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科學家與全國55位「小科學家」同桌對話 討論載滿奇思妙想

2020-11-09 科學導報少年科學

11月1日上午,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迎來了一場「元氣滿滿」的活動:頂尖科學家小科學家論壇。中國科學院院士楊雄裡、馬大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友柏,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徐政和作為頂尖科學家代表現身論壇現場,與來自全國17個省區市的55位「小科學家」同桌對話。

論壇首先由八位「小科學家」代表進行分享展示,包括其在科學探究過程中的階段性收穫、對科學和未來的暢想等。來自重慶市第十一中學的謝睿奇根據日常觀察,提出《論考試成績的影響因素的初步試探性研究》這一小課題。他通過網課自主學習,構建影響因素模型,得出了各維度的歸因佔比。

「我帶了個寶貝來現場」,小科學家論壇上,來自上海浦東新區協和雙語學校的郭秦菘從書包裡拿出一個蛇形機器人。他在一次農村調查中注意到,農藥過量噴灑問題廣泛存在於當前農業生產中,農民們基本依賴個人經驗判斷用哪種、應該噴多少。因此,他提出《基於GoogleNet和MATLAB的農藥過量噴灑綜合解決方案》來應對這一現實困擾。「製作這個蛇形機器人的實物,我大概用了兩個月左右的時間,現在它真的能夠迅速、靈活地在田地裡穿梭。」郭秦菘自信地說完之後,把蛇形機器人盤掛在脖子上走下臺去,真摯的笑容讓氣氛瞬間活躍起來。

隨後的桌布討論環節更是將論壇帶入新的高潮,55位「小科學家」分為4組,每組由一位頂尖科學家導師帶隊進行討論,討論話題緊扣科學和社會發展中的熱點現象。

「我們如何定義科研的創新?不同水平上的研究發現都如何推動科研發展?」「在解決問題前,我們或許應該利用大數據調查先摸清現存的問題、阻力。」「您對計算機科學的發展怎麼看?」「神經網絡模型同樣能夠反映自主學習的優越性。」……40分鐘的時間裡,「小科學家」們從未被題目所局限,他們從自身的優勢和研究出發,展開朋輩間交流。

討論結束後,四個小組分別用手繪海報的形式,闡述了小組關於議題的討論結果,頂尖科學家們進行一一點評。

「自然是交叉學科的現象,要更加清晰地解密自然就一定需要多學科的知識。」徐政和在點評中說:「非常高興和『小科學家』們一起討論,通過項目的設計製作確實意識到『小科學家』一定是我們國家未來的希望。」他祝願各位『小科學家』們在未來的學習、科研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謝友柏點評道:「今天看到這麼多年輕『小科學家』熱烈地對科學問題進行討論,非常高興,這是我們國家進一步高質量、大規模發展的希望。」

「我不得不說,這些孩子都比我聰明。我為這些後生感到可喜、可敬。」楊雄裡肯定了在場孩子們的精彩表現。他勉勵在場的「小科學家」:「尊重基本原則,但在這一過程中一定不要被權威的話所束縛,不然我們就不可能進步。科研是不斷地創造新的問題,所以我們既要尊重權威,又要挑戰權威。」

馬大為則從基礎學習、科研心態等方面對「小科學家」們提出了要求和期待。他說:「第一,我們要把基礎打好,把基礎知識學好是很關鍵的因素,絕對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為了能夠真正站在一個『巨人的肩膀』上創造。第二,做科研要有一顆淡定的心,科研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做出來的,而是很長時間的艱苦探索,也許哪一天靈光一現出來的想法會改變世界。第三,化學是真正能改變世界的。中國有很完整的化學產品生產鏈,同時化學對醫藥、醫療、農藥都有幫助,希望年輕人能選化學,從事化學專業。」

據悉,參加本次論壇的55位「小科學家」年齡集中在15歲至18歲,分別由中國科協和上海市科協從「英才計劃」項目,以及五項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優秀學生中選拔而來。55位科學少年中不乏有在學術期刊已發表文章、獲得國際奧賽金牌和在各項國際知名賽事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

中國科協和教育部自2013年起實施中學生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培養計劃(簡稱「英才計劃」),旨在選拔一批品學兼優、學有餘力的中學生走進大學,在自然科學基礎學科領域的著名科學家指導下參加科學研究、學術研討和科研實踐,使中學生感受名師魅力,體驗科研過程,激發科學興趣,提高創新能力,樹立科學志向,進而發現一批具有學科特長、創新潛質的優秀中學生,以此促進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相銜接,建立高校與中學聯合發現和培養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的有效模式,為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不斷湧現和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小科學家」代表分享展示科學探究小課題。

上海浦東新區協和雙語學校的郭秦菘展示自製蛇形機器人。

「小科學家」們展示手繪思維圖。

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徐政和點評。

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友柏點評。

中國科學院院士楊雄裡鼓勵「小科學家」。

中國科學院院士馬大為提出要求和期望。

相關焦點

  • 頂尖科學家小科學家論壇:桌布討論載滿奇思妙想
    11月1日上午,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迎來了一場「元氣滿滿」的活動:頂尖科學家小科學家論壇。中國科學院院士楊雄裡、馬大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友柏,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徐政和作為頂尖科學家代表現身論壇現場,與來自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55位「小科學家」同桌對話。
  • 科學T大會 頂尖科學家對話小科學家
    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央廣網上海11月1日消息(記者 周洪)世界頂尖科學家科學T大會31日晚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頂尖科學家代表、教育專家、中小學校長代表、小科學家濟濟一堂4位頂尖科學家,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辛兵,華東師範大學首批終身教授、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主任陳玉琨、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王殿軍,中國數十所知名中小學的校長,以及從全國遴選的50多位小科學家展開熱烈的討論和交流。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執行理事長兼秘書長王侯在會上致辭。
  • 俊朗的上海少年:除了熱愛物理,還是薩克斯十級選手|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迎來了今年的新設場次:小科學家論壇。中國科學院院士馬大為、楊雄裡、謝友柏,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徐政和作為頂尖科學家代表現身論壇現場,與全國55名小科學家展開對話,其中,像鄒文驥這樣的上海本土小科學家總共16人。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展現最與眾不同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小科學家...
    圖說:會議開始前小科學家向中科院院士楊雄裡請教問題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下同)儘管昨晚剛參加了世界頂尖科學家T大會,可獲得與「最強大腦」交流的機會,還是讓一顆顆年輕的心為之雀躍,早早來到了今天世界頂尖科學家小科學家論壇現場,開始了彼此間的思想碰撞。人工智慧、黑洞、納米材料、量子……一個個科學熱詞從他們口中蹦出。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促進國際科學界高端對話
    10月30日,以「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為主題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開幕,論壇採用線上視頻與線下出席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全球300多位科學家,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參會。各位科學家將積極交流思想、推進合作,共同推進世界科學事業。延續往屆論壇的成功經驗,青年科學家論壇繼續採用「5張海報」的形式,在每位青年科學家作5分鐘演講後,與頂尖科學家開展5分鐘的一對一交流。所有青年科學家演講與交流完畢,再進行30分鐘小組討論,並由頂尖科學家做總結。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促進國際科學界高端對話(轉載)
    ,論壇採用線上視頻與線下出席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全球300多位科學家,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參會。各位科學家將積極交流思想、推進合作,共同推進世界科學事業。延續往屆論壇的成功經驗,青年科學家論壇繼續採用「5張海報」的形式,在每位青年科學家作5分鐘演講後,與頂尖科學家開展5分鐘的一對一交流。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展現最與眾不同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小科學家「牽手」大師點燃夢想
    圖說:會議開始前 小科學家向中科院院士楊雄裡請教問題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下同) 儘管昨晚剛參加了世界頂尖科學家T大會,可獲得與「最強大腦」交流的機會,還是讓一顆顆年輕的心為之雀躍,早早來到了今天世界頂尖科學家小科學家論壇現場,開始了彼此間的思想碰撞。人工智慧、黑洞、納米材料、量子……一個個科學熱詞從他們口中蹦出。
  • 我區兩位中學生受邀參加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11月17日,記者從區教委獲悉,近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學T大會在上海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來自全球四大洲25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個城市,61位諾貝爾獎得主、76位沃爾夫獎、拉斯克獎、圖靈獎、科學突破獎等共計137位世界頂尖科學家,通過親臨現場或遠程連線的方式參與本次論壇
  • 61位諾貝爾獎得主「雲端」相聚!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來了
    同時,設立世界頂尖科學家科學前沿話題講堂,邀請12個前沿科技領域的科學家,面向公眾介紹最新研究進展,暢談科學為人類帶來的福祉。此外,延續前兩屆論壇傳統,全體參會科學家共同參與,開放討論科學和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的莫比烏斯論壇將在雲上延續,打造持續42小時的「科學馬拉松」。
  • 小科學家的聰明才智,讓院士也為之讚嘆
    「元氣滿滿」的場次:小科學家論壇。中國科學院院士馬大為、楊雄裡、謝友柏,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徐政和作為頂尖科學家代表現身論壇現場,與來自全國各地50多名小科學家展開對話。論壇首先由八位小科學家代表進行分享展示,包括其在科研領域取得的成績、對科學和未來的暢想。「為何學霸的考試成績總比姚明的身高還高?」
  • 61位諾獎得主領銜的科學天團「雲」聚上海!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10月30日開幕
    致力青年成長,科學「後浪」對話頂尖科學家除了頂尖科學家之外,本屆論壇設置15場青年科學家論壇、5場博士(後)論壇、1場小院士論壇及1場青少年論壇,每場論壇均有兩位以上頂尖科學家參加,使科學「後浪」能與頂尖科學家直接交流。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10月30日開幕,140位科學大咖出席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從10月20日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本屆論壇將有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近140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等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出席。論壇期間將有130餘場科學家獨立演講、70餘場主題峰會,大部分活動將通過網絡向公眾直播。
  • 61位諾貝爾獎得主「雲端」相聚!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10月30日開幕
    同時,設立世界頂尖科學家科學前沿話題講堂,邀請12個前沿科技領域的科學家,面向公眾介紹最新研究進展,暢談科學為人類帶來的福祉。此外,延續前兩屆論壇傳統,全體參會科學家共同參與,開放討論科學和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的莫比烏斯論壇將在雲上延續,打造持續42小時的「科學馬拉松」。
  • 百位科學家雲集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10月30日開幕
    同時,設立世界頂尖科學家科學前沿話題講堂,邀請12個前沿科技領域的科學家,面向公眾介紹最新研究進展,暢談科學為人類帶來的福祉。此外,延續前兩屆論壇傳統,全體參會科學家共同參與,開放討論科學和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的莫比烏斯論壇將在雲上延續,打造持續42小時的「科學馬拉松」。
  • 因研究大閘蟹,這位高中生參加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日前在上海舉行,榮獲「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優秀小科學家」稱號的「00後」們引發關注。其中,一位高中女生還因研究大閘蟹登上熱搜,她就是杭州二中的李依庭。「優秀小科學家」是如何養成的?李依庭表示,是袁隆平點燃了她的科學夢。未來,她希望考上北大、浙大這些國內一流大學的生命科學學院,為生命科學事業做出貢獻。
  • 17歲女生獲頂尖科學家大會頒獎
    央視新聞和世界一流的科學家面對面交流對很多人來說遙不可及17歲女生李依庭卻做到了她因研究如何讓大閘蟹的膏更厚獲「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優秀小科學家近日,杭州第二中學高二學生李依庭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上獲得「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優秀小科學家」稱號出席此次大會的還有近140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等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學T大會開啟「科學第一課」
    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秘書長王侯現場致辭。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辛兵,華東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主任陳玉琨,中國數十所知名中小學的校長,以及從全國遴選的55位科學少年參加大會。值得關注的是,受邀來到現場的55位科學少年,來自中國科協和教育部共同組織實施的「英才計劃」項目優秀學員,以及五項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優秀學生。
  • 要聞 | 61位諾獎得主參加!全球「最強大腦」匯聚上海,你也能與科學家們互動→
    儘管遭遇疫情,今年參會的科學家人數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有較大幅度增加。分布在四大洲25個國家和地區的137位世界頂尖科學家、200餘位優秀青年科學家,將在三天的會期雲上相聚,這是一次史無前例的全球頂尖科學家聯動。
  • 杭二中女生研究大閘蟹 獲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頒獎
    10月31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在上海舉行,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近140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等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出席。除了諸多科學家外,從全國遴選的55位科學少年也受邀參加大會,來自杭州第二中學高二(12)班的李依庭就是其中一員。
  • 17歲女生研究讓大閘蟹的膏更厚,獲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頒獎
    10月31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在上海舉行,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近140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除了諸多科學家外,從全國遴選的55位科學少年也受邀參加大會,來自杭州第二中學高二(12)班的李依庭就是其中一員。