經驗價值的同時,強調更要將「批判精神」教給現場的小科學們,「不要聽我的話」的叛逆或許能夠在科道路上開拓出更多的可能性。
羅傑也為我們總結了科學教育的真正意涵:教育的成功不在於多少知識被成功地記住了,為孩子們激發出對學科的興趣才是最重要的。「科學並不有趣,但它一定值得你的探索」,羅傑用父親教給自己的重要經驗勉勵小科學家。期待著科研的未來,能夠被小科學家們的熱愛與創新所填滿。
科學T大會由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上海中心發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上海總站作為聯合發起方,匯聚雙方優勢資源,打造全新的青少年未來科學人才培養交流平臺,共同推動青少年科學科普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